绿林网

《石油的逻辑》读后感100字

《石油的逻辑》读后感100字

《石油的逻辑》是一本由管清友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94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石油的逻辑》读后感(一):挺好的

写的挺好的,有收获,文稿内容比较丰富,写得也比较直白。对石油体系、石油格局、石油变化都有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分析。有很多章节有不错的历史描写。值得推荐啊。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石油的逻辑》读后感(二):语言较差,感觉不会写书

分析的还行,但是语言运用不是很好,逻辑给人感觉还是比较强,但都是线性结构,没有网状结构给读者的感觉强烈,总体感觉还行,读完了,感觉美国真的强大的不得了,尤其是配上大到不败,不论怎样,看完了,至少能够对石油在世界的运转有了一定理解

《石油的逻辑》读后感(三):一个国内卖方研究员的石油逻辑

民生银行管清友,新财富2014宏观得奖。

社科院博士,清华博士后,科班出身。

这书是10年的书。看此书是想看看国内卖方分析员的逻辑。

石油复杂,所以,看一线,实战的思路是比较需要的。

石油这个议题很大,本书好在作者承认这点,试图搭建一个比较宏观的思路,但是很多地方生涩。

这个书名太大。他的博导在序言中也没有客气,说其将来可能会“悔其少作”。

但此书作为接触实际、展开一个讨论框架还是不错的。

说道一线分析员,之前看到一份财通证券的宏观石油专题报告,分析的不错。

在其中读了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是国家发改委引导国内油价,协调国内经济的机制。本身就很能反应问题。

******************************************************

油价这个变量,影响到多个系统,也被多个系统影响。一个成熟的逻辑,需要把各个系统都描述清楚,如何联动,相关也描述清楚。

油价,涉及到石油生产、消费系统,经济系统,金融系统,国际国内政治,多方的一个交互。

这几方本身又是深度的交汇,油价因涉及广而复杂。

而这些本来复杂的系统,石油这个关键点又像透视镜,折射出很多清晰的内容来。

思维需要在多方沉浮,实践中历练,才能形成石油的逻辑。

《石油的逻辑》读后感(四):石油的地位

这是讲述石油在全球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书籍。当今世界能源利用的生产模式不可持续,能源危机背后的链条是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利用方式所决定的全球生产和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支撑的美国式消费链条。国际油价是一个系统的系统,反映不同地区和不同方式的定价权,包括欧佩克官方价格、非欧佩克官方价格、现货市场价格、期货市场价格、易货贸易价格、净回值价格和价格指数。从微观机制来看,国际油价波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供给(生产)和需求(消费)是决定油价的基本因素;从宏观机制来看,全球性的生产-消费体系决定了时候市场的权力结构。权力介入市场放大了供求双发的矛盾,既可能扩大石油价格‘风险溢价’的区间,也可能引发市场资金的恐慌性抽逃,从而加剧了石油市场的波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期货市场与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导致金融资本大量进入石油市场,石油价格的波动形成‘石油金融化’现象。期货价格走势是石油市场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时期影响价格的主导因素(供需关系、地缘政治、汇率变动、投机资金的流动)不同。世界能源格局在于世界格局的主导,而世界格局形成的决定因素在于各种力量(主要是大国的力量)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综合实力。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端并蓬勃发展是因为其丰富的煤炭储藏量。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关键货币,除了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外,也伴随着石油对煤炭的核心能源更迭。一般而言,供需紧张时往往伴随低库存和高油价,供应充足时常常伴随高库存和低油价。但库存的变动与价格的关系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操纵者只有华尔街的大投行和英美大型石油公司才做得到(期货和现货市场都有很大影响力、足够资金和现货储备、信息话语权)。只要绕开严密的监管,就有可能通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操纵,获得不菲的利益。目前,世界经济正趋向稳定,但复苏将是缓慢的。从长期来看,石油市场仍将处于供需弱平衡状态。泡沫的程度要看经济复苏的前景和需求恢复情况,也要看金融资本的规模和杠杆率以及全球对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作为专业性研究员,书中还列举了欧佩克行为模型、论述流动性泛滥与油价波动相关系、中国的国际能源情况等相关行业的详细资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