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帷幕读后感100字

帷幕读后感100字

《帷幕》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帷幕》读后感(一):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美学

这本《帷幕》,我读得感慨万千。这就是一个小说家的小说史啊,是一部对经典作品的回顾。

这或许不是米兰•昆德拉最出名的作品,却是评价很高,且非常见他写作功力、思考深度的作品。

你永远可以相信一个真正的小说家的文学随笔,尤其是当他谈论小说这门艺术时。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小说家,有着塞万提斯式的撕裂帷幕的勇气,他敢于将生活的本真面目,将生活中的失败与丑陋,写下来。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败了,而且毫无伟大可言,那这个人物就毫无意义吗?不,这恰恰是一种前 所未有的胜利,因为它撕开了生活的帷幕:生活的真来面目就是一种失败。

热爱文学的人,在读这本书时,心中的热爱一定会被重新唤起。我们被邀请进米兰•昆德拉的书房,看他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本经典之书,听他侃侃而谈,诉说他的故土与世界的关系,诉说书中的悲剧与喜剧、日常与史诗,也说书中卑微却长久的情感。而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小说美学。

在他的书房里,我们会见到塞万提斯、拉伯雷、斯恩特、穆齐尔、乔伊斯、卡夫卡、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小说家,也会读到他对他们的作品的欣赏与见解,还会听到他对故土的伤怀和对世界文学抱有的期待。

读了这本书,再读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就更容易进入,更容易理解。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一本大型的种草机。它让我进一步懂得了经典之书在漫长岁月中的力量,让我终于有勇气有信心去翻开这些书。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荷马《奥德赛》

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

赫尔曼•布洛赫《梦游人》

在小说的历史长河中,是这些作家和作品,发现了无意义琐事的巨大而神秘的力量,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不得不说,米兰•昆德拉真是个宝藏,在继文学随笔《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之后,这本书又给了我理解文学的新的角度和启发。

《帷幕》读后感(二):哲学家要走出洞穴,小说家要撕裂帷幕

在《帷幕》里,大部分时候米兰·昆德拉还是在重复那些昆德拉式的观点,比如小说的诞生时刻、小说与存在的关系、小说与欧洲、小说的道德、整体的艺术史、艺术家的延续意识、文学的地方主义、幽默、笑、喜剧性等等。以及一遍又一遍地提起他多次提到过的那些作家与作品,比如卡夫卡、布洛赫、拉伯雷、福楼拜、塞万提斯、富恩斯特等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在《帷幕》的第一部分“对延续性的意识”里,我们会发现,昆德拉所提到的这些作家和作家,其实都属于昆德拉的小说史(甚至直接从标题当中就可看出,因为昆德拉在别处也经常写关于延续性的文字)。他们的联结展现出了小说丰富的可能性,或者用昆德拉常用的那个词来说就是:“照亮”,这些作家和作品照亮了存在,照亮了生活,照亮了小说艺术在探询存在与翻新形式上的可能性。这里的“延续”不是一种线性的延续,而是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地延续。因为那未被发现的不止在前。

而其实按照昆德拉对小说的看法,可以说,许多小说根本不算小说,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照亮什么东西。一部小说、一个小说家必须要有激情与雄心,要追求能够持续的美学价值,要能够“通过读者的眼睛照亮他们的生活”,要去发现未被发现的、暂时被遮蔽的存在,要去发现新的形式等,如果“一个普通的小说家有意识地制造出一些短暂的、共同的、程式化的书,那就是无用的、也就是多余的、也就是有害的书,则是可鄙的。”

这样的批评尽管是苛刻的,但也是真诚而且值得信任的。作为读者来说,也应当要求那些能够使我们不断地去发现我们身上难以看见之物的小说。

“短暂的、共同的、程式化”,这几个词语大概可以来形容昆德拉这本书的标题“帷幕”。实际上,昆德拉的帷幕与柏拉图那个洞穴里的墙壁是一样的,其上皆是约定俗成的偏见、灌输给我们的评判标准,这是一片预先阐释的帷幕。区别在于,柏拉图要求意识到面前的影像是虚假的人要转身出去寻找太阳,而昆德拉则认为小说家要往前走去撕破这片帷幕,如此才能真正地去探询存在。

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就是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出发前,眼前的帷幕是“一道魔幻的帷幕,上面织满了传奇,挂在世界的前面。”作为对延续性的要求,小说家应当去撕裂自己所看到的帷幕,而一部小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算真正的小说。只有撕裂了这道帷幕,小说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根基,它区别于戏剧,排斥悲剧,它才能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它言说唯有小说才能言说的东西。

比如,“堂吉诃德败了。而且毫无伟大可言。因为,一切突然变得清晰: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一种失败。我们面对被称为生活的东西这一不可逆转的失败所能做的,就是试图去理解它。小说的艺术的存在理由正在于此。”

《帷幕》读后感(三):米兰·昆德拉的《帷幕》:论话语霸权

米兰·昆德拉的随笔集《帷幕》法语版于2005年4月出版,此后其他语种的版本也陆续面世,中文版上市时间是2006年9月。而英文版的出版时间定于2007年1月30日。这样安排是否和《无知》的出版出于相似的原因?在《无知》出版前,几家法国媒体向昆德拉“放冷枪”,一向沉默寡言的昆德拉没有反击,但推迟了《无知》法语版的发行时间,让法国读者品尝了火烧火燎的滋味。这次《帷幕》英文版的延迟是否蕴含某种深意笔者无从知晓,不过昆德拉的确有能力将书籍出版时间也变成“国际文学事件”,在多种版本出版时间的斟酌与迟疑这点上,昆德拉恐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作家。也许是我神经过敏,不过有些细节真的颇堪玩味:书中昆德拉多处控诉了大国/大语种/大民族在文学话语中的霸权。 表面上,《帷幕》这篇“由七部分组成的随笔”谈的仍是昆德拉常谈的题目,比如说塞万提斯、斯特恩、贡布罗维奇、冰岛、捷克……不过,作为昆德拉“小说艺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是《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这部文论可以说是最完整、最流畅的一部,既不是由发言与采访拼凑而成,也没有分量过重的音乐论述,所以读来感觉紧凑连贯。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新鲜细节和见解的文学史与作家史。《帷幕》依次谈到了重新审视文学史(文学作品的时间范畴)的重要性、世界文学(文学作品的空间范畴)、作家的职业道德与天职、作家与“存在”,当然还有昆德拉在《无知》中阐发的关于“记忆”在文学阅读中所起的作用。 昆德拉一方面强调对传统的重新读解,一方面强调创新(“要重复,就必须没有廉耻,没有智慧,没有品位”)。他重新对小说和讲故事做出了区分。在昆德拉的论述中,是菲尔丁的创新使小说诞生的。然后在塞万提斯、拉伯雷和斯特恩的笔下,小说才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当然,每个作家都会将传统进行一次重新书写,这一点正如艾略特所说:“儿子生下了父亲”。昆德拉的特别之处似乎是在反情节与反说教这两点上摧毁“故事”的绝对权威,并从这个角度重新阐释作家的作品及其意义。 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的价值,就必须把他放在他应有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而文学史首先是个时间的概念,昆德拉在此强调了空间概念。在他看来,文学空间在以往的文学阅读和写作中被扭曲了。比如说,昆德拉自己就被评论家当作斯拉夫作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曼杰斯塔姆放在一起讨论。而昆德拉极为反感(当然并不是对俄国大师不满),原因在于把他和这些作家放在一起,他的面貌(他的努力、他的美学特征)根本无法看清楚。针对文学史中这个有害的概念“斯拉夫文学”,昆德拉指出:尽管存在“斯拉夫民族的语言统一性,但并不存在任何斯拉夫文化,任何斯拉夫世界。”昆德拉在哪里?从前面的两本书中我们知道了,就是要到布洛赫、穆齐尔、贡布罗维奇等人组成的名单中去找他。 昆德拉在本书中再次以冰岛文学(《萨迦》)举例说明小民族文学的命运:“欧洲散文中最早的伟大文学珍品是在它最小的一个国家内创造出来的,这个国家,即便在今天,还总共不到三十万人口。”昆德拉极善于对不被人注意的文学史讯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与常见看法截然不同的文学史悖论。他提醒我们警惕今天的文化全球化,也必须警惕“地方主义”。因为“地方主义”总是惯于打着民族的旗号去戕害本民族的文学。“如何来定义地方主义?就是无法做到(或者拒绝)将它的文化放在大环境下来看。”“地方主义”分两种版本:小民族的地方主义和大民族的地方主义。对小民族来说,文学“不是纯粹的文学史的事情”,而是“人民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师,他们总要“缝织出一面民族大旗,在他们的作品之上挥舞。”而大民族的地方主义则有两种罪孽,不仅把本国的世界级作家和本国“名人”相提并论,还全盘接受了那些小民族对自己的大师的狭隘看法。 昆德拉所要求的阅读,就是撕裂预先阐释的帷幕去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这些预先阐释无论包含怎样的正义和美学的内容,只要一个人在读一本书之前就开始阐释,他就是在对艺术作品犯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