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京城印记读后感摘抄

京城印记读后感摘抄

《京城印记》是一本由白鸿叶 主编 / 陈宏彦 主编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城印记》读后感(一):穿越时空再现北京城的前世

这是一本学术专业性强的论文集,《京城印记》,关于老北京的古地图论文。在古老的历史长河里算是年轻但是对现在的我们而言却是古老的地图,再现了明清、民国时期北京城的面貌。从城图的演变不仅看到地理的变迁,也看到历史的发展。

这是普通读者读这本书的乐趣所在。从城图中各种建筑的布局、内外城的规划、山水的方位等了解彼时的地貌、风土人情以及北京城如此安排的目的和实现的功能。古地图对今日的许多部门而言,它们传承的意义很大,对如今城市的地形考察、城区布局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北京的河工水利图,其中有民国时期绘制的《北京市内外城污水沟渠初期建设系统图》等,可让现在人清楚地知道当时北京的污水管道和污水清理厂的位置,假使城市测绘、翻建,有据可依,工作开展也会便利许多。

有的北京城古地图流散海外,其中有的流出还渗透着中国曾经经历的屈辱。有的辗转珍藏,很多古地图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通过那些古地图,我么知道了北京城那些古建筑,古迹遗址的宝贵,了解它们所在,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现代很多古街巷的回迁、古建筑的还原等也离不开古地图提供的证据参考。书中展示的这些珍贵的北京城古地图形式多样,有的绘制很常规,平面政区布局,有的则具有立体画面感,譬如“三山五园”地图,详细绘制各种建筑、村落、水系等,还是彩绘本,有直观且丰富的信息。

书中还通过赏析《出警入跸图》还原帝后巡游长河的历史,以此展现明代北京城长河面貌和流经地域景象。这样的宛如一幅北京城的《清明上河图》,它们也是具象的地图。

书中从地图里讲到地图外,写到了北京古地图的保存、修复,让我们了解了在历史发展中,那些得以保留流传下来的古地图背后有多少人付出辛勤劳作才得以让后人见识这些文化遗产中的珍品,通过它们见证历史。

《京城印记》读后感(二):古地图中的历史印记

北京作为都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乃至现在的首都北京。在时间的长河中,北京作为一个城市发展变迁,已经很难从现在的城市面貌中发现曾经的“北京”。北京城墙的拆除和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导致的胡同拆迁更是破坏了北京城作为整体的建筑形象。当人们后知后觉地想要保护和“恢复”旧城面貌之时,却不知贝律铭早已判断,建筑群的消失覆水难收,个别的修复已经没有意义。

现今想要一窥明清时期的北京,大概只有来自于各种文物、书籍、档案等等资料了。古地图是其中的一种,迄今存在的地图都是明代以后的,种类包括政区图、园林图、交通邮务图、河工水利图、灾被图、军事图、陵寝图、坛庙图、矿产图等等。《京城印记》为古地图论文集,其中所采用的地图囊括了北京城市地图(政区图)、三山五园(园林图)、京师至围场路线图(交通图)、京西河道图(河工水利图)、京西旗营(军事图)、明十三陵图(陵寝图)等。

如果在北京古政区图上寻找故宫,人们往往会惊讶地发现,故宫之外还有一圈不那么四四方方的围墙,这圈围墙之内即为皇城。当现代人游览故宫之时,往往感叹皇帝居所并非想象中那么大,而全然不知过去皇帝的活动范围不仅仅限于紫禁城,皇城内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也是皇帝经常出没的地方,皇帝的活动范围要比现代人理解的大得多。如此一来,对于当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光绪皇帝被拘于北海的瀛台,而非紫禁城内,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因为皇城的存在,北京南北交通不畅,所以久而久之,南北城的口音也有了区别。

除了已经消失的皇城,北京胡同中的四合院也渐渐消失,尤其是成规模的四合院,有些已经完全拆除,有些变成了大杂院,有些为某些部门所占用,所剩不多的清朝王府如恭王府已经成为了北京著名景点。据乾隆京城全图,还能看到怡亲王府的规格之高,相比较同时期的恒亲王府就小了许多,而更低级别的固山贝子府则更无法和亲王府相比。清朝王府各有规制,但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现实中的王府并不真的拘泥于死的规定。

论文集除了对古地图常规意义上的研究,还有“新科技”内容,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古地图研究、近些年非常重要的“数字化”,以及古地图作为文物的修复研究。整体来看,这本论文集无论从地图种类还是研究方法和技术上都保持了多样化,论文种类即有article也有review,对于研究北京古地图的人颇有帮助。

《京城印记》读后感(三):每一张地图,都是一段历史。官方的Peking竟然只是俗名。

尽管这是一本比较小众的书,但我还是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关于英国馆藏中国地图的介绍,有对重点地图《乾隆京城全图》的全面分析,也有关于地图的修复的介绍。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全面的关于北京地图的介绍。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地图呢?

我想首先,历史从来就是和地理紧密相关的。

初读历史,我们大概会看到“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细读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是发生在真实的世界中的,关于三国时期的子午谷、斜谷等等,都是与地理息息相关。

而深读历史,地图本身就是活文物。

比如英国馆藏的中国地图,很多都是关于北京城的地图,因为北京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西方地图上的北京为何被拼做Peking?》一文中,也详细说明了为什么西方人用了Peking这个邮政式拼音。

简单来说,北京在1949年改“北平”为“北京”之前,正式名称里可从来没有被叫做“北京”,就是在明代正式迁都北京的时候都没有——那时,北京的准确名称是“顺天府”,“北京”只是一个俗名而已。

而西洋人受南派官话影响将北京拼做了“Peking”,而当时邮政系统隶属于海关,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是个狂热的地域化、方言化分子,邮政式拼音因此保留了不少保守化和方言化的拼音。

再加上当时的海关系统、邮政系统掌握在英法人手中,但毕竟是我国官方机构,这样邮政式拼音等于取得了半官方的地位,成为我国晚清、民初的汉字拉丁化转写标准。

当然,从地图上,还能看到北京城的五城八旗结构。

在政治分区上,北京城被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外城”,但在地域上则形成了中城、东城、南城、北城和西城,而到了秦朝时候,在延续五城的制度的同时,有形成了八旗镇守的格局。

同样,由于清朝皇帝是从马上得天下,天生不喜欢居住在内城,才有了后来的圆明园等园林。

所以,小小的地图后面,是漫长的历史,而借由地图,我们可以更多维的看到北京城作为首善之都的变迁史。

《京城印记》读后感(四):旧地图里“逛”北京

和很多谈论旧北京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书籍或者文章不同,《京城印记》这本书还是非常严肃的。确切地说,它是一本事关北京古地图的论文集。用书里所涉及到的北京旧地图来对比、研究现在的北京市地图,假如地图比例正好近似的话,一定会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收获;假如有机会带着这本书,到论文所谈及的地方来一个实地游,那一种感受估计绝对会非同一般。

估计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假如真的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假如他能够不受限制、蚕食似地把北京转上一遍,那也会有一种“只有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印象肯定不及通过《京城印记》这本书来“逛”旧北京更有意义,也更有趣。比起如南锣鼓巷这样的所谓“网红”级别的打卡地,虽然《京城印记》这本书里所涉及到的北京地名和地图多少显得陌生一些,但正因为有地图、有注释,还有细致入微的考证,反而会给人留下一种极其深刻的印象,对旧北京也仿佛顿时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都有哪些关于旧北京的地图呢?列举一些,就足以看出这本书的“深度”。比如第一篇《记英国伦敦所见四幅清代绘本北京城市地图》一文,虽然图的具体年代不可考,但论文作者还是从图上地名标记的细节,比如地图要素的表示方法、地物名称甚至标识的位置,以及具体地名字的缺笔等更多的细节,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辅助证明,就得以大致推断出地图绘制的大致年限,确实非常具有说服力,让人印象十分深刻。更不用说,《京城印记》这本书里还有如“清代皇家出行路线图”“乾隆京城全图”这些更有意思的古地图了,其中所包含的吸引力绝对超出想象。

现在的北京什么样子,地图上当然比较清晰,更多的细节也可以从如百度地图这样的在线地图找到答案;但更早之前的北京城市是什么样子,假如没有书中的这些地图,估计就很难对其大概面貌有所了解了。说起古代城市的概况,看过电视剧或者小说的人不难说出一个好像更熟悉的古代中国城市的“基本印象”来,那就是唐代的长安城——除此之外,估计就说不出其他了。而现在,查看了《京城印记》中那么多的地图,确实要比看长安城那方方正正的小框框们得到的印象要更为深刻一些。看这些地图,要是再带上一把放大倍数稍微大一些的放大镜,所“看”到的旧北京估计要更全面一些。

除了“逛”古地图里的北京城,《京城印记》这本书还有一些非常有趣味的文章,比如《西方地图上的北京为何被拼做Peking?》和《一位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北京》等。至少对于前者而言,看了这篇文章,读者们估计才恍然大悟:原来,北京在1949年改“北平”为“北京”之前,正式名称里可从来没有被叫做“北京”,就是在明代正式迁都北京的时候都没有——那时,北京的准确名称是“顺天府”,“北京”只是一个俗名而已。

所以,《京城印记》这本书虽然并不算很厚,却非常有内涵,值得好好“逛逛”,即使花更多的时间也依然值得。

《京城印记》读后感(五):北京古地图中的京城变迁历史

千年古都北京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城市格局和面貌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而古地图如同北京城的历史剪影,留下了不同时代的京城印记,见证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变化,也为这座古都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京城印记》是关于北京古地图的一本论文集,研究对象以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北京古地图为主,主要包括对北京古地图的历史研究、分析,古地图的数字化、古地图的材质和保存现状分析以及对古地图的持续保护和修复工作的研究。

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北京古旧地图,种类算比较丰富了,据统计,包括政区图、园林图、交通邮务图、河工水利图、灾被图、军事图、陵寝图、坛庙图、矿产图等。这就为北京古地图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其中,《乾隆京城全图》全部展开长13米、宽14米,不但画幅宏大,而且精确详实,为现存北京古地图中幅面最大、测绘精度最高的地图,是一幅难得的北京古地图资料。

通过不同时间段的古地图的差异比较,经过深入严谨地分析,可以找出城市中地貌、建筑等方面的变化之处。这是古地图研究的方向和价值之一。因此,比较准确地断定古地图绘制的时间段,对上述比较分析来说就相当重要。

从《京城印记》收录的论文中看到,对古地图的创作时间做分析,可以通过地图中的建筑、标注信息、地名等细节,结合其他历史材料互相参考,做出综合判定。

比如,通过英藏彩绘本和刻本《首善全图》都标注了内城的八旗界址这一点,推测该图绘制于《八旗通志》刊印之后,即大约乾隆年间。而丰斋制的《首善全图》中不避讳雍正、乾隆的名讳,又标注了雍正十二年才重修并改称的法源寺名,理应是晚于雍正时期的刻本。

北京作为数百年的政治中心,其城市建制格局和古地图绘制都反映出明确的政治特征。

北京整座城市呈现出“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的以皇宫为核心的、由内向外的层次格局。同时,在延续了明代京城五城十坊的格局基础上,又增加并突出了清代制定的八旗拱卫京师的军事驻防格局。

为了防止地方诸侯称霸,清代封爵遵循“封而不建”的原则,不赐土地、不加郡国、不出京师,所以京城内王侯府邸也非常多。《乾隆京城全图》中就绘制了42座王府,很多王府的整体建筑格局都很清晰,甚至包括花园、假山等细节,可以与清代封爵建府的规制多参照研究。

从北京古地图的绘制方面看,同样突出体现政治因素。

官方绘制的地图,是“从内向外”的角度来理解北京城,对皇宫内重要宫廷建筑突出显示,有些也会注重八旗驻防等军事信息。对于不太关注的普通民间建筑等简略绘制甚至不体现。同时,古地图的绘制往往不严格注重准确性,采取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对皇城、日坛等重要的建筑进行立体描绘,甚至是放大突出。这也体现了皇权因素对清代官方地理环境认知的影响。

而民间视角恰恰与此相反,是“从外向内”的角度来理解北京城,对内城、外城等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城区绘制得比较详细,而对皇城、宫城内部缺乏了解,因此绘制的地图也非常简略,甚至完全不符合实情。因此,做不同内容的研究时,要根据需求寻找能提供所需信息的古地图。

古地图因其多为纸质、绢质的材料特点,比其他木质、金属质的文物更显得脆弱。且地图上包含了大量的绘图信息,任何缺失、损坏都会造成信息的丢失。因此,古地图的使用和妥善保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且难度较高的工作。

《京城印记》中包含了不少篇关于研究古地图数字化和古地图修复的论文。

通过高清扫描、地图配准、矢量化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将古地图转化为高清数字图像,无疑为古地图的妥善收藏、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带来了便利。

古地图的修复与书画、古籍的修复相似,一般遵循“整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经过清洗、揭旧、补全、修复等必要的修复流程,尽量修复破损部位、恢复古地图原貌。经过修复,不但能尽量保留古地图中包含的信息,更利于古地图的持续保存。

总的来说,《京城印记》是一本关于北京古地图的分析研究的专业书籍。从这些古地图中可以大致领略千年古都的格局面貌,从地图细节与现代北京城作对照,也可以找到许多有趣的点。

2021.11.14雾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