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历史与文化论丛经典读后感有感

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历史与文化论丛经典读后感有感

《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历史与文化论丛》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历史与文化论丛》读后感(一):历史与文化之《历史与文化论丛》

小玲子编辑

人类从猴子进化而来,最初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人和大猩猩的区别其实并不大。自从有了文字的出现,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时候,我们人类的文明就有迹可循。世界上的几个文明古国,真正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就几千年。

另一方面,文化从字面意思来讲是相对于人类政治经济活动以外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类文化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如何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仅仅只是研究当时的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研究当下文化和历史相结合,那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大延伸。

回顾民国时期,一代大师钱穆先生最为近代以来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教育等领域著述颇丰,尤其是在历史学方面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而贵州出版集团旗下的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钱穆先生的《历史与文化论丛》一书就讨论了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虽然钱穆老先生成书以及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好几十年,但是民国时期的各种新思想到现在深深影响着我们。在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钱穆先生四编共计四十四篇文章。从目录中这些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文章里面讨论的话题具有一般普遍性,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还是值得我们去拜读,去思考的。

如在《人生三讲》一文里面,先生就从谈人生,谈人格平等和谈学问这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

首先是“谈人生”:人生的形式有很多种,但在作者这里也就分为两种,一种外在,一种内心。外为形,内为心,究竟是形重要还是心重要,这一点在这里面有着明确的答案。但是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而言,看重的往往是外在的形,要吃的好穿得好,钱要挣得多等等,但是在本书中你会看到把心恰放在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谈人格平等”:这里能看到对于中国人的理想,人类平等乃指人格平等言。为此作者列举了孟子,竺道生,王阳明的圣人大儒的理论来论证,但是现在的社会却没办法做到人格平等。这是为什么呢?在文中能看到毛病出在了“人之功利观点上......人人想立功业。人人想获财利,功业财利未必可得,而各人把自己人格先看轻先丢了”。这样看来想要实现人格平等不仅仅在钱穆老先生所处的时代还需努力,在现在的今天还更需努力才行!

最后是“谈学问”: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做学问的人而言是很有必要研读的。作者在文中提出从学问的对象可以飞为对天,对物,对人和对己四大类。在这里作者从研究的角度指出了这几类学问中的一些误用之处。如对天与对物的界线泯灭了,把对物与对人的界线泯灭了等。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在这里也会有所启发的。

以上仅仅只是针对本书中的《人生三讲》一文的一些简介,书中的其他文章就等待眼前的你去细细品味了!

《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历史与文化论丛》读后感(二):历史与文化,是一种遗产也是一种继承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故宫里的各种留存文物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不论是青铜器还是披风、不论是祝寿图还是其他的绘画产品,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历。在此之前,可能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文化和历史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古墓被发现,那些我们只能在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知识,忽然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虽然一直有古诗词、古文物之类的产物在我们的世界里留存,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我们来说,最能够接触的,大概也只有那些我们已经能够脱口而出的古诗词了吧。

唐诗宋词,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从成长时期就开始背诵的文化产品。上学之后会发现,课本之上是不是就会出现一些比较著名的古诗词需要我们去理解,去背诵。在这些记录着生活的词作里,我们认识了古代的那些伟大诗人,我们看到了历史上的文化。

中国五千年文明,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这五千年的历史里面,经历了太多的分分合合,也经历了太多次不同民族文化的洗礼和融合,最后才变成了今天的模样。但是不论哪一种文化和历史,最后都成为了过去,而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将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整全体,认真的说来属于人生,在《历史与文化论丛》这本书里,钱穆先生将人生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物质的人生,亦可以说是自然的人生,或者经济的人生;第二类是社会的人生,也可以称之为政治的人生或者集团的人生;而第三类属于精神的人生,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说叫做心理的人生。

这三类人生代表了人类的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物质到内心的转变,亦可以说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通过生存而感悟到的一种自我变化。人类社会的一切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只有在人生得到保障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继续的发展。当物质生活有了保障,我们才会开始去追究精神方面的满足,去思索在人的这一生,到底应该如何生存。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被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我们知道的传统美术、书法、戏剧、曲艺还有杂技都属于此类。具体的来说有哪些比较细的我们可能看到过的,在这里可以列举一下:糖人、面人、剪纸、刺绣……

钱穆先生说:“美国正代表着近代欧洲文化传统最新的一阶层,中国则代表着全世界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悠久的一传统。”从世界来看,我们属于传统的文明古国,所处的位置是太阳升起的东方,也属于一种文化起源之地。而很多的西方国家,成立的日子短暂,因此他们的文化也就必然比较新奇。

从近代历史可以看出,西方的文化起源以及文艺复兴,所有的一切都和我们所处的东方文化不同。因此,当这个世界互相融合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更多的关于彼此之间的文化氛围。另外,还有一点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诠释:东方文学可以看得出作者的一生,而西方的文学,只能看到文学。

其实,在我们去回顾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绘画作品的时候,我们也能够看到彼此之间不同的文化氛围。西方国家的绘画作品,注重油彩,而我们国家过去的绘画作品,更注重的水墨。虽然说,在过去的时期里,除开黑白印画的世界,也存在着很多色彩仿佛的存在,但是当说起大中国的文化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琴棋书画这些让人无法忘怀的文化。

相对而言,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期,因为我们可以将这个世界所有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去寻找自己更喜欢的一种文化方式。我们可以在继续传承这个世界的同时,更多的去感受来自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

对我们而言,可能文化就只是文化,历史则只属于历史,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留存于现世的存在,都是一种我们需要继承的过去。我们传承历史的一切,我们感受这一切,并且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将这世界上所有一切的文化发扬光大。

《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历史与文化论丛》读后感(三):一位老先生的期盼

说起钱穆先生,可谓是名号甚多。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他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由此可见,其文笔之丰富,国学底蕴之深厚。

第一次读钱穆先生的书,我便读到了他的《历史与文化论丛》,作为一个资深历史爱好者,我对此类书籍无不偏爱,当然也愿意安静静的将它读完。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是大师写给大家的中华文化入门课,在这里读懂中国文化,历史,民族。洞察中国历史文化,把握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的发展大势。作者真的有这么优秀吗?我先查找了作者的相关资料。

钱穆,字宾四,号素书老人,江苏无锡人。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他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因为他一生都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她通过儒家思想源源不断的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但他心中更想的也是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不断传承。当代新青年不应该把老祖宗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 再来看看这本《历史与文化论丛》,这本书共分四编,第一编主要讲述的是人类文化与中国文化,第二编主要讲述了中国史学之特点以及人生之讲,第三编主要讲述儒学与中国史,第四编则重点告诉青年们自己的一些期盼。

对于我来说,我也更爱看第四编,因为从中我可以体会到钱老先生对我们当代新青年的种种告诫以及内心深处的殷切希望。 他说:“大学青年进入大学,求取知识,应该具有两项目标,一属专门部分;二属普通部分。其实这和我们当代大学教育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专业课,当然也有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为我们所学的专业铺路,把公共必修课则从侧面对我们进行引领和成长。很多大学生不注重公共必修课,因为她貌似学不到什么东西,但其实不然,我觉得那些真正提升我们内在的可能才是我们这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后来他又和我们青年说了很多。他说:我自己在青年时虽以腼颜为人师,但总抱着两个种心情。第一,我不愿强不知以为知,第二,我不愿做一口是心非或只说不做的人,唯有这样我才能教导别人。大学青年虽然和中学青年有不同,但其为青年之可爱之一。青年人最可爱处,在其心地纯洁,还未入社会少习俗玷污。又未有其他牵挂,无家累,无职业,充满身心,只是一番活力。尤其是正值国家多难,只有青年们感受最敏锐,他们能有一番真诚,肯向前,肯出力,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现在的青年是这样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何时,我们也需要自己不断的努力,在以后能够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