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市社会学的读后感大全

城市社会学的读后感大全

《城市社会学》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社会学》读后感(一):写书时间有些长了吧

书里部分内容,在现在已经得以实施,比如公积金,现在大城市已经可以作为租房取出,比如国家出台的公租房。再者,关于结婚选择会所,确实在现在也有。

可能没有太认真看这本书全内容所出的时间范围。但是确实是很有意思。

社会学也真的有很趣。

如果再去了解下国外发展再结合中国这下会更有趣的吧。

《城市社会学》读后感(二):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必然,科学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把城市社会学讲得太有趣了!除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由录音稿整理而来之外,郑老师本人想必也是一位风趣睿智的知识分子。虽然是十几年前的授课内容,数据也是十几年前的数据,但是书中描述的现象在中国依旧存在,城乡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当下城市化进程已达55%以上,如上海交大陆铭教授等人对集中化和大城市趋势的看法一致,郑老师对于城市也持有一种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生活的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看的偏好,城市化是必然道路。但是如何建造一座“人民安居乐业”的舒适、环保、高效、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则需要政府和社会合力细致思考,许多城市病本可以从城市发展之处通过优化配置和科学建设思路来避免。书中前半部分谈到的城市的冷漠,简直深入人心!

“齐美尔对傲慢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傲慢的本质是对事物之间的差异持冷淡的态度,漠视事物之间的差异。因为大家平常接受的刺激太多,见到的新奇的事太多,见多不怪,不起反应了,冷淡了。其实他所见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二个和第三个人或事物之间是不太一样的,他却忽视其间的差异,采取傲慢的态度。因为城市当中盛行傲慢,即使一个不傲慢的人或者一个新来者,为了抵抗别人对他的傲慢,就必须自卫,于是持有了一种矜持的态度,几乎人人都不得不矜持起来。傲慢和矜持加在一起,导致城市中绝大多数人是冷漠的,对他人不投入太多的感情,甚至排斥他人。但齐美尔接着说,傲慢、矜持带来的冷漠,实际上给城市人带来的还是一种自由。因为人们相互之间是冷漠的,所以人们不被他人干涉,也不干涉他人。在乡村,人们相互之间投入太多的感情和关注。所以你的任何一个举动,别人都会很注意,进而还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就剥夺了你的自由,而在城市里就不是这样,你想让人家理你,人家也不爱理你。”

第六讲中谈到大城市,从引用《红楼梦》中的“大有大的难处”开始,全讲中紧贴这一主题,发散的恰到好处,把大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分析得十分清楚,是为叹!

第九讲中谈到城市交通的阶级特征和剥削本质,一度刷新我的认知。想起在复旦听姚建华老师讲传播政治经济学时提到,政治经济学就是让你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剥削。而交通,所谓的公共事业,原来也可以隐藏着看不见的严重剥削,花穷人的钱为富人修路,而上路的机会却被有车一族垄断,城市的土地资源也大部分用于这种不经济的生活方式。

提到民主,“民主说到底是一种参与,是民众对同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的高度热情和有效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在某些政治场合投一张选票的问题,应该是真的能对实际生活予以参与,有这个参与的能力和空间。”对于对社会学和政治学不太清楚的人来说,这讲的很漂亮也很清楚。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任何一个社会中都不乏淡漠金钱和消费的人,健全的制度就是给这些人一点支撑,不要驱赶理想主义者随波逐流。”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一定程度的软性将是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在一个制度至上的社会,更是这样。

《城市社会学》读后感(三):感觉不错的一些摘录

城市化是世界范围的大趋势。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虽然是这条道路上的后来者,但是我们大概也不可阻挡地要走上城市化的道路。什么是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社会中的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人变成城市人。(第一讲 概论 P1)

芒福德说人类始终在两个生存方式间摇摆。一个是游动,一个是定居。游动和定居这两种生存方式可以追溯到动物和植物。植物接近于定居,动物则是游动的。(第二讲 城市的产生与近代的变迁 P11)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曾经提出一个经济学的定理:比较优势定理。就是说群体间的交换比群体内的交换更有效率,更能够满足需求,填补空缺。为什么?因为群体内的成员是同质的,大家的需求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家的能力、大家所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也比较接近。而群体间存在着差异,有更大的互补性。所以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起的时候,更加需要的是与较远地区的交换。这样的一种需求就对长途贩运的商人提出了要求。商人长途跋涉第一要考虑的就是安全,所以他们结成了团队。(第二讲 城市的产生与近代的变迁 P25)

离轨行为可能和反传统接近。在看待离轨行为上,不同的理论还是有一点差别的,特别是子文化理论和决定论有一点区别。子文化理论不认为社会越大,人们普遍的离轨行为越多,而认为小地方离轨的人太少了,离轨者孤独,成不了什么气候。城市非常大,有人在这方面离轨,有人在那方面离轨。比如说,一个大城市里面同性恋的人就构成了一个群体,构成了群体以后,群体内部的成员相互促进,就会使他们的离轨升级,就产生了一种离轨的文化。这在小地方无从产生。换句话说,大城市造成了离轨者的聚合,分门别类的聚合。(第五讲 城市社会学的四支理论流派 P100)

什么叫首位城市?就是该国最大的城市。这是城市地理学家马克·杰弗逊1939 年时提出的概念。他说普遍存在一种首位城市的现象。通常首位城市要比该国第二大城市大很多,异乎寻常地大,所以叫首位城市,或者说领导城市。以至于这个国家的很多面貌、特征都浓缩在这个城市中,由这个城市体现出来。大的程度就叫作首位度。(第六讲 城市的类型与规模 P114)

昆德拉说,小民族有小民族的优势,小民族当中的一个文化人可以拥抱自己民族产生的全部文化,可以和自己民族当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人交往。小民族的最高层的文化人的总数量不大,分门别类也不像大民族那么严重,所以小民族的一个作家可以跟它的诗人来往,可以跟它的画家来往,可以跟它的戏剧家、音乐家乃至跟它的哲学家、政治家有来往。这种来往要比一个大国当中不同的文化人之间的交往密切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小民族的文化人可以拥抱本民族产生的全部文化。他有望成为一个全才,而不是一个专家。昆德拉说,小有小的优势,大有大的优势。小的优势发展到极致,就是雅典这样的伟大文明。(第六讲 城市的类型与规模 P126)

其实,中国来自农村的移民们早就用他们的双脚投了票。一个大国的城市化道路只能是大、中、小城市并举,单靠小城镇与单靠大城市都是行不通的。(第六讲 城市的类型与规模 P132)

交通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比较单纯的问题,但对于大城市,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是令每一个大城市市政当局发愁的问题。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范式—囚徒困境,交通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每个人的选择似乎是理性的,但大家叠加起来的结果是非常不理性、非常荒诞的。交通问题也透视出光靠技术手段实际上不可能把它做得像样,做得有效率。必须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有一些社会制度上的进步。没有一些制度上的进步做前提和辅助,单纯的技术上的进步不会给我们带来满意的结局。(第九讲 交通 P174)

今昔的差别是,旧时北京的茶馆类型繁多,服务于三教九流。今天只有茶艺馆。茶艺馆与旧时的大茶馆都属高档茶馆,但二者仍有巨大的不同。其一,大茶馆上客踊跃,顾客成分多样;而茶艺馆顾客稀少,成分单调。其二,茶艺馆的价格肯定比旧时代的大茶馆贵,茶艺馆喝茶的价格比现在去中档饭馆吃饭还要贵。茶艺馆也属公共空间,但因钞票建立的高门槛,公共性较弱。(第十一讲 公共空间 P142)

我个人以为,人类目前面临三大危机。一个是核危机,它是突发的,随时可能发作。严重程度要看爆发的规模,如果规模太大,人类可能就此终结。这种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而且越来越大,因为拥有核弹的国家、民族越来越多。第二大危机是生物工程。这个危机是最复杂的,利弊参半。它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福音,但同时也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未知和风险,很有可能导致一些前所未有的、闻所未闻的灾难。它的特征就是复杂,利弊交织。第三个危机就是水危机。与核危机比较起来,水危机的特征是慢性的,一扣紧一扣,越来越使人们感到它的严峻。(第十三讲 水危机 P271-272)

《城市社会学》读后感(四):郑也夫《城市社会学》课程读书报告

ps:写的很水的读书报告,放上来觉得污染环境,不好意思

本书一共有十三讲。我认为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除去第二讲,第一讲至第五讲。第一部分的主要阐述了城市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城市社会学的历史,这一部分大多是一些别人观点的论述。第二讲和第六讲则可以单独为一个部分,第二部分。讲了城市的产生与近代的变迁和城市的类型与规模。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他是从城市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理论解释城市,我认为是较为宏观的。后面的第七讲至第十三讲,这七讲主要是从城市自身的单个方面出发,较为结构地论述了如住房、交通、公共空间、垃圾等议题,如今的现状和作者的设想,是较为微观的部分。当然后面两个部分也有很多别人的观点,但作者自己的观点也在里面,会比前一部分多,并且能够为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和看法。然后,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散文集,但他有一个城市社会学的框架,他对每一个部分的看法与观点所写出来的散文,照着这个框架填充,成了这本城市社会学。所以本书也不会像其他社科书籍那般难读,整体上非常通俗易懂。

下面来说一下,看完全书之后印象较为深刻,比较有意思的观点。

生态学的思想与城市社会学的结合。我觉的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作者一直提倡搞社会科学的人一定要多涉猎其他的学科,特别是生物学。我是认同这种看法的。因为人首先就是生物,而人群居所构成的聚落,就可以类比为一个生态系统,那城市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了。所以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结合是贯穿全书的。作者特别强调多样性,因为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的重要原因是多样性,城市作为一个规模非常大的“生态系统”,他肯定不能够是单一的,如果是整整齐齐的单一的,这个城市必定养活不了如此多的人,那他就不是城市了。正是因为多样性,尽管城市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有某一个需求,他的绝对数就很大了,足以催生一个职业。生态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对社会分工的解释也特别有意思。达尔文的第四阶段思想被称为驱异,用到人类社会上就可以视之为社会分工。人们在固定的职位上争夺资源,就好像在争夺这片领地一样。争夺中失败的人怎么办呢,他应该不想被饿死,他只能去开辟新的领地。在社会分工的层面上就是他会创造一个新的职位,这个职位是其他占据原有工作的人不想到要做的。例如,每个人早上都要去上班 上班之前总得吃个早餐吧。在没有早餐铺之前呢,早餐自备。但是在争夺原有资源中失败的人,或许就可以去开个早餐铺,我在原有资源上争夺没争过你,但我依然可以通过划分新的社会分工上,获取到社会资源。而因为早餐铺的出现,掌握多的社会资源的人也不用再去为做早餐而操心,他们可以专心完成他们的社会分工。也就这样,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的体系也越完善。

第二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子文化理论,作者着重介绍了城市社会学的三个理论,决定论,成分论和子文化论。子文化理论认为城市之中有许许多多的小群体,小群体是因某些原因例如兴趣,工作性质等原因聚集在一起的。而城市是产生小群体的基础,为什么呢,如上面对多样性的论述,因为其城市的规模够大,一些很特殊的群体才能拥有一定的聚集。比如说同性恋群体,你放在农村是很难的,因为农村就这么几百人,同性恋也没几个,而城市就不同了,同性恋在人群中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都好,乘以城市人口的基数,那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了。子文化理论对于城市人为何冷漠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解释。我们常说,城市人是冷漠的,农村人是热情的。而子文化理论给出解释是,城市人并非冷漠,他们会在他们的群体里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你觉得冷漠的人是因为你没有生活在其活动的子文化群体里。

城市人的冷漠也还有另一种解释,成分论的解释。成分论认为,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冷漠是因为看待这个问题的人把城市人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混淆的结果。农村人的热情其实是在私人空间里表现出来的,因为农村本身规模的原因,农村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就分布在村里这么小的范围,遇见的就这么来来去去百来个人,所以他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划分并不明显。我们经常说的农村人的家经常是不关门的可以佐证这一观点。而城市人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划分则比较明显。根据戏剧理论来说,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是不一样。你在熟人面前的表现当然是要热情一点的,而面对生人则表现出来的多为拘谨,没什么安全感,可能还会表现出防备。再说人也没有这个精力对所有遇见的人都保持热情,这实在是太累了。你在农村尚可应付,理由上面有讲诉,但你在城市遇到的人比在农村遇到的人多出的可不知是多少倍,自然我们不会对城市中十分陌生的人报以太多热情。而城市人冷漠之说其实是把城市人在公共空间表现出来的冷漠看作是城市人的全部,这是不妥当的,其实城市人在私人空间里的也是很热情的。在这里也要对私人空间做一下我自己的解释。虽然成分论里面的论述,这个私人空间被称作为小群体。但我更愿意使用子文化论的子文化群体这个称呼。子文化理论吸收了成分论和决定论的成果。

第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作者对汽车与交通的看法。作者对于汽车是持否定态度的。为什么呢?首先汽车出行所占的道路面积是非常大的,这就导致了对道路的需求非常的大。在财政的二次分配上,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在机动车道上。我们发现中国的公路网非常地发达,但在高峰时期都无法满足汽车上路的需要,依然会拥堵。当然,机动车道路的增加与汽车的数量增加是相互作用的,作者认为正是政府一开始和后来不断地加大建设机动车道助长了汽车数量无节制的增加,而且这种在财政上对机动车道的偏袒显然对纳税人是不公平的,这明显地偏袒着有车的人。就好比说中国如此之大的公路网,我只有拥有一辆汽车才有他的使用权,但没有车的人也是纳税人之一。再者,每辆汽车还需要一个停车位,增大了对城市土地和密度的负担。本来城市就是一种相对紧凑的生活方式,汽车的大量使用无疑进一步加大了他的紧凑,这会使人非常地不舒服。建造停车场也减少了城市公共空间的面积。最后,因为私人汽车的不确定性很大,汽车车祸是世界上发生的最多的交通事故。这让行走在路上的人多了一份不安全感,降低了生活的品质。环保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相比之下,发展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的话,既可以代替私人汽车的功能,也可以避免私人汽车的问题。

我认为本书最精彩的是关于农民工的论述。首先,作者认为中国的工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户籍的工人。另一种是农村户籍的工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农民工。两种工人在城市中所受的待遇是不同的,城市籍户口的工人享受许多待遇和补贴,并且如果他们不想承受如此艰辛的劳作,可以选择下岗然后每月拿一份第一点补贴。城市工人在维权方面也会用一定的话语权。而以上这些好处优势是农村户口的工人所享受不到的。在书中,农村户籍的工人是比较容易受到剥削的,一是因为他们户籍的原因,许多城市的基本保障他们无法享有,第二因为他们的人数非常众多在人力市场上属于弱势地位,所以他们不敢为他们权益进行维护。而这些问题,作者将其归结为户籍制度和法律规定上的不公,本质上我们或许并不会歧视农民工。我们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歧视大多数是来自于本身政策的歧视。因为在决策者的眼里,农民工代表着“脏乱差”,而如果不对农民进城加以控制的话,就必定会对城市造成巨大的冲击。然而非常讽刺的是,户籍制度实质上并没有起到限制农民工入城的作用,我们从如今城市的人口爆发就可以得知。资源分配上对城市的偏袒才是。城市拥有着众多资源,农民入城是必然的选择。户籍制度却对生活在城市的人起到了划分三六九等的作用,导致了歧视农民工现象出现。作者还认为,决策者千万不能患有“洁癖”,不能说一个城市到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就是一座好的城市,一座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有干净的地方也会有不那么尽人意的地方,一些地方居住的人或许他们并不想要一个特别干净的地方,他也能够生存,因为这是他所顾及不到的。但决策者不能因个人的政绩或者是喜好而将其生存的机会所抹杀。至于他们对农村人进城会导致城市人口爆炸的担忧,作者也认为是不成立的。因为农民工进城主要是为了寻找工作,当你这个城市没有工作提供的时候,他自然就不会再来了。而特别有意思的,决策者从来不会担忧中高级人才的到来所带来的人口爆炸。并且城市吸引了中高级人才,必然需要服务业对他们的支撑,这显然更加加剧人口的爆炸,决策者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

最后来说一下这本书的一些不足之处。郑也夫在书中提出了不少观点,但首先一些并不是他的原创,只是他比较支持的与主流看法不怎么符合的观点。其次,他真正为他观点所在收集的论据并不充足,更多的是他通过假设然后进行的逻辑推导。因为这是书籍,是单向的,你无法给予作者反馈,所以他自个在那里写,很多东西都给他说过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