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河湾的读后感大全

河湾的读后感大全

《河湾》是一本由(英)V.S.奈保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河湾》读后感(一):新政权的可笑之处

书中有一点让我非常的有共鸣,新上任的非洲某国家的总统把他的照片挂的整个国家都是,还刊印总统语录分发给每个人,让小孩子举着总统语录游行,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新中国时期,随处可见的主席照片,墙上白底红字刷的主席语录,每个人兜里都要随身揣着小红本,连普通人结婚的时候也要唱歌颂党歌颂主席的歌曲,想来真是愚昧无知又可笑。

《河湾》读后感(二):2019#阅读记#59《河湾》

世界如其是。 人微不足道, 人听任自己微不足道, 人在这世界上没有位置。 《河湾》出版于1979年, 是诺贝尔奖得主奈保尔的代表作。 故事描写了后殖民时代社会的乱象。 二战之后殖民体系坍塌, 各殖民地的民族起义高涨, 但是没有基础社会构架和民众素质的殖民地, 毁灭了原来的秩序却没有能力建立新的秩序。 让我想起法国大革命, “自由、平等、民主”这些美好的词汇, 总是容易调动起大多数底层民众的梦, 然而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一旦没有系统性的外部条件支持这些美好的概念, 暴力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 总是会让所有人付出更大的代价! 一个国家的独立发展和繁荣, 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能指望好听的口号和毫无理性的群众运动来实现。 这本小说的文字很吸引人, 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色彩感, 特别棒的是作者对内心世界的不断探索, 让阅读的人很容易共情代入。 好书值得慢慢看, 这本不厚的小说看5天, 阅毕掩卷心绪仍旧沉沁在红土的非洲大陆。 推荐阅读:⭐⭐⭐⭐⭐

《河湾》读后感(三):驳船和汽船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他这一死,让人觉得他的生命被白白浪费了。那么渊博的学识就这样随他入土了。对我来说,可贵的不只是他的知识,还有他的人生态度,他对非洲的热爱,他对森林信仰的感情。他一死,我觉得整个世界也死了一小块。” “人只需活下去,而痛苦终归是虚妄。”在无意义的挣扎毁灭与狂欢中,执著的惠斯曼斯神父是唯一的真诚的自我创造意义的人。 离开河湾前往英国时萨林姆感慨:“人生来就是为了变老的,为了完成生命的跨度,获取人生阅历。人活着是为了获取人生阅历;而阅历在本质上是无形的。快乐和痛苦——首先是痛苦——都没有什么意义。感受痛苦和寻求快乐一样,都没有任何意义。这感悟很快消失了,稀薄而虚幻,仿佛是一场梦。但我记得我有过感悟,记得我认识了痛苦的虚幻。” 他还是回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来到首都:事物都透露着一些可悲。财产没有了。激进化,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可怕的事情。他们说要这样回归到本原。 最终就像他最初驱车千里,从沿海深入非洲大陆前纳扎努丁对他忠告般,他告诫昔日仆人、背叛者和伙伴墨迪:“这地方还会重新兴起。”然后在总统到来前离开河湾。 驳船不再拖在汽船后面——这已被看成是殖民时代的做饭——而是绑在汽船前部。 驳船和汽船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河湾》读后感(四):一个人在命运面前的克制与野心

奈保尔的题材注定受诺贝尔奖青睐:后殖民地社会、印度和非洲部落、原始与现代、暴力的动荡,历史和个人命运的飘摇……这让他的故事具有史诗般的人文价值和政治文化上的丰富内涵。但奈保尔的迷人之处不在于对第三世界的记录和描绘,而在于他在狂风暴雨般的外部环境下的清醒、细腻、内省,在于他不紧不慢的人生叙述下掩藏着的感情洪流,在于他不显山不露水的布局谋篇中深谙世事的睿智。

这本书是奈保尔真正的巅峰期作品,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世界如其所是。人微不足道,人听任自己微不足道,人在这世界上没有位置。” 如果说他笔下的人物有什么核心的话,那就是一个人在命运面前的克制与野心,以及对自我的追寻,在奈保尔的宿命里,人只是命运的激流下左摇右晃,用内心的曲折覆盖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就如同他自己一样,从后殖民地的无名之辈,一直爬到英国社会的上流阶层,却始终找不到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欧美的现代主义作品写不了这样的小说,唯有陷在泥潭的人,才能更清晰地看透天空。

奈保尔像是一个看破红尘的印度智者,看破恰恰是另一种陷入。愈是超脱,便愈是沉溺,沉入万物之中,愈是自由,便愈是束缚,哪里都是网,哪里都是突破。他题材视角的独特性也许源自于文化背景、家庭出身、移民经历,而他视角的超越性则更多来自内心的深广。奈保尔使得我相信,印度文明对人的心灵有着一种很深沉很丰富的影响。

读这本《河湾》的时候忽然想起,奈保尔在去年八月去世了,而他的强烈个性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仍然如此鲜活,就好像从未走远一样。

《河湾》读后感(五):水葫芦盛开的河湾

断断续续读了许久,推进式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大篇幅的心理活动,不安逸而混乱的环境,让人很难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这里的非洲没有瑰丽的落霞,没有奔腾的角马,没有想象中天然的自由。貌似殖民时代之后,这片土地就是苦难的底色。似乎每一个历史上曾自卑的民族都喜欢将自己的个人性藏匿于某个伟大的人物之下。丛林时代被取缔之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怀疑、忧虑于自己的归属。它曾带来希望,但更多的是转型时期的动荡不安,狂躁激进和不伦不类。

非洲,似乎是魔幻的,却又不像南美有一种高原地区特有的忧郁。应该说非洲深处是荒蛮的,荒蛮的土地,荒蛮的人性,就算水葫芦淹没那大大小小,纵横曲折的河道,它的本性也未必会改变,就像那些隳坏的纪念碑,刻在石头上的不会永恒,刻在土地上的,与土地长育之人上的才会。

或许河湾小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形式的疯癫,未来的不可琢磨性与对漂泊无所适从,投射到具体的外来者甚至土著居民上就是马赫士犬儒式的生存方式、舒芭的被害妄想症和对完美的过度苛求、雷蒙德工作狂象征的书房以及仰总统鼻息的脆弱生活、“我”萨林姆和耶苇特的私通与因达尔破灭的权力迷梦,以及墨迪的愤怒、费尔迪南的茫然。

奈保尔的文笔是冷峻的,他本身就超然于所属的国度,但他又克制了局外者的无情,不管是看印度还是一洋之隔的非洲。

汽船将文明载入,又将载着另一个文明去往何处?在水葫芦盛开的河湾,船驶的再小心也还是会被茎蔓绊住螺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