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非洲之旅》读后感锦集

《我的非洲之旅》读后感锦集

《我的非洲之旅》是一本由[英]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非洲之旅》读后感(一):看后感

该书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随着阅读的深入,易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译者文学功底雄厚,我曾多次拜读过他的作品,感觉挺不错的。关于这本丘吉尔的《我的非洲之旅》,个人认为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好评,应该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也就会有更多的人购买它。本人也是一名业余翻译工作者,但可能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老是感觉在某些方面还欠些火候,所以多次拜读了译者的文章,说真的,从中受益匪浅。

《我的非洲之旅》读后感(二):难受之旅

看得我很难受。

虽然丘吉尔先生对非洲的描写遣词用字都富有诗意,让人对那种美丽的天然向往不已。

但也毫不掩饰以他身后强大帝国为基础的,傲慢的居高临下的殖民者姿态。

仿佛整片非洲大地,那些被称之为“温顺”的原住民,不过如同这片未开垦地域上的犀牛河马大象狮子一样,都是欧洲的猎物罢了。

更让人难过的事,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没有办法用毫无情绪的视角去看待这种殖民心态的,因为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挣扎出来也并没有多久,所过的生活真的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无忧无虑。

如今的白人对亚洲人的看法和一百年前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需要却又惧怕亚洲人的勤劳和执行力,所以在接纳亚洲人工作的同时又不断的去打压。

这就是政治。

这就是人类。

无论以什么样的理由聚集成群体,其最终目的都是攫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只能拼命的向前。

《我的非洲之旅》读后感(三):带你领略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评丘吉尔《我的非洲之旅》

带你领略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评丘吉尔《我的非洲之旅》

丘吉尔系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也是开启冷战时期铁幕演说者,但其政治家的身份之外,竟然还有多重身份令人震惊。比如,他也是一个作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的非洲之旅》这本书,则是丘吉尔在壮年时期考察非洲的游历考察文集,首版于1908年在英国出版。

本书距离首版已近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的非洲,自然与过往的非洲不可同日而语了。世界的变化是永恒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时间越长,变化越大。所以,想站在今日的位置,去回望百年之前的事物,自然是非常困难,尤其是在原来那种记录手段较为单一匮乏的时期。

所幸的是,丘吉尔的这篇游记,或者说是考察记录,则较为详细地给我们展示了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风土人情,以及人与自然的种种互动。这是丘吉尔于1907年担当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考察期间的记录。

对于丘吉尔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同于欧洲大陆的新大陆。

游记的主线自然是按照游历的先后顺序,一个地点一个地点的叙述。百年之前的非洲,也是正处于历史变革的时期,刚刚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进化而来,立马碰上了英国这样的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直接踏入了殖民地社会。

这样的历史变化,自然给丘吉尔也带来了考察非洲的历史际遇,使得他在非洲的游历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丘吉尔所遇到的风土人情,自然也很大方面反映了当时非洲的社会状况,体现出了鲜明的社会特点。

从肯尼亚山,到东非高原,再到维多利亚湖、默奇森瀑布,大自然的壮丽山河让丘吉尔叹为观止,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得丘吉尔等欧洲人找到了狩猎的天堂。而殖民势力的增长,使得铁路等交通手段得以拓展,也加快了殖民者探索这块神奇的大陆,掠夺资源的速度。

当然,丘吉尔自然是从当时的殖民者角度来写的,历史局限性自不可避免,他认为是殖民者给这些原始土著人带来了文明,来摆脱原来的野蛮状态。

实际上,由于殖民者的进入,非洲加速了从原始状态到野蛮开发的速度,书中的那些景象,虽说很多人都未去过非洲,但根据日常渠道所知的消息,已经不复以往的盛景。丘吉尔不仅仅是在客观的描述风土人情,还通过比较分析,较为精准地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开发非洲的建议。

《我的非洲之旅》读后感(四):满满的都是贪婪

满满的都是贪婪,这是这本《我的非洲之旅》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作者丘吉尔的大名不需过多介绍,作为雅尔塔三巨头之一,真的是大名远扬。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讲,丘吉尔并不是一个好朋友,在二战中,丘吉尔一直在坚持出卖我们的利益来换取他们英国人的利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逐利者。这一点,从这本《我的非洲之旅》中也看得非常清楚。

从文笔角度来看,这本《我的非洲之旅》离文学这个称号还相差甚远,尽管丘吉尔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不需要的战争》我没有看过,但是这本《我的非洲之旅》的文笔根本算不上好,甚至还有点儿差。毕竟这本《我的非洲之旅》与他的获奖作品之间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四十多年间写作水平的变化将是极为巨大的,至少我四十多年前还不认字呢。

丘吉尔作为二战期间著名的人物,真的是鼎鼎大名的,这也为这本《我的非洲之旅》增彩不少,相信有许多读者朋友们和我一样,都是冲着丘吉尔的大名来看这本书的。

抛开丘吉尔的名气不谈,只说这本《我的非洲之旅》。全书共计二百余页,十三万字,由于开本设计的原因,算是个小册子。阅读这一类的小册子,向来都是比较轻松的,这本《我的非洲之旅》也不例外,更何况本书是一本游记,里面记述的都是作者在非洲大陆的上见闻,还是比较耐读的。尤其是在当年那个知识和信息匮乏的年代,这本《我的非洲之旅》绝对会给欧洲人这些自以为文明世界的人们带来很大的冲击,当然,与马可波罗的游记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也算是极为震撼了,毕竟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到过非洲的,非洲大陆的美丽和震撼是这些文明人并不熟识的。但是,在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尽管我们仍旧没有去过非洲,但是非洲大陆的景象却早已经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本《我的非洲之旅》中提到的景色和动物等各种自然奇观,已经是我们早就耳熟能详的,这也使我们在阅读这本《我的非洲之旅》的时候,会感觉比较枯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吸引人。不过客观地来讲,丘吉尔的这本《我的非洲之旅》还是把非洲写得活灵活现了,当时的人们绝对可以通过此书来领略非洲大陆的风情。

这本《我的非洲之旅》当中流露出满满的殖民色彩,毕竟那时候的丘吉尔就是英国殖民地的副大臣。在那个瓜分非洲的时代,自以为文明世界的列强的心中,早就把非洲当成了一片肉,他们能咬几口就咬几口,绝对不肯放过每一口。这本《我的非洲之旅》中,作者的叙述角度就是这样,非洲大陆在丘吉尔的眼中就是一顿盛宴,丘吉尔每走一步,每到一个地方,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下口去吃,如何去占领当地的资源,如何去发展这一块殖民地。而且,丘吉尔在这本《我的非洲之旅》中写满了种族歧视,在他的眼中,只有白人是人,亚洲人和非洲人都是其他的物种罢了。这一点,正是我们这些读者朋友们最为讨厌的。

《我的非洲之旅》读后感(五):作为作家的丘吉尔,其实还是政治家

提到丘吉尔,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出现那张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照片。那张照片中出现的三个人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直到现在,整个世界的格局,依然还有丘吉尔曾经存在的烙印。

如果那个时候,丘吉尔没有反对绥靖政策,走上历史舞台,现在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

作为雅尔塔三巨头的伟大政治家的丘吉尔,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政治成就太过于耀眼,人们就很难注意到他作为一个人还拥有的其他才能和情趣,哪怕丘吉尔凭借《不需要的战争》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世人提起,仍旧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我的非洲之旅》是一个很好的启口,能让人们用另一种角度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 1907年,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旅程中大型狩猎观光活动与官方会晤交替进行,他在工作之余领略非洲风光之美,写下了这本小书。

虽是译作,但是文字之精美,斐然之文采,也是令人叹服。作为作家的丘吉尔,如果抛开“政治家”的身份,也是一名好的作家。在那个没有百度没有谷歌的年代,丘吉尔秉持了一位作家的严谨态度,虽写游记,但是山的海拔,湖的宽度,出没的动物数量等都有比较确切的数据,在这一点上,就与现在的大部分游记有云泥之别,想必写作的时候,也参考了能够找到的资料。在写作上,这位政治家,也是审慎严谨的。

尽管这本书对非洲风光有史料般的记录,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依旧不能只把它当做一本简单的游记。这也是丘吉尔的《我的非洲之旅》的不平凡之处。

丘吉尔在非洲风光中,观赏的可不仅仅是美景,还有资源;思考的不仅仅是非洲的历史,还有非洲的未来。更多的,作为实干派的政治家,他想的是非洲的“现在”,又不仅仅是非洲的现在,而是非洲可以和西方殖民者打通的世界。用我们今天比较露骨的表达就是,非洲地广人稀,地大物博,能不能被我们西方世界所利用?用什么方式更好地将他们的物产运回到大本营发展生产?怎么样更好地管理(奴役)这些蛮荒的黑色人种?

在1907年代,这本小书也许只是一本激发英国本土人领略异国风光的游记,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再阅读,才发现作为作家的丘吉尔,其实还是政治家,因为他的一切其他成就,都基于政治,最后也归于政治。他是一个卓绝的政治家,所以,在他的眼里,那些风光、风土人情都并不仅仅只是让人赏心悦目去享受和了解的。

在书里,丘吉尔不只一次在探讨什么人来管理这些非洲人为西方服务更合理,他写到了亚洲人,黄种人,看起来句句是在夸赞黄种人勤劳、能干,但是细思下,那种优越感和凌驾感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大概,那个时候大英帝国人的潜意识就是:世界的好东西是我们的,世界上那些勤奋、努力的人都是要为我们服务的,那些拥有好东西而不勤奋、开化的人要被前者管理,但是总之一句话,东西也是我们的,人也是我们的,谁让我们是发达的、文明的、开化的白种人呢?

所以,你还能看得下去这旖旎的风光吗?所以,还是仅仅写风光的,才是游记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