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创意城市读后感摘抄

创意城市读后感摘抄

《创意城市》是一本由伊丽莎白•科瑞德著作,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意城市》读后感(一):从产业的角度审视潮流和时尚

文章的一个基本论点是纽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

读到这里的时候停下来想了想“文化中心”这个概念。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本身应该没有什么价值上的等级的。文化中心应该是从纽约文化的影响力上来说的,对全球风尚潮流的塑造,当然还有经济上的强势表现。

基于这一个论点,作者在第二章简略回顾了纽约的文化艺术汇聚发展史,第三章强调了文化产业(更确切的应该是时尚、艺术、音乐)对纽约经济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金融、管理、服务业等一直被当作纽约名片的产业其实不是纽约真正的竞争力和优势所在,纽约具有最大优势的产业,经济的核心,应该是文化创意产业。写这些应该也是这本书的研究意义和后面提醒政府重视作铺垫。

后面的部分强调了文化艺术在生产过程中的特殊性。这也是整本书的重点。作者强调人际、社交是文化创意诞生的关键环节,并且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场合:夜店。艺术之间没有这些必要的社交,创意不能产生;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艺术家、媒体评论员、明星、模特)没有社交也就不能够有效地完成协作。最后作者提醒政府应该看到文化产业这种生产和营销上的特殊性,在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应该针对这些特性采取措施,比如适当放宽对夜店的管制。

真本书是作者博士论文改编的。研究的方法主要用的是访谈。整本书的框架虽然还算清晰,但是里面具体论述的内容非常散。论点提的不够明确,读起来不是很爽快。

书中所关注的文化产业集中于时尚、音乐、艺术。这点在题目中也点明了。会引发人对时尚产业运行模式,还有时尚、潮流这些基本社会现象的思考。让人有很强的补充阅读的冲动。

《创意城市》读后感(二):关系映射在空间之上

看到第四章才发现原来是Richard Florida的学生写的书——读起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不过这位女士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阐明的一个道理,俺们中国人似乎已经熟识了几千年,那就是“要成功就得靠关系”!

不过这个关系似乎并不像我想的如“富x代”这么简单。

P93

(格兰诺维特)认为在变换职业和信息传递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关系,不是那些根植于信托债券等的金钱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这些关系,也就是“弱连接”,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力。……他认为,拥有大批弱连接的人往往出于最佳的社会环境——“漫射型创新”。

本书的另一个论点是纽约作为文化创意中心必须持续地保持该产业的高度活力。她的论据是第一,虽然纽约的金融和其他服务业持续保持高度重要性,但与其他地区比起来并没有极大的优势;第二,虽然纽约的文化创意产业并非首屈一指的产业,但其区域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发展势头锐不可挡。可是若问要以什么来支持这种优势,作者却并没有想当然地说必须提高资金供给和市场灵活度等等,而是有点自说自话地说必须保持像“夜店”这样的娱乐交流场所的发展以保证艺术家之间的创意交流和领域融合。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小家子气,就好像一个学生对父母说:要想让我有好的成绩,就必须让我好好休息大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我自由选择电视节目的权利。

不过从研究空间的角度出发,还是可以从作者的论述中找到一些积极的角度。首先作者不愧是佛罗里达的学生,她火眼金睛地认识到场所对于创意的产业化至关重要;其次她的理论让人联想到萨森反对“世界更平“理论的说法,即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并非去集中化而是将集中变得更极端。亦即人才资源的聚集效应将使得某些场所比另一些更重要,尽管这种聚集效应的空间反映可能是动态的。由于”弱连接“的存在,使得人的空间流动呈现网络状而非线性的动态,而这种动态形成的能量是非均质的。

这种资源能量的非均质特征在大尺度上可以解释普遍疯狂的城市化进程,而拥有大批弱连接的城市往往处于最佳的扩张环境,拥有更多弱连接的商业节点往往出于最佳的盈利环境。这也可以解释流动性和资源网互相推进的过程:流动性越强,获得资源的机会越多;而资源网络越大流动速度则会越快。

作为一个城市空间设计者,我们今天诸多任务中的一项可能就是使这种流动和连接网络成为可能。

《创意城市》读后感(三):如何制造城市魅力

1.

我对城市创意文化的兴趣来自作者Richard Florida今年在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撰写的一篇文章,HBR也常玩标题党的把戏,题目在一众自我管理类速览型文章中显得颇为扎眼:“有钱人们是否正在摧毁他们扎堆涌入的城市?”

文章提到了一种现象,而今全球各大一线都市的黄金地段,大多曾是非常兴旺的艺术区,但随着艺术家和创意人大量聚集,这些原本生活成本低廉的边缘地区物价与人气齐飞,先是金融才俊、商务人士、码农们大量涌入,随后是大手笔买房置地的富豪。

作为国际一线都市北京到底有什么魅力?这是我常常被问,也在不断自问的。我非常关心城市生活,我关心像北京、巴黎、纽约、东京、柏林这样的都市是如何发展的,因为我很好奇,当物价飞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生活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升高之时,它究竟为何仍能保有独特的吸引力?

《创意城市》这部作品似乎可以为“大城市究竟有何魅力”提供一些线索,原作于10年前出版,2010年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全书集中探索了一个问题:纽约为何能够成为全球的创意中心?但这又让我想起了知乎上最流行的那句话:不问是不是就先问为什么都是耍流氓( = =)。

作者试图通过考据和调研,以学术手段阐释纽约创意产业获得成功的原因,这行为本身似乎就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声明:纽约的确具有全球创意中心的地位。但根据Richard Florida在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所谓“全球创意中心”的数据表现在10年间又已日新月异了,纽约在文化艺术发展的许多方面,已经不再独占鳌头。谁是创意中心的问题暂且按下不表,全书初读下来内容层层递进、细致入微,结合自己近来的观察和经历,又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2.

作者从纽约的过往开始追溯,展示了其重要的传承关系,纽约从上世纪20年代的爵士乐流行开启了城市艺术文化的勃兴;60年代,通过披头士、波西米亚、亚文化、安迪沃霍尔等这些流传于世的文化符号,走向辉煌;到了80年代,艺术创意则开始大规模商业化,从而成为纽约城市文化的引擎。

这一系列的演变标志着60年代那些街头、大众和随性而为的狂欢时代已经远去了,“艺术”不断向上流动,变成了富人的生活方式,经济与文化重新相互整合,不少上个世纪的传奇们仍然还在被各种媒体提及,但背后的含义早已发生改变。

时至今日,“艺术”似乎是高高在上的,与大众颇为隔阂。行业话语在整体上去民主化,所谓的VIP系统让艺术的展示空间变得更加封闭,同时,以艺术活动为背景的社交场所价格高昂,社交壁垒变得高不可攀,从而也为特殊的圈子过滤掉更多“不合适”的人员。就连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自己,对于内容与创意变现都呈现出令人惊人的自觉,来自于商业尤其是奢侈品巨大的变现能量激发着艺术文化界人士花样百出的市场策略。

纽约生活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又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都市非常近,因为纽约就是一个样本,它可谓提供了各种“城市空间”的艺术集群模板:工厂、studio、酒吧、表演场地——在全球都可以被不断复制。

3.

全书有几个非常有价值的核心观点,也是一般人在理解城市文化生活时所容易忽视的。除去历史和政策优势,作者也试图借助这几个核心观点去阐释纽约创意产业的内在系统和其城市兴盛的重要原因。

第一,“外部经济”。区别于制造业,是依赖企业外部的种种专业服务而运转的,往往是一种以人力资源为优势的经济,而“人力资源”正是城市文化勃兴的基础,一个以人力资源为优势的城市蕴含着新鲜的血液、丰富的社交以及种种爆发创意的可能性。

第二,艺术与创意产业的“看门人”。Gatekeeper概念在学术界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报纸的新闻编辑首先被David Manning White视为看门人,因为他们筛选新闻的过程直接决定了读者所能阅读到的内容,进而守门人又具有了信息过滤的隐喻义,在传播学领域使用广泛。

在艺术与创意产业中,则更加遵守着严格的“层级”,艺术家本身的身份非常微妙,内容生产者并不是生活方式生产者(虽然二者的身份有时候也会重合),真正的生活方式生产者是看门人与艺术的首层消费者。在整个产业里面,艺术家与经纪人、评论家等看门人之间紧密关切、互相依存。看门人的整合过程非常重要,而一般的中产阶级与大众媒体则实践、强化了这种风格的话语系统。

作者的观点引申出一个微妙的现实:层级结构往往逐一搭建,难以越级,因为有强大的经济/资源/社交壁垒。而社交壁垒是强壁垒,是一切壁垒的外显。普通人去谈论艺术和购买艺术在这个领域都不具备绝对的影响力,engage in 产业系统的核心活动离大部分人来说都非常遥远。大众所能参与、触摸到顶端也只在商业消费的幻觉之中,始终被统摄在“制造”出的当代文化圣坛下面。

第三,创意产业的社会性本质。也就是产生于城市街头、社区、艺术空间、酒吧、演出当中的种种社交互动,有一种“聚集型”倾向。本书的作者伊丽莎白科瑞德正是Richard Florida的学生(所以学术界这一领域的圈子的确不大),美国南加州大学政策、规划及发展学院副教授,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研究者。结合她的职业背景,她从产业规划的角度提出,城市的政策制定者首先应尊重文化创意产业,其次应为城市的夜生活保留足够的空间,因为城市夜生活是社交流动、社区活力的源泉。

4.

然而本书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对产业集合、创意的社会化、商品化这几个核心概念的运用,从逻辑上来说,章节重复频率太高,表述啰嗦。2. 作者援引的一些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家的观察比较陈旧,以至于读起来有种选取合适的理论证明自己结论的生硬感受,对于这样一个千变万化的时代和特殊性的产业,相关研究大概需要格外审慎,因为实在是太容易在时代中得到验证。3. 翻译工作很危险,可以让本来就抽象的概念更加混乱无章。本书翻译的流畅性尚可,但是不够精简,轻重主次不分,主语宾语在长句子中不断重复,这一点是在做笔记的时候进一步留心到的。

以下为原文笔记节选:

纽约的文化经济是可持续的,有自我维持的机制。租金上涨和竞争日趋激烈都不会破坏它的影响力,因为人们渴望与程度相当的人在一起,城市生活之所以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如此重要,这正是人类的社会属性和创意本身内在属性的体现。(6-7)

经济学家常说的劳动力资源、公司、供应商和原料的整合产生了一种社会生态:所有来自这些不同领域的人们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彼此发生关联,比如他们去同一间酒吧、生活在同一个区等。但这种被称颂为一种成功的经济集群副产品的非正式社会生活(经济学所谓的积极的溢出或外现),实际上得益于文化艺术本身的内部力量。(7)

文化艺术中的各种门类相互缠绕,其中品位制造者和风尚看门人花很长的时间在社交领域上,通过文化、商业、社交的相互结合,评论家与设计者相互打通,制造新的机会。(8)

文化在商品化过程中变得精英化、不再民主:夜生活不再是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它越来越奢华,只吸纳那些和文化市场或者酷文化相关的创造性制作人。艺术和文化圈子仍然充斥于夜生活中,虽然关于表演和世纪艺术的生产变少了,但关于人们在此领域拥有一席之地所必须建立的关系网和知识交流却加强了。创意文化的专业化打破了这个统一的圈子,对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到21世纪期间的纽约造成很大影响。……夜生活的功能大大改变,它不再是人们可以跨越阶层局限的自由社会,创意变成了进入这里的唯一钥匙。(47-49)

创意的功利化和文化的经济价值:俱乐部、开瓶费、邀请名单、专栏被提及的名字;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艺术家们开始明白,自己的象征资本可以转化为金钱回报。- 出售社会话题成为现代营销学的重要内容。(48-49)

虽然夜店对于创造性经济仍然十分重要,但他已经从一个原创文化产地和深具创造力的天地变成了一个建立人际关系网和职业发展的昂贵场所。(49)

一般的研究认为纽约最强大的竞争力在于它产生产业集群(金融和相关的专业的支持服务)的能力。但是,从另一个微观的层面来看,这座城市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强大的、多元的高技术产业和职业(格拉泽:“技术拥有者”,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集合。这座城市高密的的人力资源是防止它像克利夫兰、底特律、匹兹堡一样成为制造业转移后废弃的荒芜之地的基本因素,纽约在一个世纪之前已经是一座人力资源中心城市。即使是在制造业的繁盛时期,纽约也是孕育熟练工、服务业(从金融工作到行政工作)的沃土。(59)

《1985年的大都市》,1960,Raymond Vernon. → 纽约是公司聚集的中心,这些公司的生存依赖于经济学家所讲的“外部经济”,即由那些依赖于外部资源和服务(比如会计师和法律服务)进行生产的公司和工业创造经济。……制造公司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在内部进行,并且完全依赖自身资源;而投资银行是和外部进行联系,要求获得来自包括电脑专家、美术设计员及律师在内的一些列不同的服务。……纽约在文化及其他方面的成功是这一稳定支持结构(外部经济的公司和专业性公司相互依存性高)的结果,这个结构提供了来自餐馆服务人员、行政助理以及导游等服务,使得纽约的经济得以平稳发展,为纽约经济在全球贡献了竞争力。(比如媒体)(59)

创意经济在纽约发展的历史优势:人力资本中心城市带来的创意与技能的优势在20世纪70年代拯救了纽约,并为这座城市的今天及将来持续提供动力。……今天,靠创意驱动的行业处在纽约经济的最前线,但早在数百年前就存在了。更重要的是纽约服务领域的独特优势:从处理数据的高端专业服务到基本运营,从零售到保持高端交易顺利进行的文书工作。回顾过去几百年中纽约的经济,我们得知,创意、创造力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密度整合服务网络一直都存在于这座城市的基因当中,也是它真正的经济优势。(71)

优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途径是然更多的人接受和获取它。这种开放性和分散化信息共享是硅谷与128号公路运作模式上的核心区别,也揭示了硅谷保持不断创新的秘诀。(89)

《弱连接的力量》,马克格兰诺维克→ 勾勒出当今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轮廓。保持适当关系的距离最具有影响力。/亲密度越高,信息传播的效率越低。(哈里森怀特)(92)

《经济活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马克格兰诺维克→ 经济(商业)活动完成社会化的意义:树立社会标准,构筑社会网络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当人的行为大量地与人际关系网络相关的时候,就会避免出现人类活动社会化不足或者过度,这两种极端情况。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化(即人际关系网络)对创新市场的影响:创意是研发生产和营销网络的复杂结合。若链接是创意的来源,而认可、品位、喜好是营销的核心,全部过程都处于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当中。(93-94)

艺术团体,即“圈子”,是一个密集的支持系统,以激发创造性的临界点,和空间、资源、商品化过程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13)

看门人、时尚创造者、认证官或者同行评审们广泛地挑选“赢家”,然后向消费者进行详尽宣传。特别是,他们在媒体中拥有广阔的平台,这意味着所有的文化产品都要经过“专家的意见”。保罗和西写道:“大众媒介是文化产业系统中的子系统,某种流行元素和时尚的传播会受到这个战略关口的阻碍或者放行……也就是说要经过大众媒介的把关和筛选,大众媒介相当于创新体系的”监管机构“(1964,博斯科夫)……没有任何商品能够进入社会子系统(这里指下层承载物,如零售商店),除非它预先得到组织内的每一个环节认可。”(156)

政府及组织如何支持艺术家,或者说创意如何兴旺,要把握几个关键元素:创意产业的社会网络、聚集本性、文化技能和产品的加速商品化。而政策影响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创意产业成本趋高、体制化、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195)

城市口碑:是靠文化艺术氛围的宣传积累起来的——当地政策对推动艺术发展和保持艺术活力的重视程度将决定该城市是会招人喜欢还是惹人讨厌。……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扎根于社会生活当中,文化、艺术本质上就具有社会属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