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是一本由涂炯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20-5图书,本书定价:85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读后感(一):内涵跟书的厚度成正比的一本书。

读开头几章,特别是涉及疾病的隐喻的时候,觉得一些观点很贴合实际。

最后总结讨论此研究对于现状而言益处不大。进而引申出叙事医学等。

每一章结结尾是个小结。书的第七章也是个总结。总的来说读起来略显啰嗦。

文章小标题是基于一所肿瘤医院的现象学研究。实质内容是聚焦于患者个体层面比较多。没有涉及到具体学科、医院、医疗政策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等等。

略显单薄。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读后感(二):让你了解癌症患者的全程的身心经历,深刻探讨各种角色该如何面对癌症

像是一篇博士毕业论文,19页的参考文献......5年的田野调查,作者从疾病的发现、告知,疾病归因与解释,治疗中身体、自我与身份的断裂,回家后新的断裂和冲击这样一个完整的历程,记录并分析总结了很多癌症患者的真实经历,并且重点关注了“患者的疾痛”。“生病后患者需要根据每天的病情面对‘瞬间’的身份,‘今天临时’的身份和‘等着被决定’的身份”,疾痛不只是身体上的,很大程度也是在心理上的。刚好今天听了一本反思西方医疗体系对“照护”忽视的书——《照护》,跟这本一起来看,医疗模式的发展是否应该逐步从“以身体/治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个体感受为中心”做一定的倾斜调整?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是否也需要被进一步推广?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读后感(三):癌症患者家属的求助!

我43岁的爸爸,不幸患上直肠癌,因为需要做化疗,之后才可能做手术保住肛门,所以医疗费用较高,家里经济条件本来也不好,爸爸妈妈,需要抚养三个孩子,现在我和弟弟妹妹都还在上学,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得已,在此求助广大爱心人士,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救救我的爸爸,感谢大家的帮助,谢谢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谢谢大家啦!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读后感(四):。

本书基本可以概括为《叙事医学》中所描述的:深度的疾苦叙事必然涉及病史的身心社灵拓展,从疾病发生史到个人史、家族史、社会生活史;症状、病因的病理解读与文化解读;治疗效果、疾病转归与预后的医学判断与俗世判断,以及心理阴影,宿命认同,对医院、医生、医学的期许与接纳;疾苦观、生死观、医疗观的流露。疾病叙事更深切地揭示人在病中的苦与痛,不局限于生理层面,更加关注心理层面,尤其是各种情绪困扰,如病后的恐惧、焦虑、忧郁、愤怒、委屈、自责、沮丧、无助,以及身体失能的沮丧与自我接纳障碍,对治疗的信心,预后、生命的不确定感,自我价值的丧失,罪恶感滋生,久病对生命意义的质疑,面对死亡的恐惧。病家社会及经济境遇也是叙事医学关注的焦点,如病后人际关系的改变,逐渐与朋友、同事、社会疏离,社会角色退化、退缩;患者长期生病,爱情、婚姻、家庭都可能受到影响;因住院或长期疗养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未来前途灰暗,这些都是技术主义临床路径中被屏蔽或遗忘的关键内容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读后感(五):像在家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基于一所肿瘤医院的现象学研究》(以下简称《疾痛故事》)是2021年第一本我读过之后想推荐给其他人阅读的书。这本书相当冷门,我在网上买其他书时偶然看到了它,对题材感兴趣,所以买来看看。 它是一本研究专著,标题中“现象学研究”五个字或许会让一些读者望而却步,误以为它内容艰深。然而此书不仅内容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而且它所呈现的疾痛故事对每一个人——无论健康还是患病——都有所启迪。《疾痛故事》并不是一本完美的书。以我愚见,首先,作为一本研究专著,内容过于通俗易懂也恰好从某一角度说明了其研究分析不够深入。作者和她的学生在Z医院花费了五年多的时间做田野调查,然而最后呈现出来的仅仅是篇十四万字的大论文,不禁让人觉得有偷懒嫌疑。

另外,书中的“总结”占比太大。除去作为介绍的第一章和本身即是全书总结的最后一章,每一章的最后一小节都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全书结构严谨,堪称学术写作的模板。然而当我读到最后一章时,看到在每章至少读到过两遍(正常行文一遍,每章结尾总结一遍)的内容再一次被摆到眼前,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大众读者,我实在是不堪忍受……况且,全书也不过十四万字,这种重复让我觉得书中的实际内容更少了,加深了研究者的偷懒嫌疑。

“总结”过多

然而,即使有上述不足之处,《疾痛故事》依然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阅读时,你会与那些患癌的病人产生共情,甚至为他们的疾痛故事掬一把热泪;读完全书,你会发现自己增进了对世界的认知,患病的人获得了希望和勇气,健康的人会更加珍视健康的日子和身体。这就是所谓的瑕不掩瑜吧。

总的来说,疾病是一个生物学和医学概念,关注的是患者的身体;而疾痛主要是指疾病带给患者的各种各样的困扰,对患者人生的影响。然而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当下,尤其是在医患比例悬殊、医疗资源紧张的中国,治疗过程中的疾痛体验往往被忽视。癌症是众病之王,人们常把其与“死亡”划等号。由于医学发展,癌症的治愈率显著提升,许多癌症患者在切除病灶后得以延续生命。但事情真的像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吗?他们真的还能延续与患病前一模一样的生活吗?

对癌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癌症这种病,仅仅切除病灶根本不算治疗成功。成功渡过三年或五年生存期才算治愈,但这显然不是路程的终点。即使渡过了生存期,一些癌症患者依然会觉得身体里有颗炸弹。它可能不定时爆发(复发),也可能已被剪除引线,或者可能只是一颗哑弹。但它终究是颗炸弹,就那样永久存在于体内。

对于癌症患者在治疗以及恢复过程中,身体、自我、身份三者发生的变化,作者做了详尽的研究。她认为,癌症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身体的问题威胁到患者社会身份的实现;身体变化和身份失序也导致患者对自我的认知发生变化。这也是全书的核心论点和精华所在。

如作者所言,医生关注的是病人的身体,他们首要考虑的是维持生存、减轻症状,最多包括心理影响的测量。

这或许是医患矛盾的根源。

说到疾病治疗对人生后续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到2003年非典时期那批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当时为抢救非典病人使用了激素。后来发现,一些从非典死里逃生的病人可能由于使用过激素,罹患股骨头坏死,行动受限。命是捡回来了,但余生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命重要还是股骨头重要?先别急着回答。在了解《疾痛故事》里那些食管癌患者(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了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都做过什么努力之后,你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对一位具有治愈可能性、值得进行手术来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来说,出院绝不意味着恢复正常的生活。最大的问题是进食困难,必须慢慢吃,少食多餐,如不照做,轻则吻合口疼痛,重则因为吻合口瘘再次入院。有位患者感叹,有时一天吃十几顿饭,什么也没做一天只顾着吃了。然而即使每天如此看重“吃”这件事,也还是要面临“营养不良”的步步紧逼。

其次,由于胃部的位置发生变化,患者若平躺睡觉则容易胃酸反流损坏吻合口,因此手术后的食管癌患者必须终身垫起肩部睡觉。许多患者一开始不能适应,无法入睡,这让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

吃和睡这两个生理上最基本的问题都要受到重重限制,其他活动当然也要受限。比如说,手术过后,患者必须忍痛练习咳嗽,以免痰液造成肺部感染。读这些疾痛故事的时候,我一再感叹,要是某天自己得了食管癌,绝不手术。

癌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围绕着治疗进行。然而,许多患者追求的不止是生存,还是一种“正常感”,希望自己不被当作异类。很多癌症患者终身都有一种残缺的感觉,说到底,这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丢给了疾病。

以上是我对《疾痛故事》这本书所讲内容的一些感悟。书中还有许多精彩之处,比如疾病解释、疾病告知、如何延续因疾病而断裂的人生,在此未能一一罗列。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提出了几个改善医疗服务和社会政策的思路。说实话我觉得想法不错,但现实很骨感,若是想在中国推行这样的方案 (从“以身体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需要来自各个层面的鼎力支持。但作为一部现象学研究专著,不应该对它的提案要求太苛刻。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渴望减轻患者的疾痛、希望为患者做更多贡献的真切热情。

在第一章中作者引用了一段文字:

作为一个与癌症打过照面的人,阅读此书对我格外有启发。读罢全书,除了倍加珍惜能舒舒服服地“在家生活”的日子,我更觉得自己获得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苦难的勇气。与君共勉。

另:本文初次发表于公众号SQUALANE,后迁移至豆瓣发表。感叹豆瓣编辑系统太垃圾了……不如在公众号上表达得简练明确。如觉本文对您有所启迪,欢迎移步关注公众号SQUALANE。谢谢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