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是一本由[法]巴普蒂斯特·博利厄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读后感(一):回首来时,行医的路上,数不尽的光彩 | 洪浩云

最初接到出版社的信息时,是邀请我帮新书《实习医生狂想曲》(《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繁体字版译名)作推荐,因为外科医生工作繁忙,尽管答应了这个邀约,一开始我原本只想写个短短的推荐句交差了事,没想到在接获中文译稿之后,就被作者幽默感性的笔触和生动活泼的故事所吸引,一个晚上就把译稿读完,心中情绪激昂,久久不能平息。

本书的主轴围绕着七号病房的一位癌症晚期病患「火鸟女士」,来日无多的她准备和家人道别,偏偏她的儿子因为火山爆发被困在机场,短时间内无法到达医院,为了让「火鸟女士」能与儿子见上最后一面,我们的故事主角——实习医生,便想出了「说故事」的方法,借着让病患一直听他说医院里的点点滴滴而活下去,以便和儿子见上最后一面。

于是我们有了这么多发生在主角身边的故事,七天的时间,流水账一般的记述方式,却远远胜过了流水账的精彩。跟着主角的脚步,我们见识到了医院里忙碌冷酷的一面,或许前一刻钟,医生还在想办法跟病人解释那些乳房的硬块代表她来日无多,下一刻钟却要跟好不容易怀孕的妇女解释,检查的结果是子宫外孕,如果不把孩子拿掉,母子都会有生命危险!真的很难想象,要有多么强健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医生」这样的职务。

对于医生而言,实习阶段应该是成长过程中最让人怀念的一段时光。还记得在那短短的一年中,我们在医院里面的各个科室轮流参与并且实践。在内科病房照顾严重败血症的病人,心情随着他的体温高低起伏;在外科病房照顾开心手术后的病人,随着伤口逐渐复原病人恢复活力,我们的内心也雨过天晴。在妇产科,看着开心的新手父母抱着他们的宝贝笑嘻嘻地出院;在新生儿加护病房外,面对的却是一个又一个难过着急而憔悴的面孔。那段日子,我们逐步卸下「医学生」的旧壳,挣扎努力,朝著名为「医生」的身分迈进。

那是一段欢笑与泪水交织的岁月。在疾病的治疗上,医生和病人站在同一阵线,和死神进行拔河。医生不会永远获胜,实际上,死神往往是最后的赢家,它总是赢家。如果把病人的死亡视作是医生的失败,那么当医生实在太痛苦了。我很喜欢医学院的人文老师给我的教诲:「医匠只会为生命增添岁月,医师才懂帮岁月增添生命」。看到书中的实习医生为病患所做的一切,我相信他一定知道这个道理!是的,故事的最后,呼吸机泵停止运转,心电图的显示器拉成一条直线,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最后的七天,「火鸟女士」应该没有遗憾了。

书中穿插的其他故事也点出了很多问题,包含急诊病人对于医疗过程的抱怨,当病患是医生亲友时的告知难题,或是大家都很好奇,而医学生被问到腻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当医生?」台湾这几年来的医疗环境一直没有好转,愿意投入「核心科别」(所谓的四大科、五大科)的医生人数在下滑,医疗滥讼的情况没有缓和的迹象,医疗场所的暴力行为也没有杜绝,于是从医界出走的人数有显著的增加,有识之士都清楚,这对台湾未来的医疗发展是很不利的状况。如何解决?没有人能提出完美的方法。

有国外的读者在看完本书之后表示「感谢这本书,它让我与穿着白袍的人重修于好……。它为人类与医疗界重新赋予了信仰与信心,尤其是后者,因为它常常会让人害怕……」。

期待这本书能让社会大众更能理解医生的心路历程和养成经验,从而生出更多对医疗人员的关怀与体谅。也期待医界的年轻医生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最初的感动,一起在医学的这条路上继续努力!

作者:洪浩云,外科医生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读后感(二):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也不过就是为了一直向前走

『焦急等待医生看诊、救治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常常忘了医生们也是普通人?』

实习医生巴普蒂斯特,医生白袍下,穿着加拿大伐木工式的红色格纹衬衫,架着黑框眼镜,茂盛的金色小胡子尽情生长,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的唯一功效就是,病人会感到放心。

他也是个有私心的医生,对于六楼的七号病房里那位火鸟女士格外关心,每天都会抽空去给她讲医疗期间发生的好笑的事,试图延长她的生命,假装她还会好起来。

火鸟女士,患癌症之前有一头火红色头发,但后来掉光了,她拒绝戴假发。躺在病房迎接死亡到来的日子里,火鸟女士在等着她唯一的儿子来看她,那是她人生唯二的希望,另一项就是听巴普蒂斯特讲故事。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其实没有一千零一夜那么长,只有七天的故事,巴普蒂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在七天里的高强度工作中,拯救了很多人,送走了很多人,包括他最关心的火鸟女士。

一个人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想成为医生的?每个医生都有不同答案。善良的巴普蒂斯特遇到的那个决定性瞬间在他八岁时,遇见一个被暴力伤害的风尘女子,她的下唇被切开,一边脸颊从太阳穴裂到嘴角。那一刻,那个小孩儿决定以后要保护那些受伤害的人。他想治好那张嘴和脸。

医院里不光只有离去的悲伤,还有淡淡的小温暖。比如92岁的艾潘妮夫人,全聋,双眼失明,因为摔倒的时候头撞到家具而住院,尽管看不见也听不见,但艾潘妮夫人能感觉到已经结婚了71年的老公的到来。

“啊,你来了!啊,你来了!”被巴普蒂斯特封为早上听到的最动人的一句话。

医院里不光只有亲人爱人的小温暖,还能看到人性的冷漠。比如58岁的橙子女士,她的病使得身体脱水,干得就像放在太阳下忘了收的柑橘。唯一爱好是每天早上看一看美剧《我们的日子》。

但电视机已经两天不亮了,因为她的家人不为她付电视费用。仅仅八欧元,这位日子所剩无多的阿姨,就不能看到她唯一想看的剧集。于是我们的巴普蒂斯特替她付了钱。

其中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发生在二号病房的海绵人身上,他的全身水肿,严重到浆液渗得到处都是,流进肺脏、腹部,穿过皮肤。他的身体在床单上流泪,所以必须不停地换床单。

他走了之后,巴普蒂斯特替他设想了无数种新的没有痛苦的人生剧本:他会快乐地长大,吃下各种油的咸的甜的食物,舞过,跑过,哭过,没赶上公车,恨过,苦过,让人苦过,旅行过,运气好的话,还会好好爱过。

巴普蒂斯特说,他人的结局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脆弱的生命。我们喜爱的,怨恨的,手上拿着的,心里期待的,我们的善行和懦弱,一切都引出永无止境的回响。万物相连。

急诊科里的故事不止一千零一夜,而翻开这本书的幸运的我们,收获的大概就是这句,“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生病。这一点确凿得无人能逃。怕吗?当然,害怕是正常的。不过放心吧,在医院和诊所等着各位的,全是了不起的男人和女人。”

祝都安。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读后感(三):病房门后的那个狮子头医生,你过来|编后记

先给各位读者道个歉,《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带了「一千零一夜」的名字,实际上只有七天的记录,在一些读者看来是误导了。其实这里的一千零一夜代表的是讲故事的传统。我们的作者,留着狮子头的医生,相当于《一千零一夜》里的主角山鲁佐德,用故事来阻止生命被死神/国王带走。

简单理解,这本书是急诊科医生给病人讲故事时拿的小本本。

它不是一本实用急诊手册,如果你正求医问药,想为自己和家人掌握一点基本的医学知识,它虽然也讲了急救现场的故事和急诊病人的各种怪症状,但传递实用信息的效率比较低。我会推荐你读一读王兴医生的《病人家属,请来一下》,那本书从怎么选医院、反向管理医生甚至怎么用归谬法巧妙终结中西医争论,写到病人怎么吃怎么玩,真诚、开眼又幽默十足。

它也不是那种烘托急诊科紧张气氛、让人读罢不得不感叹医生妙手仁心的书,急诊科不缺这样的案例,但作者写作时还是实习医生,轮到了「精彩刺激」的病例他是靠边站观摩学习的那个。找那种读着像是看人在摩天大楼顶上跑酷感觉的,你需要的大概率是韦斯塔比的《打开一颗心》和《刀锋人生》。

作者写这本书也没怎么去做史料收集工作,手术、血液和心脏相关的医学史,李清晨医生已经在《心外传奇》有了细致的记录。

读到这句你还有耐心看下去,那恭喜你,你能够适应这个叫博利厄的作者跟他精神错乱一样的写作思路。

这两年出于多方原因,医生的能见度变高了,不过我们看到的大部分还是科普博主、行业专家,跟一位医生交朋友是怎样的体验,日常攒局他会跟你掰扯些什么?医院工作都有哪些料?我们尚不清楚。

看到医护人员面对的压力,无论作为病人还是路人,偶尔我们会有想跟他们套近乎,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敬重的时候,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这本书给了读者一点话头,能帮到我们跟难得空下来的医生聊聊。

当然它不止服务于这种功能,它的日常的记录里不时会有捣乱元素闯入,生活细节、文艺作品、神话传说、医院的各类槽点的拼接也常常有违线性叙事,看起来不太合乎逻辑。但它又像被施了魔法,让人忍不住发笑,我们像是面对一个让人爱不释手的「丑东西」。举个例子,上一刻他还在写一大早去医院打卡是怎么嘚瑟的: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这人脑子怕是有毛病吧。下一刻他是这样写的:

好了,确认中二病无疑,但也算有点幽默感吧。我们再给这位医生一次机会,他申请再战:

到这里,我开始喜欢上这位医生的精神错乱了。它有点横向思维,打破常规;给作者执笔的仿佛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各种涌上心头的情绪和记忆,从里面挑选了几样乍看来不太配套的线索,组织成了俳句一般妙趣的急诊科日记。

从他的日记里,我们看到这个医生平时没少跟医院来来往往千奇百怪的人物打交道,患者,患者亲友,患者的狗狗,救护车上的金丝雀,护士,医生,司机,院长亲戚。他总有办法让其中一些人物跟他敞开心扉,用关照换取关照,以语言换取语言。

会聚在医院这个舞台上的这些数十倍数百倍的人生经验,它们给医生的写作养分,注入了这本日记里。

这种hybrid体质无法轻易归类,但也独此一家,让他在法国俘获了海量读者,一时独霸书店销量榜首,甚至让作者后面写的小说都不愁销路。

开头说到这个小本本是急诊科医生给病人讲故事用的,读者可能觉得奇怪,都已经是急诊了,医生还有工夫来讲故事?病人还有命把故事听完?那全是因为,这个医生比较「不务正业」,他做了很多医生不再有空做的事情。

在这本书刚刚印好的2022年7月初我打开「看理想」app,里面有一档节目在早些时候埋下了我签这本书的种子,讲者做过精神科医生,现今是香港大学医学人类学助理教授吴易叡。

在这档名为《生死之间:10堂课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处》的节目里,吴易叡讲到,病人的生命故事对于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甚至讲述故事本身可能也是一种治疗。

很多医疗从业者不理解,患者为何对于专业指导意见油盐不进,非要去听信互联网上的伪科学和亲友的偏方。

在医生眼中,疾病是一个需要应对的问题,它要么有明确的几种治疗手段,我们来跟患者和家属沟通怎么平衡利弊,要么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虽不忍但也得告诉患者和家属实情;但在患者那边,他们要寻找的不仅是治疗方案,还期待一些叙事和信念,最好这套叙事还能和他们既有的文化观念融贯,让他们迅速掌握情况,摆脱目前的痛苦和不确定性。

换句话说,医生出于职业训练,认为自己要做的是治疗身体方面的疾病(disease),但患者其实进一步期望医生理解他的疾痛(illness),用他能听得懂的话,给他心理上的宽慰。

疾病和疾痛的这种区分来自美国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他从自己的从医经验出发,观察到专业的医护人员常常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那些伪科学和偏方,虽然实效可能反而会加重病情,但从业者服务意识很好,也许恰恰给了病人疾痛方面的回应。

而我们的作者虽然行文看起来没个正经,但在体会病人的疾痛方面倒是非常耐心仔细。

火鸟女士本来已经出了急诊科进了临终看护病房,不算他要负责的病人了,他却没放得下心,一面叮嘱她按时吃饭,一面也理解她的负面情绪,时不时掏出他的故事本,用其他病人的疾痛故事来唤起她撑下去的意志。

日记里记录下了火鸟女士的种种反应,顽固地拒绝、开怀大笑、对病房外的世界产生了好奇等等;这种关照也不限于一两个病人,也常常并不奏效,因此作者才在书中感叹,「逗人笑很容易,安慰人很困难」。

博利厄在用实际行动验证凯博文和吴易叡对于疾痛叙事的理解,对这样的意识和行动的记录,是本书在医学写作上难得的成就。

给火鸟女士准备的日记现在从书里走了出来变成了具体的东西,希望它能继续发挥宽慰病人的功效,也能唤起医护人员对疾痛的意识。

如果非要框定一个目标群体,这本急诊科医生写的日记对慢性病人和医护人员能发挥最大作用。

编稿时我已经被其中的实例告诫,医生要安抚病人、叮嘱家属、应对手术、照应同事,其中难免有不知趣的家伙或者哪个出纰漏的环节,做这行的人每天都坐着「情绪的升降梯」。

我们继续推想,好不容易坐下来喘口气,这时候哪个不着调的编辑跑过来说,医生我这儿有本书你帮我吆喝两句呗。编辑三言两语也讲不清书的精彩,作者又是远在异国的陌生同行,医生听完不翻白眼把编辑请出去已经算是客气。

出版没有回头路,不想新书化成纸浆,只能抱着「万一呢」的心态。我们有选择地联系了几位公共介入比较深的医生,他们为了大众了解医院和医学专业,上过综艺节目,或者在社交媒体上记录医院日常、科普医学常识,或者和博利厄一样兼备作家和医生双重身份,时间管理能力超群。

结果让我大为震撼,我联系的绝大部分医护和相关从业者爽快答应了下来。虽然他们现在还在高速运转中,大部分推荐内容还没发到我手上,但已经让我感受到,医生的「不务正业」不分国界。

李清晨医生是最早拿到书稿的读者之一,博利厄跟他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我其实一开始蛮担心得不到肯定。没想到李医生读到中间跟我发消息说,里面的某个病例解答了他之前一直没有想通的病例,也有的内容让他几乎「笑得从椅子上摔下来」。看来病人的奇思妙想也不分国界,他们总能因此来向医生求助。

同为急诊科的卢骁医生在杭州工作(我们编辑部也在杭州),但也是好不容易才抽出空闲在医院外跟我碰上一面。他透露现在急诊科接诊平均只能控制在两三分钟,否则后面的患者病情和情绪都难以照顾到。要改变现状,医护群体虽想要努力,但还需要其他层面的配合。这种现状也让我们一起感叹,法国的医生心态真好、还能抽出时间做其他事,我们正在忙里偷出几分钟聊天的时候,法国同行们应该在海边某片沙滩上躺着吧。

作为编辑我之前向不同领域的职业人推荐过不同类型的书,这本书得到的反馈让我吃惊,也说明医生这份职业介入现实的程度,比我想象的要深很多。

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医生和流行病学家写的书出版,希望这本书能给整个医学写作增添一种不同的角度,让大家能感受到医生的真诚与热情,还有……脑洞。

如果读者手上已经拿到这本书,取下书衣,展开,从后勒口到封面,你会发现镜头拉近,原来虚掩的病房门被慢慢推开,伸进一只手来,那是作者(像落了什么东西)正准备走进来跟你唠嗑两句。希望这位医生能博你一笑,或者安慰到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