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融科技乱象读后感精选

金融科技乱象读后感精选

《金融科技乱象》是一本由张化桥著作,平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科技乱象》读后感(一):难得的“真话”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没有泛泛而谈,靠堆砌枯燥的理论和专业术语来糊弄读者,让读者陷入概念迷雾。相反,作者引用了国内外大量小额信贷和金融科技公司实际案例为佐证,深入浅出地探讨次贷行业的现状、教训和未来,并给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当然有些也不乏争议)的观点。

例如,作者认为,大量金融科技公司在玩“新瓶装旧酒”的游戏。用大数据分析搞次贷,依然是在“一堆烂苹果中找好的,在青苹果中找不那么涩的”。金融科技破解小微融资难题是一个很美好的“理想”,很难实现,所谓的“风险定价”本质上是“新瓶装旧酒”。

再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速了贷款的审批速度,但它终归无法“判断借款人的商业模式和前景”;金融科技加快了支付和信贷的速度,并不代表提高了小额信贷的质量。

Capital One是个很好的样本,它在PPT上将数字化标杆立的很高,但回到现实,它依然做的是向出租车司机发放牌照贷款这样的传统次贷业务,当然也同样无法躲避巨大坏账陷阱。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理性客观,带有严肃批判视角但又诙谐有趣的作品,金融行业从业者或对该行业感兴趣的人士都值得花时间认真读一读。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实际上,作者也并未打算说服读者全盘接受书中的观点,作者甚至鼓励读者独立思考,例如,书中有一章约稿就批判了作者的部分结论),但应该感谢作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特立独行的视角。在这个人云亦云的时代,这一点是极为难得的。

《金融科技乱象》读后感(二):两个重点,写作很散,有点遗憾

本书命名为金融科技乱象,但是实际上只是涵盖了金融科技的一小部分,多数是toC的那部分,toB的部分是连着一起说的,因此显得论证很薄弱。本书的重点有两个,这两个也是反思金融科技发展的亮点:

一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抓手重于场景。(我认为)这里所说的抓手应该就是数据。不管应对什么场景,首先必须得有数据支撑,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场景,否则金融科技不过就是披着科技外衣的传统金融——风险更大,收益却不会更多。更有利于割韭菜,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是金融科技发展自诞生以来就带着矛盾出现。就客户来说,可以分为优质客户,次级客户和垃圾客户。优质客户都去银行,银行也只愿意去找优质客户。垃圾客户谁都不想碰,因此金融科技诞生之初的重点在于挖掘次级客户。但是次级客户的风险性一点都不亚于垃圾客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次级客户也很容易滑落为垃圾客户。金融科技诞生之初,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次级客户的需求,因此发展很快。但是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资本的贪婪注定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层级下移,次级客户不够,垃圾客户也要;二是业务平铺,在比较优质的次级客户已经被覆盖的前提下,次一级的次级客户也要被拉到业务中。如此就导致两个结果:一是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扩大是建立在风险急剧拉升的基础上,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本身就不应该提供金融服务;二是这部分次级客户、垃圾客户本身就不具备还款能力,只能形成坏账。科技本来是帮助金融科技企业识别客户,精准营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但是这部分客户不管用什么科技,他本身的属性就在那里,是不会改变的。因此科技也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风控、精准也只是变成了金融科技的一张皮,最后留下的依然是传统金融。

书中后半部分弄了大量的案例来解释这两个重点,但是基本全部都是描述性分析,没有什么洞见,甚至没有什么论证过程。只能说这本书比较可惜,很好的选题,独到的观点,单身却漏洞百出,一个能成为时代总结性的好书硬生生的写成了口水书,比较遗憾。

《金融科技乱象》读后感(三):认同现象反对结论

作者具有明确的倾向性观点和行业信息充分背景下的洞察,结论的严谨性以及论证的逻辑学术水平难以量化观察,但确实可以引起思考和争论,并进一步对结论检验和验证。

作者首当其冲的观点是过度信贷,认为无论从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不是金融不足,是金融服务过量,并且明显的金融过度和借贷过度。

过度的原因在于借贷人群的还款能力不足,而纳入次贷范围,所谓次贷主要是因为还款能力不足人群的贷款为了满足盈利要求而以风险定价的高利率体现带来的恶性循环,是一种借贷双方得互相伤害,这类贷款不但无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而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次级贷款容易联想起2008年的次贷危机,流动性风险带来的金融海啸过去多年依然令人心有余悸。结论是否正确有待商榷,但论据中提到的现象值得关注。关于借贷,自古以来受人诟病,无论各大宗教和中外社会,借贷都容易引起社会的鞭笞和鄙视,虽然本书主要涉及次级贷款的定语环境,但依然是借贷对经济发展负面作用。

从美国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从孟加拉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的小贷模式开始,无数的案例论证了小额贷款受到的制约与诅咒,贫穷和缺钱的历史和基因一定程度上难以承受金融服务带来的加速效应,可惜的是即使负利率也会被拖垮,更何况涵盖金融风险定价的高利贷,对生产者而言,借贷无异于饮鸩止渴。小微企业的模式再反思在消费贷款领域,更值得探讨,缺少了投资生产的幻像,消费的高杠杆更是难以理喻,商业模式值得高度存疑。

从表象上来看,从案例的角度分析,作者的结论不言而喻,不过也仅能作为畅销书的水平,其中的论证过程仍难以检验和验证,如果分析消费或生产的价值,需要更多企业的定量数据支撑,以及参数和要素的定量分析,我不知道结论的真伪,但值得进一步严谨的论证与分析。

披着金融科技的外衣提供信贷服务,这是作者深恶痛绝的理性观察,而大数据和新技术在金融尤其是借贷领域的作用,作者持怀疑态度,能做的是加速效率,而在信贷上作者认为效率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借贷的场景在作者看来也不是关键要素,而作者认为的关键要素是抓手,例如蚂蚁金服的供应链和淘宝的生态链,这是不是概念上的口舌之争姑且不谈,但估计消费场景打造着不太认同,包括澳洲的afterpay模式。在蚂蚁金服估值分析以及平安一账通的模式中,披着金融科技的外衣,摆脱金融借贷服务的低pe以及金融科技服务的尴尬收益,都是作者对金融科技持鄙视态度的缘由。

获客,营销,授信,定价,催收这些数字化场景依赖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基于人的画像,行为建模的模式受到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挑战,也受到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管控和抨击,立法监管进一步的收紧,空间日益减少,传统的恶意逃废债现象,同样进一步为行业蒙上了阴影,行业在日益晦暗的环境中垂死挣扎,作者确实对这个行业看衰。

渴望金融服务的人的本性未变,技术精细化计算和评估人的趋势不变,人类财富的持续增长和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决定了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一定会存在和高速发展,而强合规与监管只会让行业更健康和自律,而不是让行业消失,在这个角度而言,个人认为金融科技乱象的存在只会有更多的创新与机会,而不是行业的悲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