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当你学会独处》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你学会独处》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你学会独处》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46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你学会独处》读后感(一):评《当你学会独处》

当你学会独处,你就学会了与自己交流。在丰富的安静中,慢慢体会思想与灵魂的碰撞的乐趣,那是一种超越对物欲的渴望而转求对精神的满足,脱离了形式,寻觅真自我。无聊的不是生活,而是你的思想;无趣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灵魂;无意的不是内容,而是你的存在形式。有感而无行,终会被遗忘,谁又不是在默默奉献于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体会到了生命的伟大?当你能专心且快乐的做微不足道的小事时,就可以说你是真正学会了独处,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谢谢与周国平先生的深刻交流。

《当你学会独处》读后感(二):个人感受

前半部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本书确实不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但读到第九十五页十二节的时候我发现了作者有存在对女性的歧视或者贬低的意思。这句话是这样的“女人一孤独就招人怜爱了。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孤独是男人的本分。”我不知道各位对这句话的解读是什么反正我个人并不是什么好话,当然这本书让我感到生气的不止这一点还有一百一十二页的我个人觉得是圣母发言“你认为好的东西,你也要让别人享受到,这就是仁慈。”其次第二百三十五页的六节“中国的问题是缺乏法制和信仰,西方也有恶人,但他们有法治和信仰。”西方恶人有法治和信仰?有这些为什么会成为恶人?我真的搞不懂作者写这书是个什么心态!最后还有二百三十六页七节还存在对我们国家体育精神的贬低他觉得我们的比赛精神上功利的,是虚荣浅薄的,特别在乎表面名次!我想说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哪个国家不追求名次?哪个运动员不想获得奖牌?还有这本书后半部分的话大多是是重复对且他好像很崇尚西方对上帝什么的哪都离不开这些虚无的形象。最后我觉得作者真的有点假说什么不在乎钱财结果现在都七老八十来不还在写书?难道不是为了钱?

以上只是我个人感受并没有把我自己都感受强加再某个人身上的意思,如果各位与我的感受相悖各位也别喷谢谢!

《当你学会独处》读后感(三):孤独是常态,却不必如此刻薄待己

我相信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会有孤独之感。如果这就是生活的常态,该如何适应它;如果这是生活的异态,又该如何摆脱。

抱着怎样的期待想要透过这本书去些微理解孤独,结果却是毫无兴致地翻阅完此书,并不是此书又多么引人入胜,只是自己的强迫症不允许自己看了一半就扔掉。

作者的孤独是何样的孤独呢?想必也就是寻求写作与读书的那份宁静吧。世人的孤独千万种,有人享受,有人苦恼,有人甚至成疾,如果仅靠自身的感悟熬出的鸡汤怕也是不能令人感同身受。

至于观点,可圈可点,当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也有许多值得商榷。

譬如经典名著与新闻之辩,当然无人否认经典名著的价值与地位,但是也该与时俱进的学会欣赏当世佳作,也不该将新闻电视一棒子敲死,毕竟实效性和严谨性是新闻学的重要特点,我相信也有许多新闻纪实文学佳作,如果说名著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途径,那新闻自然也是了解当今社会的重要途径。

譬如读好书当然有益于自身的成长,可是全然寄托于读书,好像又显得极不入世,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生活更该有自身的体验,而不是局限在他人书写的世界,毕竟,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

我依然孤独,我也会学会独处,但是更会积极融入社交,毕竟这个世界不止有我,还有万千有趣的人,毕竟人还是有社交属性的。

《当你学会独处》读后感(四):独处

周国平的《当你学会独处》一书中写到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有位智者走在大街上,脑子里想的都是拯救、人生终极意义的问题。一群流氓走了过来,把他痛打了一顿并搜遍了全身上下,发现智者身无分文。于是用铁锹敲开了他的嘴,嘴里也没有金牙便问他:“你这个穷光蛋,身上到底还有什么?”智者回说:“我脑子里还有一堆问题悬而未决。”流氓拿刀割破了他的喉咙,智者倒地身亡。走前流氓们往他尸体上吐了口唾沫说道:“这样你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苏格拉底几千年走出房门来到市场上,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叹道:“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当士兵闯入一位哲学家家中准备抓他,他厉声喊到:“别踩到我写在地上的算式。”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智者、天才没有一个不拥有广阔而伟大的精神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为自己搭建了一个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们便是自己的国王,是自己的主人。然而当今社会,大家都疲于挣钱,疲于应对各种繁杂事务,唯独没有耐心和闲情逸致和自己好好相处。人们不敢停下来,生怕会被甩在后面,24小时,熬着夜,拿着手机通过网络和外界建立一种虚拟的关系,并陶醉其中,仿佛手机长在了手上。人们不敢面对自己,面对自己时会发现自己会深陷在一种虚幻之中,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不堪,只有和这个社会取得联系,自己才是存在的,这不得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曾几何时,小时候的我们拿着手中的布娃娃,火柴盒汽车可以在地上玩上一天,不管外界的打扰,我们也在搭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看来人类只有在孩童时期才最像哲学家,最像智者。

我和书中的看法相似,于是产生了共鸣: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生存都无法好好解决的人,让他们过上神圣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但是也有许多的人,家财万贯,却不懂得利用好钱财,为非作歹,为富不仁。或是有了许多的钱,还要挣更多的钱,把挣钱当作了一种病态的数字游戏,最终把自己累死,劳作死,实在是对人生的一种暴殄天物。当你的经济基础可以保证你的正常所需,我认为就够了。一个人所需的能量有限,无非是简单的一日三餐。所需要住的地方也有限,无非是一张床和一张被子。所需的衣服也有限,无非是遮蔽酮体。这些在当今社会不算难以满足,问题是大家都被社会裹挟着往前冲,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别人有好的我们要比人家的更好,满足的只是内心的虚荣,而非基础的物质需要。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在辛苦劳作一天后,依然保持着本真的热爱,有的玩玩自己的模型车,有的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打球、游泳、健身,有的回家看看书、写写字我想这都是这个社会积极转型向好的信号。学会独处需要我们社会给予一种健康的氛围,给予良性环境,同时个人也需要认真思考内心真正的需求。人之所以低于神性,是因为我们有最原始的能量需求,然而人又高于动物的兽性,是因为我们有散发着人性光芒的思考能力。

《当你学会独处》读后感(五):在“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寻找平衡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当你学会独处》花了三天的时间看完这本书,这句话是我最大的收获,但与周国平先生所解释的不同,我所理解的“安静”是仅在独处的时候,让自己保持清醒思考的状态,而“丰富”中所蕴涵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也是可以为现实生活的更进一步服务的思考。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本书,过于重视精神生活,书中虽有写“所谓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在执着和超脱之间求得一个平衡”但全书却仍过于重视超脱,重视灵魂,重视形而上的自己。

我是个俗人,在我看来,现实生活永远是高于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为了更好的现实生活而服务的。学会独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状态,是为了更清晰地思考问题,思考自己。学会独处,学会爱自己,学会和自己做朋友是非常重要,或者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态度,但却不可过于神化它。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内向的人,也经常会处于一种独处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我并不苦恼于自己内向的性格,因为内向有时候可以让我更专注地思考问题,或生活,或工作,也或人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每每有新的想法都会让我获得深深的满足感。我想这就是丰富的安静这种状态。

但长时间的独处总会让我不可避免地迎来无聊的状态,不知如何去安排接下去这独处的时间。思考的现实问题总有结束的时候,而思考人生?太过空泛了,对于过去,我不想过于执着,对于未来,我也不会过于期许,偶尔的回忆与畅想足矣。至于形而上的自己,偶尔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我指路就好,经常的出现会让我处于一种舒适区的状态,失去现实的斗志。

书中说“物质的东西,多一些自然好,少一些也没什么,能保证基本生存就行”但什么是基本生存?一线城市基本生活的物质标准是远超四五线城市的标准,如果非要如此思考的话,是否对于人们来说,四五线的城市更加适合生活。更极端一些,那些丁克人是否就是这种状态?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可以再看一下蔡崇达《皮囊》中的《厚朴》和《天才文展》,厚朴与文展都是拥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人物,但两人的精神生活都在一点程度上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从根本上在改变的。最终的结果是随着现实生活的不理想,而导致精神生活的全面崩塌。

我觉得对于物质的追求,永远都是需要,只要不是迷失在欲望之中,如果人人最后都只追求内在的精神生活。那么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该如何?科技的进步源于需求,源于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如果对物质的要求仅仅执着于基本生存,那么社会的进步一定会缺少源动力。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天性,并不是追求书中的形而上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快乐,有些人就是喜欢重视物质上的享受,这种享受就是他可以获得的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

学会独处,学会享受属于自己的丰富的安静,但永远不要脱离现实,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合作共赢,更多的是一定程度的妥协。适当的独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但更重要的是融入世界。

《当你学会独处》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是感悟与思考,但这种感悟却与书中的内容相去甚远,学会独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更好地享受现实生活,而不是沉迷于精神生活。真实的精神生活也永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支撑。

看完这本书,真的应该再看看《皮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