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子》通识读后感1000字

《老子》通识读后感1000字

《《老子》通识》是一本由郭永秉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通识》读后感(一):郭永秉 | 出土的本子是否有局限

郭永秉 (复旦大学中文系)

传世各本、出土的各种早期写本以及敦煌本《老子》,都是今天研读《老子》的重要参考,尤其是汉以前各种写本的珍贵价值,前已略述。那么出土的《老子》写本是否存在局限呢?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出土的本子,一般都或多或少有残损,有些早期的写本是选抄的,所以跟传本的整全性是有差异的。加上早期写本中,文本复原整理和文字、语词的释读也往往存在争议,读者使用起来不免受限于比较高的鉴识门槛。比如48章“无为而无不为”句,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根据帛书甲、乙本初次整理复原的情况以及其他内证,认为原应从严遵《老子指归》所据本作“无为而无以为”。因为当时帛书相关文字全部残损,所以虽然刘殿爵先生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初探(下)》一文中对此也提出了其他外部证据来质疑,终究无法彻底解决此句帛书原本如何的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郭店简整理发表,与48章相应的文字正作“亡(无)为而亡(无)不为”;马王堆帛书2014年再整理完成之后,《老子》甲本也复原了“无为而无不为”句“而无不”三字的残片,此问题已经完全可以论定。当然,高明先生之所以要改“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而无以为”,主要还是对此句的含义没有确切把握,觉得老子不应具有这种思想的缘故(参看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关于“无为”的解释)。如果没有相应的出土文字文物实证,读者也许就会信从了某些错误的意见而偏离事实。

第二,出土本子本身可能有人为的加工、选择,甚至是发挥,厘析文本层次较为困难,异文的价值衡量比较不易。这可以举同见于一章的两个例子来说明。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而不改,遍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今传各本“遍行而不殆”作“周行而不殆”,但郭店简本、帛书本皆无此句。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起初学者大多相信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的意见,以此句为后来窜入,但郑良树、裘锡圭、李若晖、邬可晶等多位学者则都倾向于先秦古本《老子》已有此句或者老子应有此思想。上述多位学者已注意到郭店简《太一生水》“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

母”与讲“道”“周行而不殆”之间的关系,这是很正确的。那么北大本这句“遍行而不殆”,究竟是《老子》所原有的、郭店简本和帛书本是某些道家学派将它刊削的结果?抑或是后来阐发老子思想的道家后学所增益的,还是缘于老子不同弟子记录整理的版本系统之间的差异?这现在都还很难下断言。因此郭店简本、帛书本没有此句,并不证明早期的《老子》传本就不存在这句话和这类思想,我们只能说,《老子》的某些早期流传系统中还没有明确

强调道遍行不止的特征。

同在25章的“四大”,帛书本和今本都是“道”“天”“地”“王”的顺序,郭店简本和北大本则是“天”“地”“道”“王”的顺序。裘锡圭先生在《郭店〈老子〉简初探》一文中认为,在“郭店简的时代,《老子》已有不少异文。郭简完全有可能误用与原本不符的异文。……郭简作‘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与下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之序不合,显然不会是《老子》原貌”。西方校勘学的通例告诉我们,在文本传抄发生的错讹中,抄手总是把不容易理解的文字改为比较简单易解的文字,前面提及的刘笑敢先生“改善文本的愿望”的意思大致与此接近。因为本章最后有“人法地”等三句,所以容易把不大好理解的“道”处于第三的位置换成逻辑性比较强的“道”在最先的顺序。北大本与郭简相合,说明这类看似不合逻辑的本子在古代其实仍然影响不小。然而,这两类本子之间的早晚关系,以及互相之间意涵与价值的高下,终究无法彻底断定。

我不愿意像很多学者那样假设存在一个“《老子》原本”,因为这种“原本”往往只是我们期待它“应该是”的那个“原本”,除此之外意义有限;从阅读理解《老子》的实际来讲,尽量将主观性降低一些、把问题考虑得复杂一些会比较好。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老子》在各个时代所呈现出来的实际样貌的微小样本,样本的量还极有限,目前根据这些材料不足以像有些学者那样,画出理想中的版本演变示意图,推测原本、祖本的面貌如何(李存山先生注译《老子》的导言部分对此类说法有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如前所述,古写本《老子》的价值,在于它们的本真、质朴,而唯其如此,文本中呈现的各类现象的偶然性也大,历经具有学术史意义的沉淀、选择、加工的成分也许就相对少一些,其价值既不能置之不理或低估,也同样不能一味以为愈古愈善。这既是所有出土文本本身的价值所在,也是其局限所在。

《《老子》通识》读后感(二):责编说书:与众不同话《老子》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言及,中等以上的教育中,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其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包括经、史、子、集各部类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明珠,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皆可从中汲取到不可或缺的营养。经典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每次反复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启发,而且还能带来更新的体会,所谓“温故而知新”。

《老子》就是这个文明宝库中非常耀眼的一枚明珠。《老子》(一名《道德经》),只有区区五千言,与现代人动辄万言以上的论文相比,实在是逊色。就是这么一部薄薄的小册子,千百年来,无数名家为之诠释,也为其中蕴藏的的无穷智慧而钦服。因为流传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所致,从老子其人到《老子》其书等很多原本很简单的知识逐渐演变为聚讼纷纭的复杂问题。诸如,老子是谁、《老子》这部书的性质、面对复杂传本我们该如何选择等,都是困扰。

这就需要有人来能够帮我们清晰地梳理一番。解说的人固然很多,但也不是随便谁谁就可以说说,或者说得清楚的。接来下将隆重地向诸位读者推荐复旦大学郭永秉教授所撰的《〈老子〉通识》,这本书应该是近来研读《老子》的“大家小书”,是大众读者认知、读通、读懂《老子》的上佳之选。理由有三:

首先,这本书与以往研读《老子》的著作很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为基底撰写的。历来《老子》的传本很多,比较通行的本子有王弼本、河上公本等,近年来出土的本子也不少,仅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两种,此外还有郭店楚墓竹书《老子》三组抄本、敦煌本,等等。要让普通读者在这中间做取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面对复杂版本与说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在《〈老子〉通识》中,作者郭永秉教授为此专设一章为读者梳理各版本的优缺点,各版本之间细节差异应该如何来合理解释和看待等。经过严谨的论证,最终确定推荐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同时吸收学者既有意见,并参以己意校订整理,参考郭店简本、马王堆帛书本《老子》酌补缺脱文字,破读和通用字、讹字等也特别标出。之所以选择北大本,是因为这个版本“有分章的符号及抄写格式,是目前出土汉及汉以前《老子》版本中内容最完整、与传世诸本章次及文字等最接近的一个本子,微观上能感知其在《老子》演变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价值”,“丰富对《老子》文本流变的直观感受”。

其次,虽名为“通识”,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识”,而是将“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若干心得尽量简明地介绍出来”,突出“学术前沿性,不人云亦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又往前推进了一步。扬州大学文学院顾农教授曾撰写书评,评价该书是“一部深刻有味的”通识类著作,“多有新建,而又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能够启人深思。

比如,对于老子到底是谁的细致梳理,见《〈老子〉通识》第一章《老子是谁》。知人论世,了解了老子与孔子、老聃、老彭、彭祖之间的关系,在历史和传说之间,我们当如何清醒地辨析,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老子》,读懂《老子》。

再次,令人赏心悦目的精心编排设计。选择空腔裸脊锁线装帧形式,以便于图书能够完全平展开来。从字号到行距,以及多幅精美图片的有机放置,图文相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为了能够让读者对历史上的这些《老子》的文本能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我们找了很多相关的图片,包括敦煌本、马王堆帛书本等,非常丰富,这也许是此前出版的相关图书中所没有过的。

此外,封底附有二维码,读者可以扫描观看出版社给作者精心录制的视频,近距离感受作者解说的魅力。

《《老子》通识》读后感(三):顾农:深刻有味的《〈老子〉通识》

《老子》(一名《道德经》)这部书乃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名著,虽然只有五千言,而其内涵之博大,影响之深远,几乎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关心传统文化的人自应通读。

《老子》杂述思想大抵出之以格言式的短句,其中有若干早已进入汉语通用词语,例如上善若水(第八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第三十八章)、祸福相倚(第五十八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如此等等。这些精辟的言说,没有读过《道德经》的人们也都耳熟能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运用这些智慧。但是只知道一点片段到底是很不够的,我们还是要来阅读《老子》原书。

可是要通读《老子》困难很多,更不必说真正读通了。读一部书总得知人论世,可惜我们对于老子其人能够确切知道的信息实在太少。《史记》里有一篇《老子韩非列传》,其中关于老子的部分字数无多,根据大约是当年的一些传说,措辞遂多存疑之意。其他文献中的记载零散简略,而且互相抵牾,难以确认。要认识《老子》的作者很不容易。连司马迁都弄不大清楚的事情,我们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最近出版的一本大家小书,足以帮助我们走出困惑——这就是郭永秉先生新著的《〈老子〉通识》(中华书局2022年7月版)。此书的第一部分《老子是谁》,把有关老子其人的种种记载、分歧、争论彻底清理了一遍,虽然最后仍然很难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最终判断,但到底结算了一笔总账,令人精神为之一爽。

我想,这一部分如果处理得更简明轻快一些就更好,先前学者们的种种争辩,做一点粗线条的勾勒介绍也就可以了,似可不必一一细说。普通读者并不打算去追溯学术史,而且往往不大耐烦学者们的斤斤计较、细细纠缠。有些麻烦问题或者可以在简单一谈之后,就把它们打发到学院派的圈子里去,让专家们继续费神探讨。

老子是谁?过去人们大抵相信司马迁,知道他姓李名耳,也称老聃,当过周王室的图书档案馆长;其人年辈甚高,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他本不想写什么哲学论文,而且对周王朝的前途相当悲观,决定弃官出走,当他将走出函谷关时,把守这一要塞的关尹喜请他把自己的高见写下来,于是他就提供了这部五千言的“大家小书”。鲁迅先生曾以此为题材写过一篇小说《出关》,收在《故事新编》一书中。小说描写出关前夜的老子道:

鲁迅神游千载,作此妙文。其根据无非还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之中。

《〈老子〉通识》一书中关于此事的说明同司马迁以及鲁迅大不相同,因为今天人们可以看到的《老子》除了魏晋以来通行的王弼注本以外,还有若干年代早得多的简帛本,包括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种帛书本、郭店竹书本、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将这些本子通盘地比勘研究一番,可以获得不少重要的信息,引出崭新的结论。

郭永秉

新近出土的地下文献使得老问题出现了种种新的解决方案。《〈老子〉通识》一书的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几种出土本《老子》的价值与意义,书末又附录了北大藏西汉竹书《老子》的校定释文,足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方面的学术前沿。墨守传统的旧结论已经不大合于时宜,当然,若干新的结论也还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关于《老子》一书的思想内容,本书第三部分“《老子》要义及要语”有相当充分的介绍阐述。试略举一例以明之,《老子》第四十四章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本书中阐释道:“与身相比,名誉、财货皆不值一提。因此贪欲、敛藏,必然是灾祸及身。知足,知止,才是长久之道。”(第113页)现在纷纷垮台的贪官、先后变臭的名流,哪个不是不知足不知止的?关于《老子》一书对于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本书第五部分有简明深刻的分析介绍,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与民休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此本书写道:

《老子》成书甚早,言简而意深,诠释的空间很大,历来的注释、研究非常之多,近几十年来尤为繁荣,有关成果实在读不胜读,《〈老子〉通识》书末列有一份参考文献的目录,可以帮助人们由此进入堂奥。现在大家都很忙,要读的书很多,不可能到处深入,那么,只要读这一本深刻有味的《〈老子〉通识》,也就可以知道一个大概,以及继续深入的途径,这实在是很令人愉快兴奋的事情。

老子说过“良贾深藏若虚”,又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写“通识”一类的著作则恰好相反,须把自己的心得和盘托出,并且尽可能地通俗易懂,绝不故弄玄虚。一部深刻有味的“通识”类书最好能够多有新见,而又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才能启人神思。充满老生常谈的书,固然也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基础知识,或有益于温故,但似乎往往不足以知新,难以进入著书的第一义梯队。

本文作者顾农

本文转载自《藏书报》2022年10月31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