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1

舌尖上的中国味,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更是人情的味道。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也空前的受欢迎,我想这应是与其本身独特的定位有关吧。与其说它是在介绍中国美食,更不如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

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只是看菜品,更能看到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每一道菜,与其说是菜,倒不如说是一本书,它讲述着中国人文的演变,也是一部电影,它演绎着一个家庭或是一个人的一生。或许菜品的口味是不同的,但它传达的精神却是所有人的。

一方人成一方魂,就像是每集的标题名,不论菜品还是文化,它承袭自然的馈赠,讲自己的故事,在转换中收集灵感,在味蕾中品生活。《舌尖上的中国》它所讲的并不是某个菜系或某些极其“高大上”的菜品,而是每个人心中最熟悉的味道,最平凡的生活。五岁的宁宁与外婆一起做年糕,艾草被一遍遍揉搓取汁,老人,孩童——最温馨又最落寞的风景;历经四代人的百年兴虾铺,76岁的郭绍芬看着老伴的遗照,回忆50年里做虾酱的日子,“爱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与你的过往。”

当然,《舌尖上的中国》在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与感动的同事,又反应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长大后的宁宁,是否记得年糕的做法?做虾酱的酱缸又是怎样的命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若我们不去传承,它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2

一双筷子,一个碗,成就了我们人类的食物,塑造了我们老祖先所传承的东西,厨师不是将多少种调料加入食物中去搅拌,而是发挥食物本身的味道,让我们品尝它那最真实的味道。

这回观赏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三餐,对于我们来说,三餐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人每天忙绿的奔波就是为了可以吃饱,完之后再为下一顿而努力着,讲述了青海玉树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里做着酥油茶和糌粑,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极为的鲜美,他们需要进食许多高脂肪的食物来保持自己体内的温度,提供充饥御寒的能量,还有许多美味的食物。

中国人吃早餐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进食方式,看着这上面所讲的美食,我都有一种想要马上飞过去,来品尝那里的美食,我边看边擦着我不争气的嘴,也不知怎么了,就感觉吃了酸梅一样,一直的往下流东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争气了,但我觉得还是里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让我欲罢不能。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可以给我们提供本身原有的味道,让我们可以在想念家乡的是后就可以体会的回到家里的感觉,每次我从外面回来,妈妈给我做的就是饺子,在我的印象里,吃到饺子也就表示着回到了家里,不管自己的家是好是坏,那是都是你成长的地方,也是你一辈子要守护好的地方。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3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事物也随之进步,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支撑物食粮。

上世纪,怎样获得一家老小的粮食是令人绞尽脑汁的,而现代社会面临的大问题是剩饭剩菜该如何处置,因为浪费随处可见。

暑假期间,我爷爷生日,我们去了一家饭店。上完菜后

闻着菜香我有了食欲,我抓起筷子尝了一口眼前的食物。真香。我想。这时我看见旁边有一个少年也在吃同样的菜,我想听听他的评价。“这菜真难吃,是不是人吃的,我不吃了。我窝着一肚子的火继续吃菜。这桌人一会儿就走了,他们走后人们就开始议论纷纷,都是浪费什么的。我回头一看,他们说的没错,这桌人很浪费——桌上的菜只吃过一两口就剩下了,服务员也说他们浪费。我回过头继续吃菜,心中却若有所思。走时我要求打包,叔叔说太丢人了,我瞪着叔叔说“浪费才更可耻,更受人谴责。”我拎着包在人们赞赏的目光中走出饭店,后来我看到人人都拎包出来。我很欣慰。

勤俭节约是从古至今人们崇尚的美德,现代人却打破了常规。我要告诉你们,粮食不是自来的,是农民伯伯顶风冒雨种出的,希望你们明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珍惜我们宝贵的食粮,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4

一、真正的味道只有融入生活才会深刻,它是一种温柔的精神慰藉

陕西人习惯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正是这样的宽度,加上合适的火候,才能彰显新麦筋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谁都清楚做面的奥妙,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让面条出彩。木耳、胡萝卜、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是面条永远不变的忠实搭档。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须的苷糖。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10小时,每人割1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这次出来十几天,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名师解析:

为什么很多同学们想不到写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文化?为何我们笔下的食物只是作文中的一个配角?因为我们视它为普通的生存物品,却忽略了它本有的气质,每一条食品生产线,每一双供养的手,每一份珍贵的食材,从简单的食材到半成品到齿间的美味,都凝聚着浓浓的情感。就如,我们若是用普通的眼光看待臊子面,也许它在我们的笔下是这样的:臊子面是一种宽3厘米用新麦加工制作的面条,作料是木耳、嫩豆腐,里面富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臊子面是嘴边的食物,是吃完就会淡忘的生活材料,可是,《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臊子面有“奥妙”,它的每一道工序都会骚动我们对于这碗面中蕴含的秘密的探求欲,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加上合适的火候是为了彰显新麦筋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这时候会自然地出现一个可以把握这个奥妙的人——老婆婆,而面食产生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则是麦客们维持体力劳动的必需品……一碗臊子面,因为融入了真正的生活而便的温情款款,这碗臊子面也因此会产生文学作品中的引导力量,它会引发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这样的段落出现在你的文章中,那真真儿是极好的!同学们,你的一日三餐有哪些让人难忘的故事呢?

二、人物只有放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才会具备应有的影响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搜寻的时间超过半天,饶长清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菌子,老汉已经守候了8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气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小花菇,枯树上寄居的真菌,香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香菇,不是最顶级的美味。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极慢,但肉质肥厚。剧烈的昼夜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小花菇的问世,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

鲜花菇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炭火烤房里,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实上,新鲜香菇远不及干香菇的味道,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菌子才真正称得上香菇。至于野生花菇的干燥,老汉更喜欢最天然的方法。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野生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饶长清打算留给家人。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若是在我们的作文中,介绍饶长青,我们一般会这么来:饶长青是一个有耐心、爱生活的人,他在山间寻找一种菌子,开始一无所获,但是他依然坚持守候了8个月,市场上的人工菌子已经很多了,老汉就用自然烘干的方法获得美味的干菌子来作为自己的食材。

这样的文字无疑就是枯燥而没有实实在在的感情的,那是因为我们把人物和生活硬生生地分开了,这样的人物原型让人有距离而陌生,但《舌尖上得中国》告诉我们,人物应该放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才会鲜活,这段文字描写菌菇的文字远远多于饶长青本人,可是我们却知道这位老汉才是这段文字的灵魂,无论是在菌子难寻的季节坚持守候,还是在寻找过程跋山涉水的艰辛,还是在烘培房间里苦苦地等待,亦或是饶长青把这难得的美味留给家人,都是因为低温条件下菌子存在的艰难,菌子在阳光日照风吹条件下的自然转化的难得,两者的结合让饶长青的人物形象充满生活的气息而不会生硬,在文学作品中,这叫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写作过程中大多都出现人物形象太过单调,或人物形象塑造太有目的性的局面,可能这篇文章细细读来会解决你的难题。

三、我真的喜欢这样的开头和结尾

【《脚步》开头】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脚步》结尾】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5

今天又到了我们这个年级独有的中国魂课程时间,这次是由一班的李瑛老师来授课。今天的内容依然是以“美食”为主题。

首先,李老师给我们讲了“炊具、炊具原料、烹饪方式和美食原料”四个内容,它们分别是:炊具:锅、碗、瓢、盆;炊具原料:钢、铁、木;烹饪方式:煎、炸、炒、蒸、煮;美食原料:鸡、鸭、鹅、鱼、虾、蟹、牛、羊和猪肉等等,并且她还给我们讲了朝代歌和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

后来李老师给我们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厨房的秘密》和《我们的田野》,里面讲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清蒸猪、西湖醋鱼、咸鸭蛋、片豆腐等等。

其中最让我吃惊和垂涎欲滴的是“海鲜”。让我吃惊其实是渔民下潜到海里捕捉海鲜时海里的样子:那些海带啊、海参啊、海胆啊、海虾啊、海鱼啊什么都有,真是看都看不完。而让我垂涎欲滴的就是“海参”和“大闸蟹”了。海参光做法就有好多种,况且在世界上,除了西班牙,就只有我们中国会烹饪呢;而大闸蟹呢,公螃蟹的膏,就如同盛开的菊花,黄澄澄的,吃起来也味道也很棒。而母螃蟹的黄,则像蜂巢蜜,一点一滴都是软绵绵的,美味之极。同时螃蟹的肉质也非常鲜美,可以吃出别的肉没有的味道。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了一个香味四溢的中国,她不仅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还有各种美食,希望如果有机会,我也可以尝遍这些美味。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6

前不久有闹得沸沸腾腾的南海仲裁案,菲律宾的无知行为引起了数以万计网络民众的愤怒。在有关南海仲裁的微博底下,有个评论总是能占据热评的一席之地。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给别人,谁知道那上面能长出啥好吃的。”

虽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内,但是却直白地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在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在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弹幕时不时飘过远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学他国的学生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食物最能代表故乡,也最寄托了游子的思念。介绍一些菜系时,也总有“这是我家乡菜”之类的话,盛满了对故乡的骄傲与自豪。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辽阔的地域也带来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从来也是如此。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只要对自然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房里没有秘密,注满了爱的就是珍贵佳肴。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正因为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

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祖先的智慧,心觉和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着每一集结束时那些可爱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时,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人的伟大和智慧,融入了饮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7

前段时间,我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其中的北京烤鸭充满向往。烤鸭营养丰富,滋味独特,令我垂涎欲滴。看我这么馋,爸爸妈妈真的带我去品尝了一次。

厨师把一整只烤好的鸭子放在特制的小推车里,推到我们餐桌旁边。它是枣红色的,油润发亮,香气扑鼻。看厨师片鸭肉是一种享受,只见他帅气地拿起刀,如闪电般地下刀了,在他的巧手下,每片鸭皮大小一样,薄厚一致。再下刀,片出的就不光是鸭皮了,还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鸭肉,看得我们口水直流。没一会儿工夫,他就片好了鸭肉,装进盘子里了。

脆脆的鸭皮,嫩嫩的鸭肉,简直就是绝配。

烤鸭吃法多样,最适合包在荷叶饼里吃。荷叶饼有成人手掌心那么大,圆圆的、薄薄的,把几片鸭肉放在上面,蘸上酱汁,夹一根黄瓜条,或者加上几根葱丝,又酸又甜又脆。

烤鸭好好吃啊,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学着做烤鸭吃。这么好吃,怪不得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呢。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8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等待,我们四年级又迎来了第五次的中国魂课程。

今天的课程有两个不对劲的地方:第一个是今天没有按照正常规律来上课。本来,孔老师是第一个给我们讲课的,之后其他三个老师分别讲过之后,应该是又轮到孔老师才对,可今天偏偏是第二个讲的二班的李斯贤老师来上课,难道不按规律来了吗?第二个是今天不再用《航拍中国》讲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古迹了,而是讲了我们中国各地的美食,看得我都流口水了。

首先,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涮羊肉、天津十八街麻花、天津狗不理包子、内蒙古奶茶、东北乱炖、四川东坡肉和云南过桥米线,还讲了涮羊肉、狗不理包子、东坡肉和过桥米线的传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涮羊肉的传说,故事是这样的:在元朝的时候,皇帝忽必烈在敌人快来攻打的时候,突然想吃羊肉,可厨师没有多少时间来制作,于是就飞快地切了几片薄薄的羊肉放进水里搅拌几下,再随便加了些调料就端给了忽必烈,结果皇帝觉得很好吃,于是这种“涮”羊肉的吃法就流传了下来。

接着,李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叫《味道中国》,这部片子的形式和《舌尖上的中国》差不多,也是通过旁白来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

其中最让我有食欲的要数“北京烤鸭”了。首先你要挑一只干净的鸭子,充上气,再烧,然后晾几个小时,最后放进烤炉里烤,再切片上桌。做好的烤鸭色泽光亮,看起来就会让人食欲大增。

这么多美食,你想吃吗?想吃的话,就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吧。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9

经过漫长的等待,继《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之后,续集《舌尖上的中国2》也终于播出了。作为它忠实的观众,我和爸爸每周都会收看。

顾名思义,《舌尖上的中国》描述的是食物,并且,是中国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华文明悠悠5000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然而,从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从人气火热的重庆麻辣火锅,到金灿灿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没有哪一种美味,是可以简简单单地获得的。

当人们热火朝天地吃着火锅,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与火锅的温暖,火锅店的老板耗费一个通宵与无数晶粒翻炒三大锅辣椒,作为火锅店五天的底料。

当村民们从油坊买取菜籽油,炒出香气扑鼻的菜,菜籽油经过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尽全身的力气,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压榨。

当我们闲来无事,泡一杯蜂蜜,独坐一隅,享受这清香甘甜的滋味时,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树,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需要人们去发觉,去寻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获得汇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浇灌。

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努力,去获取自己的食物,维持自己的生命,这种坚毅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土地上的人们一直所坚信的,一直在发扬的吗?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仅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体现的中国,食物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坚毅的品格。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传承的文化,需要锻炼的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作文10篇篇10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历史博大精深,五千年来的美食文化也是色香俱全。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中国是行走在舌尖上的美食国度。”是啊!就连一块肉都有N种吃法。煮着吃、蒸着吃、炒着吃、做汤喝、夹馍吃等等。我第一次遇见北京烤鸭,便是在舌尖上行走的开端。

那是2012年,我与妈妈奔赴北京参加钢琴比赛。比赛前一天晚上,我们行走在北京的小吃巷里。突然,一阵阵香将我吸引到了巷子的角落。虽说这是个不起眼的地方,但队伍几乎从这头排到那头。我踮起脚,看到了店名“北京烤鸭”,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快到我们了。店主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站在摊前,麻利的切着一只又一只烤鸭。“要几等分?整只、一分、二分还是五分?”老奶奶对每一位客人都说道。“我们要一整只。”妈妈回答。我们提着一整只鸭,坐到了小店的座位上。

妈妈将袋子松开,热气顿时从袋中涌出来,清风将香气送入我的鼻腔。看着烤鸭金黄的外皮,嫩白的里肉,我一连咽了许多口水。妈妈用小刀轻轻划下一只鸭翅膀,黄皮裂开,露出嫩白的鸭肉,热气不断从白肉中冒出,伸向巷子的深处。我带好手套,轻轻拿起鸭翅膀,放在鼻边轻轻一闻,香气从鼻中渗入,一直渗入到我心里。我对着鸭肉轻轻吹起气来,咬下一口,热气与鸭肉那种微妙的质感传入牙尖,松软的肉在牙尖游走,最终还是极其不舍地滑入咽喉。一只鸭翅膀吃完,我已是满嘴流油,鸭肉的质感仿佛还存留在我的牙尖,香气仿佛还留在鼻中。我抓起另一只翅膀,又大口吃了起来。我在株洲是吃过烤鸭的,但是否正宗,我就不得而知了。

从那一次吃完后,我就再也没有吃到过这样的味道。直至那次,我与“它”的第二次相遇。

那是在深圳的海鲜自助餐厅。什么大龙虾、大螃蟹应有尽有,可我只对北京烤鸭情有独钟。妈妈夹来了三块,我拿起一块儿就往嘴里塞。淡淡的面粉香先渗入牙尖,接着着黄瓜,沙拉的清淡涌入嘴中。再往下咬一点,烤鸭的香味从口中冒出来。咬下的那一瞬,时间倒流回了7年前在北京咬第一口鸭翅时。

时隔多年,烤鸭的味道还是没变。依旧是那缕香味,依旧是那松软的质感。

烤鸭的味道,每一次吃都会印在我心里。因为它是北京的美食之一。夸张来说,乃至在明清时期,烤鸭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

所以,烤鸭是历史悠久的一道菜。不仅仅烤鸭是这样。在中国,还有许多这样流传至久的美食。潮汕牛肉、重庆与四川的火锅、长沙臭豆腐,毛氏红烧肉…

这些都足以代表中国的美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美食文化,一代又一代人的知晓与心血,结成了一颗代表中国的明珠。

当我们行走在舌尖上时,体验到的是中国美食文化的悠久,也有对自已国家的敬畏与对美食的感受。

舌尖上的中国,我一直在行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