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精神读本》读后感100字

《中国精神读本》读后感100字

《中国精神读本》是一本由王蒙 主编 / 王绍光 执行主编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5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精神读本》精选点评:

●祝贺王蒙先生荣誉人民文学家

●今天下午参加了本书的发布会,见到了王蒙先生。

●现代我国人精神在哪,我们年轻人聚在一起讨论是又是什么。我们对事物的洞察力还剩下多少。我们还能坚持内心正义不被动摇吗?看一看先人是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做出贡献的,确实感慨万千

● 由此,我们习惯了将”床有菅席盘有鱼””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的和平安宁熟悉之地视为精神归宿,视作家园故土。故乡被“安宁、和平、熟悉”等美好的词汇定义,不管那故乡到底是否宁静静谧。而或是因战乱炮火纷飞,或是因漫长山水阻隔,那似乎总是会向自己敞开的,温暖的故乡怀抱突然变得遥不可及时,我们凝望故乡方向的目光里就包涵了另一种情绪组成——乡愁。(这其实是得知国庆回不了家后的吐槽)

●一部中国近代史诗

●国庆书单,梦回高三

●对近代史和文学史大致有一个感性认识,前面的文章用词多晦涩陈旧庸腐,慢慢有了斗争的气息也渐渐有了生命力

●中国人有精神,中国人有信仰!读毕,感觉自己的精神又有所洗礼。

●呵呵呵呵呵

●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不忘经典,精神永恒!

《中国精神读本》读后感(一):记忆化为积淀历史凝聚力量

乍一看图书的标题,不免让人觉得太过严肃甚至难以激起阅读的兴趣,但出自王蒙、王绍光等大家手下的这部文集确有与众不同的惊艳之处。

本书收录了鸦片战争以将至改革开放之初的165篇名人佳作,作者中领袖人物、作家、诗人、艺术家等几乎无所不包,题材上诗歌、散文、演讲、日记、公文等涵盖多种多样,编者们希望籍此传世文字勾勒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进化史。

编者们把集成这样一部主题严肃的普及读物的初衷,归结为回溯历史,找寻当代中国前进的精神基因与动力。编者们认为,历史从不是史实和考据的简单堆砌,历史时刻塑造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这集体记忆来自我们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珍惜,并在精神层面成为共同前行的动力,而新的历史也在我们前行的过程中不断被创造。

在本书中,这一历程从一度“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旧中国,到“换了人间”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而众志成城踏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与“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消极的阐释不同,本书始终从唯物史观出发,将历史在精神层面的印记,视作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直接而真实的刻划,尝试深刻认识历史所塑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内涵,引导读者更深入地认识历史,以及展望未来。

本书非常适合作为手边之书,时常翻阅必会有所收获。

《中国精神读本》读后感(二):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2019年,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今天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战争的烽火硝烟也早已散去,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是我们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对一个民族来说,灾难中获得的力量,是支撑民族思想大厦的栋梁。一个自强的民族,必然千方百计呵护自己的精神财富。

和平来之不易,祖国的繁荣富强来得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一具具血肉之躯筑建而来。我们在这一天,对抗战英雄进行缅怀,向为抗战做出贡献的先烈们致敬。

01

在74年前的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以及军方官员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了向中华民国以及九大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派徐永昌代表在一份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14年浴血奋战,3500多多万同胞伤亡。最终迎来民族抗战的全面胜利!

02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美国罗斯福总统在1942年春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就予以高度评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我们人民军队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作战,枪支弹药来源主要靠战场缴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即使敌强我弱,英雄儿女仍然奋勇杀敌。

无数英雄先烈不顾生死,为保卫国家和民族抛洒一腔热血。装备陈旧,弹药不足,只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咸抱必死决心,白刃相接”,挥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砸去。

终于等到鬼子们跪倒在我们面前低头受降。

经过长达8年的全国抗战,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7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03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举行闭幕式,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全体 会议宣言》和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朱德副主席致闭幕词。至此,大会顺利地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使命。第二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诞生了,这是100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当夜幕将要降临时,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 纪念碑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全体代表脱帽默哀。在庄严肃穆的气氛里,毛泽东满怀激情地高声宣读了由他撰写的碑文,并执锨铲土,埋下纪念碑的基石。这一夜,毛泽东彻夜未眠。纪念碑1952年动工兴建,1958年竣工,碑文由周恩来书写。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毛泽东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 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 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04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日战争胜利日改定为9月3日。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5年的9月3日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在北京举行。包括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和当年国民党军队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的102岁。70年前,他们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

耄耋之年的老兵一个敬礼,让人热泪盈眶。

一面面英模部队的红旗,浸透着英烈的鲜血。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05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随着联合国宪章正式出台,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对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追求。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在那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无数勇敢的人们为了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灵永垂不朽。我们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向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者表示深深的怀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我呼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肩负起历史重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行的新成就,告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告慰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所有英灵,这是我们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好的纪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06

正如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所说,“中华民族的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最重要的内因。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武装力量的英勇奋战、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援等等,都是重要原因。但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整体觉醒。

也许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抗日战争胜利所带来的强烈震撼。这是100多年来,在反抗东西方列强的侵略中,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这样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胜利,共同的胜利。

真正挽救中国人的,是中国人自己的觉醒。这场深重的战争灾难真正唤醒了中华民族,也正是这种全新的民族精神状态,使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终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们第一次通过民族的集体觉醒获得民族的集体自尊。”

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这场或者胜利或者灭亡的殊死搏斗中,凤凰涅槃般地觉醒、再生。

对抗日战争的纪念是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07

这一百四十年的历程,目睹了一个五千年古老文明的觉醒,和一个年轻现代国家的诞生。这一百四十年的历程,诉说了我们为什么选择今天的道路,和我们奋斗的目的。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用生命和 热血铺就了我们的救亡之路、革命之路、建设之路和复兴之路。铁与血的 磨难不仅历练了我们民族的筋骨,也锻造出国人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

《中国精神读本》收录了从甲午战争到改革开放,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学家、革 命家、诗人的代表作。我们用第一手的文字,显现人物的思想,还原历史的真实。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了时代,照耀了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前行的指明灯。

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直观地看到一个苦难、无望的中国,一个挣 扎、战斗的中国,一个拼搏、奋进的中国!这些文字优美、有力量、感染 人心,铺陈出中国一百四十年的心路历程和波澜篇章。贯穿这所有文字 的,是这些先辈对祖国深沉而无怨无悔的爱。

《中国精神读本》读后感(三):鲁迅:我眼中的香港

鲁迅先生到过三次香港。

第一次是1927年1月17日,他由厦门赴广州路过香港,停泊一夜。

第二次是同年2月18日至20日,他应邀在香港做两次讲演,分别题为《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吸引了大批听众。对鲁迅的到来,港英当局千方百计的限制他的影响,后来又不许将讲稿登报,经交涉的结果,是削去和改窜了许多。对这次经历,鲁迅写下《略谈香港》, 说“香港总是一个畏途”。

同年9月27日,鲁迅乘“山东轮”离开广州,前往上海,28日又一次路过香港。这次,他遭到洋人与同胞“查关”的百般刁难,鲁迅以小见大,窥见“香港虽只一岛,却活画着中国许多地方现在和将来的小照:中央几位洋主子,手下是若干颂德的‘高等华人’和一伙作伥的奴气同胞。此外即全是默默吃苦的‘土人’”。愤懑的鲁迅第二天在海上便写就了《再谈香港》,最初发表在11 月19日出版的《语丝》周刊155期上。

在《略谈香港》中他谈到对香港的印象:“第一条我们一目了然,知道中国人还在那里被抽藤条。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最新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里收录了鲁迅先生《再谈香港》这篇文章。现在看来这文章里先生描述的种种情形和细节简直和当下香港发生的一切如出一辙,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认贼作父”的传统似乎得到了某种传承和延续。

不同的是今日的香港是中国香港,而不是殖民地的香港。诚如金一南教授所说:“看看今天的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时,当时在香港“呼风唤雨”、胡作非为的一些人都望风而逃,他们觉得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太厉害,害怕被“收拾”。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根本没什么大动静,原来是“井水不犯河水”,他们又陆续返回香港。香港回归祖国多少年了?我们经营香港多少年了?应当首先明确和强调的是,“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但恰恰我们有一些人,只记住了“两制”,却忘掉了“一国”。

当年鲁迅先生称香港之行为“畏途”。现在又何尝不是。

鲁迅先生说,他经过所视为“畏途”的香港,算起来九月二十八日是第三回。

第一回带着一点行李,但并没有遇见什么事。第二回是单身往来, 那情状,已经写过一点了。这回却比前两次仿佛先就感到不安,因为曾在 《创造月刊》上王独清先生的通信中,见过英国雇用的中国同胞上船“查 关”的威武:非骂则打,或者要几块钱。而我是有十只书箱在统舱里,六 只书箱和衣箱在房舱里的。

看看挂英旗的同胞的手腕,自然也可说是一种经历,但我又想,这 代价未免太大了,这些行李翻动之后,单是重行整理捆扎,就须大半天; 要实验,最好只有一两件。然而已经如此,也就随他如此罢。只是给钱 呢,还是听他逐件查验呢?倘查验,我一个人一时怎么收拾呢?

船是二十八日到香港的,当日无事。第二天午后,茶房匆匆跑来了,在房外用手招我道:

“查关!开箱子去!”

我拿了钥匙,走进统舱,果然看见两位穿深绿色制服的英属同胞, 手执铁签,在箱堆旁站着。我告诉他这里面是旧书,他似乎不懂,嘴里只 有三个字:

“打开来!”

“这是对的,”我想,“他怎能相信漠不相识的我的话呢。”自然 打开来,于是靠了两个茶房的帮助,打开来了。

他一动手,我立刻觉得香港和广州的查关的不同。我出广州,也曾

受过检查。但那边的检查员,脸上是有血色的,也懂得我的话。每一包纸 或一部书,抽出来看后,便放在原地方,所以毫不凌乱。的确是检查。而 在这“英人的乐园”的香港可大两样了。检查员的脸是青色的,也似乎不 懂我的话。他只将箱子的内容倒出,翻搅一通,倘是一个纸包,便将包纸 撕破,于是一箱书籍,经他搅松之后,便高出箱面有六七寸了。

“打开来!” 其次是第二箱。我想,试一试罢。 “可以不看么?”我低声说。 “给我十块钱。”他也低声说 。他懂得我的话的。 “两块。”我原也肯多给几块的,因为这检查法委实可怕,十箱书

收拾妥帖,至少要五点钟。可惜我一元的钞票只有两张了,此外是十元的整票,我一时还不肯献出去。

“打开来!”

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书又变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一面“查关”,一面磋商,我添到五元,他减 到七元,即不肯再减。其时已经开到第五箱,四面围满了一群看热闹的旁 观者。

箱子已经开了一半了,索性由他看去罢,我想着,便停止了商议, 只是“打开来”。但我的两位同胞也仿佛有些厌倦了似的,渐渐不像先 前一般翻箱倒箧,每箱只抽二三十本书,抛在箱面上,便画了查讫的记 号了。其中有一束旧信札,似乎颇惹起他们的兴味,振了一振精神,但看 过四五封之后,也就放下了。此后大抵又开了一箱罢,他们便离开了乱书 堆:这就是终结。

我仔细一看,已经打开的是八箱,两箱丝毫未动。而这两个硕果, 却全是伏园的书箱,由我替他带回上海来的。至于我自己的东西,是全部 乱七八糟。

“吉人自有天相,伏园真福将也!而我的华盖运却还没有走完,噫 吁唏......”我想着,蹲下去随手去拾乱书。拾不几本,茶房又在舱口大声

叫我了: “你的房里查关,开箱子去!” 我将收拾书箱的事托了统舱的茶房,跑回房舱去。果然,两位英属

同胞早在那里等我了。床上的铺盖已经掀得稀乱,一个凳子躺在被铺上。 我一进门,他们便搜我身上的皮夹。我以为意在看看名刺,可以知道姓 名。然而并不看名刺,只将里面的两张十元钞票一看,便交还我了。还嘱 咐我好好拿着,仿佛很怕我遗失似的。

其次是开提包,里面都是衣服,只抖开了十来件,乱堆在床铺上。 其次是看提篮,有一个包着七元大洋的纸包,打开来数了一回,默然无 话。还有一包十元的在底里,却不被发见,漏网了。其次是看长椅子上的 手巾包,内有角子一包十元,散的四五元,铜子数十枚,看完之后,也默 然无话。其次是开衣箱。这回可有些可怕了。我取锁匙略迟,同胞已经捏 着铁签作将要毁坏铰链之势,幸而钥匙已到,始庆安全。里面也是衣服, 自然还是照例的抖乱,不在话下。

“你给我们十块钱,我们不搜查你了。”一个同胞一面搜衣箱,一面说。

我就抓起手巾包里的散角子来,要交给他。但他不接受,回过头去 再“查关”。

话分两头。当这一位同胞在查提包和衣箱时,那一位同胞是在查网 篮。但那检查法,和在统舱里查书箱的时候又两样了。那时还不过捣乱, 这回却变了毁坏。他先将鱼肝油的纸匣撕碎,掷在地板上,还用铁签在蒋 径三君送我的装着含有荔枝香味的茶叶的瓶上钻了一个洞。一面钻,一面 四顾,在桌上见了一把小刀。这是在北京时用十几个铜子从白塔寺买来, 带到广州,这回削过杨桃的。事后一量,连柄长华尺五寸三分。然而据说 是犯了罪了。

“这是凶器,你犯罪的。”他拿起小刀来,指着向我说。

我不答话,他便放下小刀,将盐煮花生的纸包用指头挖了一个洞。 接着又拿起一盒蚊烟香。

“这是什么?” “蚊烟香。盒子上不写着么?”我说。 “不是。这有些古怪。” 他于是抽出一枝来,嗅着。后来不知如何,因为这一位同胞已经搜完

衣箱,我须去开第二只了。这时却使我非常为难,那第二只里并不是衣服 或书籍,是极其零碎的东西:照片,钞本,自己的译稿,别人的文稿,剪 存的报章,研究的资料......。我想,倘一毁坏或搅乱,那损失可太大了。 而同胞这时忽又去看了一回手巾包。我于是大悟,决心拿起手巾包里十元 整封的角子,给他看了一看。他回头向门外一望,然后伸手接过去,在第 二只箱上画了一个查讫的记号,走向那一位同胞去。大约打了一个暗号 罢,——然而奇怪,他并不将钱带走,却塞在我的枕头下,自己出去了。

这时那一位同胞正在用他的铁签,恶狠狠地刺入一个装着饼类的坛 子的封口去。我以为他一听到暗号,就要中止了。而孰知不然。他仍然继 续工作,挖开封口,将盖着的一片木板摔在地板上,碎为两片,然后取出 一个饼,捏了一捏,掷入坛中,这才也扬长而去了。

天下太平。我坐在烟尘陡乱,乱七八糟的小房里,悟出我的两位同 胞开手的捣乱,倒并不是恶意。即使议价,也须在小小乱七八糟之后,这 是所以“掩人耳目”的,犹言如此凌乱,可见已经检查过。王独清先生不 云乎?同胞之外,是还有一位高鼻子,白皮肤的主人翁的。当收款之际, 先看门外者大约就为此。但我一直没有看见这一位主人翁。

后来的毁坏,却很有一点恶意了。然而也许倒要怪我自己不肯拿出 钞票去,只给银角子。银角子放在制服的口袋里,沉垫垫地,确是易为主 人翁所发见的,所以只得暂且放在枕头下。我想,他大概须待公事办毕, 这才再来收账罢。

皮鞋声橐橐地自远而近,停在我的房外了,我看时,是一个白人, 颇胖,大概便是两位同胞的主人翁了。

“查过了?”他笑嘻嘻地问我。 的确是的,主人翁的口吻。但是,一目了然,何必问呢?或者因为

看见我的行李特别乱七八糟,在慰安我,或在嘲弄我罢。 他从房外拾起一张《大陆报》附送的图画,本来包着什物,由同胞

撕下来抛出去的,倚在壁上看了一回,就又慢慢地走过去了。 我想,主人翁已经走过,“查关”该已收场了,于是先将第一只衣

箱整理,捆好。 不料还是不行。一个同胞又来了,叫我“打开来”,他要查。接着

是这样的问答—— “他已经看过了。”我说。 “没有看过。没有打开过。打开来!” “我刚刚捆好的。” “我不信。打开来!” “这里不画着查过的符号么?” “那么,你给了钱了罢?你用贿赂......” “......” “你给了多少钱?” “你去问你的一伙去。” 他去了。不久,那一个又忙忙走来,从枕头下取了钱,此后便不再

看见,——真正天下太平。 我才又慢慢地收拾那行李。只见桌子上聚集着几件东西,是我的一

把剪刀,一个开罐头的家伙,还有一把木柄的小刀。大约倘没有那十元小 洋,便还要指这为“凶器”,加上“古怪”的香,来恐吓我的罢。但那一 枝香却不在桌子上。

船一走动,全船反显得更闲静了,茶房和我闲谈,却将这翻箱倒箧 的事,归咎于我自己。

“你生得太瘦了,他疑心你是贩雅片的。”他说。

我实在有些愕然。真是人寿有限,“世故”无穷。我一向以为和人 们抢饭碗要碰钉子,不要饭碗是无妨的。去年在厦门,才知道吃饭固难, 不吃亦殊为“学者”所不悦,得了不守本分的批评。胡须的形状,有国粹

和欧式之别,不易处置,我是早经明白的。今年到广州,才又知道虽颜色 也难以自由,有人在日报上警告我,叫我的胡子不要变灰色,又不要变红色。至于为人不可太瘦,则到香港才省悟,先前是梦里也未曾想到的。

的确,监督着同胞“查关”的一个西洋人,实在吃得很肥胖。

香港虽只一岛,却活画着中国许多地方现在和将来的小照:中央几 位洋主子,手下是若干颂德的“高等华人”和一伙作伥的奴气同胞。此外 即全是默默吃苦的“土人”,能耐的死在洋场上,耐不住的逃入深山中,苗瑶是我们的前辈。

九月二十九之夜。海上。

虽然“奴才”还是那个“奴才”,但与百年前不同的是,当下的香港不姓英也不姓美,这一片土地全部都叫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中国人。

人民日报微博转发了一段网友的评论,虽然不是鲁迅先生所写,但字字都有先生的风骨。爱国家应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信仰,不容亵渎。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她有缺点,我们一起修正,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巴金先生在《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里说道:“这个巨人,这个有着伟大心灵的瘦小的老人,他一生教导同胞反抗 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预言着一个自由、独立的新中国的到来,他为着 这个前途花尽了他的心血。他忘了自己地为着这个前途铺路。他并没有骗我们,今天他所预言的新中国果然实现了……他一生诅咒中国的暗夜,歌颂中国的光明。而他却偏偏呕尽心血,死在黑暗正浓的时候。今天光明的新中国已经到来,……为了这个,我们只有更加感激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