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寂静的孩子读后感锦集

寂静的孩子读后感锦集

《寂静的孩子》是一本由袁凌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静的孩子》读后感(一):评《寂静的孩子》

书确实需要一个更负责的编辑,好好修改下不通顺的语句和标点用法。编辑问题在书的后半部分比较严重,有时候会影响阅读。因为编辑,扣一分。

有人批评本书没有使用社会学和人类学式的深度分析,只是停留在了白描阶段。我觉得看到那些孩子的真实生活和未完待续的故事,本身就足够让人反思,何况也不需要每个人·每本书都要用华丽的看似高深的理论去深刻分析社会现状和矛盾。这些日常生活描写背后本身就是孩子的日常,是他们世界里的日常,难道这还不够让人深思吗?

《寂静的孩子》读后感(二):念念碎

在阅读这本书时,他们的伤痛让我感到压抑,但阅读到越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心情越来越平和,或许就有点趋近于对于悲惨事物的麻木吧,想去改变,但好像也无能为力罢了。其中最让我觉得心疼的是北京五环外最后的日子,很难想象有那么一群人在中国最中心的城市的周边过着跟中心城市那么皆然不同的生活,书中也较少描绘与之相关的事,只是描述了关于他们的故事,让人不禁在想一个城市的发展似乎总是要淘汰那么些人,作为一个城市的资本积累。也让我不禁反问,那么我该如何做,才不会成为那一部分呢?就是很奇怪,人总是在怜悯中寻求自保,就挺可笑的吧。以上仅是个人观点罢了……

《寂静的孩子》读后感(三):让人心情沉重

这本书让人心情沉重 在我们发出诸多无关疼痒的呻吟时 有那么多人被生活的重担压的沉默寂静 贫困限制了他们的目光和思维 让他们牢牢的站在泥潭里无法动弹

曾经去支教,与留守儿童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他们尽管偶有欢乐,但大多都是心思沉重,生活的重担让他们过于早熟,早早体会了生活苦楚的他们,手上脸上都是为了生存留下的痕迹。他们埋怨,埋怨自己,埋怨父母,埋怨不公,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如果稍稍不努力,就会被生存法则淘汰。

那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总感觉我能做的,仅仅是杯水车薪,无济无事。现在想想,能帮一点是一点,好歹也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帮他们。

《寂静的孩子》读后感(四):孤儿之间的友谊令人怜爱

最近在读寂静的孩子。闵行的裁缝母子,因为没有社保,孩子要回安徽上学。住在北五环的菜农一家,因为清除低端人口,要被赶离北京。联系到昨天晚上有人上门来查流动人口,户籍制度真是让人无可奈何啊。富裕家庭的天天是疑似阿斯博格综合征,虽然时时威胁自杀,但是却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渐渐好转。孤儿的一章令人无力。但是开头的一句话让我心生温馨: 同舍的志奇在给几个年纪小的室友一个个梳头。被梳的小同学偎在他怀里,伸出一只手摸他半敞的胸口和脸。“摸起来舒服。”孤儿之间的友谊令人怜爱。目睹母亲被父亲打死的孟新苗不知道能不能被美国家庭领养。在书中还是欣喜的看到了很多扶贫的痕迹:志愿者组织,建房补贴,大病医保,新农合。联想到之前看的一本写美国穷人的书《扫地出门》。美国的穷人更多的是因为失业,吸毒,家庭破碎而陷入困境,中国的穷人大部分是因为疾病。全家身体健康的贫困家庭基本没有出现过。

《寂静的孩子》读后感(五):一些碎碎念

先读了差不多3/4,然后《棒少年》纪录片电影出现,后来读完了剩下的1/4。

机缘巧合棒球基地在北京,在那里度过了大年三十。刚走进基地的时候,看到那些皮肤黝黑,手上耳朵都是冻疮的小孩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可能他们好多是从大凉山来的吧,是真的很小很小,一下子就没忍住,赶紧跑出院子,眼泪就噼里啪啦向下落。

后来在基地当天,有幸和下一部《棒少女》纪录片的导演在基地聊了很多,自己原来住朝阳区国贸那边,特意搬到了通州区这边,自己没有驾照,还买了一辆二轮电动车,就是为了定期来基地跟踪拍摄。但是后来了解下来才知道拍纪录片根本不赚钱,他都是要靠接拍影视广告来补贴生活,第一部《棒少年》关注度很高,但是票房一般,加上其他渠道能够盈亏平衡就不错了。

棒球基地的那60多个孩子,其实主要是马虎和小双,有幸通过一部电影让更多人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寂静的孩子》中的各个主人翁有幸通过作者的笔杆子留下了他们的故事。虽然上天对于他们的出生就让他们成为了不幸的小比例人群,可是无论他们中的哪一个,从概率论上来说,最终能够成才的我想还是少之又少,这两个比例相乘更小了,可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最终相乘之后上面的分子。

想起前几天那个走红的中科大博士论文致谢, 是这样一段结尾: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这段话送给自己,也送给这一个个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