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精选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精选

《国家的视角》是一本由[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5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的视角》精选点评:

●每个时代,进步的驱动力都不一样,生产的边界也是在变化的。

●吹太高

●比较冗长,这种书用来换下脑子还不错

●作为一名文科生,哦,不,社会学专业的人,需要通过这样的书来获取对这个世界不一样的看法~以后还需要再读。

●说实话,国内引进的斯科特的书里,这是我最后一本读完的了。这本倒是和哈耶克的一系列书在精神上神似:唯理主义自以为系统加持、科学预见而诞生的致命的自负。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本书对于本地知识、实践知识的重视——这让我想到了波兰尼那本著名的《个人知识》(本书也有征引);以及对于整体主义(强调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认同——这让我想起《翻转式学习》一书。另外,从本书我们可以也反思黄仁宇关于中国缺乏数目字管理这一著名观点的皮相:其实不是中国缺乏数目字管理,而是中国历代政府已经有了数目字(清晰化统计)之外的其他管制手段,比如思想控制等等,已经很能榨取民力了。没有数目字管理,也许反而保留了一定的空间,让老百姓有空子可钻。另外,量子计算机、大数据和AI,看架势对精密信息的获取、分析、控制又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乍看之下和某国无关,但是每一章都能联系到,简而言之,这不就是《老子》的無為嗎

●问题也对 解答方案也对 然后呢 真矛盾

●永远不可能为未来立法!轻一些视觉编码式的简单狂妄,多一些对未来的敬畏与保留。

●米提斯!

●中后段实例部分有些冗长。最重要的是:人如何看待其他人、人组成的社会、其他社会的问题。无人机总是做出一些非人决策,误将视觉上的美观理解为理性。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一):读后感

从经济的角度抽象国家的构成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但是整本书真的过于絮烦,做点减法会更精致。

副标题所说“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其答案就是整部书在批评的“极端现代主义”。那些试图改善地球上其他国家的人类的项目,也都曾经试图改善过我国人类的状况,大部分也都失败了。

作者认为这种失败是系统性的,来自于“极端社会主义”的底层逻辑:共产主义强调的现代化、宏观化。

本书成书时间在上个世纪,书里的所有项目和理论也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甚至是上个世纪上半叶的产物,我认为还是有它的时代局限性。

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后,很多所谓的“失败”项目反而真的改善了生活,比如线条化规划的新兴城市/城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塞车的问题,比如规模化的农场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整体的人口迁移真正地解决了贫瘠地区的贫困。另一方面,整本书呈现出的“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论调,在极大受到“大国崛起”红利的当下,似乎是不太容易获得认同。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二):375

第一,美国大学的文科教授天然就对集权和国家统治有着深入骨髓的敏感和反感。

第二作者论述的逻辑有内在缺陷,任何一个行动小到个人行动,大到国家级的项目总是有利有弊的,不能因为一个项目存在的缺点就说这个项目是错误的,是失败的是不值得做的。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机会成本几乎可以说是成本这个概念的唯一正确的定义。选择了一种模式,就必须放弃其他所有模式。由此也就必须承担这个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工厂化生产的标准西红柿口感可能是没有绿色纯天然的西红柿好。但如果我选择天天吃绿色纯天然的西红柿,我就必须放弃去买最新的iPhone。

第三,为什么国家主导的项目会失败,这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失败才是常态好不好,尤其是第1次做的时候,失败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不断的改进就是好的城市,人类的发展也由此而来。如果按照作者的路数推演下去,避免犯错或者说避免失败终极的解决方案就是不做事情。那人类最好的方式是回到树上去吃树叶,这样就可以避免所有的环境灾难,也可以确保物种的多样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只能依靠发展来解决,妄图回到过去从来没有解决过任何问题。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三):国家的视角

斯科特这本《国家的视角》副标题是: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我看完后,觉着副标题是:那些试图通过驯服人类与自然实现自己野心的项目是为啥失败的。

站在国家的视角,主要只有一件事:税收。在国家这个地图上,自然能带来什么,人能带来什么。于是,需要规划,需要统计。

书里用了一个词:极端现代主义。意思就是现代是一切,别的都可以忽略。

首先斯科特用德国森林做例子,把森林里低价值或者没价值的树种都砍伐一空,只种有价值的单一树种,最后怎么样了呢?整片森林都严重退化,并没有像科学家与政治家希望的那样:提供可能的最大恒定量的木材。单一树种,同一树龄难以抵抗害虫,气候、枯萎......

自然和人类一样,多样性才有活力。极端现代主义是规整划一,是闭门造车的乌托邦,对于自然和人类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斯科特用苏联集体农场做例子,用巴西利亚城市做例子。

幸好有多样化的个体私营在做对冲,极端现代主义才苟延残喘着。其实就是死路一条。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四):主旨提要

什么是极端现代主义呢? 最好将其理解为对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强烈的( 甚至是僵化的) 信念。 这些进步与183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和北美的工业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中心就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 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 生产的扩大、 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 不断满足人类需要以及与随时对自然规律的科学理解相应的不断增长的对控制自然( 包括人类本性) 的超强自信。 因此极端现代主义是一个关于将科技进步应用于——往往通过国家——人类活动各领域的全盘幻想。 如果说, 像我们所看到的, 国家简单化和实用主义的描述倾向于通过国家权力的活动按照其表述来改变事实, 那么可以说极端现代主义国家开始于一个全方位的新社会药方, 并意图将其实现。我认为多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国家发展的悲剧都来源于三个因素致命的结合。 第一个因素是建立对自然和社会管理秩序的雄心。那些革命導師们设想了全面理性的社会工程, 这些工程包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改善人类生活。 作为一种信仰, 极端现代主义并非为某种政治倾向所独有: 我们将会看到, 左翼和右翼都有极端现代主义。 第二个因素是毫无节制地滥用现代国家权力作为达到目标的工具。 第三个因素是缺乏抵制这些计划能力的软弱和顺从的市民社会。 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欲望, 现代国家提供了实现欲望的工具, 无能的市民社会则为建筑( 反) 乌托邦提供了平整的基础。——《国家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五):无题

斯科特这本书的书名叫“国家的视角”,从书名出发,它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带着自身的目的会更愿意选择规模化”,从论证此观点的角度去看,斯科特是有些失败的。要充分论证这个观点就需要更多的比较分析:如果主体不是“国家”,是不是也有这种选择规模化的倾向?如果确实只有国家具有这种倾向,那可以将其归结为国家的一种特性,才能论证“国家带着自身的目的有意选择了规模化”;但是如果这种选择是人类的一种共性呢?那就必需进一步探究更深的逻辑,不能草率作出结论。在这一点上斯科特的分析是不足的。 当然如果斯科特的重点不在这个上面,而只是想警示规模化失败的必然性,那就需要把重心移到失败原因更深的分析上,而在这一点上,斯科特的论述也是欠充分的。 关于科学,本书把规模化的选择和科学技术的“教条化”绑定在一起,尽管斯科特在很多章节的末尾都做了澄清,表示所举例的规模化措施本身背离了真正的“科学”。但整体上,还是有一些概念上的混淆。 有四个概念需要厘清: 1.科学的核心是一套科学范式,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个结论,实际上所有的科学结论都只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有效。 2.科学推演的起点一直都离不开经验总结,所以科学从来就不与“经验知识”相冲突,区别只在于科学对于普遍性与重复性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需“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科学极其强调实证,实验室里的验证也只是阶段性结论,最终还是需要在真实的场景里做确认,这就是为什么理论上新开发的药物都需要做完三期实验才能上市。 4.科学与技术并不是捆绑在一起的概念。早期的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很少,绝大部分都依赖于“经验知识”。而到了今天,“科学”实际上更多也只是技术的“素材”和“背书”,从这个角度去看,任何一个工程的“科学性”都是需要被推敲的,现实中有很多外部因素会影响一个工程项目在实施中的“科学性”。 关于米提斯,这个概念是本书的点睛之笔,在不确定性成为热词的今天,斯科特对米提斯的阐述和举例有了更广泛的现实意义。尊重个体的能动性,相信赋予个体更大的自由度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是未来产生持续创新的关键,也是避免人被“工具化”,创造更“平等”的社会关系的希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