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烧钱》的读后感大全

《烧钱》的读后感大全

《烧钱》是一本由[美]柏桦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烧钱》精选点评:

●理论建构略扯,但是资料收集极为翔实

●非典型民族志,有点玄乎,马克思与梅洛庞蒂齐飞,没有感觉。有些文字错误,例如p189凡勃仑是“凡勃企”,译注下功夫,但是译笔有些别扭。

●基本上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多种途径,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对烧钱在中国人社会结构中的意义与演变展示出来,有着极强的人类学理论关怀,涉及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礼物交换等等理论,指出社会经济通过形式的神秘化来崇拜价值的生产,而商品经济这通过对实物的物化来崇拜生产。终极的理论关怀恐怕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对传统社会、思维的解构。很典型的人类学著作,需要一定的理论储备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吧。

●越来越看不懂这种没有历史线索的自说自话...

●透過西方馬克思主義、描述現象學和符號學分析「燒錢」這一唯物主義美學的本體論遺產從而導向民族誌與價值人類學研究,這一延續千年的中國傳統在面對國家權力的強硬仍在民間保持反彈興旺之姿,它根植於農業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傳統禮教與神秘力量的斡旋而非資本主義貨幣符號化,有趣的是,作者將這一行為隱藏的男性權勢主導與焦慮的性別話語還能跟「纏足」相提並論讓人大開眼界,人類學中國研究的極佳樣本。#依舊讀#141

●今年的新书,夫人在开头的序言中以一个妻子的身份、一个同事的身份诉说着对作者的思念与敬佩,也从侧面带我们了解了作者。 整本书中规中矩,典型的人类学学术著作,作者以他者的身份阐释了中国祭祀中烧钱仪式的功能与象征,也诉说了一个外国人眼中对中国烧钱文化的看法。作者分别使用现象学,符号学,结构功能主义等理论,再结合实地调查与收集实物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对“烧钱”这个习俗进行了“中规中矩”的阐释与调查。整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没有局限于习俗仪式本身,而是横向的去展开描述,从纸钱的来源,仪式功能,神圣化过程,未来发展趋势等做出说明。 本书不足的一点,但也可以表示理解的是,很多对纸钱的解释以及对烧纸过程的解释略带有作者的主观成分,在仪式举行者看来有些说明略微逞强,似乎为了解释而解释。

●难以捉摸的文化和传统。

●今日清明。或许正在读这段文字的大部分人在今天都做了同一件事情——烧钱。烧钱是一件很有魔力的事情,纸扎的物件经过烈火焚烧之后,就可以带上人们的思念和祝福,穿越到另一个亡者空间。这项习俗,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千百年。 烧钱,这样一项听起来就很不靠谱还有许多安全隐患的行为,却神奇地在官方百般禁止的前提下,在民间始终长盛不衰地流传了下来。这本美国人类学家柏桦所著的《烧钱》一书,就来研究了这一惯俗的起源、变迁、文化逻辑、和影响。烧钱,看似一件小事,却关乎着宏大的人类学问题。作者广泛收集材料,着手调查,从符号学、现象学、结构主义等等理论出发,对“烧钱”这个传统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调查。 清明时分,扫墓烧钱归来,不妨来看看“烧钱”这个行为背后的深刻的意义和影响。这本书推荐给你。

●为作文章强说词

●(警惕那些强调自己作现象学观察的人类学者

《烧钱》读后感(一):以小见大:日常之行为看中国人之物质精神

“烧钱”这一在中国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被一个国外的学者研究得非常精细也比较透彻。可以看书作者的田野调查的功底非常深厚,收集到的资料也非常的丰富和详细。作者对“烧钱”的解读富有理论性,也有一定的道理。作者认为“纸钱反映的不是一种宗教。不是一种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总体的文化形态和物质世界。”但在具体解释的过程,作者不免说得有点繁复了。可以看出,作者对“烧钱”这一行为研究的巨大热情,也看得出作者力图想要从多个角度深度地解释中国人“烧钱”之行为,但通过作者的阐释,可以感觉到作者不免有些用力过猛。作者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烧钱”,对这一行为进行了“意识形态”上的分析,我个人认为,用社会经济现实关系来探讨民间仪式无疑有些自讨没趣,这一部分写得就比较玄乎,至少对于我,作为中国人来说,并无太多的感觉,有些用理论生搬硬套用以解释社会现象之感。

当然,作者的努力仍然值得肯定,其对“烧钱”行为的深刻解读,也在大部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对于“烧钱”之行为,我并不完全熟悉,但同样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不禁感叹作者深厚的学术和田野调查的功底。不论是“烧钱”亦或是其他民间信仰现象,这些看起来我们觉得平平无奇的事情,其背后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物质精神、社会文化结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民间信仰研究者去挖掘的。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区别“我者”与“他者”,一个主要源头来自于我们的“传统”。“烧钱”这一行为,既被官方禁止过,亦会被视为浪费、淫邪,但这又是中国人祭奠已故亲人、祖先和神灵的主要方式。作者值得称道之处,正在于其以“烧钱”这一具体行为,进而对中国人之物质精神进行了具体阐释,尽管似乎有些用力过猛,部分观点也值得商榷,但一个不曾为祖先烧钱的外国学者,试图解析理清烧钱这一来源复杂、方式繁多的行为的努力,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同时,其解释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烧钱”这一传统行为,并不会像一些传统节日那样容易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青睐。因为这一行为,是由诸多大众实践的,你很难找到一个代表性的传承人。也正是因为其大众性,所以,“烧钱”才被我们看得如此平常,同时,其背后往往又贴近中国人的物质精神世界。

《烧钱》读后感(二):《烧钱》碎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以化烧纸扎——特别是之前——的方式祭奠已故亲人、祖先以及神灵。尽管被指为浪费,且曾被官方禁止,但这一民间传统长盛不衰。”

或许正在读这段文字的大部分人在今天都做了同一件事情——烧钱。烧钱是一件很有魔力的事情,纸扎的物件经过烈火焚烧之后,就可以带上人们的思念和祝福,穿越到另一个亡者空间。这项习俗,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千百年。 烧钱,这样一项听起来就很不靠谱还有许多安全隐患的行为,却神奇地在官方百般禁止的前提下,在民间始终长盛不衰地流传了下来。这本美国人类学家柏桦所著的《烧钱》一书,就来研究了这一惯俗的起源、变迁、文化逻辑、和影响。烧钱,看似一件小事,却关乎着宏大的人类学问题。作者广泛收集材料,着手调查,从符号学、现象学、结构主义等等理论出发,对“烧钱”这个传统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调查。

聚焦于烧纸钱这一中国独特的民俗行为,基本上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多种途径,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对烧钱在中国人社会结构中的意义与演变展示出来,试图破解烧钱行为所反映的中国民间信仰的演化奥秘,及其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极强的人类学理论关怀,涉及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礼物交换等等理论,指出社会经济通过形式的神秘化来崇拜价值的生产,而商品经济这通过对实物的物化来崇拜生产。终极的理论关怀恐怕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对传统社会、思维的解构。很典型的人类学著作,对各种来源的丰富案例和资料进行探析和阐释,在理论工具方面兼容并蓄,在史料素材方面多管齐下,在文字表达方面流畅生动。

在书中,讲到了很多有关烧钱的传说和解读,让我们发现烧钱这项活动对我们来说如此熟悉,有似乎如此陌生。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被作者采访过的一些人一样,我们遵从了长辈留下的传统,却没有去想过每一种仪式,或者说是仪式中的每一步,是为什么。

在第六章“牺牲”当中,作者反复将叠金元宝和裹脚(缠足)归为一类,称之为一种“牺牲“,一种“神秘化”。叠纸钱或者裹脚(纸质容器和血肉容器)通过耗费其间的劳动为意在的(intentional)客体也为有意图(intending)主题创造出内外两个维度:意在的课体和意图主体所具有的外部实在存在于一个物质感官的审美世界;而凭借着耗费在外部形态上的劳作,内部空间无法再接近,内部空间就是劳动的结果,就是牺牲的结果,就是祭品本身,就是神秘所在。这种笔记偏马克思主义的叙述激起了我想要了解Blake先生是如何看待缠足的欲望。

此外,同是在第六章”牺牲“中,Blake先生提到,在叠纸钱这个环节,参与者绝大多数都为女性,因为将其称作是女性劳动的牺牲。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点,为何在烧纸环节几乎人人参与无分男女,但叠纸钱的环节中却只有女性,或是在女性的驱使下,加入了儿童。

《烧钱》读后感(三):“烧纸钱”:中国人生前身后的生活世界

[美]柏桦著,袁剑、刘玺鸿译:《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纸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和西方研究共同的盲点:在中国是因为太熟悉,而在西方是因为太陌生。这本书不是一部典型的民族志而是在多点综合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纸钱的社会和文化成因、逻辑、历史演变所做的人类学结合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深入解读。我读过全书的感触是无论对于已经在人类学领域从事研究、教学还是刚刚入门的学生,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纸钱的学术研究专著,而且在对人类学基本理论的解释、应用以及在田野调查实际操作层面上都井然有序地表明了对于其他一般人类学研究事象特别是像纸钱这样看似稀疏平常的事象如何设定至关重要的研究目的和问题、如何切入、如何组织和分析田野调查资料。

研究兴趣是设定研究目的和问题的前提。Blake教授文化人类学的整体研究兴趣是占支配地位的历史结构(特别是现代体系)如何再生产并塑型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特定的外在历史条件下人们如何基于人际间的微观世界(马克思“生产关系”的同义词)生产、破坏、再生产他们的生活世界。具体到对于纸钱的研究,Blake 教授有很明确的概述:

“我更宏观的目的是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并结合胡塞尔的描述现象学,以这双方具有的超验和本体论遗产来勾勒出一种唯物主义美学,从而对价值人类学作出贡献。简而言之,我试图理解世界上的劳动生产方式与存在方式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在物质历史的不同条件下,我们人类是如何作为个体的人创造出价值,并进而在这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造就我们人类自身的。”

Blake 教授经常把纸钱比作是中国的“纸夸富宴”(the Paper Potlatch in China),这也是他继《烧钱》一书发表后一直在撰写的一篇后续研究论文的题目。对于纸钱,他所要分析和解释的不仅仅局限于纸钱是什么,而且是在祭拜仪式的符号(蜡烛、香、食物、纸钱、鞭炮)整体中,纸钱的结构性功能和符号含义是什么?在这种人和神灵世界之间的仪式性商贸中人们化烧给神灵的是什么?以至在更深层次上就纸钱与金钱和价值连带关系的追问:钱是什么 [他的后续论文 《爸爸,钱是什么?——中国烧钱祭灵对这个纠结问题的求解》(Papa! What's Money? An Enduring Question Finds Answers in Burning It for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in China), (2015)]?纸钱在先验还原上何以会成为真钱、进而可以建构一种代替供奉者的不流血的献祭和牺牲?直至最终从中国人生产、生活和生存的根本意义上来看纸钱所注解的价值又究竟是什么?

这无疑是一系列高度理论化的研究问题,同时它们也是人类学学科研究中至关重要而当我们在浮光掠影地看待纸钱时难以提升和抽象出的深层次问题,因为纸钱或者早已无可救药地湮灭在迷信、浪费、荒唐的诟病中,或者人们会表面化地只被纸钱外在的光怪陆离的图像呈现、色彩和造型所吸引。

《烧钱》读后感(四):烧钱的文化机理

烧钱是中国人与海外华裔,乃至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流传已久并普遍实践的习俗。柏桦(C. Fred Blake)在此书中,探索了这一民间习俗的人类学问题:烧掉的纸钱是什么?烧钱在祭祀这一整体性仪式中的符号意义与结构性功能是什么?以及烧钱在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的符号意义与结构性功能又是什么?是什么力量将这一传统从古代封建社会延续到市场经济的当代?基于这些问题,作者先从烧钱习俗的一般性描述开始,利用结构主义和象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象学来解释烧钱习俗的符号意义与结构性功能,最后结束于烧钱在资本主义经济下产生的创造性发展。作者得出结论:烧钱习俗作为一种仪式性的生产和再生产方式嵌入中国高度发展的封建帝国工程(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文明教化),而这一习俗循环往复的动力来源于纸钱劳动实践所构筑的本真性(authentic)价值借由神秘化过程向精神价值的转化。

柏桦通过纸钱试图理解中国人以劳作为核心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指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形态与其中的社会关系总体,体现为金钱纽带联结的以“物”为中枢的社会经济。作者立足于纸钱的社会与历史形成,揭示了这个生活世界如何维系下来。而这一过程的运作机理是价值的产生、实现和循环(类似于库拉、夸富宴)。价值产生于“物”的生产性而非交换性,也就是在自觉性劳作(未被异化的劳动)中不断努力、付出和牺牲的共同感受,是一种本真性的原初价值(如元宝的字面意义)。价值的实现与转换的关键在于自觉性劳作中身体与物的交融(感官体验,如折叠、触摸、看、嗅),在神秘化过程(是一种物的观念化与形式转化,如焚烧、缠足)中,世俗可见的价值成为永恒至高的精神价值(仁的理想),并再次影响人们对物的观念(宏观上对社会秩序的就范),实现价值循环,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得以不断再生产地维系下来。

作者受训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的黄金年代,并结合历史唯物主义与现象学弥补结构主义在历史性与本体论方面的不足。他同时利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多点民族志,结合历史文献、口头叙述、民间故事、新闻报道、网络帖子和其他文本记录)和理论传统(“中西结合”),是具有相当的创新性,不是停留于某一种理论或材料的内部而自说自话。特别地,历史唯物主义与现象学的同时介入使宏观历史与微观经验的联结更为紧密,使烧纸的结构功能分析更接近文化普同性与整体性,作者强调“纸钱不仅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它还是一个根植于常人的生活世界中的具有韧性和分布广泛的文化形态,其本质就是将事物还原为生活世界本身”(132)。正如作者坦言:“我心目中的人类学是在历史、文化、经验和存在的更高层面的辩证解释和扬弃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的,而不只是将文学描述和实践理论合并、拼凑成一个文本。”(160)虽然不同理论路径难以协调,但作者对几种理论的利用是基于其中一者难以独自形成社会文化的整体性与客观性认识,而对不同理论的辩证扬弃实现了任何一种理论的自我超越。最后,作者的理论高度并非局限于中国人烧钱这一地方文化现象的结构分析,而是通过多种材料与思想分析的结合,发展出一个理论框架,他称之为“唯物主义美学”,以试图理解在不同的物质历史条件下,人类作为个体创造价值与人类社会造就自身之间的关系(9)。

这部作品也体现出大部分海外中国研究的问题:问题意识与理论框架令人拍案叫绝,而这些欧美学者对经验与文本材料的理解并不严密(即使他的研究助理兼夫人是中国人也难做到万全),导致理论与材料的契合度不易令人完全信服。但这个问题并不值得深入谈论,尤其之于这样一部试图超越传统民族志的研究。

《烧钱》读后感(五):用理论阐释生活,但更要用生活回应理论

《烧钱》在一个理论的角度上,对烧纸钱这一民俗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整本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到第三章,分别从现在与历史的双重角度,介绍什么叫纸钱,纸钱如何形成;第二部分为第四到第六章,介绍了烧纸背后的意义;第三部分为第七、八两章,讲述了纸钱的新变化;最后一章为结语,对本书的主旨进行了回顾。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作者的切入面极广,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民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而且不仅仅是事实层面上的描述,更有理论意义上的阐释,这些阐释极大丰富了烧钱这一行为的内涵,扩展到整个传统社会何以维持稳定的层面上。在作者看来,烧钱这一行为,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他同时具备至少三重意义的象征性。

首先,烧钱的过程,本身是沟通阴阳的重要过程。纸原本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在阴阳共存的前提下,通过“烧”这个过程,而实现了沟通阴阳的目的,从而使得已经死亡的人,也能共享现世。

其次,烧钱并非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整套仪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部分暗含了中国人对宇宙的理解,从开始到终结,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并开启下一个论文。烧纸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了一种结构性的价值。

最后,烧纸构建了一种“奉献”的价值伦理。作者认为,通过烧纸这一行为,构建了一种价值取向,即人应当将自己的劳动奉献出去,进而这构成了“封建社会”稳定的基础,即通过一种神秘化的方式,强化了剥削的合理性。

在分析完烧纸的意义后,作者更将视野扩展到现代社会中,以考察这种习俗的流变,尤其是在行文安排上,从纸钱的变迁进入到整个丧葬习俗的变迁,背后展现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功力不可不谓深厚。

对于人类学的调查我自无置喙之处,但是对于解释,我想不能简简单单以自圆其说为要,更重要的是符合一般人生活的观念。如果说因为是人类学家,而具备了赋予意义的能力,那么这种诠释,恐怕就变成了一种权势。在行文中,我有注意到许多问题,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并不一致,而且在论证中也没有找到相应的材料予以佐证。甚至会出现明明有相应诠释的前提下,作者仍然坚持自己以往的看法。这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

作者一些观念的诠释上确实富有整体性,典型如将“梦”的解释纳入到阴阳观念的转化这一巨大的象征体系中。这一解释的精妙在于,并不局限于梦的产生,而是深入探讨梦境背后所据以发生的文化背景,即阴阳世之间的可转化性。

但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却总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例如在关于纸钱的功能描述上,作者引用了一个调查案例(P45),即在一个庙里面,尼姑用纸钱垫油灯,哪怕尼姑本人说这只是使灯座更加稳固,但是作者依然坚持这里纸钱的作用更体现出了一种净化的巫术功能。这种背离当事人解释的做法是否值得可信,我认为极为值得商榷。在另一处作者调查的河北冬祭案例中(P187),作者坚持认为,祭祀者以秸秆引火,表现出了一种对土地的重视。作者给出的理由是“虽然玉米秸秆被视作火种,但纸张本身就是现成的可燃物。”这一解释其实并不符合生活,因为以秸秆引火是中国传统生活的基本经验,而单纯的值钱由于其构造比较厚,而且多数纸张会受潮,引火时并不方便,反而随处可得的秸秆成为了最好的引火材料。否则如果秸秆在祭祀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么为什么在葬礼或者庙宇中,没有进行引火的秸秆呢?

这种对中国人生活常识的缺乏,使得本文的一些结论始终游历在中国人的生活之外,甚至影响到一些关键性的结论。例如在对于烧纸行为的炼金术解读中,作者将点蜡烛、上香、献上食物、烧纸以及放鞭炮视为一个完整的闭环结构,并认为每一步骤都体现出相应的功能。不得不说,这一结论似乎只是一种想象中的构建,而不符合中国人的认知。因为作者将香烛与食物分开考察,这对于传统的阴间观念而言,是一种谬误。众所周知,香烛同样是鬼魂的食物之一,甚至在一些传统戏曲表演中,会有饿鬼吃蜡烛的情景。可见这一过程并非围绕一个所谓完整的炼金过程而言,反而应当予以其他意义的考察。

而关于纸钱起源的讨论上,作者似乎对中国历史的常识缺乏一定考察。在关于社会阶层对等级制嘲讽这一问题上,作者忽略了自唐宋以来发生的礼制庶民化的过程。而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朱熹《家礼》,恰恰构成了庶人礼制的重要理论根源。但是作者仍然将《家礼》视为礼制等级的重要文献,并且反复强调底层对上层的嘲讽,这并不符合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规律。

总而言之,有理论固然是值得赞赏的事情,但是更应当重视的是,对中国人生活世界的描述,更应当基于中国人的生活。一种外来视角可以提供新内容,但脱离了中国人生活的研究,也应当予以反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