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明的崩塌读后感精选

文明的崩塌读后感精选

《文明的崩塌》是一本由[美] 埃里克·H.克莱因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的崩塌》精选点评:

●题目很有意思,那个时间点上确实有挺多引人入胜的地方,所选择的切入口也相当吸引人。但也许是资料不足的缘故,作者的探究不够深入,很多地方都是浅尝辄止,最后所提出的几点也不够有说服力。

●很好看的一本书,前提是需要对Amarna Ugarit Mari Megiddo等等这些有些简单了解。否则不知所云。从书后的研究书目,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书,凭这点就值三星。看有人竟然打两星,我就怒打五星吧。

●近东地区古代史科普系列

●不可否认,巨人让我对历史政治产生了兴趣。

●科普级,作为企鹅欧洲史1的补充阅读,如果能深层次的聊一下宫殿文明的特点以及文化特征就好了

●一部深入浅出的考古科普作品,2014年英文版刚出版。身为考古学资深学者,作者讲述了青铜时代晚期地中海东部各个文明的交流和毁灭史。最精彩的部分是讲述青铜时代中晚期,各个文明的物质交流,比如沉船反映了迈锡尼、埃及、赫梯之间的商业往来;赫梯国王、埃及法老和乌加里特国王之间(居然保存下来了!!!)的往来信件;迈锡尼、特洛伊与赫梯的战争关系。有关这些文明的中文出版物太少,让这本书更显价值。作者还给出了很多论文来源,利于读者进一步深入探索。

●什么才是导致古地中海文明全面崩塌的关键因素?考古学界对此众说纷纭。是地震、气候异变、干旱等自然原因,还是城邦内乱、蛮族入侵等人为祸端?天灾人祸都曾给文明地区带来冲击,但单一的力量不可能带来全盘崩溃。著名考古学家埃里克·H.克莱因引入“系统崩溃论”来解释,多重冲击构成的“完美风暴”,如何奏响青铜时代晚期古地中海文明的终曲。

●在诚品闲逛翻到的,封面很吸引人,先马住。

●总说历史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看一下现在叙利亚的形势,在书中也能找到野蛮人入侵毁灭文明时的场景。

●作者用一本书写出了自己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文明的崩塌》读后感(一):一本好书离不开好的译者

本书的译者翻译实力很强!简直良心译者!读了这本书的确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冷知识~关于那段时间的历史我们真的应该好好读读,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肯定有自身的优势,但是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吸取经验继续前进!罗马是伟大的,古代文明都是伟大的,但是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看历史要站在当时的立场上。

《文明的崩塌》读后感(二):“体系崩溃”是否出现了

难以想象: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地中海世界上,人们虽然生产力低下,使用着青铜器,但是却出奇的将各个不同的文明联系在一起,发展着艺术、哲学、科技、奇观,而且各大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不仅在贸易上相互依赖,也在“末日”这个灾难性事件上互有影响,完全是一副“全球化”的趋势。而且,如埃及法老给赫梯王写家书、特洛伊战争、最早的霸权主义(卡迭石之战)等等有意思的东西,都出现在毁灭之前的几百年里,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这就是古代文明最有意思的地方——传奇而又真实。 不过由此可见,虽然青铜时代末期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制度都达到了巅峰,这是它们互相依存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联动式毁灭,但毁灭之后,则会是新一波文明的诞生,周而复始。 不过本书非常令人失望的一点是,它虽然有着无法挑出瑕疵的装帧、“史诗”性十足的章节设计、充足的一手史料和历史推断力,可是瑜不掩瑕,大量的引用使得戏剧性的章节设置索然无味,古代的神秘感和史诗感被乏味的文字消耗殆尽,而且虽然作者表示这是一个“故事”,但其实连毁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件都没讲好——简而言之,就是不伦不类,故事没讲、所谓的推理也很无聊,仅有的收获就是上述的那些感想和对历史推断能力的学习。当然,我最失望的一点还是在于,作者通篇论述他的“体系崩溃学说”到底是什么、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其实,但到了最后一个字都没有解释清楚,还表示他也不确定…那么本书的社会意义实在是欠佳了

《文明的崩塌》读后感(三):《文明的崩塌》:考古发现与历史谜团

比起资料丰富、内容庞杂的现代史研究,上古史研究,无疑因为时间久远、材料有限、内容散轶等原因,往往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谜团,因此,历史学家往往需要据此提出自己的假设,就何为事实给出自己的看法,哪怕冒着遭人质疑的风险。另外,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进行,某些所谓的共识,也需时刻做好修正甚至重写的准备。对部分学者来说,这看起来极具挑战意味的学科,恰恰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埃里克·H. 克莱因,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古代史和考古学教授,国家地理学会成员就是这样一位研究者。在他那里,上古史不仅是教科书、史学著作上的主题,以史实给人启示,还是能在考古现场进行想象、论辩、盘诘、推翻、重构的存在。熟悉他的读者或学界人士,常常能在考古现场——范围包括希腊、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埃及、以色列等地——发现他专心辨认物质遗存的身影。

公元前1177年,青铜时代末期,包括埃及、赫梯等国在内的泛地中海文明,几乎同一时间走向湮灭,成为上古史的悬案之一。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所谓的外族入侵——正如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在一段时期内论述的那般,还是说地震、干旱等大规模自然灾害的突然出现?抑或是它们同时出现了内乱?是其中某个原因,还是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蝴蝶效应或多米诺效应?对这段历史,疑问远远多于确知的事实。

克莱因以《文明的崩塌》一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隧道,抵达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并发现彼时与当下存在的某些相似之处。尽管交通、通讯技术远远无法与今日相较,但那个时代,泛地中海世界的国家,已经初步具备了后来的“全球化社会”带有的某些特征,这些国家或文明,“相互作用,至少有一部分文明是彼此依赖的”,这或许有助于解释它们为何会在几乎同一时间走向瓦解,尽管未解之谜依然很多。

但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学术界的持续争论,我们并非对公元前1177年左右的世界一无所知,虽然所能描绘的,短时间内仍为粗糙的轮廓。我们确定的是,虽然这些国家或文明沿着各自的历史轨迹发展,但它们之间存在不少交集。无论是频繁的经济往来(交易的货物包括日常用品以及奢侈品),还是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比如建筑、壁画上的类似风格),都表明,当时的世界远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彼此隔绝。

贯穿《文明的崩塌》,是“或许”“似乎”“可能”“大约”等表示留有余地的词,读者未免会感到些许意犹未尽,可上古史研究本身,就是从种种不确定当中寻找能够确定的内容,就像一场趣味横生的洞穴寻宝。针对公元1177年泛地中海世界的诸文明几乎在同一时间湮灭,学者们有各自的解释,它们的前提、立场和结论存在差异。但相比之下,多因素共同决定论,以及由此引发的乘数效应,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段历史,多少也可以为我们理解,甚至部分解决当下全球化时代的困境,提供些许方向。

《文明的崩塌》读后感(四):前四章都在实证叙事,可以直接跳至最后一章

导致或促成青铜时代晚期之末文明崩溃的原因也许很多,但似乎没有哪个单一原因会造成灾难。 ① 这个时期显然发生过多次地震,但通常说来社会是可以从地震中恢复的。 ② 有文字证据证明爱琴海和地中海地区曾发生过饥荒,现在也有科学证据证明那里曾经发生过旱灾和气候变化,但是那里的社会一次次从中恢复。 ③ 我们或许有希腊还有黎凡特等地曾经发生过内乱的间接证据,尽管这些证据尚未得到证实。那里的社会再一次从动乱中纷纷恢复。此外,叛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非比寻常(尽管与中东近来的情况恰恰相反)。 ④ 在北至乌加里特、南至拉吉的黎凡特地区发现的考古证据都证明了入侵者的存在,至少他们是来自爱琴海地区、安纳托利亚西部、塞浦路斯当中一处或多处的初来乍到外来者。有些城市被毁之后遭到遗弃,有些城市被毁之后重新有人居住,还有城市未受影响。

⑤ 国际贸易路线即使未被完全切断,显然也受到了一段时间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各种文明,我们尚未完全厘清——就算对于那些极度依赖外来商品的文明如前文探讨过的迈锡尼人来说也是如此。

⑥因此,基于目前可以得到证据,我们看到的或许是一个体系崩溃的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是通过“乘数效应”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其中一个因素影响到了其他因素,从而放大了每个因素的影响。或许那里的居民能够逃过某一场灾难,譬如地震或旱灾,但是他们却难以在接二连三的地震、旱灾和入侵者的共同影响下幸存下来。接踵而来的是“多米诺效应”,随着某一文明的分崩离析,其他文明也纷纷倒下。考虑到他们生存的世界有着全球化的性质,某个社会的崩溃对国际贸易路线和经济的影响足以带来其他社会的灭亡。

⑦复杂性科学或理论是对一个或多个复杂系统的研究,旨在解释“一系列对象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如牛津大学的尼尔·约翰逊(Neil Johnson)近来所写,这种理论已被用于解释(有时用来解决)交通拥堵、股市崩溃,癌症等病症、环境变化甚至战争等种种不同的问题。约翰逊认为,可用复杂性理论方法来解释的问题必须要涉及到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要“包含着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客体或‘自主体’(agents)在内的集合”。她引述了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的肯·达克(Ken Dark)的说法:“随着这种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增长,维持整个体系的稳定就变得愈加困难。”这种情况被称为“高度连接”(hyper-coherence)。

⑧海上民族更多是打破国家贸易垄断的商人以及崩溃后的难民形象介入文明崩溃,在古代国家中央集权消散,权力分散后。

在青铜时代晚期300多年间——大约从公元前1504年哈特谢普苏特统治开始至公元前1200年后所有文明的土崩瓦解——地中海地区一直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化世界。

《文明的崩塌》读后感(五):文明有隐痛

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享受着文明带来的种种利好:更便捷的贸易、四通八达的联系网络,以及比过去更易于得到的信息。一切在向前发展,回顾过去,譬犹一个盛年之人,回首蹒跚懵懂的往事。然故事的另一面在暗中重演:希腊经济混乱,利比亚、叙利亚、埃及的内乱,外族入侵,诚惶诚恐的土耳其和以色列,约旦的难民,伊拉克的动荡……这不只是考古学家埃里克·H·克莱因在他写书的2013年忧心西方局势,似曾相识的场景早在公元前1177年就发生过一次了,继而,青铜时代的地中海文明崩塌,出现了数百年的“黑暗时代”。

《文明的崩塌: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重拾了这段历史。今日的文明并非特例,考古学证据显示,青铜时代的地中海文明非常繁荣。这里指的还不仅是各个民族基本的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发展相对稳定,他们还有相当成熟的文化,譬如,宗教仪式、节庆、壁画、文字、文学创作等。他们可以驾驭各种原材料,用金属和宝石制作武器和首饰,能发展出海上交通网络,进而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外交和贸易往来。试想,一个会享受的国王,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之便,他可建冰窖来存储冬天雪山上收集来的冰块,待来年夏日畅饮冰镇饮料;他可吸纳外邦的医生、工匠、织工、乐师和歌手为己所用;除了收获“贡品”,他还慷慨地赠予他人礼物,结交势力不输于己的姻亲,拉拢盟友、同仇敌忾;战争不是唯一的手段,孤立一个民族,不与之通商,同样是具有威慑力的手段。3000年前的地中海世界已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这个角度来说,“全球化”只是在文明崩塌之后的再发明。

通常来说,我们愿意去相信,一个系统的、高度复杂的网络会相对稳定,因为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一条通道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即使某一处行不通,还有其他的选择或备用途径。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青铜时代的地中海文明不可谓不成熟、不发达,它的轰然崩塌对今时的我们仍有启迪:我们的文明,亦未必固若金汤。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都在分析和猜测青铜时代文明崩塌的原因,他们找到了不少证据佐证自己的观点。比如,后果惨重的大地震、极端干旱的气候、各民族的内乱、海上族群的入侵,甚至有人认为,私营商人的崛起也是一记重拳,权力变得更为分散,足以颠覆过去的社会框架结构。在克莱因看来,这些证据要么是年代和前1177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有出入(这意味着当时有灾后恢复和重建的喘息,并未直接导致崩溃),要么不是决定性的原因。他提出了“复杂性理论”,认为是种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不稳定,最终牵一发而动全身,演变成不可收拾的结果,而这殊难预防。

克莱因以堵车作比:堵车的发生可能跟私家车的绝对数量、不同道路的情况、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天气状况、沿途的地标、或是某些人的主观意愿、某条看似无关的新闻,也会引发蝴蝶效应。我们可以预测交通堵塞必会发生,却很难确切分析何时、何地、根本原因为何。文明的复杂性给体系加入了太多的变量,这可能是好事,是多重保险;也可能是坏事,给排查造成困难,替危机埋下隐患。

美国作家乔纳森·瓦尔德曼曾在《锈蚀》一书中,记录下自由女神像矗立百年后的状况:铁骨架撑起铜表皮,两者间原本填上了浸胶石棉,但锈蚀严重之处,铁尽被腐蚀了,仅剩石棉苦苦支撑。此类斑驳并不罕见,糟糕的是,它往往被忽视——隐痛常是讳疾忌医者缄口不言的。

——戊戌年读埃里克·H·克莱因《文明的崩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