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读后感锦集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读后感锦集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是一本由刘擎 / 蔡文菁 / 钱立卿 / 陈勇 / 武云 / 施璇 / 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精选点评:

●季风...

●有些讲稿还是挺生动的

●最后一篇特别特别好,人类发明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但物理学最终达致的是一个约除了人的主体性,以至于人类无法理解的真理。

●第七讲文风清丽脱俗,是全书中的一股泥石流……

●数学让物理学和世界变得更简单 但它又回过头来为难我这个世界的常人/the they

●为这本书,想重当一次青少年

●1.恰恰是生命的有朽给予了生者以某种安慰:当我们祛除了对不朽生命的期待、对死后无尽世界的不安,也就能够真正享受此刻生命的欢愉。 2.科学不科学绝不是评判一样东西正确不正确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评价一种东西好或不好的唯一标准。 3.人对自身存在最深刻的领会,恰恰不是一种思考行为,而是情绪行为。 4.感性的本质是一种当下的满足,是一种滋养的生命,而这也是我们居所的本质。 5.因为任何标准都必然来源于某个体系的内部,因此就不是绝对客观的标准。

●特别好。后面“很哲学”的部分读起来有点费力,前面诸多实验让我发现原来很多对于近未来的思考本质都是哲学问题。已加入学生推荐书单

●季风,不解释

●#一周一书#这个有点有趣啊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读后感(一):我希望我能在中学时有哲学课,而不是思想品德

我真的希望在中学时能有哲学课,就像我后来看的那些法国电影里面,学生和老师一起读书一起讨论,看多了还以为法国人只上哲学课。

若是要我回忆起我的青少年,虽然对于目前的年纪来说还未算遥远,但太多的记忆画面也已随着时间往前而变得显影模糊。但忆起那种怀疑人生的感觉,却仍然让我不断回到十四岁某个困倦的午后,继续怀疑着这生活中的一切——父母、班主任、同学同事和路人,是否都只是在演戏,而当我看不到他们时,他们便在那讨论台词和自己的真实生活。那时我还不知道《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看完才觉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现在想想这可能是那时简单的唯我论吧,可是当时(也包括空闲的现在)这念头却严肃地一次次让我困惑,让我不断的怀疑这眼前世界的真实性。而同时,让我又不禁想问一句:为什么是我呢?为什么我是从我这个人身的视角观看并认知这个世界,而不是从我妈、从我同桌的视角呢?难道我只是寄居于我这副躯壳之上吗?我又怎么能知道其他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当时我只知道笛卡尔和数学书还有教室墙的励志名言有点关系,完全没想过去他那找一些回答。

读中学那会应该是《黑客帝国》三部曲应该已经上映好几年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有播,也只觉得是一部打架科幻片,从来没有看完过,并不觉道它还有更深的立意。直到大学时有了互联网和更多的时间,才认认真连着将三部都看完。看完的感觉就像是说:“喂,导演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人生真相了啊?” 害得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得摸摸后脑勺看能否拔掉插头。这又让我不禁想,也许生活里的人都不是演员,甚至可能是虚幻的数据。感谢这两部电影,让我知道有人跟我感受到了一些相似的怀疑。

关于“自我”、“心灵”、科技与哲学的关系、什么是幸福和美等等“大问题”,这本书——或者说这曾经的一系列讲座定能启迪当时青少年们(当然也包括能读到此书的更多人)的思考。也许正是活动那一天,坐在季风书店闷热讲堂后排的,某个内向敏感的青少年因此而不再觉得孤独,因此而对“做哲学”有了兴趣。这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如果说成年人的悲剧是被生活和工作的琐事“困住了”,那么这些讲稿也是适合读的。它或许能带你回到青少年时期的敏感,从而有机会去“审视自己的人生”,而不必陷入一种西西弗斯式的困境中。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读后感(二):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

文/郭初阳

书店=课堂。

懂得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一旦懂得,往往成了厉害的角色,比如阿城就提到过:“我永远要感谢的是旧书店。小时候见到的新中国淘汰的书真是多,古今中外都有,便宜,但还是没有一本买得起,就站着看。我想我的启蒙,是在旧书店完成的,后来与人聊天,逐渐意识到我与我的同龄人的文化构成不一样了。有了这个构成启蒙,心里才有点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书店即课堂——如何贯彻这一认识?有两种方式。其一为连通之法,把这两个场所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是开闸官、牵线人、搬运工与快递员,在第一时间把书(经典的与新鲜的)引入校园,让教室的孩子们了解最新的出版状况与学术动态,假以时日,这个年轻的学习共同体自然卓尔不群;其二为合一之法,以书店为课堂,延请讲师,在书架的环绕中开班授课,这种方式的主动权在书店掌门人,倘若他有充分的教育自觉(自知是教育工作者),那么他就可以化身为一个校长、议会主持人、教导主任、图书管理员、课间餐提供者、贴心管家……这样的话,教育就可以在书店现场发生,直接影响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我看来,这本带着薄荷气息的《季风青少年哲学课》,给人最大的启示就在这里,这是出版界向教育界重新主动伸出的淡绿色的橄榄枝,这是1949年以来,第一本以书店为营地、以书房为课堂、化讲章为教材的书,遥遥地呼应着一个世纪前商务印书馆《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上海世界书局《国语新读本》,开明书店《开明国语课本》等哺育了数代人的伟大教材。

这本薄薄的小书,只有两百多页,总共八讲而已,为什么选择的主题是哲学,哲学能给青少年怎样的帮助呢?书店掌门人在做课程设计时,构想如下:“哲学塑造心智,能引导青少年挣脱权威,拒绝标准答案,对根本的人生问题有所思考,形成判断力,拥有一种不为金钱和权力等外物所奴役的内驱力,让内心丰盈,拥有真实的生活。”针对这个问题,书里面刘擎老师的回答更简洁:哲学是追寻智慧的旅程,不断的怀疑、辨析和探究,有助于摆脱成见与偏见。

哲学能给青少年怎样的帮助呢?倘若请苏格拉底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他会这样说:“许多人不懂哲学。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一旦他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他倒烦恼了,这不是笑话吗?”苏格拉底以慨不避死,从容饮鸩来亲证他的哲学,所以,要说哲学有什么用处,哲学的第一种用处就是教人勇敢。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哲学的第二种用处是教人积极。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区别了两种活动——受内心不安或名利压力驱使而旋转不休的人,只是一个狂热的受苦的奴隶;人们往往把一个坐在椅子上沉思默想,察验自己以及自己同世界关系的人看作是消极的,因为他貌似什么都没有做,实际上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是最高的“积极的活动”,是灵魂的积极性,只有那些内心自由和独立的人才能做到。

哲学还有第三种用处,让人此在而又超越。因为哲学不是生活的装饰品,而是生命的醒觉;不是为了更雅致,而是回到本初的质朴,凝神谛听到那些君临的永恒法则,“某种更高的生活以奇异的刹那在我尚未察觉的情况下忽然掠过我最惨淡的时刻”(梅特林克),把一切都点亮,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刷新灵魂的态度,并持续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多么有意思的叠加啊,一个古典书园化入一种现代场景,季风在地铁车站,书店在地面以下,一群少年人,在一个卡夫卡深深向往的地洞之中,素瓷静递,听人款款言之,世上还是比这更柔和的事么,言语的来来去去,如同早春远树绿色的呼吸,有着轻拂的温柔,和令人渴慕的自由。

然而哲学不需要抒情,思想实验蕴含着意想不到的革命。《季风青少年哲学课》把思想实验作为一种引导孩子们研习哲学的重要方法,在芜杂的现实中,选出一个变量推至极端,哲学家各自所选择的那个变量,也代表了他们对于世界的疑问与解答——芝诺选择的是变化,因而“飞矢不动”;罗尔斯关注的是正义,于是便有了“无知之幕”;维根特斯坦关注的是语言,便设想了“盒子里的甲虫”。而在现实生活中,飞矢当然不会停下来,无知之幕也并不存在,别人的盒子总是可以被揭开检验甲虫这个词汇的真面目的。思想实验并不因为与现实不合而失去意义,那是我们突然跃起,短暂离开地球的时刻,这是哲学家的天真,更是少年的天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今天少年们的想象力与可能性被思想实验所打开,那么明天,他们就有可能用人生实验与社会实验打开这个民族的未来。毕竟一切的革命,都首先是头脑的解放。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读后感(三):哲学是一个动词,年少之时就该去追寻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法国毕业会考题与中国高考作文题

每年一到高考季,除了路人捡到准考证亲自送还给焦虑又粗心的考生这类感动全市的新闻外,还少不了好事者翻出神一般的讨论“平等是不是自由的威胁”,论托克维尔等等的法国毕业会考题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做各种高下立判令人汗颜的比较,接下来教育专家们痛心疾首的批判,各路网民又陷入深深的怀疑,只有家长和考生才不关心你们又在对比什么讨论什么,填好志愿才是正事。第二年教辅们又开始押作文题,推荐各种空洞的写作秘籍和浮夸的好词佳句,一年一年,周而复始。

把法国毕业会考题与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相对照其实是失焦的,决定高中生进入哪种水平大学的法国毕业会考,无论你今后打算报考文科、商科还是理科,哲学都是如同中国语数外一样的重量级必修主课,那些要写成作文的毕业会考题,主要考得不是法语,而是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哲学水平。

所以拿到中国的语境之下,与法国毕业会考题相对应的,应该主要是政治科目下的哲学部分,而我们的哲学课,虽然也讨论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本质问题,但一个自我意识刚刚觉醒、开始对世界投注以怀疑和好奇目光的少年,刚刚发出自己的疑问,便马上被喂养了来自“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答案。再通过应试教育不断地被死记硬背、重复、强化,最后一讨论到世界、知识、人生社会根本问题,“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便成了条件反射,再也没有第二种可能。

诚然,马克思作为哲学家的确是一座高峰,他的思考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但这种把哲学当做一种死的知识,强化成思维定式的学习方式,已经远远偏离了哲学的本质。哲学并非一种知识,而像《季风青少年哲学课》的作者之一刘擎教授所说的:哲学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是一个“动词”,它不是我们能掌握于手的东西,而是一个不断在展开的追寻智慧和生活的旅程。

反观法国的哲学教育,连教科书都没有,自然也没有标准答案,中学的哲学老师会根据哲学的概念和主题引导青少年们去进行哲学思考,学生们的思维是自由的,虽然他们也需要背诵柏拉图和康德(当然就算作为哲学知识的光谱也非常广,所以什么十几岁就通读康德也并非是天才才有的行为),但哲学课主要并不是要获得一种知识,而是在智识上获得如何进入哲学,进行哲学思考的技能,在人格上获得追寻智慧的勇气与动力。

青春期的少年们大多正出于叛逆期,家长和教师的权威正在松动,这正是一种精神断奶的征兆,少年们已经不满自己再被当成孩子,却也没有足够成熟,所以这个时候,越是对他们发号施令,越是会激起他们当面或背地里的不满和反抗。哲学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色,会从根本上塑造一个人的心智。那么,如果此时引导青少年进行哲学思考,让他们挣脱权威,拒绝给定的标准答案,而使用自身的理性去摆脱流俗的偏见、独立思考,不是恰逢其时吗?

再加上,青春期的少年们也同时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有无数的问题,也在慢慢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方式,比起只接受一种单调答案喂养,懂得怎么进行哲学思考的孩子会更有创造力,也更有打破常规的勇气;更不用说哲学对人逻辑思维和读写能力的锻炼,如同肌肉得到高强度的训练。

学好哲学的好处有很多,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因为早年对根本的人生问题有所思考,很早就形成一种自我定义的判断力,进而拥有一种不为金钱和权力等外物所奴役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让人内心丰盈而深刻,就像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那么尽早进行哲学思考,也就更有可能拥有真实的生活。

只可惜我们对于哲学的重视远远比不上法国,孩子们的哲学教养,就那么被粗暴地丢给了用条件放射代替哲学思考的学校教育。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上海独立书店季风书园曾在15年、16年做过类似的尝试,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青少年哲学课程,讨论真假、自我、心灵、科学、爱与幸福等诸多形而上的问题。如今这两期课程的讲稿集结成书,也就有了这本薄荷绿封面的《季风青少年哲学课》。

这有可能是国内第一本针对中国青少年的西方哲学读本,用以开启智慧,而非教授知识。这本书,时间跨度上,从希腊哲学源头的苏格拉底讲到最现代的科学哲学革命,而所涉及的八个形而上主题,同样是历久弥新,被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探讨而找不到标准答案的经典命题。孩子们从中可以一窥西方哲学史的大概,发现人类思想丰富多样的光谱,选择真正切近自己生命的求知方式,而不是被禁锢在某个权威之下,如同井底之蛙;或者被某个标准答案,打断成长路上必须要经历的,珍贵的发问。

除了思想谱系的完整性,这本书也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兴趣和心智。哲学毕竟是一种思维的操练,有着大量概念和思辨内容,青少年不得其门而入的话,便容易产生哲学是晦涩和繁琐的印象,造成从此远离哲学这种适得其反的效果。而这本书则尽量摆脱说教,多以情境化的方式切入主题:比如以“忒休斯之船”的典故进入同一性的讨论,借恐怖电影中的丧尸讨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通过“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思考“自我是什么”?以三女神争夺金苹果的希腊神话追问美是什么……将哲学术语变成有趣的故事、可感的情境,这种思想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本身也是研习哲学的重要方法,再以此为原点带领青少年们深入命题,从形象思维无缝过渡到抽象的思辨,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亲近哲学。

此外,这本书也澄清了一些流俗的成见和蒙昧的错误,“熟知非真知”,比如,科学性并不等于正确性,也不是评价事物好或坏的唯一标准;而所谓“柏拉图式的爱”,并非是冷冰冰的、无性的爱,而是指一种“极为深刻而热烈的灵魂之爱”……这些认知上的误区,哪怕是成年人也很难避免,所以这本书也非常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一起在思考和讨论中成长。

在青春期亲近哲学,就像恋爱一样,恐怕是一种本能。如果恰逢好的陪伴和指点,这种发问的本能便将生发酝酿,摆脱智识上的偏见、蒙昧和顽疾,对理所当然的成见提出质疑,在长大之后收获智慧与自由的果实,开辟出新的可能性。

这本《季风青少年哲学课》与你一起追问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愿所有人年少之时就把自己置身人类与星辰之间,哲思之路永不停步。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读后感(四):哲学能否弥补信仰与美育的缺失?

文/刘苏里

很多人一听“哲学”这个词儿,掉头就走。因为哲学家(在有些地方叫“哲学工作者”)也好,普通读者也好,甚至你自己,要么把哲学“高大上”化了(的确,多数哲学书不易读懂),要么根本没说清楚哲学到底是什么,跟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关系……总之,掉头就跑。

我不敢说《季风青少年哲学课》对“高大上”去了魅——毕竟讲者都是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大学专业教授哲学,即使面对十几岁的青少年,也难免“哲学腔”——但我敢说,以我的理解力,8位讲者的解说,尽量做到了通俗易懂,不容易。

哲学、信仰与美育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这本书的其他特点,后面会专门讲,我想趁机先谈谈两点关于哲学的个人考虑。

第一点,“哲学能否弥补信仰与美育的缺失?”这是我读这本书时,想起了蔡元培先生,而想到的。1917年,蔡元培在一次演讲中,提议以美育代替宗教。他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并且也因此“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之议,影响广泛、深远,不时有人因感慨中国缺失信仰而提起它来。我不知道,蔡先生“美育代宗教”,是否策略性考虑,但我知道“一代发财,三代穿衣”的道理,就是学会穿衣服,都得花掉三代人的生命,要是学会欣赏美,是不是要花更多时间?读《哲学课》,让我胡思乱想起来:“代替”美和宗教的,哲学或许担当得起这个角色?

很自然地,你和我同时会想到第二点,就是“哲学是什么,它可以担得起‘代替’美和宗教的角色?”据我几十年的读书观察,分歧最大的,可能就是“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法儿达成共识。但有关哲学的起源,好像有个比较一致的说法,“哲学起于惊奇”。一会儿我还会转过头来就这句话再聊几句。我先谈谈亚里士多德有关幸福的说法。其实《哲学课》第四讲,陈勇老师专门讲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下面两段话,是我读第四讲的笔记:

就上面两段笔记,我还想做几句发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说是“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这句话有点厉害,甚至苛刻。但我认为,它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还说过这样一句话,认识自己的无知,才是最大的智慧。大家都知道,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本意是爱智慧,追求智慧。把苏格拉底两句话连起来理解,再结合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哲学是什么的答案,也就出来了。说俗点儿,哲学跟人选择如何活着有关,或者干脆说,人哲学地活着,生命才有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可说,人向哲而生,在无可奈何情况下,可以代替美和宗教信仰。

如果我没理解错,所谓哲学的“惊奇”,就是对人的存在,人与他人,以及各种事物关系的探寻和追问。大家不妨静下来想一下,一个人如果在“探寻和追问”中度过一生,那该是怎样的一生?具体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你每遇各种人、事,都能停下来多想三秒,更可能的不是增加了烦恼,而是脑子不犯糊涂,更少上当受骗。

“高大上”与普通日常

“以哲学为武器,迎击所有的不公和邪恶”

现在,我们回到《哲学课》这本上来,说说它的几个特点。

第一,就是它援引的例子,引用的充满哲理的句子,当然包括各种理论、思想实验、事件等等,大都来自西方,虽然偶尔可见类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等等。在全部讲读中,到处可见对英语、德语、古希腊语的引用。因为书中谈论的东西,艺术、科学,生命、死亡,智慧、真理、意义,幸福、美德、正义,以及真假、对错、好坏等等问题,都发源于西方人的思考和知识体系。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生活、工作、思维等大多数概念、观念、理论,其实大都来源于西方,都是西方近现代四五百年知识、实验、思想的结晶。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祖上没有可取之处,而是认清一个现实,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或者说我们即刻生活的世界,它本质上,是被西方的知识、实验和思想塑造的,我们要有所贡献,有所发现和突破,最好的办法,不是回到自己的过去,挖掘古典的知识、观念、思想和技术创造,而应该在过去四五百年的基础上,再融进我们过往的经验和资源,养育出新的花朵。哲学、科学、技术如此,文化、观念理论和制度,亦复如此。任何企图拿出自己的一套特殊的知识、经验来应对四五百年的积累,以体现自己的特殊性,自己的独特样式,不仅徒劳,而且贻害无穷。

第二,如何让“高大上”的哲学,进入普通人的日常?首先要破除哲学专业的壁垒,既有语言的,也有概念框架的,还有思维套路的。这一点,刘擎老师的第一讲,是个典范。

对于一个普通读者,或许还知道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但要知道贝克莱、普特南就比较困难了,再说到杰克逊、葛梯尔,估计连许多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未必知道。

但这些名字,都出现在刘擎的讲座中,他是怎样让普通人认识这些哲学家的呢?就是通过各种“思想实验”,各种例子,比如龟兔赛跑、飞矢不动、芝诺悖论,而这些例子和实验,跟我们可以理解的日常事物联系在了一起,只是我们平时没在意它们跟哲学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有那样一些被称为哲学家的人,很认真地思考过它们,而当刘擎将你熟悉的事物跟某位哲学家联系起来以后,你如此容易地知道并记住了他们。

维特根斯坦讲过“私人语言”问题,如果在维特根斯坦本人的书中,估计你首先不会去读,其次,读也未必读得下去,再次,读下去了,未必读得懂。刘擎用人人都有的有关“疼”的感受作为例子,一下子就把什么是私人语言的问题给讲清楚了。刘擎的讲解,不仅激活了你对私人语言过往的感受和经验,甚至还会激发出你某种智识上的乐趣,因为某次跟朋友争论,吵了两个小时,最后发现,你俩谈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或对问题的理解,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俩小时相当于鸡同鸭讲,各自对牛弹琴。到这时你在读读下面这句话,“语言规则源自共同的用法,语义的意思是在语言游戏的使用中形成,而语言游戏是公共游戏,你一个人不能独创一套有意义的语言。”就可能比从前没由来地读它,真正多了一层理解、懂得。

维特根斯坦早期重要的哲学著作,曾改变了当代哲学方向。

再比如,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也就是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定论”,就是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不同。伽利略用两块不同重量的石头做了实验,结果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刘擎说,或许伽利略根本没跑到比萨斜塔做这个实验,他只是通过逻辑推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要知道伽利略是怎么做到的,可去读本书20-21页。刘擎的结论首先是,“逻辑很有力量,会帮助我们清晰地思想”。但问题比这要复杂些,因为存在一个叫“逻辑悖论”这回事,所以逻辑“有时又会迷惑我们”。

第三,《哲学课》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传统”的继续。什么传统呢?给年轻人或普通人讲哲学,也可以说是哲学的普及化传统。我可以随手举几个例子,作者有中有外:《哲学家,请回答!——小孩子的哲学大问题》 《101个哲学脑洞 》《哲学起步 》《哲学课的逆袭 》《14岁开始的哲学思维训练 》《哲学的历程:西方哲学历史导论》《思想:哲学基础导论 》《30秒探索书系 :哲学 》和《通向哲学的后楼梯:34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等等。据我观察,这股潮流,并非悄然而至,但不被媒体注意。它的规模如此之大,来势如此凶猛,说明它们深受市场(读者)欢迎。季风书园2015年便着手这项事业,可谓独具慧眼,而所有参与的讲者,履行了应有的责任,把“艰涩难懂”的哲学,送到每位年轻人的手里。

这项事业,在一个信仰和美感缺失的地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想,把哲学引进每个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并通过它,训练对美的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踏上爱智慧、追求智慧的道路,或能拯救我们自己于焦虑、怨怼,进而以哲学为武器,迎击所有的不公和邪恶的侵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