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白之城读后感1000字

黑白之城读后感1000字

《黑白之城》是一本由苏丹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祼背平装+锁线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白之城》读后感(一):80年代

岁月如波,生活在其间的人,度过身边每个漩涡都觉得惊心动魄。然而时间线拉长了来看,变化反倒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明显。80年代生的人,看60年代的人回忆中的绿皮火车、拥挤不堪的列车车厢、一票难求的春运列车,历历如在眼前,禁不住也要感慨一下,原来几十年的光阴,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改变。原来还有很多东西,真的可以称之为永恒——无论是建筑,还是城市,抑或一个人异地求学的经历。 绿皮火车是哪一年才真正从中国辽阔大地上退场的呢?除了九十年代往后的一辈人,大概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曾在绿皮火车上度过喧嚣的、充满泡面和烧鸡味道的不眠之夜吧。火车站是从哪一年开始才不至于让人连夜带着小马扎去排队等待售票呢?从偏远乡镇开往中心城市的路途永远充满不稳定因素,大巴车可以坐地起价,随时做好半路“卖客”的准备。提前很多天就开始操心寻购车票(20世纪末小镇上只有一家网吧可以代购车票),即便侥幸顺利拿到返程车票(往往只是站票),火车站候车室也总是人潮涌动。墙角有人草草打开了铺盖卷——瞥见这类打持久战的人,心里不免能又安定几分,即便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几个小时也还是能慢慢捱过去。好在学生返校季同一节车厢里多是学生,相互探问几句,也能给买站票的人轮流让个座。彼此交流一下校园生活,漫漫旅途中凑一圈扑克,嬉笑间离愁便冲散了。下半夜倦了,眯眼打盹不免放松戒备,头一点一点地,不由自主靠在旁边几小时前素未谋面的人肩上,陡然惊醒了迅速拔起头,羞惭地环顾四周,也并无人察觉。如此一直到晨间的广播响起,大家纷纷起身收拾行李,下车各奔东西。 东三省的火车,直到本世纪依然如作者回忆中那样,独具东北人的特色:即便在车上,啤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列车广播的节目会出现东北二人转,不可思议。 没有去过充满俄罗斯风情的边疆一线城市哈尔滨,也没有见过文中描述的教学主楼与学生宿舍楼,但在描述中,隐约可以想见这所院校当年的风彩。建筑几经变迁,学校里的人也是来来往往。只有大学宿舍楼的狂欢,成了所有人记忆中最不可磨灭的色彩。那种青春的激情与惆怅,大概是长者回顾往事时最感慨、最怀念的。 从离开故乡负笈求学,到大学做毕业设计,再到毕业分配,不顾父母意愿留校任教,再到后来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整个青年时代的奋斗历程,穿插着对各地城市及其建筑风格的考察,周围人鲜活的形象描写,以及对环境与制度的真实纪录。中国社会80年代的市民生活,在音乐、艺术、社会交际和发型、衣着等方方面面,都以画家兼文人敏锐(兼具工科生不动声色的沉稳)的笔触,做了简明而入木三分的描绘。

《黑白之城》读后感(二):20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原来是这个样子

过去,我国的大学对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反对的,但是,青春的悸动也挡不住敢爱敢恨的少男少女。 在哈尔滨建工学院建筑系81级,有一对情侣,分别是青岛人和北京人,临近毕业时,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请求系领导照顾,把他们一起分配到北京。 然而,系领导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是,说他们是为了分配进北京,是假恋爱,于是两个人天各一方,当时散了婚姻。 没想到,20多年后,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目前在深圳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用一生的行动来证明,大学时代的感情是真挚的。 这个事情,就记载在知名建筑艺术家苏丹教授的散文集《黑白之城》里。 祖籍山西的苏丹,现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在艺术设计、评论、教育等方面都很有建树。 这本书既是苏丹教授的叙事散文集,也相当于是他的回忆录。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1984年8月,苏丹离开故乡太原,踏上了独立人生的旅途。他考入了哈尔滨建工学院建筑系,开启了他的校园生活。在那里求学、考研、任教共计7年。 作者从乘坐绿皮火车,踏上从太原通往哈尔滨的绿皮火车开始,细致入微地回忆了在哈尔滨生活的点滴往事。 之所以把哈尔滨叫黑白之城,是因为书的前半部为“白”,除了迷人的夏秋风景,主要讲述学院内热情澎湃的生活。而把后半部成称为“黑”,是因为回忆触及了社会深层和历史的真相,描述了人性的复杂。 还有,在作者内心,东北的白雪竟然是“黑”的,而黑夜里礼堂的灯火是“白”。潮湿是“黑”的,温暖清爽是“白”的。 在作者的感情记忆中,始终觉得黑与白是难以分辨的。 本书文字幽默风趣,结合许多旧照片,一方面描绘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示这座边城的各种独特景观。 阅读本书才知道,20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正在经历着土木时代。 正如作者所说:“在这座城市里,我开启了用土木营造的方式来应对人生所有的困境和遭遇的方法,认识到结构的力道,也感悟到庇护的伟大。” 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感兴趣,不妨阅读本书。

《黑白之城》读后感(三):关于哈尔滨,关于过去,关于青春的那些记忆,点点滴滴沉淀于内心

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总会有那么几段时光给我们留下了最深沉的影响,而顺带着,这些时光的发生地也就成为这样影响的见证者、亲历者。 苏丹,著名艺术策展人、设计评论家、作家,现在已经成为功成名就的学者、导师。可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他生命中的青年期,也曾经有着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多关于青春的故事。

而他的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哈尔滨这座城市,就是曾经青春最直接的见证,就是过去哪些不得不讲的故事。

苏丹现在把他在哈尔滨求学和工作早期那段关于青春期间的故事书写了出来,并凝结成为一篇篇文章,也就有着这样一本书《黑白之处》,带我们重新走进过去的岁月,去重新经历过去的故事。 一切的开始还是要从1984年,作者考试哈尔滨建工学院开始讲起,作者和哈尔滨这种城市的结缘也就此开始。

一个山西人,第一次远走他乡求学,第一次踏上火车,这就是故事的开始。我至今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坐火车的那种新奇感觉,而作者的回忆也就是从坐火车开始。那还是绿皮火车的时代,从山西到哈尔滨还需要转签,而且要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

那是一直怎么样的经历啊,现在的孩子们可能再也体会不到了,但曾经坐过绿皮火车的人都可以在作者的叙述中感到身临其境之感,都可以再次回想起坐火车的那些奇妙感觉。火车上就是一个小社会,就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奇遇,读着这样的文章,又这么不让我们会心一笑呢?

那么作者在哈尔滨的生活还有哪些奇闻妙事呢?在学校上学又有什么样子的故事呢?在哈尔滨,寒冷一定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虽然山西也会很冷,但和哈尔滨比较一定不再一个数量级,所有,在作者关于哈尔滨的故事中就专门写了关于寒冷的一章《寒冷似一把刀子》,那么这篇故事里都有什么作者关于寒冷的记忆呢?有怎样其他人关于寒冷所受到的磨难呢?当然这里也会有寒冷中的乐趣,比如哈尔滨的“冰灯”奇观,等等。

作者在哈尔滨生活的七年,期间故事还有很多,有随着母亲讨债的故事,有在哈尔滨学校中彪悍的战斗故事,作者还充当了一次“和事老”,也有着作者跟学校因分配的问题而产生的不愉快经历。这些都是在作者成长过程中一段必不可少的经历,可以说没有这样一段经历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作者。

这些记忆都已经沉淀于记忆深处,现在作者把它们重新梳理,重新打开记忆的大门,让他们成为文字,重新走向我们读者,也一定会给我们读者带来新奇的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