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象学读后感精选

现象学读后感精选

《现象学》是一本由[爱尔兰] 德尔默·莫兰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6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象学》读后感(一):note 0.1

第1页,导论,第二自然段引用第一版《逻辑研究》第二卷文句译文

中文译文:“思维体验和认知体验的纯粹现象学”。

英文原文: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inking and knowing”

中文译文比英文原文乱入了“纯粹”二字,实际英文原文并无任何“pure”的字句。

疑问是,胡塞尔在第一版《逻辑研究》第二卷中,是否已经意识到现象学是一门纯粹的科学?还是在之后,比如前书第二版中,才发展了此认识?

通过细读英文原文,发现在接下来的第三自然段,摘录了《逻辑研究》第二版对前述文句的补充文字,即:

“This phenomenology, like the more inclusive pure phenomenology of experiences in general,……”

可推知,此之现象学(This phenomenology),是相似于但不等同于关于一般性之体验的纯粹现象学(pure phenomenology of experiences in general)。

《现象学》读后感(二):读序言

只看了序言,我想序言应该比书本身要有趣很多。 李幼蒸各种春秋笔法,不仅表达了对国内学界“以译代研”的现象(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他在说谁),而且表达了对玄而又玄的语言游戏和诗学格言的不满,认为我们不能再容忍某些国际名人(在相应国人的簇拥下)忽悠我们中国青年一代宝贵精神之未来发展。(难道国内名人的忽悠就能容忍吗?难道这么多年来我们见的还少吗?) 李幼蒸的确是个有品格的学人,他厌恶学界的名士派风气和所谓的创造性话语,要求我们警惕“一味抄袭洋风以图眼前职业上的一己小利而导致民族精神建设的大失”,“要更关心与理性为敌者”,站在比胡塞尔更高的立场上指出欧洲真正的危机在于无法处理好本体论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尽管这也并不是最高最深刻的角度,但显然比关注现象学本身的历史要更有价值)。 哲学如果变成了后现代艺术那样在小圈子里组织话语霸权以及师徒关系并从中牟利,那么他就不再是对智慧的爱,也不再有资格指导人们的生活,这也恰好是所谓本体论和伦理学两方面崩溃的结果。但是大学里的哲学系教授也是在挣钱养家,他们有各种巨大的科研压力,他们不是有闲暇的人,他们更没有余力去引导学生追求知识与美德。当哲学本身成了一门职业,被纳入社会规范化的体制之中时,它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现象学》读后感(三):本书的中译是“存在”的车祸现场

原著的优秀本人不做评论,在这里仅谈从本译本开头到第39页(本人暂时只读到P39)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翻译问题,之所以要谈是因为这些问题实在太过触目:

所有问题中最让人汗颜的便是“存在”的翻译问题。这是个老大难问题,王太庆先生曾在《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这篇论文中给出在我看来较为清晰的分析,在此我不再复述王先生的具体理论,只想用中译文和原文的对比来直观地说明问题,比如中译本第29页(原著第27页)这一句话(注:接下来所有的引文本人将不采用豆瓣的引文格式,而转用中括号“【】”,因为引文中无法加粗,而本人需要对特定字词加粗来突出翻译问题):

【布伦塔诺发现,对于亚里士多德,“存在”的主要意义是由实体范畴给与的,因此意味着一个具体的事物,但称赞了亚氏的重要发现是∶“为真”是“存在”的另一同样重要的意义。有时说“是真的”,只不过是断定某物“存在着”,但存在有一种只属于判断的特殊而适当的真理意义。某物是真的,如果我们判断它是真的。】(以上粗体字全为本人所加)

让我们记住上面的粗体字,再来对比一下原文中粗体字对应的英文表述(英语原文中的粗体仍为我本人所加):

【Brentano finds that the chief meaning of ‘being’ for Aristotle is given by the category of substance, meaning thereby an individual thing, but credits Aristotle with the important discovery that ‘being true’ is another equally important meaning for ‘being’. Sometimes to say ‘is true’ is to do no more than affirm that something ‘is’, but there is a particular and proper sense of truth which belongs solely to judgements. Something is true if we judge it correctly.】

我不禁很好奇:译者真的希望读者看懂自己的译文吗?

在上述原文中, “be”这个单词明显有至少两种含义:1)表 “exist”, 2)表“是”,也即形式逻辑中的系词(A is B),这种 “be”的两重义在欧洲人的语言中十分常见,却是中文所没有的表述(详见上文王太庆论文),事实上本段引文正是利用这种两重义来阐发意见,比如 “being true”-“being”的对应,以及“is true”-“is”的对应,但译者在本段译文中未给出任何注释——难道译者希望读者在看到他翻译的“为真”(“being true”)-“存在”(“being”)以及“是真的”(“is true”)-“存在着”(“is”)这两组看上去毫无关联的词汇中自己看出原文英文单词微妙的对应关系吗?

此外,中译文“存在有”(there is)也容易引发歧义,让人以为是“存在(being)有(has)”。

还有最后一个短句:“某物是真的,如果我们判断它是真的。”——请问这是中文吗?原文—— “Something is true if we judge it correctly.”——明明有那么多更好的译法,为什么要用这种奇怪的倒装?更何况中译文的意思也是错的,原文的意思明明是:“若我们正确地(correctly)判断某物,那么它便为真。”怎么到了中译文这就变成了“如果我们判断它是真的”?——这篡改了原义。

没过几页,就同样一个问题,中译文再次让人瞠目,为了简洁起见,我将直接把原文的对应单词以小括号形式加于中译文后(注意:中译文再次没有在这些关键术语后添加任何注释)(见中译本P32,原著P31)

【某些判断是明证地为真的,是自明的。它们断言什么存在着(what is)。判断并不“结合”或“区分”诸因素,如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学者所说的那样,而是断定着某物如是存在着(existing)。】(粗体为原作者所加)

同样的批评我不想重复第二次了,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中译本第39页(原著第37页、38页),也就是我读到读不下去的这一页,首先是一个漏译:

【“一切判断已经在形式上是判断了。”】

没看到原文的朋友读到这一句估计人都傻了,然而原文是:

【All judgements are already existential judgements in form.】

是的,中译文直接漏掉了 “existential”

最后让我们用同一页页尾的一句话结尾吧:

【判断“没有S是”不应被判断为“判断‘没有S是P’的某人其判断是不正确的"。】

这一句我想把原文放在这就够了,原文如下:

【The judgement “No S is P”(没错,译者连后面这个P都漏掉了) is to be replaced by the judgement: “Someone who judges ‘No S is P’ does so incorrectly”.】(粗体为我本人所加)

最后的最后,一部学术翻译的作品,居然没有术语对照表!译者对此的说辞是:

说得真漂亮,读者们当然“大多数都会基本英语,如有翻检正文主题需要时,可以不难看懂这些索引条目的标题”,然而您亲爱的读者们怎么知道您译文中的哪个词对应的是原文中的哪个术语呢?中译文中大量的“存在魔术”迷得人天花乱坠,一翻【索引】,还全是英文——读者又该如何是好呢?

以上言论有些激动,若有情绪化的不当措辞,还请海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