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叔本华的句子

有关叔本华的句子

编者按:有关叔本华的句子,精心整理而来,如有错误或者句子推荐,欢迎留言评论。

●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事物的存在或发生,仅存于我们的意识中,且只是为意识而存在。所以,人的意识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事物。在大部分的情况中,意识素质的重要性远超过形成意识内容的外在环境。因此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终其一生都是具有相同的性质。一种动物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总狭小的限定在自然所赋予它那种不可更改的性质中。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正因为比喻对于认知来说是强有力的杠杆,所以,能够提出令人惊奇,并且是鲜明、有力的比喻,也就表明了提出比喻的人具有深刻的理解力。 ----叔本华《论写作和文体》

●文字作品跟生活别无两样:在生活中我们随便都会碰见不可救药的粗鄙之人,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就像夏天那些沾污一切的苍蝇;同样,数目庞大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些文字作品中的杂草夺走了麦苗的养分并使之窒息。 ----叔本华《论阅读和书籍》

●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人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越是高贵的力量所带来的快乐,其再现性就越高,所获得的幸福就越稳定。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小说家的任务不是叙述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把微不足道的事情处理得引人入胜。

一部小说如果刻画的内心生活越多,表现的外在生活越少,那这部小说的本质也就越加高贵。 ----叔本华《美学随笔》

●在生时被立有纪念碑的人,后代都不会相信这种评价。即使有人侥幸在生前看到了自己真正的荣誉,也多半是年老之时了,只有少数艺术家和音乐家是例外,但哲学家却很少例外。以其作品著称于世之人的肖像也证实了这点,因为肖像多半是在成名以后才画的,而我们所见到的肖像,大半是描绘着灰发的长者,尤其是以一生经历著写成书的哲学家的肖像。从理性幸福的观点着眼,这种平衡的安排的确很恰当,因为让一名凡人同时享有青春和名声实在太多了些。 ----叔本华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一个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 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人的群居生活可被视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精神取暖,这类似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拥挤在一起以身体取暖。不过,自身具有非凡思想热力的人是不需要和别人拥挤在一块的。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把一个人的性格中的劣性忘掉就跟扔掉了我们千辛万苦挣得的金钱一样。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推理必以成熟和经验为前提,同时要听其自然,在推理能力成熟以前,偏见的印象,将永久有害于它。 ----叔本华《人性的得失与智慧》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死死抓住许多的错误不放,小心翼翼地提防着不让自己检查它们的理由根据,完全就是因为某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的害怕:我们担心万一发现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相信和断言的东西其实是错误的。 ----叔本华

●人们常自我陶醉并且还理直气壮,要知道一个人真正能够了解和欣赏的,到头来还是那些与他气味相投的东西。在一只狗的心目中,世上最好的东西还是一只狗,其他可以以此类推,这就证明了“物以类聚”的道理了。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我们当然就可以奠定这 样的理论:享受现时此刻并使之成为生命中的目 标就是最大的智慧..,因为只有现时此刻才是惟 一真实的,其他一切都只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而 已。但是,我们也同样可以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大 的愚蠢,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刻不再存在、像梦一 样完全消失无踪的东西,永远不值得严肃、认真 的努力争取。 ----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

●付诸纸上的思想总的来说不外乎就是在沙滩上走路的人所留下的足迹。不错,我们是看到他所走过的路,但要知道这个人沿途所见之物,那我们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才行。 ----叔本华《论阅读和书籍》

●对于具有伟大心灵的人来说——他们都是人类的真正导师——不喜欢与他人频繁交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和校长、教育家不会愿意与吵闹、喊叫的孩子们一齐游戏、玩耍是同一样的道理。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复习是学习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在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 ----叔本华《论阅读和书籍》

●感觉到自己的优势对于我们的精神是惬意的。因此,每个人都会天性靠近会给他带来这种优越感觉的物体。因此,一般来说,在男人当中,愚蠢无知的人会受到欢迎,而在女人当中,相貌丑陋的女人能够让人喜爱。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一个真正漂亮的女人不会拥有一个真正的同性朋友。 ----叔本华

●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的了。只要随便拿起任何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读上哪怕是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就犹如畅饮了山间岩泉。这到底是因为古老的语言及其完美的特性,还是因为这些古典作家保存在著作里的伟大思想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无损,其力度也不曾减弱分毫?或许两种原因兼而有之吧。 ----叔本华《论阅读和书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表现出聪明和思想只能激起别人对他的憎恨和反感。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其实就是间接地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对于人来说,最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莫过于精神思想素质,因为人正是基于这方面的优势才优于动物。所以,在社会上,地位和财富可以期望获得人们的尊崇和爱戴,但精神的优势却永远不可以期望得到这种待遇。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当你孤独时,多感受来自人自身带来的快乐,而非靠外部的刺激来充实你的精神。 ----叔本华《论孤独》

●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叔本华

●生活在人生大梦里的绝大多数人与动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只在于这些人比动物多了对将来几年的预见和筹谋而已。 ----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

●智慧之士比一般人更需要阅读、观察、学习、沉思以及训练自己,总之,他需要不受打扰的闲暇。 ----叔本华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穷人为穷困和匮乏所苦,对于他们来说,劳作代替了求知并占据了他们的全副精神。相比之下,有钱、但却无知无识的人却只是生活在感官快乐之中,跟畜生没有什么两样,但这可是司空见惯的情形。 ----叔本华《论阅读和书籍》

●抽象原则常常是不足够的。相比之下,每个人都有某些与生俱来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深藏于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为这些原则是人们全部的思想、感情和意愿的结果。当我们回首自己一生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自己的原则行事,这些原则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绳线操纵着我们。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一般常规的礼貌只是一副张开笑脸的面具,所以当别人偶尔挪动或者片刻收起他们的面具时,我们可不要大惊小怪。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一个人的作品越是属于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那么他的作品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理解。因为他创作的作品并没有体现自己时代的特殊色彩和气息。艺术史和文学史告诉我们:人类精神思想的最高级的产物一般都得不到公众的欢迎。每一个人都只能理解和欣赏与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与读者本人同气相通的作品最能够获得这个读者的欢心。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欲望愈强烈、愈贪求我欲之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更多更深,因为欲望经常附在在他身上不断地啃噬他,使他的心灵充满苦恼。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也就是说,独立、自为思考的人只是在随后才了解到权威赞同自己的看法,而那些权威说法也只是确认了他的这些见解和增强了他的信心。相比之下,那些书本哲学家却从权威的看法出发,把阅读得来的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凑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东拼西凑而成的思想整体就像一个由陌生、怪异的零部件组长而成的机器人,而独立、自为的思想整体却恰似一个活人。这是因为独立、自为的思想就像以活人的相似方式生成:外在世界让思考的头脑受孕,思想果实也就随后生成。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能够遗传后世的声名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得也就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期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却似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虽然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阅读和学习,但随意安排自己思考却的确非自己力所能为。也就是说,正如火的燃烧需要通风才能开始和延续,同样,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须由我们对思考对象的兴趣所激发和维持。而这种兴趣可以是纯粹客观的,也可以只是因主体的利益而起。只有在涉及个人事务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因主体而起的兴趣;要对事物提起客观兴趣,那只有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这样的头脑,思考对他们来说也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但这类人却是相当稀有的。所以,大多数的学究很少对事物感受到客观的兴趣。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约束自己比起任何其他手段都更有效地使我们避免了外在束缚。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独立、自为的思考与阅读书籍对我们的精神思想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这种不同的效果把精神能力本来就有差别的不同人,更加持续拉大了各自之间的距离——因为根据思想能力的强弱,人们各自相应倾向于独立思考或者阅读他人的思想。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天赋较高的人有一个普通人所没有的需求,那就是学习、观察、研究、沉思和实践。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在圣经《旧约》里,贤哲们的说法同样令人莫衷一是:“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烦恼。”在这里,我不会忽略提及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由于仅仅具备了那常规的、有限的智力配给,所以,他们并没有精神智力上的要求,他们也就是德语里的“菲利斯坦人”。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 ----叔本华

●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叔本华

●人为的教育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对这一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经验随后会为这些概念提供直观认识 ----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

●如果有人大声疾呼“名誉高于生命”,这其实就等于说,“人的生存和安适是无足轻重的,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才是首要的问题”。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阴郁而充满忧虑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因此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常常不能如愿。 ----叔本华

●对自己适时的小小约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避免了许多外在的桎梏。自我约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与此相比,来自外在的约束却是严峻和残忍的,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当对某一样东西的要求还没有进入一个人的意识的时候,这个人完全不会感觉到对它有所欠缺。没有这样东西,他照样心安理得。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尽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一点缺乏充足的认识;但是,能否领略这些精神思想的乐趣却首先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思想能力。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如果我们不是由于自己的而是别人的痛苦所激动,以致于哭,那么,我们哭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人的命运中看到全人类的命运,从而首先是看到自己的命运;所以,通过老远的绕道总还是为了自己而哭。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庸俗的人是指那些没有心灵渴求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曾有对知识和见解本身发生的欲求,也无体会与它们相近的美感快乐。若逢美感乐趣正值时尚,他就为了追求时髦,也会试着去品尝此种乐趣,但他并不真正喜欢这些东西,甚至对它们很反感。庸俗的人真正喜欢的是感官的享受,还有就是虚荣心的满足,他们相信这些完全可以补偿其他方面的损失。在他们眼里,香槟和美女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了。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许多人在生活中交上好运确实就是因为他们脸上常常挂着一副愉快的笑容——这使他们赢得了别人的欢心。但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为妙,并从哈姆莱特的不朽名句中认识到这一道理:一个人会微笑着,微笑着捅你一刀。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性格是绝对无法改正的,因为人的所有行事都出自一条内在的原则。根据这一条内在的原则,在相类似的处境之下,一个人只能永远做出同样的事情,而不可能是别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我们让自己被别人骗去的金钱花费至为值得,任何其他的金钱话费都无法与之相比,因为用这笔钱,我们直接买回了聪明。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在听到别人经历过的一件有趣的事情的时候,许多人希望自己生活中也能发生相同的事情,但却完全忘了他们更应该嫉妒那种敏锐的精神感受力,是这种能力让这件事情在描述时发出意义。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每个社交聚会一旦变得人多势众,平庸就会把持统治地位。所谓的上流社会承认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却唯独不肯承认一个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他们甚至抵制这方面的优势。因为优越突出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他人的伤害。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人们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对深恶痛绝。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虚荣与骄傲间有着下列的不同:骄傲是自己对自身在某特殊方面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而虚荣是引起他人对自己有这种信任的欲望,通常也秘密希望自己有此确信。骄傲是一种内在的活动,是人对自己直接的认识。虚荣是人希望自己在间接地获得这种认识。所以自负的人常是多话的,不然就是沉默而骄傲的。 ----叔本华

●一个人人可以产生很多对他本人极具价值的思想,但在这里面只有寥寥可数的思想能够具备能力经由共鸣或者反射而照样发挥出效果。也就是说,只有不多的思想在写下来以后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叔本华

●巨大的精神思想禀赋使拥有这些禀赋的人疏远了他人和社会,因为自身的拥有越丰富,他在别人身上所能发现和得到的就越少。

别人引以为乐的、花样繁多的事情,在他眼里既乏味有浅薄。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的自身比起财产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由此可知,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个人自身才能比全力投入获得财富更为明智。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聪明的人首先要努力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求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隐退;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越多,求之他人的就越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越少。所以人,智慧愈高,愈不合群。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不爱也不恨”包含了全部世俗智慧的一半;“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则包含了另一半的人生智慧。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面对那君王般威力无比的粗野蛮横,真理、知识、思想、理解和机智都退避三舍,被逐离战场。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爱情与其说是一种感情,不如说是一种疾病。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叔本华《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All truth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First, it is ridiculed; Second, it is violently opposed; Third, it is accepted as self-evident.
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 ----叔本华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叔本华

●当我们回首自己一生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自己的原则行事,这些原则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绳线操纵着我们。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他也就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的人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自己的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巴的笨蛋,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东西,那他就只能出此最后一招: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而骄傲了。 ----叔本华

●Talent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hit; Genius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see.
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亚瑟·叔本华

●人们不受事物的影响,却受他们对事物的想法的影响。 ----叔本华《人性的得失与智慧》

●其他不属于智慧和审美方面的快乐都是低级的,那些快乐只会引起意欲的骚动,亦即引导人们进入希冀、欲望、恐慌和争斗之中。不管意欲朝着哪个方向活动,它都不会不带痛苦地全身而退。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认识力在本质上是冷静的。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叔本华

●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过着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浅薄、空虚和充满烦恼的生存才会被视为生活的目标,精神卓越的人首要关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随着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和认识持续地加深和增长,他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整体的统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稳步提升而变得完整、美满,就像一件逐步变得完美的艺术品。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 ----亚瑟·叔本华《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若有一笔钱可以使人不需工作就可独立而舒服的过日子,那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因为有了这笔钱便可以免除那如慢性恶疾般附着于人身上的贫穷,可以从几乎是人类必然命运的强迫劳役中解脱。 ----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

●不管现象如何,真正的智慧是能够针对任何一个个别事物进行彻底研究,并能够完全认识和理解这一事物的真正的、原有的本质。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争吵。 ----叔本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