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唐诗中穿行读后感1000字

在唐诗中穿行读后感1000字

《在唐诗中穿行》是一本由袁凌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1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唐诗中穿行》读后感(一):长安古意

对我而言这本书的阅读感十分清新美好,诗意十足。那些久远的诗人似乎变得不那么陌生,他们变得立体起来,那个年代的一切也随之清晰起来,许多细节带来了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一直觉得作者的文笔是美的,独特的,有意境的。另外很喜欢书中的图画和留白设计等等。

摘抄:

印象中,他对着一片兰叶吐露心声,使得每一茎草尖不光为自身生长,渐渐无边无际。

旷野寂静,同学的表情忽然神秘起来,他侧耳倾听,问我是否听到古人在玉米林中走动。他让我留心分辨深处的沙沙,哪些是植物的摩擦,哪些可能是人的响动。“有人听到过杜牧吟诗,他和其他两个人在玉米地深处喝酒,早上玉米地里一股酒香。”

“玉颜不及寒鸦色……”

伴奏的琵琶也跟上,酒楼内却似霎时空无一人,充满了宫殿静谧的气息。秋气落满宫槐,夕阳转过院落,秋露暗中降临。天空更清晰深澈,多少世代仰望的哀愁,并不能使它稍微蒙上雾霭。那么那些哀愁归到了何处,最后的结晶也许是霜花,六出,见不得日光,在美好的日子一开头就消逝了。

谁会注意这千殿一角冰冻的哀愁。

从纸醉金迷的酒筵到鸡声清冷的茅店雪夜,穿越大片的雪野。

《在唐诗中穿行》读后感(二):穿梭于唐诗中,领略不一样的美

读完《在唐诗中穿行》,我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场别有韵味的旅行。当代作家、媒体人袁凌用他独特的视角,把读者引领到唐诗的世界。穿越时间空间,和孟浩然一起登黄鹤楼,眺望祖国大好河山;和李白一起漫步于秋天的秋浦,共同见证人生的浮沉;和张祜杜牧一起畅饮于谢朓楼之上,高谈理想抱负……

本书写于作者大病初愈之时,刚从结核病中恢复,感到生命的紧迫。因此整本书都能看出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某些见解,他将自己化身为千年前风流倜傥的诗人站在今昔的门槛上眺望过往,真实地体会和面对人性困境。整本书的写作风格就像小说一样,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着一个个发生在过往的故事,跳出了平铺直叙,一贯讲述自己见解的怪圈,别出心裁,耐人寻味。

其实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当今到底应该如何读唐诗?诗,对一些人来说是奢侈品,而对一部分人来说却是必需品。不同的人读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喜欢浅尝辄止,而有的人则喜欢深入钻研。每种方式都各有好坏,浅尝辄止适合消遣,流离于诗的表层,感受诗歌带来的意蕴之美;深入钻研适合学问,探寻于诗的内在,领悟诗歌带来的大气磅礴。而我却很羡慕袁凌先生的这种读诗方式,将自己化身为时间的旅人,穿行于唐诗之中,能与文人对话,交流思想,畅谈感情,这是一种极高的读诗境界!

《在唐诗中穿行》读后感(三):我就是喜欢唐诗

唐诗,也就是唐朝时候的人们做的诗,流传下来的好东西。在中国,大家都是背着唐诗长大的,我也不例外,从小我就喜欢唐诗,尤其喜欢背诵唐诗。

《在唐诗中穿行》,是袁凌老师所著,书中作者没有把唐诗的具体诗句进行罗列和展示,而是把诗中美好的意境进行了诠释。第一章,说的是黄鹤楼,说实话,这一篇我读书的时候很喜欢,现在都还能背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我是北方人,离湖北有点远,黄鹤楼我没有去过,但每当读到《黄鹤楼》这首诗,我就仿佛被作者带到了黄鹤楼的楼顶之上,登高远眺,湖北、武汉、长江之美景尽收眼底。

在我心中,唐诗一直都是美丽无比的。唐诗的美,美在了诗句上,或句子间上下前后对比,或把物拟人化表达,既讲求首尾呼应,又确保逐句衔接深化;唐诗的美,美在了意境上,思念家乡作者可能会描写月亮,如《静夜思》等,描述朋友之间的情谊,亦会用水之深等事务代指,如《赠汪伦》等。

这本书一共八章,诠释了三十多首诗的意境,或唯美、或凄凉、或满园春色、或落魄不羁。书中的好多插图非常应景,插图下面还都配有两句诗。书的封面白蓝相间,有一行不明鸟群飞向远方,是大雁,还是白鹭(因为有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不知道,封面就像一幅《画》,有山有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如今,我已离开家乡好多年,在外工作,打拼,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想起远在家乡的兄弟们,我的心中也涌起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孤独感,除了兄弟,还有我的父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外漂泊的游子,也总会思念自己的父母。

我喜欢唐诗,直到慢慢老去;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多学中文,传承唐诗中优秀的文化精髓,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舔砖不添堵。

《在唐诗中穿行》读后感(四):他把诗句坠落在散文的生活里°

——评《在唐诗里穿行》

文/蓦烟如雪

这是一本精华,我惊艳于这样的瑰丽。

也许看者会出现两种态度,一种是得之我幸,一种是不喜。而恰恰我是喜欢这样的文笔的人,不走寻常路,又活出自我个性。

在前篇说,这本书完成于十四年前,当时作者是在大病中,强忍所写,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烫人心间。

我最近看了不少唐朝轶事,而这本《在唐诗中穿行》也是说盛唐,他先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开始,他没有一个个逐一解释诗词,反而是像剧本一般,把诗仙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相遇,逐一描述,从沙洲,到烟花、布帆,他说,远方是黄鹤楼的真正的主人,它为此迎来了李白和孟浩然,他写了四十岁失意,写着他们的年少,离乡,甚至是那些旧梦,这明明写的一首诗,却句句不带一诗,“在傍晚出门去‘赶场‘,经过长桥,芦荡间飘荡的小径,远方在苇草梢底,淋湿的黑暗原野中一处灯火,这就是旧梦。”

它少了审美的诸多点评,却多了一份让人天马行空的想象,他用文字给诗句装上了翅膀,让人们在诗歌的意境中,无限联想,他甚至用一种串联法,把那些我们没有柔和一块的人,都参与了其中,现实李白、李贺、王维、杜甫、李商隐、魏万……

在孟浩然中,作者会写,从没想过随堂吉诃德远游,也缺乏于巨人和基督的象征,这是作者为他书写的态度,而中外结合的用法,并没有让这篇内容失色,反而容易让人思索,看到他的离开,想到他喜欢待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他去了王维家,而王维素来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而作者又自带涂鸦色彩的文字,写道“孟浩然成了我的模特儿,当我用目光勾勒那些简单的衣领线条,我被自己的每一笔感动了,因为它们集中起来,越来越像我本人”,也许这句话的另一面指的是他们的理念相同,故而在外形上,二者有了相同的结合。

再者,这里故事不单薄,他甚至写了王维在含元殿值宿,他希望有人陪他,甚至想把孟浩然混进内省,不过当时的朝廷还是很严苛的,这样的幻想还是不能实践。

最让我啧啧称奇的是张九龄写的《望月怀远》,在这本书里近多了份情事,写了他的童年,他青梅竹马的表妹,甚至是表妹她嫁后,他苦思写了这个,而在之前,引出这句的是反而是孟浩然,他说,“那晚,月光终于照进了王维的办公室……”,他用这句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折转张九龄,不得不说,这样巧妙的套路,还是很有意思的。

作者的散文功底深厚,用创意的方式去解析唐朝的人物,唐代的诗词,是很另辟蹊径的做法,比起前阵子看的《唐传奇的秘密花园》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引出唐代的小说,一个吐露唐朝的诗魂,二者从古到今的分析方式,都各有不同,不管是住在草庐的杜甫还是孤独的孟浩然,这些诗人都站在文学的顶端,用彼此不同的方式书写了不同的人生。

这是一篇篇有画面有内容的诗句,也是一个个值得你去分析的人物,虽然我不宜一个个解析,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一本把诗句坠落在生活里的散文,美得创意,美得精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