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

《传习录》是一本由[明]王阳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一):整体

1. 《传》是案,《经》是断。

2.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份天理。

3. 务实之心重一分,务名之心轻一分。

4.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5. 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6. 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终年碌碌,至于老死。

7. 上智、下智如何不可移?

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8. 知昼夜即知生死。

保持内心清醒明亮,天理没有片刻间断,才能知道是白天,明白了昼夜知道,还有什么生死的问题。

9. 学校里所做的事,只是为了成就德行。人的才能各异,有的擅长礼乐,有的擅长政教,有的擅长治理水土和种植,这就需要依据他们所成就的德行,在学校中进一步培养各自的才能。

10. 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推致他的良知。若能切实地推致他的良知,过后就能看到,平常所谓的善不一定就是善。

11.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2. 的确没有无念之时。

13.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14. 圣人的教育,不是死守一个模式,对于狂者就从狂处去成就他。人的才能、气质怎么相同?

《传习录》读后感(二):儒学经典,教育范本

最早系统性的看王守仁老先生的学说,是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王老先生功德无量,在才、德、品、性方面都堪称圣人了,也不枉费他一生立学传道的功夫。《传习录》和《论语》《孟子》一般,就是先生和学生的问答语录,但是《传习录》增加了王老先生和弟子之间的书信,信中的内容也基本上是王老先生长篇的理论学说。高考后的我从没有像这些天如此系统的看一本儒家著作,其中一些理念放到现在依然不会过时。

从某种角度上解读,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哲学+鸡汤合集,我对其他哲学主张不了解,不敢诳语,就说鸡汤吧。我突然想起,靠着解读儒家经典走红的“百家讲坛”于丹老师,出名比鸡汤王咪蒙和人民日报早到不知哪里去了。说起来现在的鸡汤越来越让人食不知味,搞得大家纷纷出毒鸡汤段子,大走反鸡汤路线,扯远了。《传习录》也是一本解读儒家经典的著作,劝学劝善劝知行合一,中间的很多教条都可以熬鸡汤,但是比鸡汤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中体现出其他值得学习的地方:

1、逻辑性。逻辑性好是怼人的重要工具,基本上吵架辩论无往不利。书中大部分是提问回答,王老先生在回答中阐述了很多观点都是反驳or否定某些学说,再推销自己的心学。

正本清源大法:孔子云下学而上达,学生求问如何上达,王老先生说下学中包含着上达,这样就将本来的如何通过A得到B的概念换成A是包含B的,这样只要好好的做A,B自然会出现。

将计就计大法:学生问两位古人相互矛盾的论点孰是孰非,王老先生说这两个人说的都对,但是不同阶段和前提说的话,有些话说出来是为了教导人不得已才说的。这样先肯定学生的提问,再从前提和问题背景环境入手解答。

2、打破权威。这一点要和标新立异分开,而且这一点很难得,儒家存在这么多年,任何批判性的思维都需要非常大的勇气。虽然这本书是儒家的延伸,但是王老先生并不希望学生过度解读孔孟圣人的理论。古人也会犯错,有七情六欲,孔孟的德行就一定比尧舜大吗?孔孟留传下文字记录多而尧舜少罢了,仅凭这些都不足以判断。打破权威,不死读书、不认死理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3、辩学而不是填鸭。读到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白天辩学晚上奏乐的生活时,我想起来古希腊的老师和学生们就是这么求知的,而这恰好是现如今美国(别的国家我不了解)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圆桌讨论上课大法嘛。现如今国内教育也在反思,走出国门想要借鉴的国外教学方式,可这不就是古时候孔子及徒弟、王明阳老先生和学生这样的状态嘛。学生都是提前准备问题,在老师的回复中不断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尊重老师但更尊重知识。现在教学都眼红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动不动就人家国家释放天性、人家教育课堂灵活,明明是这么些年我们自己数典忘祖开了倒车,我都替王老先生不服。

我也带着批判性思维在读这本书,其中我持保留态度的是王老先生独尊儒术。书中几处都显示出先生认为佛老、墨家、霸术、帝王术、仙家等都不如儒家,在他看来儒家是心中杂念最少的学派,而其他学说都是弊大于利的。现代对这些学派都很好解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可,我倒是觉得小的时候看儒家学规矩立品格,青少年时期看霸术种梦想,成年后要博览群书百花齐放,中年后回顾一下哪种最适合自己,慢慢修炼吧。

《传习录》读后感(三):《传习录》读书笔记

本周的读书计划完成得比较紧张,工作之余一有空就读,周末回娘家的路上也在读。我们的车在高速上被撞,4车追尾,当时我正在读本周书目《传习录》,还好有惊无险,要不然《传习录》就成了我人生的最后一本书喽。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对王阳明最初的了解止于“心学”,知道他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崇尚“存天理,灭人欲”。只一味求天理而丧失人伦趣味的人想必是个守旧、呆板、腐朽的学究,因此一开始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后来知道了他的“知行合一”,才对他有了改观。这次读《传习录》,是第一次好好的了解王阳明的学说。

封建社会成功人生的价值追求是所谓“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孔子、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王阳明(1472-1529),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世称阳明先生。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仅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孙中山的行动学说、熊十力的心灵哲学、毛泽东的实践论,都多少受了阳明思想方式的影响。日本近代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阳明”。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到台湾后,蒋介石因此并将草山改名为阳明山。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为“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陶行知从心学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我的大学就有一个“行知园”,里面立着陶行知的雕像,可惜我到现在才知道这个行知的真正来源。

“王学”的主要思想有三。其一:心即是理。王守仁接受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他认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

其二:知行合一。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其三:良知说。这是王阳明的原创。是把《孟子》里“人之所不学而知者其良知也”和《大学》里“致知在格物”那两句话连缀而成。要义总结来说就是他自己编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一再强调要用功去除心中的私欲、存养天理。读完《传习录》才知道,王阳明所说的并不是要去除所有的人伦欲望,不是说不要成功,不要做成事情,而是要格去不必要的欲望、自私自利的欲望,如锦衣玉食、妻妾宫室等等。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他指出不要陷入纯理论的枯槁的虚静,要立志专一,在做事中不断磨练。

什么叫立志专一呢?好色就一心全在好色上,喜欢财物就一味去追求财物,难道这也可以算作专一吗?这只是追逐物欲,而并非专一。“主一”就是一心只在天理上。

而在做具体的事情时,也不是死守陈规。惟乾问“执中无权犹执一”(语出孟子),王阳明说,中庸就是天理,就是易。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怎么能“执”而不变呢?所以很难事先确定一个标准,必须因时制宜。后代的儒生们,为了把道理阐述得没有缺漏,就去定一个个固定的模式,这正是所谓的偏执了。

王阳明还说到三个我的痛点。一是关于纯善之人如何应对这个复杂的尘世,他说,君子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未曾担心别人欺骗自己,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罢了;未曾担心别人不相信自己,只是永远相信自己的良知罢了;不曾希望可以事先察觉到别人的欺诈和不诚信,只是永远地体察自己的良知罢了。所以,君子不欺骗,良知就没有虚伪而真诚,真诚则良知晶莹明亮了;君子相信自己,良知就没有迷惑而明彻,良心晶莹明亮这就真诚了。明彻和真诚相互促进,所以良知能经常觉悟、经常明澈。经常觉悟、经常澄澈的良知就像高高悬挂的明镜,万事万物在它面前自然不能隐藏美丑的原形。为什么呢?因为良知不欺诈而诚信,也就不能容忍欺骗,遇到欺骗就能察觉。良知自信明澈,也就不能容忍不诚信,遇到不诚信,马上就能察觉。所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至诚就能无知而又无不知了。

二是关于“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王阳明说:“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大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意。人最怕聪明不到位,也“傻”不到位。若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还是抛除杂念,立志专一,只管埋头栽培的好。当然具体进程中别忘了权变,否则就成了书呆子了。

三是关于“不要动气,中正平和”。根据不同的事情去做不同的判断,做出不同的行为,但是不要动气,一旦动气,就有了人为的善恶,就偏离了中正。格物的要旨就是增善去恶。但是有些恶暂时无法去除之时,也不要产生多余的“气”(此处指的是七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果每个人都去知行合一、致良知,从良好的出发点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是通过私利、私欲的膨胀,该有多好。

这本书值得反复咀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