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的读后感大全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的读后感大全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是一本由[明]王阳明 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读后感(一):《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

学习王阳明心学是一大热潮,心学智慧让现代人摒弃浮躁,回归自心。如何学习和理解阳明心学,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为了读者能够轻松读懂《传习录》,解脱繁琐的文言阅读,这本书在叶圣陶先生注释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传习录》全文的精准现代文翻译。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领悟《传习录》中蕴含的阳明心学智慧。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读后感(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世上的智者,比如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还有中国的孔子,分别创立佛教、希腊哲学体系、儒教,但他们本人却未留一字,都是在授课和与人交谈时由弟子记录他们的思想火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如是,是由弟子、学生记录和整理口述论学。看来中外古代哲学家们都不善于自己整理文稿,不过呢,由于古代不像现代书写工具那么方便,更不用说没有电脑,若一边思考一边书写,很容易打断思路。这么说来,就解释得通这些大哲学家、思想家为什么自己不动笔而要弟子们记录,他们并不是耍大牌啊。

王阳明的《传习录》就是一部由弟子整理的论学语录以及王阳明的亲笔书信。这部语录分为三部分,上卷由王阳明亲自审阅过,中卷是书信集,下卷虽然没有经过王阳明亲自审阅,但这一卷却集中了他晚年学术思想。

王阳明,又称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明史》记载,王阳明出生时取名为王云,但五岁不能说话,告诉他人,改名为王守仁,他才说话。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王阳明)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王阳明)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像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守仁(王阳明)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不料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王阳明)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王守仁(王阳明)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及“四句教”,以及传奇色彩的生平,为数众多的王门后学及其历史影响,在中国近世思想史上无可匹敌。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明治维新推崇阳明学的影响,知识界以现代学术视野与方法对王阳明的研究有增无减,百年间涌现出大量的学术成果。其中,知行合一论和致良知说与万物一体的思想相贯通、相交织,在万物一体的道德的形上学的构架内,道德的能力之知被进一步提升为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作为实践智慧—形上智慧,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不仅指向人类道德领域,而且指向作为道德共同体的整个宇宙。

《传习录》已经出版很多版本,这一部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其亮点是有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校注,非常值得阅读和收藏。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读后感(三):1-3

先生说:“自我省察是遇到事情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自我省察。”

一天,师生们在一起谈论做学问的功夫。

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可以偏执一端。刚开始学习时容易心猿意马、三心二意,心里想的大多是私欲方面的事。因此应该先教他静坐来安定心神。时间久了,他的心思就会渐渐安定。但只是悬空守静,像槁木死灰一样,也没有用。所以还要教他反省自治的功夫。反省自治,就没有间断的时候了,就像是驱除盗贼,必须要下决心彻底根除。没事的时候,把好色、贪财、好名等私欲全部找出来,一定要彻底根除,使其永远难以复发,这才算痛快。就像猫捕老鼠一样,眼睛盯着,耳朵听着。刚刚有一点儿私欲,就立刻态度坚决地将其摒弃,不可以姑且宽容,不可以窝藏,不可以放其逃走,这才是真正的用功,才能彻底除去私欲。等到没有私欲需要去除时,自然就会闲适自得了。虽然《易经》里说‘没有什么事需要思虑’,但这不是初学时的事。初学时必须要在思考如何反省自治上功夫,也就是运用思维来自我反省,只思考天理。等到天理完全纯正时,就是‘没有什么事需要思虑’的时候了。”

先生说:“持守志向就像心痛一样,只能感受到痛苦,怎么会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陆澄问:“如何做到‘惟精’‘惟一’?”

先生说:‘惟一’是‘惟精’的目的,‘惟精’是‘惟一’的功夫。并非是‘惟精’之外还另有一个‘惟一’。‘精’字的部首为‘米’,就以米来打个比方吧。想要米纯净洁白,这就是‘惟一’的意思。然而如果不经过舂簸筛拣等‘惟精’的功夫的话,米就不会纯净洁白。舂簸筛拣是‘惟精’的功夫,不过是为了让米达到纯净洁白的目的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为求得‘惟一’而下的‘惟精’的功夫。其他的比如‘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没有其他的解释。”

先生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不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

陆澄问:“平心静气地休养时,能称为‘未发之中’吗?”

先生说:“现在的人静心时,只会心气平和。所以他在静养时,也只是心气平静,还不能算是‘未发之中’。”

陆澄说:“没有向外表露就是中,安静不就是追求中的功夫吗?”

先生说:“只要去除私欲,涵养天理,就能算是功夫。安静时一心想着去除私欲、涵养天理,行动时也一心想着去除私欲、涵养天理,而不在意是否宁静。如果依靠宁静来实现中,不仅会养成喜静厌动的弊病,并且其中许多问题,只是潜伏下来,难以得到根除,遇到事情依然会滋长。如果一切以遵循天理为主,又怎么会不宁静呢?而一切以宁静为主,就不一定能做到遵循天理。”

陆澄问:“孔子的弟子们在一起谈论志向,子路、冉有希望管理政事,公西赤希望主持礼乐,多少都有一些实用。而等到曾点所说,却像是嬉戏的事。孔子却赞赏他,这是为什么?”

先生说:“子路、冉有、公西赤三人都有私心、有期许。有私心、有期许,就会偏向某一边,就会顾此失彼。曾点的说法就没有任何私心期许,正是根据现在所处的位置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于夷狄之地,就做处于夷狄之地应该做的事。身处患难,就做身处患难时应该做的事。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子路、冉有、公西赤三人是孔子所说的‘有用的器物’的人才,而曾点是‘不像器皿一样局限于某一个方面’的通才明达之人。但是子路、冉有、公西赤三人也都才华卓著,并不像世上那些空谈不实的人。所以孔子也都赞许了他们。”

陆澄问:“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

先生说:“做学问要有个根本,必须从根本上用功,才会循序渐进。仙家关于婴儿的说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婴儿在母亲腹中时,只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离开母胎后,才能啼哭,然后能笑,再然后能认识他的父母兄弟,能站立、能行走、能拿物、能背负,最后天下的事,没有他不能做到的。这都是因为他的精气日渐充足,筋骨力量日渐强健,智力日渐开发,这些不是刚离开母胎时就能得到的,所以必须有个本原。圣人达到‘让天地万物各安其所,顺其自然地生长发育’的境界,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修养得来的。后世儒者不理解格物的学说,见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就想要从刚开始学习时就学尽所有知识、道理,哪有这样的道理!”先生接着又说:“立志用功,就像种树一样。刚开始生根发芽时,没有树干,等到刚有树干时,还没有枝条,有了枝条然后才有树叶,有了树叶后开花结果。开始栽种时,只用一心想着栽培、灌溉就行了,不用想枝、叶、花、果,空想又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忘了下功夫栽培,还用担心没有枝、叶、花、果吗?”

有人问:“人都有心,心就是天理,为什么有人行善,有人作恶呢?”

先生说:“恶人的心失去了本体。”

先生说:“自我省察是遇到事情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自我省察。”

陆澄曾经就陆九渊关于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学说请教先生。

先生说:“除了人情事变,就没有其他事情了。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视、听、言、动和富贵、贫贱、患难、死生这些都是事变。事变也包含在人情当中,其中的关键就是‘达到中庸’,而‘达到中庸’的关键就在于独处时也能做到谨慎。”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读后感(四):跟着王阳明学“知行合一”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这是摘自《传习录》中的一段文字,也是王阳明所传达的中心思想。

第一次接触王阳明,是在给总经理写年终总结的时候。那年国企的文化精神学习中,一直在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做为主题,借用国学中的精粹,将精神学习贯彻始终。

我就这样开始了解“知行合一”的王阳明。

王阳明所创的著作成为“心学”的鼻祖,也是现代人开始修养身心的参照。比如他所说的:“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这都是在我们企业学习中一直宣讲的重点。

也许我这样说,很多人会觉得王阳明只适合企业,不适合个人,其实不然。仔细想想,哪个企业不是靠人力的基本运作才能发展,而人力的基本运作,必须得在修习自己的身心上达到统一融合,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这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就像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样,就像这本王阳明所著的《传习录》一样,两者互为辅助,相辅相成,相携发展。

在《传习录》的介绍中,是这样写的:“《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集中反映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的语录是王阳明本人审阅过的内容,中卷是王阳明的亲笔书信,是其晚年著述,下卷的语录虽然没有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但具体地叙述了王阳明晚年的学术思想。”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上马能战,下马能治,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正德年间,因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被追赠为新建侯并被追谥文成,后人称其为王文成公。代表作有《传习录》《大学问》等。

这样学识与功勋同样卓越的王阳明,岂不是“知行合一”的最佳榜样,跟着王阳明学“知行合一”,极致传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