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

《传习录》是一本由王阳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一):传习录

1.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5.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7.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8.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9.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10.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11.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12.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13.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传习录》读后感(二):知行合一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

对王阳明最初的印象是《明朝那些事》里那个憨厚的形象,读完这本代表他精神精髓的书才发现这样一个憨厚的人居然有如此伟大的见识,这是值得我们一生仰望的学说。

也许是 “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龙场给了他太多的感触,也给了他太多的灵感, 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精髓,而一直都在强调必须要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唯物论者们似乎看中的是要先有饱满的理论基础,再把掌握的理论基础付诸实践。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却强调“知”和“行”一定要同时付诸行动,同时进行。如果只是先有“知”,那么这里的“知”就会显得单薄、寡淡,而“行”则会脱离实际。只有把“知”和“行”同时付诸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传习录》中对“知识不长进”、“看书不能明”的解说让我很有感触,王阳明认为“为学必须要有个本源,必须要从本源上用功,才能逐渐有所进步。”只有找到知识的本源,并在本源上用功,才能让知识有所进步,才能会有长进。而“看书不能明”是因为看书的时候只在追求文字的表面意思,所以才会无法明白作者的意图。

确实,如果看书只是去追求文字表达的表面意思,而不去深究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那么当然就看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了。这又提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上来说,那就是看书必须得思考,思考是寻求本源的动力,也是滋养本源的雨水,只有具备充沛的思考雨水,才能让本源壮大、滋长,并做到“看书能明”的目的。

至于对“鬼”的害怕,王阳明在书中也有解释,说是因为心中有鬼才会怕鬼,呵呵……似乎确实如此,俗话说:“心中没鬼,不怕鬼敲门。”只要心里坦荡,当然不会害怕鬼了,只有心里有鬼,内心不得安宁的人,才会担心鬼怪的到来吧。呵呵……

叶圣陶校注的这本《传习录》值得珍藏,一边玩味儿文言的艰深,一边思考白话的晓畅,这感觉,太酸爽,就像大半夜吃了个棒棒糖,呵呵……

《传习录》读后感(三):知行合一

有位友人指岩中花树问王阳明,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主要强调的内心强大的重要性。实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你看到了花,花才鲜艳,你不去看它花就寂灭不曾存在,世界存在理由只在于你的想法。

王阳明的话都是很有哲理。王阳明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这么多头衔集一身在历史上恐怕没有几人。他所带来的影响之广之深,至今仍然存在。《传习录》就是王阳明著名代表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

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良知,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恶习、欲望埋没。所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也就是发现本心、体悟良知的过程。《传习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末民国以来蒋介石、东乡平八郎等人对其极其推崇。而王阳明的思想立德、立功、立言的经历一直为现代人津津乐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最被别人推崇,知行合一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知行合一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

我想,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也很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这个思想。现代社会更需要我们修炼内心。因为这里有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引诱我们,因为这里有各种思想汇聚在一起,社会转型中思想的碰撞容易迷失自我。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扰乱我们,我们内心不强大,内心彷徨。其实这种没有内心的的现象有不少。我们不该为了金钱名利,出卖自己的灵魂,没有人的道德底线。我们不该为了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扮演现实版“甄嬛传”。我们不该为了挣钱,添加地沟油、苏丹红有害物质,慢性杀害别人。现在人很多都得了“失心症”,或许我们现实的压力大、我们的欲望高,但是这都不是理由。

现实中没有“心”的人,是找不到真善美,找不到幸福,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四):经典的传习录

《传习录》是一部反映王阳明的心性之学的伟大著作,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仍有其深刻的影响。《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从思想理论上是继承了孔子儒家的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传习录》由问答式的语言构成全书,是王阳明的语录形式传世的伟大著作,有孔子的《论语》的风格。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因筑室在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

书中 这些学说都是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讲学方法,多用生动活泼、善用譬瑜、带有机锋的语言艺术。王阳明对私欲是持批判态度的,指出烦恼的根源就在于私欲,如果处于无私的状态,就不会有烦恼了。无私之心是这本书提倡的,他要求我们时时检视自己的内心,是否想把名、利专为私有。这就是传习录给我的启示。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学最为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所强调的是知行合一。那就是你信仰什么,就要一定践行。不能说一套,而是另做一套。再有就是强调良知。良知最为重要,不管是什么人都得讲良知。必须要经过内心良知的检验。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传世经典之作,中国古典文化、儒家思想的传承。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提出“心学”二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再加上心本论与知行合一,与其格物,不如格心,这便构成了王守仁心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后世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王阳明的一生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是一位儒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曾在四十天内从手无一兵一卒到平息了宁王的十万叛军,更是成为整个明朝最为经典的战役。当时宁王叛乱,声势浩荡,王阳明手中无兵,却临危不惧,轻松调集军队,迷惑敌军,最终取得胜利。可见王阳明的用兵之道,神出鬼没。在多次战役中取得辉煌的战绩,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译注者叶圣陶对该书的译注准确,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把握的非常到位。他认为,王阳明的学说在我国思想史上是一大支,人人都应该知晓的,他在研究阳明心学上卓有成绩。

这本书的装帧精美大气,用轻型纸印刷,重量轻,开本大,阅读舒适,是一本可以珍藏和经常阅读的好书。

《传习录》读后感(五):《传习录》,一本教你如何成为圣人的智慧书

《传习录》,一本教你如何成为圣人的智慧书

文/静弄闲

《传习录》是陆王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弟子们的问答语录与论学书信集,包含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 王阳明1472年生,浙江余姚人,从小立志做圣贤(他认为天下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圣贤)。他精通儒释道兵四家学说,历经磨难,终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他于1529年去世,临终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要想读懂《传习录》,就要弄明白“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心学“四句教”。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心无私欲,便是天理。其言行举止,必合于四时。这让我想起《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抛开私心,偏见,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真理都是一样的!心即理,致理于万事万物,那么万事万物皆有我心。而私心私欲一起,良知天理就被蒙蔽了。所以,我们不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心中都要去私欲,存天理,并且从一而终。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未见时同归于寂,就是各自孤寂地存在着。见面之后一时明白起来,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了。这让我想起存在主义的存在先于本质,仿佛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在《传习录》里,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说到底就是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也就是未发之中,心空,心如明镜才能观照万物。“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表达“我”与人,与事物,世界的交往中产生的意念(有善的,有恶的)。“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德性之本,是本心,是天理,知善恶,知是非。“为善去恶是格物”,说的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事上磨就是行动,实践,在生活中去磨炼自己。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可以看出佛与儒的区别。也体现出王阳明精通佛儒两家学说。 “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 大家互为镜子。 “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更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 我们知道是非,善恶,却往往没有按照内心(良知)去生活,后来慢慢地习惯了,麻木了,良知也就被蒙蔽了。 “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 今天的我们不也这么认为吗?王阳明真是心如明镜,见解独到。 “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 曾国藩有句名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或许取意于此。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这是我见过的最无私,最美好的立志。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将是我一生的功课。愿人人都能如此。 以上是我在读《传习录》时做的一些读书笔记。今天整理出来,愿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2019.10.1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