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王勃的作文800字

关于王勃的作文800字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王勃的作文800字。

第一篇

对话王勃_中考想象作文800字

(背景:21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一位科学家终于发明了一台能穿越时空的可视电话机,一位王勃的崇拜者有幸成为第一个试用者。电话接通了……以下为一位记者的复述记录)

“您好!请问是王勃先生吗?”

“在下正是,敢问你是?”

“我是一个未来人,想通过穿越时空来了解您。您的作品《滕王阁序》千古流传,另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更是脍炙人口,您能先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当时是如何写下《滕王阁序》这作品的吗?”

“可以。唉!说来话长,其实当时我正要去看望我的父亲,路过南昌时,赶上都督阎伯屿成功修新滕王阁,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于是我便前往拜见,热情的阎都督便请我参加宴会。阎都督这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我当时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竟不知推辞,反而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也没有注意阎都督已经不高兴了。”

“那么当你在创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其实自己也不太清楚,因为朋友无论相隔多远都想在一起,那时我的心中满是对朋友的不舍和勉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有人说你这是一种自我安慰,是这样的吗?”

“我想不是的。当时我只是十分自然地表达送朋友惜别的情感,并没有想到自己。”

“那么你对朋友、知己的看法是?”

“只要是互相了解,有着真挚友谊的人,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做到就像在身旁那样倍感亲切。”

“谢谢你!那么对于别人称你、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我……”

(由于信号的不稳定,通信被迫终止,但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很满意。那位幸运的试用者在事后说:“只要是互相了解,有着真挚友谊的人,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做到就像在身旁那样倍感亲切。我相信这样的友谊无处不在,而且我坚信有这种友谊的世界将会永远美好!”——《新世纪科学报》)

第二篇

敬爱的王勃:

您好!

时隔千古,您的诗句依然被人们珍藏,您真不愧为初唐四杰中的一杰。您九岁写出了对《汉书》的《指瑕》十卷,一口气指出字又生僻、词又难懂的汉书的翻译者无数错误,这可是翻译者动用自己毕生所学译出的。十岁写出《玩秋月》,是一部哲理满满的画卷。被人们称作“江南神童”。

您的自傲,您的气质和为人,更让我知道了:“不合群”的人,高贵在骨子里。为高官表演作诗,您可以一壶酒下肚直接呼呼大睡;从不推荐自己,而让渴望人才的千里迢迢来寻找您。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来可以大笑着来,大笑着去;正义凛然。不服的事,当即指出,开门见山,不抹边,不拐角,哪怕指责当朝皇帝。红花与您无缘,绿树与您无边;您要写的是高耸入云的青山,是强劲有力的松柏,是一篇篇雄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透出的是您的坚强,思乡吗?也许,但他从来不说行的苦,心的累,却说的是政治的黑暗,人民的痛苦。这种坚强,这种忧国忧民的痛,使人为之心动。

光阴似箭,几百年过去了,您的艺术造诣仍被人民公认为初唐四杰里最高的。我敬仰您,也向往这种潇洒的生活。

万古流芳

您的崇拜者:尹慧文

2019年6月20日

第三篇

王勃的一生真的太短了,短得像一场稍瞬即逝的烟火。浩大的盛宴,还未来得及细细观赏,便已融入黑夜。而他,少年才子,名动京城,可风流才子还未来得及向梦中的位置走多远,便匆匆停住了脚步,从此长眠深海异地。

大概那些青史留名的古人在仕途都或多或少有些许不顺。在自我挣扎与迷惘或是沉沦,或是再拾信心,最后走完漫漫人生,心智经过岁月的磨练也变得坚韧。王勃在这众多大师中便显得有些许单薄,他活了不过短短25年,开始的时候是少年天才,是皇帝都急于招纳的人物,可时间流转,彼时的少年意气,惊艳才华之下的少年心志被一点点挖掘、放大,最后一篇《檄英王鸡》让他这条平步青云的路瞬间到了尽头。起初,都叹的是他的才华,那点稚童心气是专属少年天才的锦上添花;后来,他没有长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没有在他们期望下快速通达官场,明了什么该做与不该做。于是,他的一生,才华不用多说,可他真正的抱负只不过画了寥寥几笔便匆匆结卷,岁月并未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去成长,他的人生在历史风雨中似乎少了点可以沉淀的东西。或许惊艳了时光,却并未温柔岁月。

每个人梦中的自己大抵都是王勃那般人物,在青稚的年纪享受着他人只能仰望的荣光,有能力让整个京城为之震动,有能力让人透过文字而深深迷恋;活成每个人梦中的样子。他着实有如此魅力。短短一生,活成了唐朝盛世不可或缺的象征。

只是,若他还活着,若他并未葬身于那方凶险,历史又将会是怎样?或许他被重新起用。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又或是寄情山水,投身诗文。自此历史又多了几篇千古绝唱,一切的或许,都因为现实戛然而止;也因为现实,让这一切或许都成为无限可能。

王勃名震京城的时候,还太过年少,过早的毕露锋芒却没有保护锋芒的能力,致使后面的人生都过早地凋零。或许当还未强大到足够保全自身时。很多的荣耀都浮在半空,他们的的确确镌刻着我们的名字,我们却难以触碰,强大不代表荣耀,荣耀却需要强大。

他或许在文化墨卷上是最为单薄的一笔,但也最为传奇,我敬他,那位在滕王阁上髙吟“不坠青云之志”的绝代才子!

第四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少年王勃》说课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地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少年王勃》说课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为了使学生在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的同时,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运用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专题学习网站来自主学习课文。

本课教学我力图体现以下特色:

一、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注重学生个别发展。我将诗与画巧妙结合,自然导入课文,创设学习化的、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专题学习网站中,我将文本教材电子化,为重点的字、词、句添加相关的超级链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信息源。网页中的学习目标、配乐朗读、推荐作业等板块,特别是适时提供的学习建议,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章可循。我作为服务者,利用网络的“监看”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加以个别指导

二、营造交流对话环境,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在学生充分浏览网页的基础上,我将让学生相互交流最喜欢的课文内容,并以第四自然段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创设自主学习、相互启发、全体获益、展示自我的环境,不仅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而且使人物形象得到凸显。并且巧妙地借王勃写作的例子,使学生懂得什么才是正确的写作方法。

三、营造资料搜索环境,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积极鼓励学生继续上网冲浪,在网上进行拓展阅读,拉近学生与王勃,与滕王阁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来分享各自的新发现,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真正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另外,我将推荐开放的、具有个性化的作业,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转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的系统整合,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第五篇

你步履轻盈,如九霄云外传来的笛音,给唐朝的诗坛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息;你长身玉立,如皎洁的明月悬挂夜空,让周围的群星为之黯然;你踏浪归来,如彭蠡之滨的渔曲,让我再次陶醉于铄古振今的滕王绝唱里。王勃,是你,让诗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你铺就了诗歌的康庄大道,才让我们这群现代人,体会盛唐的魅力。我的内心对你敬佩不已,我有许多话要对你说,所以“请君倾耳听”。

品读你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你用你那优美的词语,描绘出了一个仿佛呈现在我眼前的朋友离别的情景,让我赞叹不已。我也读过你的《滕王阁记》,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已深深藏在我心中。自从你笔走龙蛇,作了序,滕王阁因你出了名,真是“人灵地杰”。

而今,滕王阁已不是你笔下“临江渚”的高阁了,它现在已经被称为“西江第一楼”,但多次塌毁,又经过一次次的重修,现在已是第二十九次了。不过,似乎听不到响穷彭蠡之滨的“渔舟唱晚”了,只有汽车发动机和船支的轰鸣声;也再不是“山原旷其盈视”了,一条条公路河大桥凌空飞渡,南来北往的船的汽笛声取代了鸡鸣和马蹄声。四周又有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虽然那江山没有不可复时,但也已改变了许多,至于还有哪些相似之处,只有请您来一一指认了。

总而言之,你就是那“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安而倪坚”的王勃,你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走上前台,在时代的聚光灯下报幕:“诗歌正走向盛唐”,此时,诗歌黄金帷幕,已徐徐开启。

你短暂的生命“去来固无迹”,然“动息如有情”!不管“物换星移几度秋”,你辉耀千古的功绩像一座石碑,屹立于华夏子孙的心中。听,长江发出了悲鸣;看,山山黄叶纷飞,你何时归来,踏遍山山水水,依旧生动这无边美景!

第六篇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星光璀璨的诗人,如果没有一场意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将不是李白。他就是“初唐四杰”之首、人称诗杰的王勃。我被他的惊世之才所折服。

王勃才华横溢,幼时就被赞为“神童”。25岁那年,他用一篇骈文,谱写了一段旷世传奇。

公元675年的重阳节,洪州城内的滕王阁,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路经此地的王勃,正欲拾阶而上,一睹名胜风光。卫兵却拦住他的去路:“都督大人有令,闲杂人等,不得上楼。”

突然,楼下一阵喧哗,一顶官轿,缓缓停下。来者正是洪州最高长官,都督兼刺史阎伯屿。阎大人此刻心情正好,重修滕王阁,大宴宾客,高朋满座,群贤同乐。最重要的是,女婿吴子章打磨多时的一篇雄文,将于今日首发。

阎都督见王勃气质不凡,便主动问话。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名满天下的诗人王勃,顿时喜出望外,笑脸相迎,将王勃带进了宴会厅。

众宾落座,阎都督发话:“佳节逢盛事,有谁愿意作文以题之?”全场自然鸦雀无声,静候吴子章出来炫文,然后按照事先彩排好的流程,品读、鼓掌、喝彩,整场演出一气呵成。王勃却突然起身,咧嘴一笑:“小生不才,愿意献丑,以谢大人的盛情款待。”阎都督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只得允许。

王勃便右手执笔,左手捻须,低头不语,来回踱步,写下前两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哼哼,不过尔尔。”阎都督不屑地闭上眼。

王勃又写: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嗯,不错,用典贴切。”阎都督默默点头。

少顷,阎都督又看到两句,惊呼不已:“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他深知,大唐文史,不,中国历史上最好的骈文已经横空出世,他何其有幸,即将见证历史。这两句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根本停不下来,文思泉涌,笔健如风,一连串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妙句喷涌而出。《滕王阁序》、《滕王阁诗》面世。

这便是王勃,才华倾世又桀骜不驯。他的生命短如流星,也如夏花一样绚烂。

王勃,我的偶像,他的才情、他的诗作将成为我永恒的精神食粮,随我在浩瀚书海中前行。

第七篇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乾封元年及第,授期散郎,著有《王子安集》。他写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绝唱。

王家是绛州有名的书香世家。王勃的爷爷王通,就是著名的文仲子,弃官归隐,授徒著书,著有《中说》。王勃的父亲王福对儿子们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王勃幼年天资聪颖,他一方面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能刻苦攻读,史书上说他“六岁善词章”,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思路畅达,又快又好。与他的两个哥哥不相上下,号称“王氏三珠”。他九岁时读《汉书注》,就能发现错误,写了《指瑕》十卷。王勃十几岁应试考场,授朝散郎,又被沛王李贤聘为署府修撰。由于王勃才华出众,与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一向不满于豪门和官场的倾轧,加上才高气盛,便遭同僚的嫉妒。正好因为一个案件的牵连,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父亲被贬为交趾令。

这年九月,王勃悲愁难遣,怀着郁闷的心情到交趾去看望父亲,走到南昌,正好是重阳节。南昌府都督阎公整修的滕王阁落成,正在阁内大摆庆功宴,邀集一班文人雅士、社会名流饮酒赋诗,欢度重阳。这滕王阁乃显庆四年滕王李之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前临赣江,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王勃久慕此阁,到此哪能不游!

来到滕王阁,只见楼高九丈,阁分三层,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南有压江亭,北有挹翠亭,高低错落,相映成趣。上得楼来,但见阁道上丹漆彩画,光艳照人。远眺则山野平川尽收眼底,鸟瞰则澄江如练,百舸争流。王勃看得如醉如痴,不禁文思泉涌,不能自已。王勃正沉醉于楼阁的宏伟与山河的壮丽之中,忽然一阵萧管鼓乐之声从宴会厅传来。王勃循声望去,只见阎都督满面春风,正在举杯致词:“今日乃重阳登高之日,又逢滕王阁整修已成,老夫聊备薄酒,为各位助兴。现在我提议,以滕王阁为题,或赋诗,或作文,效兰亭故事,以不枉今日之雅会。”众宾客深知都督心思,他是想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当众写一篇序文,以显示其才华。因此阎公派人拿纸笔巡让众客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肯贸然动笔。王勃远道而来,自然不明就里,加上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联想到自己的遭际,情思满怀,不吐不快。

送纸墨的刚到跟前,王勃便上前拿起笔来,饱蘸浓墨,便挥笔疾书起来。

阎都督一看大怒,心里骂道:“哪来的毛孩子,不知进退,坏我大事!”不禁拂衣而起。他叫人暗暗在一旁观看,看他写些什么,再做处置。

暗中观看的人第一次回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沉吟不语起来。这里已开始写南昌地形的雄阔,自是不同凡响。待回报写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里描写望中秋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俱是神来之笔。阎都督抚案而起,赞叹道:“这真是少有的天才呵!这篇文章要世代流传,永垂不朽了。”在座的众宾客纷纷称赞,连阎公的女婿孟学士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弗如。阎公将王勃请到宴席上,大家尽欢而散。

这次交趾之行,王勃不幸在海上遇风浪溺水而死。越南人民感念王勃父子,至今还有庙宇和塑像纪念他们父子俩。

第八篇

一、提出问题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一些朋友也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王”姓是不是我国最大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2、询问身边的人。

3、阅使相关书籍。

三、资料整理

传说先秦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晋,太子晋聪明智慧,才识过人。后来,洪水泛滥成灾,太子晋给灵王献计,没想到灵王不但不听,还废掉了太子晋。为了纪念太子晋的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改姓为王,一些外族也改姓为王。

历史名人

有战国时期秦国军事家王翦。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以及其子有“小圣”之称的王献之。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诗佛”王维。

现状

据2020年统计,排名前五的姓氏是王、李、张、刘、陈。其中,王姓和李姓均超一亿,王姓比李姓大约多六十万人。

四、研究结论

1、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先秦时期东周灵王的太子晋。另外,一些外族改姓也是王姓的来源。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辈出。有战国时期秦国军事家王翦。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以及其子有“小圣”之称的王献之。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诗佛”王维……

3、王姓人口超过一亿,比李姓人口多约6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