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读后感锦集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读后感锦集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是一本由洪子诚 主编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读后感(一):讨论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方式

是在北大课堂读诗,而不是读的诗,因此重点还在读诗的这个过程上。所以这本书的抱负,再准确一点,是在“读”上。想学“读诗”的人,可于此借鉴一种方式,在书里的最后一堂课上,大家也探讨了一学期的细读课“细读文本”方式本身,洪老师说,细读这种方式本身也许也是值得怀疑的,但是主要是为了纠正以前的赏析性批评。所以即使站在最最低的底线上,价值也是存在的。

讨论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方式。当然它的第一作用还是愉悦自己,因为讨论的基本组成部分首先是言说,然后才是回应,而许多状似讨论的对话,其实只存在第一部分,回应则只是形式上的烟雾弹。这里既可能出现广泛意义的真理,也会展现一段段具体有趣的逻辑。这些都是有益的。在讨论中我们也可以借得另一双眼睛观看自己,观看景物。放在文本上看证据就显得更加直接。实际上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呼应别人的地方少,除非一开始几个人关注的就是同一个问题。每一次发言,都还是对自己的补充。但是非得在这样的讨论中,自己的观点才能得以加强。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读后感(二):诗歌的美很重要

文/伊莎贝尔不在

我不得不说,自己对现代诗其实是一点儿都不了解的,而且至今对诗歌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高中的学习时代,之后就再也没有学习过诗歌,也没有对诗歌产生过多的兴趣。

事实上,读了《 在北大课堂读诗》这本书,我也没有因此喜欢上现代诗歌。首先,这些90年代的现代诗歌我感觉读起来不美,而我觉得诗歌于我来说读起来应该是美的,是一种享受,而且能够很快地融入到诗歌当中去,同诗歌作者产生一样的情感,并且产生共鸣。比如,我们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首诗字里行间读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再者诗人闻一多曾提倡的“三美”也在此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90年代的现代诗歌我却极少发现它的文字读起来是优美的,动人的,甚至在不知道作者的背景下来读他的诗歌,我并不知道他诗中所要表达什么意思以及哪种情感,尽管诗歌中往往都是运用一些隐喻或者暗喻,所以才会难以理解,但是作者所找的一些喻体并不是我们能够一下就明白的,而且也感受不到诗中细腻的情感,就算把整首诗读了几遍,可能都还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在这些90年代的现代诗歌中,不管它在写作手法上运用多么的娴熟,或者在表达技巧上运用多么巧妙,我都觉得它们缺少了一些东西,一种关于美的东西在里面,虽然诗歌的“三美”体现在新月诗派上,但是我觉得当代的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是否应该多注重一些美的东西(当然,也是是我没发现而已)。

不过,诗歌总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生活,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或许我在理解上有些不正确的地方,而且这本书里都是90年代的诗,时代在变化,很多东西都在变,我无法将我的思想强加在这些诗歌上,不过,我确实觉得近现代的诗歌真的写得不那么美。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读后感(三):90年代诗歌:在犹疑与思索中前进

诗坛经历疾风骤雨丰富多彩的80年代后,似乎有些沉寂,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界关于90年代的诗歌是好是坏的争论从未停止,但也永远不会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无论欣赏也好,批评也罢,90年代诗歌在文学史上是占据一席之地的。

《在北大课堂读诗》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新时期诗人在90年代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时间上距离现在较近,缺少距离感使我们能够更理性地审视复杂的90年代诗歌。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读者、作家、作品,在分析90年代的诗歌时,这些要素与以往的文学世界有所不同。

消费文化的发展,令诗歌风光不再,这一时期诗歌反映的客观世界和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的主观世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都在诗歌的审美意象和词汇使用上有所体现。如书中提到的《潜水艇的悲伤》,用常见的意象“咖啡”、“笔墨”、“浅水塘”等,表达出对生活本身的质疑,甚至是对写作的意义的质疑。这种偏于现代主义风格的写作,是90年代诗歌难于理解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备受争议为人所诟病的重要原因。

与本书初版的时候相比,现在的物质生活丰富多了,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变得浮躁不安,还会有多少人静下心来读诗呢?何况90年代的诗歌主题模糊,往往读完了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在快餐文化吞噬生活的今天,这些诗,这些诗人,像唐吉珂德一般。

伴随着读者视野的开阔,传统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90年代的诗人再也无法像过去的知识分子一样站在启蒙者、说教者的高度,诗歌的意义面临现实的质疑,诗人本身也以现代视角质疑着这个世界。即使朦胧诗在80年代被视为反叛的潮流,诗人们也多赋予诗歌明确的主题意蕴,而这一特点在90年代发生根本性改变,作者消解强加于现象上的所谓本质,用平淡如水的意象,勾勒着对现代世界的批判。

究竟是晦涩难懂还是平实浅近是好诗的标准?相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晦涩难懂的现代诗并不是90年代才有,20年代李金发、穆木天等人的象征派诗歌借鉴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语言的陌生化导致其诗不易理解,但不能否认的是模糊性也是诗歌魅力的一部分。90年代的现代诗也是如此,看似无逻辑的语言中诉说着对现代物质社会的反抗与批判。如五四时期作家拿起笔批判国民性的文化启蒙一样,90年代的诗人用现代诗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对现实世界新问题的关注。

书中涉及到的作家,如张枣、欧阳江河、肖开愚等,都有过在海外生活的经历,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深有感触,他们将这些感受写进诗中,传达给读者。翟永明的女性主义诗歌,在90年代文学史上是独特的一抹亮色。90年代诗歌的好坏,读者会在以后的阅读中给出公正的评价。不管怎样,诗人们在质疑中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界的地位自不必说,北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国的地位更不必说。这本书是当年北大的硕士博士们关于90年代诗歌的讨论,对想了解这一时期诗歌发展情况、深入探究90年代诗歌、热爱现代诗歌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佳作。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读后感(四):诗歌,不应是分行的艺术

诗歌,不应是分行的艺术

诗歌离我们很近,诗歌又离我们很远。说它近,是因为几乎每天我们都能从报刊上看到它的身影;说它远,是因为虽然我们每天接触它,但由于诗歌的主题和语言往往比较隐晦,解读有一定难度,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自然被人疏离。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在北大课堂读诗》一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文学史家、诗评家洪子诚教授所开设的当代先锋诗歌解读课的内容选编,其中共收录了26位北大学子和年轻诗人在解读课上的主讲报告,所讨论的诗篇全是当代先锋诗人的有一定欣赏难度的作品。

诗歌的语言多是由意象组合而成的。品读诗歌,不是“读”而是“品”。如果只是单纯把诗歌朗读或背诵下来,未必就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诗歌的真实含义。

鉴赏诗歌,乃至“解诗”和“析诗”,首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诗歌的语言,而诗歌所有的内蕴就隐藏在这语言的背后,如果我们很好地理解了诗歌语言本身,那么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从这个层面上看,《在北大课堂读诗》的最大价值,是试图探索“现代诗”有异于传统诗歌的艺术构成,也试图重建诗歌文本和读者联系的新途径。

诗歌之所以高雅,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就因诗歌的文字精炼、词藻优美、意境含蓄、想象丰富、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之朗朗上口,诵之声韵萦耳,思之其妙无穷。但是现代诗歌却让人感到困惑,感到难懂,感到晦涩难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很少考虑到现代诗歌对诗歌写作性质所做的调整。一如洪子诚教授在书中所言,“现代诗歌,至少是相当一部分现代诗歌,它们写作的目的不是要最终在诗歌中呈现某种明确的思想、主题、观念、意义,也就是说,现代诗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对读者进行感情或思想上的启蒙,甚至更糟糕的,以某种身份优势对读者进行说教。”

进入大数据时代,写诗慢慢变了味道。坐在电脑桌前,兴之所至地在键盘上敲打一阵,分一分行,也毋需标点,也不用合辙押韵,只要个人感情得以抒发,心灵得到满足,就大功告成。发不发表也无所谓,贴上网络论坛、QQ空间或博客上,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诗作不但出版发表了,还荣获文学大奖了,这就有点儿突兀了。也就难怪有网友笑侃:“旧诗用韵,新诗分行。”其实,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记忆,而且是精神的砥砺。对于“新诗”来说,由于诗与歌的日渐分离,诗的音韵或许可以减弱。然而,一如美国文学博士、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所特别强调的,“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提供并维持这种基本的幻象,使其明显地脱离周围的现实世界,并且明晰地表达出它的形式,直至使它准确无误地与情感的形式相一致。”诗歌是文学表现的最高形式,是最美妙的语言艺术,而不应是分行的艺术。

《福州日报》2014年12月15日期 第A5版:闽江潮

http://mag.fznews.com.cn/shtml/fzrb/20141215/144053.shtml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读后感(五):读诗,读一种经历

于丹曾说,如果没有爱过诗歌,就像年轻时代没有谈恋爱一样遗憾。于是,我的青春便注定是遗憾的。我没有爱过诗歌,着实是因为解不透文字的神秘。曾经读过的徐志摩和席慕容,也仅仅是因为诗中如歌的旋律。对于诗歌,我向来奉行着陶渊明的“读好书不求甚解”,偶尔兴致大发也会背上一小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但归结起来,真正能读懂的诗却寥寥无几。

好在,让我读到了这本书——《在北大课堂读诗》。它就像一盏夜灯,在漆黑的夜里,给我带来一丝光亮,让我隐隐看到了前方的路。

看书之前,我颇有顾虑,一是因为我确不知道何为好诗,怕因自己知识和底蕴的浅薄而糟蹋了书中美好的文字烙印;二是害怕如果彻底通透了诗的含义,是否那层朦胧的梦幻就消失不见了,那岂不是又辜负了作者的一番苦心?

读书的过程,我才明白,只有读懂一首诗,才能感觉到它的好坏,或者说自己是否喜欢。当我看书中的第一首诗时,满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好像只是随意写手边的几样物体,没有规律,不成体统,更不用说什么表象隐喻了。当这样的诗歌出现在我面前,我除了认得所有的字以外,再没了其他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我又如何给出中肯的评价或在诗歌中有所感悟呢?而书中解读部分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代诗歌是把诗歌的思维过程也放进一首诗最终的审美形态。或许,对于诗歌的解读与散文小说不同。散文和小说是讲求一种代入感,将读者拽进文字中,和文字融合。但诗歌并不是代入文字,而是代入作者的思维。当我们把自己放在作者的角度,去描绘一样和诗中所透露出的意境相吻合的情景时,或许在文字表达上不敌作者,却在选择表述意象上可能和作者一致。顺着这种思路,我试着自己解读诗中的含义,竟也能读出个五六分。虽不能完全懂得,却也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成就感。其实读诗并不难,只是我一直把自己放错了位置而已。

但是,这种解读的前提也是个问题: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因为只有明白诗歌的中心思想,才能顺连着明白诗歌中所选取的景象的含义。而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呢?其实书中也给出了答案。每解读一首诗之前,教授都会先列出作者的成长环境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结合年代,结合作者本身的阅历,我们会更容易了解创作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从而也就给我们“解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

至于对诗的解读究竟到七分还是到九分,作者写一片云究竟是感慨时间流逝还是暗示其洁白无瑕,我倒觉得不必深究。书中也提到,纵使诗歌由一人而作,但因读诗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便会有不同的感悟。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读相同的文字,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并不需每词每句都必须按照某教授或专家的见解而行。随心而动,也是另一番美好。

总结起来,读诗无非是了解背景,细加揣摩。有些规律性的东西还是可寻的,比如同一个作者,总是喜欢用闹钟来表示一种警示;而另一位作家,则愿意用重量来显示权力。如果常读某一作家,对他的诗歌再次解读,便会更加深刻而了然于心了。

最后要赞一下书的纸张,不论是颜色、印刷还是柔软程度,都非常的舒适。将外封拿掉之后,书可以随意卷成任何姿态贴合,这极大减小了我看书所需要的空间。在北京地铁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有上升了一格。就纸张而言,我都觉得这本书充满了韵味,喜欢异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