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SIVA范式读后感1000字

SIVA范式读后感1000字

《SIVA范式》是一本由(美) 唐•舒尔茨著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SIVA范式》读后感(一):教科书式的营销框架

唐•舒尔茨的书,毕竟是比较教科书、理论化的叙述方式。全文从传统的营销开始探讨,作为一个营销专业出身,前面部分内容对我意义不大;后面开始讲SIVA方式,主要还是探讨新环境下的消费者变化、大数据环境下的营销思维、新营销方法的框架、SIVA框架下的企业、员工、消费者关系。总体来说,大概说出了一些东西,但是还不够深刻,特别对大数据的理解与展示还不够深入,在大数据营销方面无法让我看到我想看的东西,只好另行学习了。总的来说,算是出了本书对新的环境做了诠释,比较教科书式的,比市面上一些胡讲乱掰的书好一些吧。

《SIVA范式》读后感(二):把握关键时刻,从方案出发,用信息评估,用价值打动,用途径疏通。

前几天刚看完《关键时刻战略:激活大数据营销》其实做这么长时间的营销工作,我自己觉得书里最后的总结挺好,挺全面的。

“把握关键时刻,从方案出发,用信息评估,用价值打动,用途径疏通。”

随着信息爆炸的时代发展越来越成熟,我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而营销的主要宗旨是不会离开消费者,无论什么花样,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消费,这就让营销的模式也万变不离其宗。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精准营销变成了一种风潮,而在这种风潮之下,会发现无论多精准的营销实际上还是离不开“把握关键时刻,从方案出发,用信息评估,用价值打动,用途径疏通。”这几方面需要配合好,缺一不可,才会达到营销者想达到的目的。

这就需要营销人在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了解自己的产品,把这几方面都确实的把握在手里。搜索引擎触发的营销革命,让我们省去了猜来猜去的麻烦,让我们有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营销环节中。

《SIVA范式》读后感(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做营销的概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穿着西装笔挺,或者背着包到处跑的推销员挨家挨户敲门推销产品的样子。

实际上多数时候我的客户或是供应商和大多数普通消费这不一样。他们都具备有极其专业的素质和眼光,对待产品的态度也是很严苛。

卖东西给他们不仅仅是根据价格,产品质量,各项指标来看,更多的是要根据他们的pipeline,产品线作为依据。

对于互联网的概念,多时候我也停留在上网看新闻,收发邮件,玩豆瓣约个炮又始终约不到的水平。怎么破?!

看了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也是触动了我打算开始涉足互联网一点点投资业务。

大数据时代的市场营销,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奇怪却又合理。诡异多变却又合乎逻辑。面向更多的消费者,众多纷纭的选择,条分缕析的找到其中的线索。这一些都是基于大数据的的分析。

在互联网,尤其是当代移动互联来临的裆下,交互,也就是69就这个概念变得尤为重要。消费者从原来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决策者,甚至开始影响了商品生产者。

生产销售者们开始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如何解决方案成本利益以及实现的平衡。

SIVA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一个整体框架去了解消费者,评估消费者的价值。

也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创新流程

从消费者需求的初期调研--》形成解决方案概念-->概念评估->商业评估--》研发--》测试--》商业化。

而目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的技术发展应用极大的改变了营销之前的4p理论,更多的变成了一个倾听者聆听者,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做出了改变和创造。同样互联技术拉近了供应商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如今在线上线下的战争才刚刚进入高潮,未来走向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SIVA范式》读后感(四):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方案

上世纪二十年代,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顾客可以选择他想要的任何一种颜色的汽车,只要它是黑色的。”当时的福特T型车只有黑色一种颜色,也就是说顾客只能选择黑色的汽车。这件事反映了当时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即企业生产什么顾客才能买什么,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顾客自主选择商品的余地很小。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商业的主导权从生产商转移到销售商手中。顾客们纷纷涌入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各种品牌的商品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他们的选择范围更广了。但是,生产商们却不得不去看大型超市的脸色,因为只有销售商才更了解消费者。企业需要做大量的广告以希望击败同一货架上的竞争对手,而顾客则可以在超市范围内“自由”地购买他们想买的任何东西。是的,这当然算是一种进步。

本世纪以来,互联网颠覆了很多商业规则。现在,顾客可以在互联网上选购想买的任何商品,根本不用介意企业和超市的想法,甚至可以完全忽视他们的存在,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顾客是上帝”的时代。如果有人还坚守老一套的营销理念,那么他的企业终将被互联网的车轮像辗死一个臭虫那样辗死,摩托罗拉?诺基亚?戴尔电脑?很多企业的名字我真的想不起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新时代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也需要新的营销理论,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了适应新时期的全新营销理论:SIVA范式,即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的营销方案。这一理论与早期理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当我们处在一个消费者有足够充分的选择权的时代,同时企业又有能力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了解他们并直接接触他们时,就应该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方案。而这两个特征在前互联网时代是无法具备的,那时候顾客的选择只能局限在超市里,对消费者的分析也只有通过广告公司的调查表。SIVA范式是一种革命性的营销理论,值得管理者和营销人员认真研究和学习,虽然SIVA这个名字看起来不那么新潮。

本书另外一大特色是作者专为中国的企业家所撰写,作者专门分析了西方营销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看到支付宝、QQ这些中国商业案例在书中出现时,相信读者感觉会更加亲切,并体会到国家发展强大的好处——资本主义理论家也开始为中国人民服务了!

《SIVA范式》读后感(五):SIVA理论

本书的作者唐•舒尔茨被誉为整合营销之父。SIVA理论是他的最新营销概念。最根本性的一个变化是由于当今科技发展带来的大数据等应用,使得传统的4P理念逐渐落后。SIVA则是在大数据的前提条件下建立的一个营销思维模式。其中,S代表了solution解决方案,I指的是information信息,V是value价值,A是access渠道。也就是说,在能够前置的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根据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目标客户,凸显价值,并且让他们在最合适的渠道中购买到此产品或者服务。其实,SIVA并不是完全推翻了4P,而是进化了4P,是在过去供应者视角的4P理论的基础上,加入和强调了从顾客(用户数据)角度出发的(customer-focused)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一般营销学的书放诸四海皆唯一谈,本书融合了很多中国市场情况和中国市场案例,这使得在中国的营销人员读起来更为实用。

书的第一部分是营销学的历史和发展梳理。对于营销的初学者来说,这一部分还是比较有用的帮助补充和拓展知识,毕竟研究一门学科,最好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对于老手来说,此部分可以略微快速阅读,如遇生疏地方可以再加巩固,否则则可以快速切入正题。第二部分具体阐述和解释了SIVA理论。这部分当然是帮助读者了解和熟悉SIVA的思维方式。后面就有具体的应用和案例分析。对于从业人员或者学者,案例分析非常好的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将这一理论概念实际应用到具体已经发生的营销事件,甚至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基本的从消费者出发的概念已经深入到自然意识,但是书中提到的一些思考方式还是能够启发或者将未经梳理的潜意识拉到意识层面,使思路、思想更为清晰和有逻辑性。

不过,本书翻译的营销组织(对应的英文词应该是marketing organizations),其实应该指的就是企业。营销组织这个词读起来比较奇怪,希望再版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