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恐惧与战栗读后感摘抄

恐惧与战栗读后感摘抄

《恐惧与战栗》是一本由[丹麦] 基尔克果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惧与战栗》读后感(一):我读到的最好的译本

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译本,译者已经走进作者的文字里去,其前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些基尔克果“附身”的感觉。而且这本《恐惧与战栗》属于“经典与解释”丛书,文本与解读并重,不仅有原作译本,还有“附录”部分的解读可参考。非常精彩!

《恐惧与战栗》读后感(二):我对译者很感兴趣

关于作品,要以配得上作品认真的态度评论恐怕要假以时日, 基尔克果是一个深刻的人,毫无疑问,他从自身命运的独特性中发现了整个普遍性。不过这本书的译者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从一些注释中可以看出译者难得的以真诚的态度进行的思考,基尔克果试图逼近那个故事,译者又通过自己的思辨逼近基尔克果,精彩

《恐惧与战栗》读后感(三):亚伯拉罕是表达方式而非行为准则

这本书让我想到基督教与佛教相通之处:金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说,于法不说断灭相。一方面认为人生没有价值,另一方面又说要热爱生命,不舍众生。这是一个无法通过理性来理解的悖谬。就像亚伯拉罕的故事。献祭以撒——无限弃绝——见一切虚妄。以撒失而复得——重归普遍性——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亚伯拉罕不可效仿,正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不可效仿:这不是行为准则,而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恐惧与战栗》读后感(四):以撒的福音

常有人传耶稣的福音,如今,我终于见到有人传以撒的了。

与其歌颂那只绵羊,不如歌颂那个人,“那个个人”。

他从来都不是别人(儿子,丈夫,公民,信徒),而只是他自己,那个活生生的人。

这或许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人,每个人都在生活。可能会对某个身份产生厌恶,但一定不会厌恶生活。

不过我并不希望他的思想流行,那意味着痛苦的蔓延,教会的强化。交给少数不幸的人传承下去就行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会死在34岁....

《恐惧与战栗》读后感(五):马克

一元教中,悖谬是永恒存在的(神验),为了通过神的考试表忠心,绝弃?跃迁?(所谓主体有选择“舍弃”(生命)的自由(受叔本华影响)),而后又荒谬的(凯氏用词)进入新的(宗教体悟)境界?记得犹太导演科恩兄弟在电影《冰风暴》前传里,女店员问她存在主义的“解脱”(有选择suicide的权利)是何意,女探长母亲答:“他们没有养育过孩子”,她当时已得绝症并养育着小探长,却没有放弃。在悖谬中的困境里作出的选择--弃绝与坚持--都是出于爱,只是一份爱自己的灵魂更多一些(想想凯氏撕毁婚约的理由简直就是阿德勒笔下“爱无能”的典型),一份爱别人灵魂的更多一些。存在主义设立的宗教(赎罪)前提随着理性主义与科学(达尔文、遗传学、天体物理)的进一步发展而被取消,它的有效性也就成了一道短暂的哲学史风景,在霍金那里(宗教)“哲学”已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