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恐惧与自由读后感精选

恐惧与自由读后感精选

《恐惧与自由》是一本由[英] 基思·罗威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637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20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惧与自由》读后感(一):拍案惊奇

看了三章,已经忍不住拍案叫绝。对二战,对人的心里描述,可谓是鞭辟入里。给二战贴上末日之战的标签,一种解释是让我们相信旧体制已被彻底清洗干净,为我们重建更加美好的崭新世界留下白板(新中国??),二是人的自我毁灭的冲动与生存和创造的冲动同样原始。潜意识里有参与世界末日的渴望???同盟军根植了自由战士,正义战争的观念,英美二战后的每场战争都为自己贴上自由正义的标签。妖魔化对方,但其实因为社会制度培养和放大了病态,普通人有能力并且热衷从事邪恶行为。德国正视历史,但即使德国的集体记忆也模糊了普通人所犯下的罪恶,更罔论从未正视历史的日本,公开反省说出自己罪恶的军医面对的是日本社会的仇视。对犹太人表示集体悲痛的记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而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形成的,60年代开始,7080年代加速。汉娜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审判对双方绝对道德的质疑而激起愤怒。

盲从于同胞雇主国家的期望就像屈从于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一样甚至更危险,因为与纳粹主义不同。这些危险被彻底内化了。

《恐惧与自由》读后感(二):二战几乎塑造了现在人类社会

框架的内在逻辑挺工整的,但表现方式有点散,我这种学渣就得列思维导图才能顺出内在逻辑。对于有预设立场的人来说,要接受异见还是不得不直脖强咽,日本部分我看得血压一阵一阵海啸。但这也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二战给全世界参战国和未参战国家都留下了巨大的、人类无法直视的创伤,人类的应对方法是简化和神话化事实,国家处于政治目的则选择抱准自身英雄或者受害者的身份,不去细看事实。恐惧是对暴力、创伤、军国主义、失去国家主权的恐惧,由此生发出的,是国家层面对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抱准,以及应激性的对“他者”的不宽容。自由是对和平、自由、团结等的新世界希望,由此生发出的,是国际合作、群体团结和人人平等的期望。这二者同样由二战激起,同样巨大,但彼此矛盾。无论“自由”孕育了什么,恐惧都使之失败。但作者的立意并不是这样。他希望人类能够直视事实,了解人就是人,我们受伤,我们犯罪,我们也建设,也团结,逐渐度过创伤期,而不是把伤口捂上不看不说任其腐烂。但这也是有点高估人性了。

《恐惧与自由》读后感(三):自由与归属

今年推荐的第一本书,作者从二十多个人的故事为我们掀开了二战的幕布。这些人里有普通人,也有历史缔造者,通过他们的故事分析了战争带来的创伤,讲述了引发科技,人权,艺术,建筑等的发展,以及对政治经济制度,全球化的影响。这本书没有像一般历史书一样将笔墨着重于重大事项,重要国家,像我们普遍印象中二战更多是德国日本纳粹的暴行,大国的之间的战争冲突。在这里,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是主角,感觉就像推开一扇窗,展现在眼前的是各个角度层次且充斥细节的宏大景观。 书名虽然叫做恐惧与自由,给我最大的感觉却是归属与自由,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生存在世界上,一直都在追求归属与自由之间挣扎调整,这两者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互相矛盾的,过于追求归属感必然以牺牲自由为代价,一味追求自由则会走上一条孤独的不归路。对于个人,每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度,来回的摆动应该会伴随我们的一生,而对于国家,则没有那么简单的调整,每一步推进都是战战兢兢,因为过于庞大体系带来的惯性使得每个决定都可能超过预期的那条线。 其实二战离我们也不过几十年,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都就宛如一叶扁舟,不知道要随波逐流至何处。

《恐惧与自由》读后感(四):认同问题

1. 同化于主流,籍以取得平等地位。但这样也就是否定他们自身特异性的存在。犹太人的经验是,不论你多犹太,或是多不犹太,其实没有区别。唯一要紧的是纳粹是否认定你是不是犹太人。

2. 接纳自己与常态的差异,并予以赞扬。这样的话,与主流的差异将变得更加变本加厉。

3. 彻底和主流切割,另外创造出一个社群,“少数”在其中成为多数。自己决定哪些是常态,哪些不是。“成功”的例子还是犹太人的人以色列国。可是“以色列”成了大半个世界里的“他者”,也同时在中东和国内制造出了自己的“他者”。

4. 最后一个选项,就是和其他一切团体合作,试图建立某种共识。这个是国际组织采取的策略。效果也不彰。最后还是被更加激进的各类运动冲垮。达成共识的时间太长,成果最重要。

这些是边缘群体/或是各类群体之间面临的两难-同化还是分裂,信任共识还是不计后果单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论选择哪一条途径。平等(乌托邦意义上的平等)至今无法实现。

《恐惧与自由》读后感(五):打破刻板印象

作者想要打破常人对于二战及战后时代的刻板印象,即“光明战胜黑暗,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大结局式幻想这种尝试对我而言很有效,作者拿出很多国家/地区/民族中的个体案例,以他们的故事为起点,并放大到其所属共同体在二战后经历的那些被主流叙事忽略掉的历史,比如亚非拉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血腥斗争,比如以色列建国后本土犹太人对外来犹太人的敌视,你会发现世界依然残酷如昔,丑恶从未停止而正是大多数政权与民众对这种残酷有意无意的忽视,刻意地追寻与宣扬正面形象,从而导致极化思潮与阴暗面仍真实、广泛、隐秘地存在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旦“世界一家亲”的高调因经济低潮与战乱而走向低谷,战后那些从未消失的幽灵就会再度抬头,助长混乱、敌视、对立文字比较丧,很多国家历史作为单点看不出什么,但作者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框架里就会显得很有力度。同时,因为视野拉得太广,写到亚洲以及我比较熟悉的部分时会感觉作者有一定的简单化倾向,要稍微辨证点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