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读哈耶克读后感锦集

重读哈耶克读后感锦集

《重读哈耶克》是一本由韦森著作,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读哈耶克》读后感(一):部分阅读即可

韦森老师的这本书有点差强人意,第一部分的十一篇是2011年间发表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经济学如诗专栏的文章摘录,第二部分的八篇也是发表于各杂志的文章及约稿。所有的主题在我看来是围绕《凯恩斯VS哈耶克》这本书写的书评。虽然文章之间有侧重,但由于原本是独立文章,每篇文章便免不了一些背景叙述及结合我国当下形势的重复语句,在编录到书中未有删减,作为一本书而言便显得重复啰嗦。

但这本书也是有收获的,追求效率可以只读导言和第三部分,基本完整包括了作者的观点,书中有不少自由主义与法治的探讨。作者同时指出儒家实际上提供了一套消解和抑制个人权利来构建一个君臣父子科层式社会的哲学。

此书如今已绝版,图书馆借是不错的选择。

《重读哈耶克》读后感(二):满分满分

作为一个经济学刚入门的学生,之前对凯恩斯和哈耶克的认识就如书中提到的很多大众一样是国家干预和反对国家干预这样浅显的认识。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对哈耶克有了更深的了解。哈耶克不仅仅是有经济思想,对政治、历史、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研究,太厉害了,尤其是书中写的关于政府与法治、社会主义大论战部分,看得我都震惊了,改变了我一直以来混沌的、教条的想法。曾慕名去经济研究上看中国顶尖的论文,结果发现一到模型计量部分就一脸懵,觉得经济学好难好无趣啊,理论那么少计量那么多。看了这本书是真的为哈耶克这位大家的经济社会思想所折服,同时也发现经济学不只是模型计量。韦森教授的这本书架构十分清晰,每一篇都有一个主题,每一篇中都会结合相应的理论背景来论述,篇末会有韦森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制度现状的相关思考,总之就是写的非常好!下一本打算读哈耶克传!

《重读哈耶克》读后感(三):读书观感文集

将亚当斯密《国富论》,马克思《资本论》,凯恩斯《通论》以及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放在一起视作社会实验的主要思想来源。

无论思想多么深邃,影响有多大,如果把思想就视作信仰,笔者是比较恐惧,尤其是在天朝这个奇怪而又复杂的环境中。

哈耶克认为只有在具有宪政民主政制的法治国中,只有当任何人不受制于别人尤其是zf官员的专断意志和命令而只受于法律统治时候,才有真正的自由。——法制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

私有财产时自由的最重要保障。

此书是韦森对哈耶克大师著作的读书观感甚至是读书笔记。

这样的读后感是众人对事物理解的二次投射。n个人眼里有n个哈姆雷特,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深入浅出的理解大师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和理解。

同时最好也能够重新读一遍哈耶克大师的论著。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

看完这个书我才发现,林毓生,吴敬琏,黄有光,林毅夫,许纪霖etc都是哈耶克的学生。。。。果然学经济的一定要比命长。

《重读哈耶克》读后感(四):哈耶克主要观点

关于民主

在哈耶克的整个思想体系中,自由被视为人类社会最高的善和政治生活的最高原则,而为了确保自由,用法治之法约束政府的权力从而达致有限政府的宪政是最重要的。要实现这一宪政目标,民主可能是最佳途径——如果说不是唯一途径的话。尽管作为一种政治程序的民主可能是达致法治和宪政目标的较好手段和途径,但是通过民主程序而遴选出来的政府,却不一定就能被法治之法所约束,也不一定就是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从而也就不能真正确保人民的自由。

关于货币政策

在1976年出版的《货币的非国家化》一书中,他仍坚持认为:“货币政策更可能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不是解药。因为,货币当局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从而将生产引向错误的方向,这必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不是有助于经济从某些方向的过度发展中解脱出来。”

《重读哈耶克》读后感(五):专栏文字成书多有缺憾

在公共媒体上发表的专栏文章,通常短小而易读,毕竟面对的读者是社会大众,到底不是学术杂志上面对的同行。因此,学者写专栏文章在保证内容可靠性的同时,又为大众普及了专业领域的一些思想与知识,无疑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一点上来看,韦森教授所写的那些有关哈耶克的文章放在专栏当中阅读的时候,着实是非常有价值的。

然而,当把某人散见于各种媒体上的文字集结成册的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当这些文字都是关于同样的事物的时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内容上的重复感与深度不够的分析。

《重读哈耶克》一书,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自2011年7月起,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经济学如诗》专栏中陆续发表的11篇文章;第二部分是自2012年,作者应邀,边读边写,陆续写出的“纪念哈耶克逝世20周年专论”的8篇经济学文章;第三部分则是作者对《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一书的书评、哈耶克与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以及作者自身的一次演讲稿构成。

一如前述,作者并没有将专栏中的文稿,重新整理与修订编排成一本结构完整的书,以至于变成一些“零碎文字”的集合体。当你阅读前几篇的时候还有一些新鲜感,可随着阅读,你会发现有一种说来说去就是这么几件事的感觉。以这样的标准来看这种专栏集结成书的形式,我想大多数都无法避免这一点。《共同的底线》一书也是将散见于各处而又关于同一主题的文章集结,虽然在深度上与见解上要远高于本书,可是全书的文章依然不乏重复之处。

到底,一篇文章与一本书是有很大差异的。写文章的人可能要考虑到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故而还要讲明一些背景,但是读书的人不同,他是沿着书的脉络从头开始读的。这种区别,使得这类集结成册的文字多有累赘之感。

再其次,韦森教授开篇即言哈耶克先生的思想境界极高。然,在韦森先生的叙述当中,有一种读中学教科书的枯燥之感。某某人在提出了怎么样的看法,而哈耶克先生早在什么时候即在某书或某文中便展现出这种洞察。这般笔触到底单调。即便是作者在序言及后文中多次提及的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也显得并不精彩,由此看来,倒不如直接去看书中韦森教授所写的书评的那本书——《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