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学入门读后感100字

人类学入门读后感100字

《人类学入门》是一本由约翰·奥莫亨德罗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学入门》读后感(一):非常柔和的一本书

一本教科书能写得这么柔和、这么平易近人,真的很罕见。作者平时喜欢写日记,很可能是写得如此出色的重要原因。所以说,平时训练很重要。

作者介绍,人类学和社会学有交集,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人类学充分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

“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所作所为和每件事情的意义共有的认识。”

文化的定义

《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26

《人类学入门》读后感(二):评分可能过高了,提供给大家一个省时间的方法

本书的确给读者提供了人类学的思考框架(目录就是哈哈哈),但是并不是像序和前言一样通过事例就可以让读者有乐趣的阅读,并掌握人类学的知识了。

这也进一步让我怀疑,阅读一本评分人数较少(少于2K,水军可能比较多)但评分较高的书籍,自身所浪费的时间成本。

在我看来,如果你要对本书有基本的了解,阅读目录+读最后的结语“合而为一”即可(在这章作者将自己前文所提到的所有思考方式,从人类学的角度用来分析手机问题)

本书是和《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在同一段时间看的,都是类似教科书的形式。虽然看的过程中有些疲倦,但也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下次是不敢轻易尝试了hhh,有些无聊)

《人类学入门》读后感(三):2016年12月21-24日

2016年12月21日

1.这一章基本上都在定义文化,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点。但是他说的每一个学科都要找准问题,这一点让我有些联想。

2.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和它们在不同时代中的发展,这个也挺有趣的。每个时代人们面临的处境不同,他们关心的问题不同,不同的学科也就因此而发展。比如哲学如何分流成不同的学科,经济学在哪一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物理学是在哪个时间点、以及以什么方式奠基,地质学是如何发展起来以及如何衰微,化学的前身是什么……为什么人们在某个时代关心这个学科相关的问题,在另一些时代却对它们视若无睹(比如很明显的例子经济学)?每个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恰好这个时代就是这些主题?……感觉这些问题很有趣,因为它们把所有东西都串联在一起了。我学习历史,并不是为了知道在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而是想把这些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了解这个世界的面貌是什么。

所有前言

本书的使用,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概念性问题

2016年12月22日

1. 虽然是一门新学科,不过很多观点之前已经想过了,也总结得差不多了,所以没什么惊喜。确实如作者所言,是一本十分浅显、谁都能看的入门书。也就是说,其实干货不多…但是《人类简史》给了我一个想法,入门书就算浅显,也未必不能做到风趣而有见地。还是看作者功力吧。

2. 关于整体性的几个问题,比较有启发性,可以用来作架空世界设定。想到之前看到的一本设定问题集,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设定问题集其实和人类学的大部分问题重合了orz……这样看来,要设定出一个有真实感又完全架空的世界,需要下的功夫很大啊orz……

3. 问题摘录:整体视野下的经济状况:

群体是如何定义需求的?

群体是如何定义各种资源的?

谁拥有关键资源?

物品和服务如何生产?

谁生产了物品和服务?

这种生产需要投入什么,回报又是什么?

谁有权力消费这些物品和服务?

物品和服务如何分配给消费者们?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自然性问题

第三章 这种实践与观念的背景是什么?整体性问题

第四章 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比较性问题

2016年12月23日

1.人类学的框架野心很大,但是就这本书而言,志大才疏。每一章就一个问题发表概论,但是没有一章概论说得比对应的专门学科好。当然了,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是概论,自然不会说得很深入。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越是浅的东西,越难说好。因为要深入浅出,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很典型的失败例子就是高中政治教材,成功的例子则是《人类简史》和《宇宙的结构》。它们都说得很浅,但也都很深。

2.像人类学这种跨领域的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学科间的联系。但是就这本书而言,它说的东西都很散,事实上未成结构。这可是一本学科普及书籍啊!竟然不成结构我的天啊…

第五章 这些时间与观念在过去是怎么样的?时间性问题

第六章 人类生物性、文化、环境是怎样互动的?生物-文化性问题

第七章 什么是群体关系?社会结构性问题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阐述性问题

2016年12月24日

——已看完——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学科,嗯,看起来。过分注重田野研究是一个盲点。在21世纪的地球村,田野研究的价值已经没有上世纪那么重要了。

另外,它的分支学科和问题太多,却抓不住一个重点。没有应用的价值,又挖不出独特的学科思想性。(重要课题和社会学重合太多了。)

暂时来说,我对它印象有点差。不过感觉别的作者应该能讲得更好。这个作者诚意足够了,但是才华不足。

于是下了《菊与刀》《文化模式》《崩溃》继续看,也许还会看看《忧郁的热带》。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反身性问题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相对性问题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对话性问题

所有后记

《人类学入门》读后感(四):授人以渔,善莫大焉——读《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一、前言

笔者自对人类学这一学科感兴趣起,便四处搜罗相关读物,很早便在诸多前辈的推荐书单里看到了本文将要评述的这本书——《人类学入门》。可惜,在先翻过几本正经教材(如国内的《人类学概论》、国外的《人性之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等)后,再面对这本《入门》,顿生骄傲自满之心:我都看了这些教材了,人类学的基本内容心里也有数了,再读《入门》,意义不大吧?于是便一直忽视了这本书。

直到备考人类学期间,随着专业领域内阅读的逐步深入,困扰我的问题越来越多:人类学理论史上这些说话高深莫测、学养极高的大家们,他们各自的理论到底都是些什么意思?这些理论到底都关注了哪些问题,又没有关注哪些问题?如果他们关注的问题其实不一样,那他们的理论主张之间还能直接比较吗?我要如何在比较中看到理论脉络的发展呢?我自己又该怎么样整理他们的学术思想遗产,变成对我的考试、我今后的知识理解有益处的养分呢?最重要的是,如果让我和他们一起对同一问题作答,我能否产生自己的回答思路?还是说,我可能连那个问题本身都无法把握清楚?

一连串的问题让我陷入恐慌。这种恐慌,大概就和我作为路痴,一旦没有导航、身边没有人陪同就会立刻陷入的那种恐慌一样——面对外部世界,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更不知该如何前往,哪怕我很熟悉周遭的每一栋建筑的大小、颜色,但我依旧会迷路。我知道族群和族群理论,我知道亲属、婚姻、继嗣制度类型和分布,我知道生计模式的发展进程,我也知道万物有灵、交感巫术、通过仪式,我还知道从进化论、历史特殊论到结构、象征和阐释人类学的脉络。但我真正“学会”了什么吗?好像没有。我只是“学到”了一些名词、概念、事实和理论,我能模糊地复述,倘若下点功夫我还能背诵。但是,“学到”与“学会”之间,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而这本书,便是试图让读者“学会”人类学的一次努力。直接以11个“核心问题”及其各自的细节入手,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明白其他教材中所学到的现成的理论、知识分别是在回答什么问题,也能促使读者在生活和见闻中以人类学的方式发问并知道如何作答。于笔者而言,本书则成功将我在人类学知识森林里第一次迷路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送了我一个罗盘,至少能弄明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了,今后想去哪儿也不至于迈不开步。此种意义,恰如作者约翰·奥莫亨德罗在本书前言的第一个小标题:“授人以渔”,实乃善莫大焉。

二、关于人类学的11个问题

通过本书,作者试图用11个问题,来为人类学一两百年的学术成果提纲挈领。当然,也许正如作者在书末结语里所说,可能各位读者的老师会在其中增加几个,或是减少几个,但大致不会有太大出入。

首先,需要讨论和界定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文化,即作者所说的“概念性问题”。很多时候,不同人类学家之间的争执,便是从这个概念性问题上开始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各自独特的理论建树,也正是从这里扎根。作为学生、读者,我们或许还不着急去维护或者创造某一种关于文化的严格定义,没必要为了众多“文化是什么”的定义中的其中一个去花费太多脑筋,但我们仍需要掌握一些文化基本的特征,这是后续其他问题的基础(如文化的可变迁性是历时性研究或“时间性问题”的前提、文化的符号性是“阐释性问题”的前提等等);同时也要务必明白一些误区即“文化不是什么”,以免对研究对象产生有偏差或者过于狭隘、绝对的理解。

其次,当我们大致摸索出了研究对象,我该如何研究它呢?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自然性问题”,但我想对于国人而言直接称其为“方法论问题”也许更易理解。也许,面对“何种方法”的问题,对人类学略知一二的朋友们都能给出诸如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等答案,但作者仍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这种方法”并作出了回答。从自然观察法到实验科学法的对比,到田野调查的内在要求、关于干预和干扰的考虑,直至对人类学“科学与人文之争”的表态(作者认为“也许我们没必要表面立场”,且十分圆滑,“写研究经费申请时就非常具有科学性……但依据论文写出的作品同时也具有人文性”),逐步深挖和上升,读罢有醍醐灌顶之感。

接着,便是作者所说的“整体性问题”“比较性问题”和“时间性问题”。这三者皆是在文化内部,即观念与实践本身的层面进行的发问(不过整体性问题中“文化的整体图像”里仍然包括了不属于人类观念实践范畴但作为基底的生物-物理环境)用通俗的问句表达出来,则是:

1.这种观念和实践的背景是怎样的,与其他观念实践有怎样的联系?

2.这种观念和实践与其他社会是否存在异同,如何解释异同?

3.这种观念和实践在过去和未来怎样变迁,如何解释变迁?

其中,对整体性问题的探究是后两个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回答的基础。对于某种观念和实践,只有放入其文化背景这一全局中,才能看到其更清晰、完整的地位和意义,后续的研究才不至于管中窥豹、一叶障目,比较性问题就能避免胡乱对比,时间性问题亦能避免随意猜测。对于这三个问题涉及的很多具体思考方法,作者给出了许多十分有价值的介绍,例如整体性联系的类型有哪些、比较研究的思路如何进行、如何预测未来的文化变迁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了,读者可在书中自行探索。

然后是所谓的“生物-文化性问题”和“社会-结构性”问题。根据我对作者意图的揣测和归纳,作者在这两章其实都是在探讨文化与广义上的“环境”互动的问题,即文化与各类外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妨做个对比:

1.前者的问句形式是:“人类生物性及生理环境是如何塑造观念与实践(即文化)的,文化(观念与实践)又是如何反过来塑造了人类生物性与生理环境?”

2.后者的问句形式则是:“哪些社会结构、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实践和观念(即文化),而人们的观念和实践(即文化)反过来如何创造、破坏、改变或增强了哪些社会结构?”

不难看出,这两个问句的句式是相同的,都在试图探寻某类要素与“文化”之间互相影响和回应的关系,都是“作用与反作用”的问题。于前者,这类要素是“人类生物性与生理、自然环境”,于后者,这类要素则是“社会组织与结构”。前者自然能看作是“文化外部的环境”(哪怕人类生物性源自人类本身,但如果把人类文化看作一个集合,那么人类生物性显然在这个集合之外),而后者“社会结构”是否能归入广义上的“环境”或是所谓的“社会环境”则还有待斟酌——毕竟社会结构有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组织既是“因人们在事件中乃至事故中向前推进时所提出的临时解决方案而产生的群体”(书中原文),也可能在该群体的文化成型前便早已形成。为了解决这个区分和统一问题,我们不妨把能够影响社会结构生成、变化的那些实践和观念看作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把每一个时空切面的、静态的社会结构看作是文化外部的、广义的“环境”要素之一,如此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原有的“文化-广义的环境”这一思路了。

最后,是四个近几十年人类学领域最流行、最前沿、批判性最强的问题:“阐释性问题”“反身性问题”“相对性问题”和“对话性问题”。阐释性问题意图探寻各种观念和实践的“意义”;而反身性问题和相对性问题马上就来质疑和挑战先前获得的“意义”并发现漏洞;最终,对话性问题则是试图弥补这些漏洞的手段。其中作者不乏细致而深入的讲述,尤其是在反身性和相对性问题中,有很多其他教材未提及的具体细节,如对相对主义三个层次的辨析等等,对初学人类学的学生有指点迷津之效,在此也不做详述了。

三、人类学话题以外的评价

如果要说本书最大的一个优点,那必然是前文描述的这种“问题体系”了。通过一组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核心问题,作者将学科基础知识自然而然地引述出来,这种问题导向的写作和教学方式无疑能够给读者和学生更多的刺激。在笔者微薄的阅读积累中,有一本书与之类似:《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同样也是通过对一系列核心问题的介绍以及对应细节问题的严谨追问,让读者非常清晰地掌握了哲学家们几千年来思考的到底是哪些问题、做出了哪些回答,以及帮助读者能够探索出自己的哲学论证。

除此之外,作者还生怕学生们理解不了那些抽象的问题和思路,自始至终都在结合自己的田野经历举出各种实例,甚至全书的章节安排都是以作者本人在田野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顺序而串联起来的。在书末结语里,作者为了让读者彻底明白读罢全书后该如何实操,还以“作为文化产物的手机”为主题,应用了之前的问题体系,进行了非常细致的人类学思考,以此为一个“学以致用”的例子。

不仅如此,本书还很适合你我这些并非天才的普通学生使用——每一个章节都贴心地设计了开头的综述和末尾的小结,内容引入和归纳都非常流畅、完备、简洁,像是一位苦口婆心的老先生给学生开小灶,前有铺垫,后有总结,循循善诱,使我大受其用,且不能不心怀感激。

《人类学入门》读后感(五):學習一種人類學視角

整本書討論了人類學研究人類行為和觀念的方法,並在最後以手機為引提供了人類學視角的實踐,是非常深入淺出且實用的一本教材。

第一章 概念性問題:什麼是文化?

對於什麼是文化,學界討論得已經足夠多了,人類學家對文化的定義為:文化是一群人通過習得,對所作所為和每件事物的意義共有的認識。其中,“一群”意味著文化為群體所有,“習得”則非生來就有,“意義”是價值判斷,“所作所為”是行為,“共有”是集體共享的觀念,“認識”則包括知識與體驗。總而言之,文化是一種認識,社會則是按關係組織起來的人群,亞文化是較大社會中一些群體獨特的共有認識,族群是亞文化維繫之群體,種族以早期生物人類學的視角而言有其生物性差異,但現代學者認為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建構,族群的區別也在於文化行為差異。

文化的七個特征為:①文化是整合的(相互影響的不同部分);②文化是歷史的產物(變遷);③文化會發生變遷,也會導致變遷(生理、環境與文化的互動);④文化會因價值取向而得到強化(相對性視角、反身性批判);⑤文化對行為起到很大的決定作用(對話性、實踐者的選擇、討論、分析、改變);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由符號組成,也依靠符號傳遞(積澱、傳遞、延續的力量,闡釋、揭開意義本身);⑦人類文化在複雜性與多樣性方面獨一無二。

文化的變動不居因人而異,是一種人為建構的現象,包含整合了個體與群體(實踐、構建、展現、逃避、整合及誤讀)。

第二章 自然性問題:如何了解文化?

討論了田野調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盡量達到在不干擾的情況下進行觀察。

人類學的科學性在於人類學家、生物學家與地理學家都是研究歷史現象,努力挖掘現象反映出的特征,並對這些現象進行歸類、比較和分析,其目的在於得出一些概括性的結論。其人文性表現在描述、讚美、體驗、評價、解釋和想象人類豐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而參與觀察法作為田野調查的核心方法是人類學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其產物為民族誌。

田野調查數據收集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生活經歷、事件分析、繪製地圖、調查、世係表、社交網絡分析、民族語義學、錄音錄像、照相、蒐集故事、正式組織研究、文化史、文獻研究、關鍵報道人訪談、人際距離學、學習語言等。

還應注意人類學的倫理準則。

第三章 整體性問題:這種實踐或觀念的背景是什麼?

整體觀是人類學引以為傲的視角,是一種把觀念和行為當作相互關聯的要素,置於更大文化和異文化背景下來理解的視角。與之相對的為還原主義,將行為和觀念簡化為少數可觀察、可控制的因素或變量來看待。

從生物-物理配置關係→工具和技術(農具、家畜、園圃種植等)→社會群體與關係(朋友、家戶結構、運輸、團體派系、表演藝術、兒童訓練、親屬法則、法律等)→有關觀念(對自然的信仰、食物分配、社會禮儀、神話與民俗等),從多因子切入思考人類問題,避免線性思維。

文化的方方面面之間一般通過因果、背景、過程、隱喻、並列、主題聯繫等方式聯繫在一起。

橫向則注意地方文化場景間嵌入性、層疊關係,非單一動機機制。

縱向則注意組織規模、分析層面在地方社區與區域、國家、文化之間、國際事務等。

整體性視野下的經濟內涵為與所需物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及消費有關的觀念和實踐,主要考察以下問題:

①群體如何定義“需要”?

②如何定義各種資源?

③誰擁有關鍵資源?

④物品和服務如何生產?

⑤誰生產了物品和服務?勞動分工。

⑥這生產需要投入什麼,回報是什麼?

⑦誰有權力消費這物品和服務?

⑧物品和服務如何分配給消費者們?平等、慷慨、消極互惠;在分配;市場。

整體觀的研究視角存在著挑戰,一為完美整合的錯誤,應承認有關聯微弱的現象;二為表面化威脅,難以做到每一部分細緻深入地考察,與個人研究力度相關。

第四章 比較性問題:其他社會也這麼做嗎?

文化人類學之目標是記錄人類行為的所有領域,以此來檢驗我們對人類的概括。

比較性問題的價值在於:審視自己(人性中的普世性);了解文化多樣性(記錄);認識並尊重差異;發現放諸四海而皆準之規律;分析不同區域;記錄變遷或不變。

人類學家在進行比較時的特點有三個:在頭腦中牢記整體背景;不被表面異同迷惑;使用相關和共變這類嚴格的方法。這種方法被稱之為Q模式與R模式,Q模式比較各項特征,R模式比較特征在不同文化中的分佈。探索文化的相似性與獨特性。比較性問題強調客位的觀點與視角,而參與式的田野調查則以主位見長。這種比較性視角也存在著一些挑戰,會不會出現“為了剖析而殺生”的情況,會不會有失實風險?

第五章 時間性問題:這些實踐與觀念在過去是什麼樣的?

這一章探討的是歷史對當下觀念和實踐的塑造,它們轉向今日形式的變遷過程。

主要解決的問題是:

①這種實踐或觀念的前身是?

變遷過程?(獨立發明?借用?重新詮釋?)、

它們從何而來?(外源性?邊際效應?注意變化?意識變遷?)

何時始奉?

中間形式?

資料方法:文獻或報道人、田野、在研究、縱向研究、橫向分析。

民族史的人類學味道:將文化的整體性視角運用到文化的過去及其周邊文化的聯繫中去,努力將外來觀察者的記錄轉化為研究文化的真實行為或參與者對事件的解釋。考古學家也為民族誌的研究者提供了材料。

②什麼導致文化變遷?

環境變化→問題與機遇→文化創新→問題與機遇→環境變化

變遷過程的類型:發明、傳播、涵化、整合、復興、民族創始、本土化、簡化……

③思考未來

方法:系統方法、歷史比較法、德爾菲法(非結構訪談)。

第六章 生物-文化性問題:人類生物性、文化與環境是如何互動的?

生物性:基因遺傳、生物適應。

文化:學習、文化適應、獨特策略。

文化適應的優勢?

本章主要討論生物物理環境(氣候、土壤、病菌、礦物、地形、動物群、水資源等)、文化(行為、觀念、物質產物)及人類生物性(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健康等)三者之間是如何相互回應。

第七章 社會-結構性問題:什麼是群體與關係?

這一章討論了五個主題。

①群體是否具有結構?

理解人們為何如此行事,先天賦予還是後天取得?

②社會結構是什麼樣子?

通常以圖式與文字結合的形式呈現。

③社會結構如何影響行為?

影響哪些觀念和行為?有多少種結構對其產生影響?

正式、非正式、等級製等。

④四種不同程度的權利劃分?

遊群(看護著)、部落(頭人)、酋邦(酋長)、國家(元首)。

綜合考慮其權力和權威、人口規模、食物生產、地位差異、聚落類型及親屬結構。

⑤個人和文化

個人是其自身命運的主人還是為社會結構所操控?

人們的行為和思想是如何創建並複製社會結構的?

參與者是如何意識到他們所在的社會結構的?

第八章 闡釋性問題:這意味著什麼?

這章主要討論行為、對象或表述對參與者而言都有什麼意義?

目標是了解這種意義,並向其他異文化中的人們解釋這些意義,主要從語言和行為兩方面來詮釋。

人類學兼具人文性與科學性。其人文性的目標是去理解、領悟一個群體的觀念,把握其他群體看待世界、認識事物的方式。其科學性的目標是通過發現行為內在相互聯繫的意義,作出更好的解釋,甚至提出預測。

文化是種符號化過程,學習與表達通過符號溝通來實現。

符號是人們進行記憶、索命和溝通的常見而便捷的方式。包含價值、觀念、情感及信仰,指導了我們的思維和行為。(Bonvillain)符號從根本上講,是參與者代代相傳,發現、重新發掘、改變本文化的唯一來源。(Ortner)

意義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什麼是符號?

②這意義為多少人共有?

③有沒有一個以上的共有意義?

④文本背景如何影響意義?

⑤這意義會變化嗎?

⑥這意義的認知範圍有多廣?

⑦這意義表達了怎樣的價值觀?

⑧這意義是否清晰?

語言中的意義通過對以下問題的思考而顯露:

①你說了什麼?

②你想的是什麼?(文化預設)

③你想說什麼?(內涵)

④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隱喻、轉喻)

社會行為中的意義也是人類學家熱衷於探討的部分。

在意義闡釋中需要關注文化中的關鍵符號,關鍵符號主要的特征為:與眾不同;油然而生的情感;出現在不同文本中;相關觀念和實踐非常多;文化法則與約束更多更嚴格。例如文化中的儀式與神話。

儀式是由象征行為、表達方式、表達對重要真理之信仰的物體所組成的正式行為,即由規則、計劃或方案規定行事的行為。其符號作用在於:

①將複雜意義濃縮為簡便、縮略、易於理解的內容;

②整合各種意義,揭示內在聯繫;

③用強烈的情感和感受體現了何為真、何為好的宏大觀念,促進參與者實踐義務。

問題有:

①儀式的外在形式和可見特征?

②參與者對儀式符號的意義闡釋?

③人類學家分辨出了什麼更多的含義?

神話是一種通常結合了超自然人物、行為和事件的敘述,表達了大眾對自然與社會的觀念。是生活之所依,對重要事實之標書,也是重要的謊言。、】

世界觀是關於世界如何運行的一系列觀念和設想。可以通過對符號、隱喻及關鍵場景的分析概括。關鍵場景是指人們認為正確、成功的行為,傳遞了文化上肯定的目標和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

第九章 反身性問題:我的觀點是什麼?

反身性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①我的觀點是什麼?

②那些看法如何影響了我對這事件的觀點?

③這詢問如何改變我對自己和我本文化的理解?

④我該怎樣運用好我自己這個工具?

這些問題主要挑戰了人類學關於客觀性的斷言,即是否具有不受個人和文化背景影響,直接洞悉真實的能力。也思考他者如何看待人類學家?這樣的問題以將局內人的觀點和外來觀察者的視角完美結合。

那麼如何反諸己身呢?

在與異文化相遇時:

①注意你和你研究對象之間的權力區別;

②給你的研究對象一些回饋;

③避免使用會造成疏遠的研究方法;

④將你在田野中的行為作為數據的一部分;

⑤經常反思你在景觀中的位置;

⑥意識到你研究對象的變化;

⑦同時思考你自己的文化;

⑧試著向上研究,即在成功者和有權者中進行,理解系統如何運轉,如何影響失敗者和弱勢群體。(說出權力的真相是知識分子的責任和力量之源。(Wright.Mills))

⑨從你觀察的文化參與者身上尋找反身性行為。

在撰寫報告中:

①明確你的方法;

②為各種不同的讀者寫作;

③不要用被動句來假裝客觀;

④避免讓你觀察的社會充滿奇風異俗;

⑤開拓新方法乘閒你所描述的文化;

⑥採用批評視角。

我如何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即如何判斷研究的有效性?主要通過參與式觀察、三重證據法印證、迭代、文化共識模型、團隊協作交流等來實現。

第十章 相對性問題:我在下判斷嗎?

相對性問題的提出體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價值體系的衝突,主要通過以下四個問題來討論:

①我在判斷這個觀點或實踐嗎?

②我的判斷是否受到我對這事理解上的束縛或干擾?

③我根據什麼標準作出判斷?

④如果我作出了判斷,那我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在文化研究中應避免民族中心主義即只用自己本文化的價值和標準來判斷其他文化,不要有觀察世界的過濾器。

發生文化震撼的主要原因是道德衝突,在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三個階段,找不到方向→若即若離(文化衝突發生階段)→重新連接。減少文化震撼對研究的影響方式有:打好預防針;咨詢有經驗的駐外人員;和親近者保持聯絡;文化上的自我意識;找機會表現你自己已經發生了變化。

反向文化震撼也應引起重視,可能會出現拋棄本文化,成為土著的現象,也有顛倒的民族中心主義、二重民族中心主義等。

文化相對主義的三個層次:

①溫和的標準:只有在一個民族自身歷史和文化範疇內才能對其民族進行評價和分析。(方法論)

②比較之禁忌:避免在不同文化之間進行比較。(方法論)

③嚴格的標準:避免放在一起判斷,所有標準都有其文化背景。(倫理)

那麼如何按相對主義進行研究呢?

①放下判斷,用好奇代替判斷;②不要假裝,意識到文化震撼的潛在嚴重性;③重新審視你自己的文化,反思己文化;④不要去那裡,避免進入嚴重衝突之地;⑤先打掃自己的房子,記住自己社會可能會對所研究的文化造成麻煩。

我如何對某文化作出判斷?

Robert Edgerton認為存在價值判斷的標準,即機能障礙、適應不良的客位視角的標準。列舉如下:

①因信仰或機制不合適、有害,導致人口或文化無法生存;

②成員中高度不滿;

③成員身心健康受損,以致無法滿足個人所需,或不能進行社會文化實踐。

人類學的分支應用人類學(公共人類學)偏於行動,積極促成或阻止改變。

第十一章 對話性問題:人們怎麼說?

對話可以以交談減少我們對該文化的代言,減少對它們的改動、闡發和解讀。

對話的特征有連續性、循環性、偶發性、嵌入型,目的在於獲得共有的認識。

本章介紹了六種對話方式:

①分享控制,讓合作者發出自己的聲音;

②展現你的作品;

③用對話來組織實踐,即“事件+對話”的報告模式;

④藉助報道人的一舉一動,三方對話,與其他物體互動;

⑤在搖椅上繼續對話,人類學家之間;

⑥把成果帶回田野,重返,觀察反應,再報告。

最後是全書的結語,展示了如何將這十一個問題合而為一。

重溫一下,文化要素有文化觀念、實踐、活動及產物。

人類學研究的問題包括自然性問題、整體性問題、比較性問題、時間性問題、生物-文化性問題、社會結構問題、闡釋性問題、反身性問題、相對性問題及對話性問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