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是一本由叶黎明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356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1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读后感(一):拨乱反正的一本书

当时看这本书的感觉就是:你以前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值得商榷的。方法:文献分析、历史分析、课例研究、中外比较研究。

现在,还有多少一线中小学老师会做研究?

关于文体、普通文的应教知识的论述很有启发。

更新思想的同类书:

荣维东.《语文教育原理与策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读后感(二):说点题外话

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专家才更接地气,才能更准确地找准问题,不少语文界的学者没在课堂特别是中小学课堂上过几节课,指望他们做好顶层设计,真的很难。

语文教学只是社科界的一个缩影,社会管理、党的建设都有类似问题。

怎么办?其一,让实践者能搞研究,试问,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有多少人真正在搞研究?又有多少人能有时间去研究?

其二,让所谓的专家更接地气。不是把国外的理论往中国的实践上一套便了事,理论创新是要从实践中来,真正能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读后感(三):摘抄 议论文写作部分

1.关于所写内容的知识:A.通过策略性知识“搅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已有知识。 可称为“创造”,包括“自由写作法”“头脑风暴法”“树枝分叉法”“魔方六边形法”“五个W法”“戏剧法”等 B. 通过任务设计使学生不得不去搜索有关知识 C.教师将自己的的“已知”告诉学生,使学生直接获得知识

2.关于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语法和修辞知识,应该将进入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不适合直接进入写作知识体系中。

3.关于思维训练的知识,思维训练的知识可以被文体知识或篇章学知识所包含。

4.关于内容处理的程序性写作知识,我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写前 观察和积累,写中 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写后 修改与誊正。西方把它分为写前 创造与计划,写中 起草,修改,写后编辑与发表三个阶段。

5.文体知识

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两者兼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

即四个要素:

1.目的: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

2.论题:不同观点的“冲突”

3.证据:充分可靠

4.逻辑:坚实的逻辑基础

常见问题:

1.没有明确每一类论据的使用条件

2.论证结构 文章结构混为一谈

3.学生只会举例,不会证明

4.学生只会证明,不会证伪

5.语言的理性诉求远远不够(第一标准语言科学性)

生写作思考九问(即知识清单):

1.我的话题是否具有争议性,我是否考虑到问题的两面,是否已经估计到对手的强有力的反驳,并做了回击

2.我的文章是否已经瞄准我预设的读者,是否为读者量身定做

3.如果我做的是归纳推理,我是否运用了足够的例证来证明我的结论,如果我做的是演绎推理,我的演绎是否可靠,如果不可靠,我是使用错误的大前提,还是弄错小前提跟结论。如果我使用了类比推理,我的类比是否恰当,我是否已经注意到比较项目之间的显著的差异。

4.如果我使用了理性的和情感的诉求,这些诉求是否聚焦那些最能感染读者的情感

5.我是否尽力避免个人主观倾向性,

6.我的证据是否可靠,充实,和合适,我所援引的权威是否可信,他们有没有偏见,我的读者会不会认可他们的权威性,我的统计是否能充分论证我的立场,我是否对统计结果做了过度引申

7.我的提议是否清楚明了,是否可以归入适当的类型,比如一个事实,一个行为或者一个价值观

8.我的论据是否有效地被组织。我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反驳反对意见

9.我的论辩有无谬论

(个人以为问题式的写作知识呈现非常实用)

《德语·思索》学习网式联想思维(小初学段可以借鉴)

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把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说“圆”。论证知识的核心是逻辑知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