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舍全集(1-19卷)读后感100字

老舍全集(1-19卷)读后感100字

《老舍全集(1-19卷)》是一本由老舍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0元,页数:19卷,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舍全集(1-19卷)》读后感(一):14卷想北平

此乃老舍先生寄居青岛时所作。人在异乡为异客,怀念故乡是人之常情。

他爱故乡,但爱的是他所认识的故乡,并且这种情感无法赤裸裸地表达,也无法运用言语来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最喜这句话:“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把多少人的心头念切切合合地写了出来。

《老舍全集(1-19卷)》读后感(二):老舍全集

开始读,目前看完老张的哲学,啃赵子曰中,好看的书越来越少了,以后再这样下去只能看古籍书了。1.12日开始目前读到第四卷,第四卷开始是老舍先生的封神作,四世同堂,里面的人物,语言,老北京方言,景物,小吃,都绘声绘色,很有味道,算的上是老舍先生最得意之作了。1.20四世同堂第二部,天佑投河这段,与之后老先生的遭遇一致,从其描写中可窥见老先生为什么会这样做的原因了,为了尊严!1.22开始啃下一卷,看完鼓书艺人,开始读无名高低。鼓书艺人前,中写的最好,尤其是窝囊废走了,宝庆的内心独白,写的动情。四世同堂老舍先生写的客观直白冷静,鼓书艺人老先生是用了感情在写了。1.25开始啃话剧,基本都是主旋律为主,能猜到结尾和人物结局,有几部连内容后续都可以猜出,龙须沟前半部分写的最好,人物到地的京片儿方言,对话出彩流畅,故事性也强。

《老舍全集(1-19卷)》读后感(三):一思半想

第一卷

老张的哲学

篇名《老张的哲学》,那就先说老张这个人。小肚鸡肠、钱重过性命、借教育之名得挣钱之实、两边搭线赚回扣、怂恿他人行不义之事……老张有什么优点吗?整篇看下来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优点,如果吝啬算优点的话,那他就有一个优点。

再说蓝小山,用斯文败类来形容他应该比较贴切吧。

旧俗旧念害苦了王德、龙凤,害死了李静,赵姑母,王夫人便是这旧俗旧念的捍卫者,她们害苦了这些年轻人。

作者写作离今毕竟已近百年,所用语句与今稍有差异,读来有些拗口,有些不能很好的理解其意,这也是时间稍微久远所带来的弊端。

赵子曰

这赵子曰莫不成真的是个大傻子吗,欧阳天成很明显的是在利用他,可他却喜爱得无法,真是个懂新文化的好青年。而且他自己没有能力,还非要讲究排场和架子,一切花费都靠家里,还嫌家里不懂新文化,新文化难道宣扬的就是这种思想?

这欧阳天风也真确实是个人才,哄得了赵子曰,吓得住王灵石,杀得了李景纯,蓝小山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小巫见大巫。不知欧阳最后的结局是怎样,会不会一直这么天才下去。

觉醒前的赵子曰的行径,很大程度上是欧阳挑拨的功劳。欧阳两句话就能把赵子曰哄上天,想想也是可悲可怜。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赵子曰算是个纨绔子弟了吧,但无论如何也很难将他看作是坏人,他和孙八很相似,一样的没有什么主见,别人一怂恿就上套;一样的实在,别人说什么都信。

有的小说看起来内容不错,刻画不出影视剧般的情节;有的小说看的时候,脑海中就描绘出了影视剧般的画面。老舍先生的小说便是后者,这需要多深的语言组织能力。看到有豆友评论说老舍先生是最接近于神的人,这样的评价实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二马

马老先生是民国的人物,他身上带着全套的中国传统坏习惯,不清不明、不知不解。其中最严重的一点便是这倚老卖老,不管马威做的对错,老马总有一句话等着,你要晓得我是你爸爸。现在很多家里老人还有这种思想,自己做错了,首先想的不是觉得错了,反而是倚老卖老,怎么着,我是你爸(妈),我都多少多少岁了,你能把我怎么着。如果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做父母的就没有必要在子女面前撑架子,装辈分高了,时代不同,观念也要调整和改变,不要老抱着老传统不放了,否则只能是子女离你越来越远,马威的离开就是对这种老观念的反击。

马威凌晨离开了玉石牌楼,他会去哪里呢?又会有怎样的世界在等待着他呢?

古玩店铺最终应该还是没能留下来吧。这一篇老舍先生忧国之思甚浓,感慨感叹,一个国家,如果你的实力不行,即使你再文明也没用,没有实力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实力上来了,你的文明才会被别人看重,就同毛同志说的那句话一样“枪杆子里出政权”。

第二卷

《老舍全集(1-19卷)》读后感(四):老舍先生用了多次的一句北京土谚

翻读老舍先生的集子,发现有一句可能是北京的土谚,他在剧本与小说里,用了不止一次。这句土谚就是“水大漫不过鸭子去”。

发表于1937年的小说《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特别具有自己风格和深沉内蕴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开头的第一节里,就用了一次。其文云:“年头一旦大改良起来,我们的小改良全算白饶,水大漫不过鸭子去,有什么法儿呢!”

那是小说里的那个“我”,年轻时做学徒学手艺,学的是裱糊匠这一行。旧时代,这个行当,伺候死者、伺候神仙,同时还可以伺候活人,糊墙糊窗、糊顶棚,不愁衣食。但是时代一变,房子改为洋式的,窗子改成玻璃的,活人那里首先就没饭吃了。而死人那里呢,丧葬的老习俗也改变了,即使“洋车时行糊洋车、汽车时行糊汽车”,但没几家人家会想着来用了。新的时势一旦露了头,再如何努力地去挡住它、掩住它、盖过它,都像“水大漫不过鸭子去”,一点办法都没有。

另外,在写于1939年的剧本《残雾》里,老舍先生又用过一次。那是在第一幕里,有这样一段:“洗老太太:我看哪,菱儿的妈,你还是别太倔强了好!你们夫妻和和气气的,我老婆子也省心。你就大大方方的叫他弄家来个娘们,反正你是正太太,水大也漫不过鸭子去不是?那个娘们呢,又不吃你的、喝你的,你干吗横挡竖拦着呢?你就教我省点心吧,当着杨太太,我敢说,世界上还找得出象我这样作婆婆的找不着?”

到了1950年,写作剧本《方珍珠》,老舍先生再一次使用了这个土谚。那是在第二幕里,有这么一段:“破风筝:老二,放心,我不抢你的买卖!丁副官:这倒不在乎谁抢不抢,水大漫不过鸭子去;没有我,谁也不能作上这号生意!白花蛇:是,我都听您的!”

自己不是北京人,不知道北京人的口头上,如今是不是还常用这一个土谚。在亲戚朋友中,当然有北京人,还有不少老辈的北京人,但也没有机会特地去请教他们这一个问题。只是看老舍先生这一位“老北京”,在写作时不止一次地想起、用上这么一句话,推想也多少是“老北京”的一种口头语吧。大概凡是想要表达“超不过、越不过、拗不过、强不过、胜不过、敌不过”等等意思的时候,这一句话带点幽默,非常生动,十分符合北京人说话的风格和特点,应该是北京人“语库”里的一件“语言宝贝”吧。

这一句话,记得在清代的那一本《济公全传》和张恨水先生的通俗小说《金粉世家》里,都出现过。他们与北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渊源关系,也不及细考了。或者,这一句话,也非北京一地所独有,是各地通用的一句俗谚亦未可知。如此,则题目里的“北京土谚”也就有点不确了,现在亦不去管他了。

这一句话,还有其他几个“另作”的相近说法。一个是“大水漫不过船桅”,或作“水大漫不过船”。这与“漫不过鸭”是同样的观察与生活里的感悟,看着大的水波与水浪冲刷过去,一切似乎都吞没不见了,但一会儿功夫,“不湿水”的鸭与“善冲浪”的船,依然出现在水面上,“神态自若”,反倒显得水波水浪的“无可奈何”。不过,这几句话如果放在如今“苛评人”满地的世道,大概很容易会被斥为“不通”。他们也许会认为,只要大波大浪把鸭子击死、大船打翻,哪有什么“漫不过”的道理呢?在这样的人的眼里与心中,也许永远不会有什么可获益的感受与心得的吧。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依然与北京有关,即“大水漫不过卢沟桥”,不知如今的北京当地人知道这句话否。这是一个传说,说是玉皇大帝赞过卢沟桥,认为即使大水亦漫不过卢沟桥。这给龙王带来压力,需要千方百计确保玉皇大帝的话“正确无误”。最后是龙王的小女儿给父亲出了一个好主意,叫做“铜帮铁底”,铜做的网栏用来护堤,铁做的“底垫”用来防浪。据说这样的防汛治水的原理,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