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读后感100字

《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读后感100字

《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是一本由老舍 / 插图者:丁聪 方成 毕克官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4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读后感(一):记忆中永远的经典

作为一名绝对的晚辈,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资格对自己心目中那位泰斗级别的人物妄加评论,只是在看到这套书中,仍然留下了灼伤回忆的泪水,是因为自己真的像收到了一本曾经承载着自己回忆一样的心情默默地抚摸着作者的名字,这是影响自己过去的一个人物,我很高兴能在自己的书架上有了她的位置。

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惭愧的说自己不算是合格的,优秀的更谈不上,虽然连续几年的奖学金和创办社团的经历在同学中间有一定的威信,但是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以后的几年的工作中暴露出了许多漏洞,自己当时有多么荒废人生,可见一斑。不过自己主攻的是现当代,当时自己几乎研究了现当代的主要作家,目的是准备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虽然最后自己用汉语言的一篇论文来作为结束,但是自己对于现当代的印象却越来越深刻了。

老舍对我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我在儿时就背过他写的猫,甚至作为教学作文的经典,后来《养花》一课更是屡次作为示范课拿来在领导面前展示,《济南的冬天》成为了我当时找工作面试的必展示的朗诵篇目,不得不说自己的许多作文的语言也受到了他的影响,他的文章语言和道理都很浅显,没有故弄玄虚的不真实,我们就像在听一位老爷爷说自己的故事,不会厌烦,但是却总是有捶胸顿足地感悟,这就是大家。

说说这本书,作者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老舍先生的文章的精彩,看着那一个个似乎想要动起来的插图,真的就像看动画,有时会哑然失笑,很不错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做到这些,我相信作者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小小举动来表达对老舍先生的一片敬意。再读老舍先生的文章,我突然有了想养花想去济南的冲动,老人家用一辈子的叙述来给生命定义,无限佩服。

书籍装帧得非常古朴,土黄色的封面,优质的纸张,清楚的印刷,都说得上是一本优秀的书籍,这样的书捧在手中会有分量感,你不会有轻视她的感觉,只会觉得敬重。

书籍分上下两册,囊括了老舍先生的散文经典作品,按照年代的排序展示,可以让人掌握的更深刻。我很喜欢这样的安排,适合在台灯下静静地读的经典之作,你一定不要错过。

《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读后感(二):老舍的文章《老舍散文经典》

老舍的文章《老舍散文经典》

在我的印象中老舍的作品几乎都是小说,像什么《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当然后面的两本是话剧,不过在我的印象中,话剧和小说的区别不是很大。说到老舍的散文,马上想到的就是《济南的冬天》,这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的课外,至于老舍的散文集到一个也说不上来。好奇的百度一下,老舍的作品几十部作品,真的几乎都是小说,只看到了一本散文集,至于名字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所以当我看到这厚厚的两大本老舍散文的时候,还是挺吃惊的,老舍不是小说家吗,怎么也写过这么多的散文啊!打开一看,没想到还真挺有味道的。很多篇目感觉都不比《济南的冬天》差,发现老舍的散文和小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在散文中,能够让人看到一个挺幽默的老舍。

老舍的散文都是发表在当时的杂志上面,虽然写的内容五花八门的,但是能够看出老舍作为一个大作家的功力,文章写得不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写自己的感受的,有写自己对时事的评论,有写自己的生活的,通过散文,你就能够更真实更近的去接触到一个真实的老舍。

在北京我曾经去过老舍故居,在王府井附近越来越少的胡同中,老舍故居和周围的高楼相比显得越来越小了。当我去的时候,马上就要到四点半了,纪念馆就要关门了,没时间细看,和看门的先生打了个招呼,进去看了几眼,留下点印象,以后再来探访吧。小小的院子不大,整修得很规整,几间小房子都开辟成博物馆了,下次一定要好好看看里面的展览。

北京的博物馆越来越多了,据说已经排在伦敦之后成为世界第二,一共有三百多间博物馆。这样的小的故居博物馆,其实是最有味道的地方,人不多,很安静,你可以在里面慢慢的欣赏,慢慢的看。而且一次绝对看不完,等过几年你再来,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老舍的文章也是如此,值得你反复的去看,去品味,书里面的文章写得最多的就是北京和济南,沈从文的湘西,张爱玲的上海,老舍的北京,还有济南。描写济南最知名的作家就是老舍了,是老舍让我们知道了民国的那个美丽的泉城,知道了大明湖,万佛山,趵突泉。

这套书最漂亮的还不仅仅是老舍的文章,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版本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要是想看的话,百度一下,电子书都有得是,完全不必去买了,可是这套书里面是带插图的,而且还是方成和丁聪等大师的手笔,简练的中国白描,勾勒出来的是民国味道的人物形象,和老舍的文章放到一起,真的感觉很协调。冲着这些插图,也值得看看。

《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读后感(三):书为心画

最早读老舍的作品是《骆驼祥子》、《茶馆》,然后就是《龙须沟》、《四世同堂》,它们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过有一点我非常清楚,那就是如果说那个畸形的时代给彼时乃至现在的我留下了些许的记忆的话,我笃定都是老舍那些经典作品中一个又一个生动而饱满的普通人物所带给我的。是他,让我记住了一个人可以吃人的时代,也是他,让我记住了一个又一个活着又死去的人们。

老舍是地道的北京人,虽有过多年留学和旅居国外的经历,却依旧不改京味。因此他的作品多以北京普通人生活为写作题材,而且他颇会利用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能准确运用北京话,轻松表现人物和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他的小说和戏剧如此,散文亦然。所以我现在阅读《老舍经典散文集》的过程,亦能够品咂到非常清晰的小说韵味。他那种用简单明了的笔触毫无修饰地展现一个真实的人和事到绝妙高度的能力,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属于佼佼者。想来真是奇妙,不过都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生活琐事或从街头巷尾捕捉的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不过都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井心理的嘲讽以及对于人间丑陋世事的抨击……在老舍的笔下就平添了无限意蕴。

通过使自己潜入了其他人的灵魂并担当了他们的喜乐、他们的负累、他们的罪与罚,他记录了历史、时间和岁月赋予自然、赋予时代、赋予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甚至是卑微的普通人的种种改变,也记录了自己对于生命存在、对于理想价值以及人生信条的深刻理解。譬如在“更大一些想象”一篇中,老舍面对上帝赋予济南的大明湖,被人工堤坝做成几个小水沟的时候,对于昔日即大又明的一汪明湖的想象令人难过;譬如在“文牛”一篇中,对于“干哪一行的总抱怨哪一行不好”的侃侃而谈和举案说法引人深思;譬如“钢笔与粉笔“一篇中对于钢笔和粉笔的分述简直惟妙惟肖,你看“钢笔多么有意思:黑黑的管、尖尖的头,既没有粉末又不累手,想不起字来,蘸点墨水;如在灯下,笔影落在纸上似一烛苗……钢笔头下什么都有,要哭它便有泪,要乐它就会笑,要远走在天边,要美如雪后北平或春时中的西湖,它一声不出,可是能代达一切的感情欲望,而且不慌不忙刚完一件再办一件。”

先生对于写作的乐趣形容得真是绝妙,就像细数了自己那爱儿的所有可爱和聪明一样,没有丝毫缺失。透过那些文字,老舍先生对于钢笔对于写作理想的钟爱早已跃然纸上;透过那些文字,我洞见了他对钢笔的种种溢美恰恰就是对心中那个写作理想的夸赞,而且,作为一个写作者所必须面对的所谓“作品要写得高明,应时当令,恰好立于革命与不革命之间,政治与三角恋之外……要不等钱用……”等等现实中无法排解的无可奈何以及对于写作理想的欲罢不能也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多么难得。

说实话刚拿到《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这套书的时候,略约地看了一下,心理多少还是有些失望了,因为在我看来,插画是过于少而简了,不过仔细读来,才发现老舍先生那一篇篇充满生活情趣简练而朴实的短文,配上丁聪、方成、毕克官等著名漫画家删繁就简、简洁婉约的插画,真可谓细微之处见大方了。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艳丽的油彩,有的仅是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他们眼中真实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人与事,这就是国内唯一一套名家插图本现代作家文库经典系列读本的魅力所在吧。

“书为心画”,读《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让我洞见了写作者和画家心中的世界,无论美丑、黑白,都真实映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