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

《传习录》是一本由[明] 王阳明 / 吴震 注著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2.00元,页数:2018-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一):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朱熹一生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捉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是,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我们今天主要说说居敬持志和循序至精。 总的来说,这句话讲了两个意思:一是读书要明确自己的志向,有目标,同时还要心存敬畏,读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认真的对待。而是讲明了读书的方法,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快,不断地坚持,吸取精华。 居敬持志 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 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 朱熹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 又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著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 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循序致精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 平时读书,不做笔记,思考甚少,恰是浏览一遍,不求甚解,而这样的读书方法往往是低效率的。读一本书,需要带着思考去读,去理解,必要的时候还要去做笔记。不能囫囵吞枣,盲目求快,这一点很重要,需要循序渐进,摆正心态,真正的领会作者的思想。平日懒惰之性需要改改,多动笔,勤思考,不断地总结。 “ 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 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朱熹曾提出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 “凡读书,先读《语》《孟》然后观史,则如明鉴在此,而妍丑不可逃.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权衡,多为所惑。”

《传习录》读后感(二):品读经典,走进王阳明思想

有人称他为明朝第一牛人,有人认为他是近五百年唯一的圣人,他的粉丝遍布世界,他的“知行合一”等观点被无数人认为是成功的秘诀,欲成大事者,必读王阳明。而《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要想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内核和行为准则,更需要从《传习录》中捕捉个中要义。

一本《传习录》,不仅是涵盖中国几千年来的古代思想精华,更能从中探寻到这些思想的发展形成轨迹,虽是一本哲学经典,却能在深入浅出的对话交谈中应用到生活中去,指导未来人生道路。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复旦大学吴震教授解读的《传习录》是一本面向大众,又不失学术性的思想读本,虽然厚重,但导读讲解力求还原阳明古韵,点评鞭辟入里,言简意赅无需赘言,从王阳明生平、思想学说的形成、历史地位、乃至《传习录》各种版本都有一一说明,对于心学爱好者来说是一本入门佳作,也是研究者必备书籍。

关于王阳明的思想历程需要了解几个重要事件。早期思想湛若水提出“五溺”,钱德洪与阳明大弟子王畿归纳为“三变”,可见王阳明的思想经过“五溺三变”才最终回归儒家“圣人之道”。其中早期重要事件为“格竹事件”让王阳明对朱子格物论产生了怀疑形成了批判意识。而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过程中儒道释三家思想对话与对抗沟通延续到王阳明心学这里进一步转变为超越三教的思想气度,价值取向是反对佛老,理念建构中汲取了佛老思想。而“龙场悟道”则是阳明生命的一场根本觉悟,意味着阳明思想的成熟。

《传习录》这部语录体著作,主要都为阳明先生与弟子朋友们座谈论道,阳明心学思想内涵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

在“徐爱录”中,此时王阳明与徐爱奔赴南京上任,同舟途中谈话。弟子徐爱与先生的对答中,徐爱以至善为例询问心与理的区别,王阳明回答论点明确:

双方一问一答,王阳明以“孝”为例,以树为喻,阐述心之根本。阳明从“心即理”“至善是心之本体”立场出发,认为“至善”是心体本然状态,而心体即道体,构成“心即理”命题的主要涵义。

在“以下黄直录”中,黄直就知行合一的问题请教先生。

这是阳明先生对于“知行合一”问题提出解释,预设良知的存在,“一念发动”知行同时启动。

在点评中,作者将各人与阳明先生的理论梳理透彻,提纲挈领抓思想内核,译文为辅,点评为精华,参照原文,从而让读者条分缕析领悟“阳明心学”。在问答思辨中结合吴震教授的解读,进而收获一份感悟,获取多重体会。

今人更应该翻阅《传习录》在古人文化思想精髓之上去认识自己,也更需要在现代社会用王阳明的智慧解答人生难题。

《传习录》读后感(三):圣人传道的售后服务记录

细数中华五千年历史,真正的圣人究竟有几何?

中华不乏人才,论武有岳飞徐达霍去病戚继光,论理论有孙武孔孟,论文有杜甫李白苏轼。

争一个高低是不可能的,各方舆论吵了几千年也没吵出来个结果。

为什么要吵?

因为对圣人的定义很模糊。

究竟何为“圣”?

行业顶尖就是“圣”吗?

在我看来,知行合一,是成为“圣”的必要条件。

但凡有说得出,做得到的,已是不易,便称为君子也。

而知行立体合一,虽极难做到,却极能证明和推行自身之道,是为圣人之必须。

陶潜算得上知行合一。但归隐田园,自得其乐,实现的是自己的狭窄之道,能被称之为圣吗?

而当知行合一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均指向与利他,尤其是利于更为广阔的群体,例如人民时,这个做到的人,被称为圣人,绝不过分。

我说的这个圣人就是进可保家卫国,退可启迪万世的文武全才王阳明。

而圣人之道究竟如何修炼而成?

虽未立文字,孔子之道依然能从后世编纂的语录体文集《论语》中使得后人习得。

王阳明也是一样,大道至简。一句“心外无物”便能流传数百年。

但究竟心学是什么,如何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传习录》中收录的王阳明解答弟子疑惑的记录,便能成为后人学习的重要依据。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

若只先生一人阐述,学生必是似懂非懂。书中便有记载王阳明所说:

只闷头学习,却不问问题,就会自以为懂得如何做学问。只有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对对方之学产生全面的了解。

可惜我们早已无法成为阳明先生的弟子,但作为学生,疑问自然有相似之处,依旧可以从书中弟子记录的问答之中找到突破口。

例如徐爱认为知行是两回事,认为两者无法合一。

先生答道:

仅仅这一句,就值得细细琢磨。

先生对自身理论极自信,不会轻易被弟子所举的特例动摇,说明他心中的自我逻辑相当坚固。

而那些知而不行的人,也再也找不到借口。理非轻易可得,未穷理而得道者,未有也。

人人都知道的常识,例如追求梦想,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为何总有无法做到呢?因为这知道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经过思考后的内化,自然没有动力进行实践。

书中如此回答引起的上述思索,在阅读过程会多次出现,让人深感启发。

虽已逝去数百年,但我们仍有机会能听到阳明先生亲口说出的话语,在他指导和纠正弟子及亲朋的文字中,我们终于能对阳明心学管中窥豹。

《传习录》读后感(四):阳明心学之浅见

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们探究中国哲学,就必然绕不过阳明心学,它将儒家思想,从伦理学和政治学层面拔高至哲学层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阳明心学,才算是真正的哲学。不吹不黑,下面以我个人的理解,对阳明心学做个剖析与概述。 依我看来,阳明心学,看似纷繁复杂,真正的核心就在于这四个字“知行合一”。什么是知行合一?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做到?亦或是心口合一,言行要一致,不要做两面派?都不是!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东西,没有区别。这样一说,咋一听让人一头雾水,知行一体?是一个东西?如果是这样,那又何必分开来说,又何必用两个字来表述呢?这岂不是多此一举,直接用行,或者用知来表述不就可以了吗?最重要的是,就算我认识到了知行一体,就算承认它是一个东西,又怎么样呢?无非是一种说法而已,它有什么指导意义?咱们先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看看能不能让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知和行,虽然是一个东西,但在我们未彻底了解之前,还是可以把它单独分开来进行阐述。我们先说行,什么是行?简单地理解,那就是一个人的行动、实践,说通俗一些,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一个人的行。那实际上这又是什么?从哲学上来理解,这是一个人对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表象,请记住这句话,没错,一个人的行,就是他对这个世界所展现出来的一切表象,包括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所有的微表情、动作、具体的言论、文章、所做的一切具体的事情,都是行。 那什么又是知?这个问题,猛一听感觉很筒单,你会说,知,就是知道啊,就是一个人的知识和智慧。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我问你,一个的知识和智慧,或者说他心里的想的事,你是怎么样知道的呢?你是有透视眼,可以洞穿他的胸膛或头盖骨,看见他心里的想法吗?就算你有这个特异功能,我且再要问你,这个知,是一个具体放在他心里的图像、文字、或视频吗?你是不是有点明白了?答案呼之欲出,所谓的知,是一个人的本质,这个本质,是通过这个人对世界的表象所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知,是我们对一个人的行,所做出来的判断。 举个例子,我们说一个是孝顺的,你怎么知道?因为你看见了他做出了孝敬老人的事情,或者说你也听过他经常说孝顺这件事情是很应该的,他本人非常认可这件事。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说一个人心口不一,实际上是在说什么?前面我已经说了,口就是说的话,你是可以听得见的,这个心,你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你咋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看见了他具体做的事,和你听见他嘴里讲的话,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才会说这个人心口不一,其实你应该说的是“身口不一”才对。这么说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具体做的事,就一定会比嘴上说的话更能表达一个人的心呢?不一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里,一个人嘴上说的有可能比具体做的事,更符合他的心,比如我们嘴里说我爱你,但有时候人很害羞,表面上又在做一些恶作剧来戏弄一个女生。但归根究底,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在行得层次上,是要高于嘴里讲的话的。因为你之所以认为一个男的是爱一个女的,最终一定是你发现他的实际所为是爱这个女的。 好,我们已经知道,知是行的本质,行是知的外在表现。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行,去对一个人的知做出总结和判断,也就是通过表象看本质,知和行,是一体两面的,行是一个人的直观表象,知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下面分别对此一体两面再做进一步的解剖。 知,分四个阶段,即无知一心知一言知一行知。行,也分四个阶段,是为无行一心行一言行一身行。由于知行本一体,知与行在此四个阶段之中,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我们说一个人做到言知了,实际上是因为他言行了,我们看见了他的言行,因此判断了他是言知的。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学识渊博,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看见了他说的话,写的文字非常有水平,或者做出了一些了不起的事业。 那么,知行合一,知行一体这个认识,有什么意义呢?请注意,心学的目标是什么?致良知!良知也是知,是一个人的心。它是本质,是无法直接客观表达的东西,只有行,才是真正可以去具体实施的,那么答案就出来了,所谓的致良知,其实是需要通过做到良知这个本质所对应的那个良行来体现的,为什么,因为知行合一,你做到良行了,也就是致良知了,这么简单?没错,就这么简单。但是,这个良行,不是去理解的,是要去做的,而且还不是简简单单地去做一下就可以达到的。 再继续往下论述之前,我需要插叙一个重要的阳明心学概念—“心即理”。什么是心即理?是说心就是道理,我啥也不用学,我的心里面什么都知道吗?错了,心,就是我们的意识和内心,是我们先天认识结构。那理又是什么?简而言之,理,就是事物的规律和道理。那为什么叫心即理呢?因为,事物本身,如果离开了认识,它就只是一个混乱的杂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只有当其被认识者认识到了,认识者就会基于自身的认知结构,对这些纷乱的杂多进行梳理,把它本身以及和其它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做出判断,这个判断,就是理。因此,理是事物被认识者(心)认识后的产物,又怎么不是心即理呢?那么其实所谓的岩中花树,心外无物,也是这样的道理,王阳明不是否定那个实在的杂多的存在性,而是要说,只有心在,那个花所对心的表现才在,心不在,花所对心的表现也就烟消云散了。正所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其实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心+物=理,而我们的知,就是这个理。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知行合一的超时代认识。朱熹说格物致知,去格世间万物的理(朱熹认为理在世间万物之中)。这个在阳明看来,本质上就是去格我的心,因为理不在万物之中,而在我的心里,但请注意,离开了对万物的认识,一颗单独的心,又是空空如也的,没有道理的。万物这个杂多是理的材料,我的心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才有了所谓的理。这个认识,超越了朱熹的认识,因为如果理在万物之中,那我就算格了万物,这个理又如何跑进我的心里?我又如何去致良知呢?朱熹解释不了,王阳明可以,我格了万物,本质上就已经是格了我的心,为什么?因为心即理、知行合一、知行一体。 我们要怎么去致良知呢?阳明给的答案是,格物和事上炼。格物和事上炼,就是致良知的方法论。为什么格物和事上炼,可以致良知?因为基于知行合一这个世界观的认识。你想啊,格物、事上炼,都是在行,而致良知却是对知的要求,二者之间,如果按照我们知行分离的理解,此二者是无法对应上的。现在我们理解了知行合一,知行一体,那也就是说,我们做好了行,也就同时达到了知。但是这个行,可没有那么简简单单就可以做好的,我们前面讲到了,行的四个阶段是无行一心行一言行一身行,知的四个阶段是无知—心知一言知一行知。所谓的致良知,是要求我们从无知致到行知,但知是本质,它无法去做,只有表象才可以去做,通过表象来表达本质,那致良知,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从无行做到身行。由此,我们就要格物,去分清事物的道理,那你就高不开学习、思考、行文、做事这一系列的行,一系列的行,也就是事上炼。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你就要学习、总结、做出假设、再通过具体的行动去验证假设,最终形成一套合理的理论,并著书立传,立德立言;如果你是一个政治家,你就要学习,总结,并对理论进行具体的实践,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立德立功。 最后,通过阳明的“四句教”,对心学的思想做一个总结。无善无恶心之体,我们的心,在展开对世界的认识之前,它是空无一物的,只有一个内在的先天认识结构,没有材料,因此也不存在善恶之别。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我们开始展开对世界的认识,外界的杂多事物进入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心有了材料,这个理就出来了,因此也就是有了善恶之别。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的心中,开始产生了道理,但这个道理会有很多,你还要分,分清楚哪些道理是道理,哪些道理是谬论,分清之后,你就知善知恶了。为善去恶是格物,你光是心里知道,嘴上说这些道理还没有用,你还要把这些好的道理一以贯之地去做,同时也就在把那些不好的道理,逐渐从身体里去除掉,这就是格物、事上炼,你才可以把这些心知,言知,做到行知,这个知最终会真真切切地进到了你的身体里,长到了你的身上,也就是致良知了。 致良知,不是说做一个好人那么简单,而是说做到一个你自已所期望达到的理想人格。这个人格里,包含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这些东西,它如果要想真正的长到你的身体里,可不是仅仅做到心行(脑子里想一想)或言行(嘴巴上说一说)那么筒单,你需要从心行一以贯之做到身行,而且这四者又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作用的,自在循环的,你身行之后又会变成新的无行,你需要一直不停地走下去,贯彻下去,永不停歇,没有终点。 致良知没有终点,而我们的生命有,但没有关系,我们致良知,不是要你在生命结束之前,成为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人,而是说,你是一个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走在致良知道路上的人,只要你是一个这样的人,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生命的终点,如王阳明一般,说出那句感人肺腑、撼动天地的话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的心通体透明,对得起世界,对得起他人,更对得起自己。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