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媒符号学》读后感100字

《传媒符号学》读后感100字

《传媒符号学》是一本由胡易容著作,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媒符号学》读后感(一):评胡易容《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

本书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新闻传播学科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传媒符号学。“传媒符号学”,即集传播学和符号学精粹于一体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但“传媒符号学”研究一直未受到学界足够重视。作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传媒符号学研究集中于文本分析;二是学界习惯将符号学方法作为传媒的“批评理论”。他通过梳理传媒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借此书为“传媒符号学”正名,这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和首要任务。

全书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探讨符号学和传播学的关系问题时先驳后立。两者的问题在于,“符号学者和传播学者分别站在自己立场将对方视为从属概念。符号学家将传播视为符号表意的过程环节,而传播学者则将符号视为传播的内容信息形式。”要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作者认为,首先认清“信号传播学”传播过程模式化,脱离了对人的因素的考察,“机械的媒介技术始终与人保持某种冰冷的距离”,通过符号意义的研究来弥补信号传播学的弱势。其次,作者从“技术学派”与“符号学派”这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路径入手,找出媒介和符号的内在关联:如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环境”命题已自设了“符号语境”的维度,为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为传媒符号学科搭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传媒符号学的研究范围从“媒介环境”转向“传媒符号语境”,两者区别在于,“媒介环境”诉诸技术工具,而“传媒符号语境”诉诸“表意形式”。其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媒介自身,而是传媒语境下由符号构成的各种“文本现象”,最终实现媒介如何通过“尺度的改变影响了人类表意甚至文化”。

本书的闪光点在于:

1.作者证实了符号学和传播学结合的可行性。学术长久以来的二分法禁锢了学科的发展,符号学面临着研究对象不断泛化的困境,而传播学苦于寻找新的理论范式。作者从媒介技术学派麦克卢汉入手,发现该流派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式等方面皆蕴含符号学思想。引进和吸纳人文科学的符号学,正好弥补了传播学中单一模式化研究的缺憾。通过对比得出,“符号”概念比“信号”是更为人文化的研究对象;复杂化的“传媒符号语境”比单一的“媒介环境”有着更广阔的研究范围。作者运用各种符号学理论透视传播学科中的典型“文本现象”,检验传媒符号学理论的可操作性,如从形而上学即符号学元理论层面洞悉交流双方的规则仪式在传播交流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从理论的层层推理到个案的深入分析,环环相扣,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传媒符号学理论的独特实用魅力。

2.作者理清了传媒符号学在传播学中的学术价值。前人著作中虽涉及到传媒符号学方面的研究,但零星而杂乱,仅处于尝试阶段,并未做全面梳理。作者克服了工作繁杂等困难,完成了这一基础工作,并明确强调了传媒符号学在传播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者以中国和北美为例,勾画出符号学与传播学经历了独立发展、碰撞和融合等三个发展阶段。

3.为读者理清了传播中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如传媒、媒介和渠道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作者认为传媒具有文化特征,媒介带有物理性质,而渠道包含感觉特性外,兼具媒介性。

最后,笔者觉得有必要强调几点:

其一,传媒符号学理论有别于一般符号学理论。在网络虚拟空间,文化相互渗透,呈现多元态势。单一的元理论(即元语言)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的规范有所减弱,多种元理论对人类交替发生作用,造成对人类行为深层机制探寻的困难。传播者和接收者身份不明,文本信息真假难辨,符号语境的混乱势必会影响符号文本的充分解读。传媒符号意义的研究将会陷入自说自话,难以有着相通的话语体系的尴尬。

其二,对“符号文本”的多重考量。自受众研究的兴起,传播学没有忽视人的交流作用。功能分析范式通过符号交互进行社会建构的思路进行外向的文化考察。媒介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媒介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技术出现“传受合一”的传播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人的传播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文本内容未必有太多意义,传播过程本身则传递出某种符号意义。如人们网上吐槽,讲的“内容”并不是重点,讲的“状态”才是关键。因此需要从多方面考察“符号文本”的概念,若生硬地套用某种方法,会给人造成削足适履的印象。

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xslts_show.asp?id=1832

《传媒符号学》读后感(二):评胡易容《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

传媒学长期存在的尴尬是:在学界被认为“无学”,在业界则被认为“无用”。“新闻无学”,广告“有术无学”的说法由来已久,取消大学的“新闻学”、“广告学”专业的呼吁也屡见不鲜。迫于此种压力,突破传媒学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藩篱,是众多学者共同的努力方向。眼前胡易容的这本《传媒符号学》,便是一个颇有成效的尝试。在这部著作中,胡易容梳理了传媒学和符号学的关系脉络,总结了传媒符号学研究研究方向和立场,具有强大的理论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书中的最后两章,胡易容以传媒符号学为理论工具,展开了对新闻、广告、图像、艺术、审美的研究,颇具创新,也让人体会到传媒符号学理论工具迷人的解释力。

传媒学上述的尴尬处境隐藏着这样一个深层次的判断:该学科从具体的技术操作发展而来,缺乏适切理论工具,因此未能超越技术,无法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更别谈反过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传媒学的众多子类中,广告学在这方面表现的尤其明显。它承担了促进销售直接任务,具有强大的实践性。因此,基于广告现实,同时又超越广告现象,抽象出在逻辑上自洽,在实践上具备指导性的系统广告理论,是广告学人必须面临的任务和话题。胡易容在这方面也做了深刻的探讨。他结合全媒体背景,讨论广告创意策略,让人耳目一新,更具有研究范例的价值。

广告和媒介的关系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媒介因为承载文本而显现出来,也因为文本而被遮蔽。广告和媒介的关系,既可以表现为内容与传输中介的垂直叠合关系——在此种叠合过程中,媒介属性会影响广告文本的表意,也可表现为媒介所承载的文本之间的线性连接关系。胡易容从“传媒自携信息卷入广告文本”和“时空邻接关系”来讨论上述双重关系,颇具见地。

广告出场的常见方式是,插入其他文本中,与那些文本一道为受众接收。广告之所有受不少接受者厌恶,主要的原因也是这种出场方式。此种出场方式决定了广告是一种“噪音”,是一种影响了接收者获得他们想要的内容的负面因素。精彩的电视剧中,情节紧张之处,突然跳出了广告。娱乐竞猜节目中,答案就要揭晓之时,被广告打断。在此种模式中,广告和其他文本的关系是一种“逆向链接关系”,即广告生硬地插播在其他文本之中,打破了其他文本的连贯性。在接受者那里,就变成了一种影响阅读的“噪音”,变成了不得不忍受的痛苦。此种“逆链接”是最常见的广告投播类型。为了增加收入,电视台往往在电视剧中插播大量广告,其时间长度甚至超出了电视剧本身的长度。“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便是对这一现象的调侃。

这种广告影响了受众阅读,因此往往也被限制。2009年9月,广电总局出台《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第66号令),规定“广播电视广告播出不得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完整性。除在节目自然段的间歇外,不得随意插播广告。”这个规定已经意识到“逆链接”插播广告的负面效应。而去年11月份,广电总局又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此补充规定则直接禁止“逆链接”方式插入广告。

广告和其他文本的另一种连接方式是“顺链接”:广告文本在不打破其他文本完整性的情况下,和它们进行链接,一道被接收者接收。顺链接是广告文本插播在其他文本开始之前或者结束之后。其中,广告不进入其他文本内部,表现为前后相续的完整链接。典型的顺链接广告是足球赛或者篮球赛中间插播的广告。足球赛的上下场之间有15分钟的是休息时间。这15分钟对于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来说是一个空白的物理时间,是等待下半场的无聊时间,因此比赛组织方往往会安排美女啦啦队跳热舞,帮助打发时间。这段时间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也是等待精彩球赛继续的空白时间。电视台除了安排球评外,一般也会插播广告。此时,广告和球赛之间就表现为一种顺链接关系:上半场球赛——广告——下半场球赛。在这链接关系中,广告播出时间是球赛文本本身的空白时间,没有打破球赛本身的完整性,因此也较易为受众接受。

顺链接广告处处可见。央视黄金时间的广告投播就是“顺链接”式的。晚上7点开始,节目顺序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这三个文本之间投播广告,广告便成为了和这些栏目平行的内容,在保持这些栏目的完整性的情况下,也过渡了这些栏目的超高人气。

广告只是胡易容的一个案例,在著作中他还从传媒符号学角度,讨论了“品牌势能”、“新新闻主义”、“新闻经典”、“山寨文化”等。案例众多,但细读之余,便会发现,胡易容保持着统一的研究使命:洞穿现象,抽象理论,反哺实践。

对于传媒学来说,此种使命意义深远。

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publications_view/index/3027

《传媒符号学》读后感(三):传媒符号学:传播、媒介与符号方法论 ——评胡易容《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

赵毅衡(2016)总结了至今为止人类传媒经历的三次突变:言语和符号的发明、符号的系统记录与文字的发明、电脑与互联网的产生。如今正是第三次传媒突变陡升时期,作为学科公分母的符号学面临新的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作为方法论,在传播系科、传媒课题中需不断开拓、变成活学问。胡易容先赵先生之呼吁,于2012年出版《传媒符号学》,作符号学与传播传媒学课题融合实践的率先试探。

本书的传媒符号学一词,“传”含“传播”、“交流”之意,“媒”即为“媒介”,而“符号学”即采用符号学方法论,因此,传媒符号学是结合传媒研究“技术学派”和“符号学派”两种研究路径,从诉诸工具的“媒介环境”视角转变到诉诸表意形式的“传媒符号语境”,来探讨通过媒介的传播是如何影响人类表意和文化活动。麦克卢汉及其多伦多学派研究作为媒介研究学派,在新传媒时代迎来了复兴,但是当下传媒现状和半个世纪前麦克卢汉所处时代差别巨大,在这个“后麦克卢汉”时空场域,如何辩证看待、扬弃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是本书传媒符号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本书的内容结构为:引论部分综述了传播学研究理论路径,辨析学派、理论、范式,进而引入传媒研究;上篇对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环境学派从方法论上进行符号语境的架构,对该学派的一些主要观点从符号视角重读、评价,最后分析新传媒时代,媒介学派发展遇到的困境出路在于符号之维,论证媒介学和符号学的互补;下篇讨论了传媒符号学的具体问题,如“信号”与“符号”、传媒的定义和特性以及传媒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初步以一种理论范式来建构传媒符号学,再回顾了国内传媒符号学研究动态及国外作为传媒符号学研究分支的交流学的发展,最后基于建立好的传媒符号学理论框架,来分析传媒领域的具体问题,包括狭义的传播研究对象,如新闻、广告等,和广义的传媒对象,如艺术、审美、视觉传达设计等。

从内容结构安排上看,《传媒符号学》的逻辑线条似乎有点迂回,例如上篇在讨论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环境学的主要观点时就已经提及符号学视角,但之后又再论证媒介学和符号学的互补、认为符号学可以为媒介学派发展困境提供出路。但是精读此书之后,其意自见,本书的逻辑早在引论部分就已铺垫好,即从学派、理论范式和元理论三个维度,主张媒介环境学派的传媒符号学理论范式,认为需要从元理论的高度,重新建构包括传播符号学、交流学内涵在内的传媒符号学研究,并解决了一个理论范式初步建立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追溯哲学渊源、辨析基本概念、探讨研究方法、给出研究议题。这种分析逻辑正呼应了本书开篇所说的“分节”,即对某一对象不同侧面的研究,如围绕传媒符号学分析它的媒介符号学学派、分析这一理论范式自身的内涵、外延,而不是分类,即不是简单地以媒介符号学学派和传媒符号学理论范式各自为营。

具体而言,本书的观点如下:

首先,关于学派讨论,在综述了传播符号学传统的学派二分,即实证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之后,提出第三学派,麦克卢汉主导的媒介环境学派,并对其主要的观点、当下的研究进行辩证分析,认为需要对该学派的理论范式逻辑自洽性进行重新审视,这就需要回到理论本身,也就是采取元理论的分析视角。

其次,关于理论范式的讨论,在综述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的三分法,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理论在既有的三分理论范式中总有不契合之处,需要回到方法论的角度去讨论,再一次呼应了元理论分析视角。

基于以上,采取元理论分析视角,即对媒介符号学派理论范式及方法论讨论,建立以符号学为方法论的传媒符号学理论范式。作者先追溯麦克卢汉的技术哲学思想渊源和英尼斯对麦克卢汉的影响,另外再基于在学派和理论范式讨论基础上,转到媒介环境学派应该采纳传媒学的符号方法论,初步建立传媒符号学理论范式,讨论符号学和广义的传播学之间的兼容和互补。在论证了学科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之后,讨论符号化的传媒研究中传媒概念、特性、研究方法。回顾了国内外传媒符号学的研究,国内通过数据统计分阶段,国外主要是传媒符号学的发展分支交流学。最后在传媒符号学视域下,本书对具体传媒符号学研究对象以符号学方法论,进行了分析。

在理论建构中,作者对一些概念进行对比、辨析,让人深受启发。如在对比传播学和符号学的互补时,指出传统的传播学研究实为信号传播研究,这种研究对象让传统的传播学自我局限在人类交往活动中,而忽略了更为根本的一些意义活动(如人的内心思想活动),而符号关注的不仅仅是信号,更是各种携带意义的感知,但符号学关注的“符号”意义又太过抽象,需要回到具体问题去拓展其适用性,因此传统的传播学和符号学需要取长补短,进而成为“传播符号学”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传媒符号学”。

书中最后两章为应用研究,运用符号学方法论分析传媒行为,基本囊括了传媒、传播中的经典研究对象,如新闻、广告、艺术、视觉图像等等。其中对文化异项标出性和翻转现象的分析,集中体现了符号学作为方法论,给传媒研究对象带来的新视角和启发。作者认为一些看似标新立异的文化现象,即标出性文化,是文化自身演化的自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体经过“试推”,也即符号学中意义解释和衍义机制,逐步翻转成正项或中项文化,异项文化“试推过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构成循环和螺旋式上升的演化路径,倡导我们应该对文化的标出保持宽容和耐心。

从读者角度来看,本书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符号学和传播学理论基础,尤其是符号学理论,似乎作者有顾及读者传播学知识的不足而做了充分的研究综述,但是符号学理论,尤其是符号学方法具体内涵的解释,作者有留给读者悬念、自行思考的意味。从学科理论范式的构建上来说,本书是对传媒符号学研究的一个初步探讨,其中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澄清、辨析以及反思。例如,既然传媒符号学,按照本书作者解释,涵盖了“传播”“媒介”双层意思,本应该是更具有适用性,为何当下传媒符号学术语似乎不如传播符号学术语受到认可和运用?本书的概念辨析具有前瞻性,例如关于“媒介”和“传媒”,“信号传播”和“符号传播”,至今仍为学者们热议(如张骋 2018,唐小林 2015),而采取的“元理论”视角,已经广为传播符号学、媒介融合研究所采纳。

参考文献:

唐小林.符号媒介论[J].符号与传媒,2015(02):139-154.

张骋.符号学视角论“传媒艺术”的命名——兼辨“传媒/媒介/媒体艺术”之异[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9):108-112+132.

赵毅衡.第三次突变:符号学必须拥抱新传媒时代[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3(01):67-6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