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读后感1000字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读后感1000字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是一本由Erik Brynjolfsson / Andrew McAfe著作,Digital Frontier Pres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4.99,页数: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读后感(一):摘录和笔记

阅读难度大约和托福文章相当。

有时候走神了就没有很读进去,一部分内容看得一知半解。英语还需加强呀。

整体感觉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一本书,偶尔也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读后感(二):谁说科技带给我们的必然是美好的未来?

似乎我们所接触的所有信息都很自信得告诉我们,科技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利好的信息,人类一定会在技术的帮助下,朝着光明的未来奔去。

没看这本书前,我也已经有了近乎完全一样的观点,我的观点可能比本书所论的,“技术发展或许将会带来失业等问题”的观点更大胆和悲观一些。即,如果处理不好机器与人的关系的话,那么人类将在未来的三十年时间中长期处于经济困境中,很多如Dahl界定的成熟的民主国家也将进入社会动荡时期。

其实如书中所表,凯恩斯在3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类似的问题。

“我们正受着一种新疾病的折磨,这种病的名字,一些读者或许还没听说过,但在未来岁月,他们会反复听到的——这就是,技术性失业。也即是说,因为我们新发现了大量减少使用劳动力的手段,而又尚未及时地给劳动力找到新的用途,如此导致了失业。”

这本书提供了详实的论据来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眼前的主要冲击,很有可能就是大量失业的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们对解决这个问题也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但是我对个别的方案持极为谨慎乐观的态度。

作者在这本书中,虽然提到了凯恩斯的一句引言,但是主要的解决方案放在人机合作上,倡导将繁杂重复的工作主动交给机器,而同时通过教育,将复杂,多重,即时思维性的工作交付给人类。书中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研究,是作者对当年国际象棋人机大战的故事进行了延伸,现在世界上最强的国际象棋运动员再也不是一个个人,或者一台机器,而是有非常良好的程序的机器以及一般水平的人的组合。举这个案例,也是为了说明,人类怎样用恰当的方式和机器之间配合,将是未来经济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另外如上文所说,仅提了凯恩斯的一个论断,其实依照我的观点,现在人类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凯恩斯和熊彼特,因为面对熊彼特的“破坏式”创新,人类如果还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市场的方式执迷不悟的往下走的话,整个人类很有可能就进入了“机器造车比人快又好,但是机器又不需要消费汽车”的就业消费双困境中去。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凯恩斯和熊彼特。

总之,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革命性的书籍,must-read.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读后感(三):棋盘的另一半

书写得很好,内容也很新,甚至包括了最近的Google自动驾驶车的内容。讨论了在高科技环境下经济如何被扭曲的情况。

讨论了所谓的GPT(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如何大范围影响经济形势。总结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些变化。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比喻:棋盘的另一半

当年国王想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发明者就提出请求:在棋盘的第一格上放一粒米,第二格上放两粒,第三格上放四粒,所有格都比前一个多一倍。国王最开始以为这要求很简单,但是最后发现这是不可能的。这也反映了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总会被人们低估。在指数函数最开始它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一旦越过一个坎速度就有了飞速的提升。这个坎就刚好把国际象棋的棋盘分成两半,如果国王仅仅满足发明者前一半棋盘的请求,也不算太多,大约就是4十亿粒米,书中估算是一个大型农田的产量。一旦超过这个量指数函数就显示出它的威力了,之后的每一次翻番都是量的巨大变化。

这和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计算机中有一个著名的定理就是摩尔定理,它指出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

于是书中估算,从计算机产业起步(1958年)到2006年,根据摩尔定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已经翻了32番了,也就超过了棋盘的一半了,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棋盘的另一半,这时候计算机能力的翻番都会造成很大的变化,而且由于计算机和蒸汽机以及内燃机一样属于GPT的范畴,所以这种计算能力的巨大变化会对社会结构等产生深远的变化。

所以就在我们刚刚跨过棋盘一半的2009年Google已经推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想想这样的计算能力再翻番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吧。

我是看过这篇文章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639 后才知道本书的,评论很好,而且有严重的剧透,很多内容摘自本书,不过看下那文章也就相当于看本书了,不过这书绝对值得一看,来了解一下所谓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读后感(四):Geek技术宅拯救世界,但拯救不了屌丝的你

充斥在市面上的大量Geek文化,由于网络平台而扩散到日常生活中。曾几何时,你本来学国画的朋友开始追捧电子产品,高中数学徘徊及格线的老同桌也力推IT文化,更别提隔壁中专毕业的吴老二老跑新华书店买书自学逻辑电路了。“技术宅拯救世界”这样的流行语只是对信息技术崇拜的一个缩影,人们在网上分享那些看起来很“技术”但其实只需要高中数理化基础就能理解的“技术贴”,比如怎么鉴定你喝的饮料含糖多少、提取外卖里的地沟油等等屌丝-小资日常关注的东西。

可是技术宅有技术宅的世界,且不说进入真正的IT领域需要数年没日没夜的专业学习和通宵做lab,但看看经济和社会形势就知道,人家Geek们能拯救什么也拯救不了你。

机器取代工人劳动力是马克思最早、最经典的论述之一,资本家在机械设备上投入的成本远远低于人力,再加上技术研发的不断产出,马克思认为工人会发现自己不断的被机械替代,或者自己成为机械的一部分——被异化为机械流水线的一部分。马克思说这是资本主义利益最大化的悖论:尽量用自动化设备而非人力,但工人却失业没有收入去消费那些自动化生产的产品。

这本书主从另一个角度,经济学和管理的角度,让人们理解,为什么美国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虽然企业利润、GDP都慢慢恢复并且经济环境一片大好,但是就业率永远不见好转?如今的IT技术革命,并没有带来充分就业。不同于以往的技术,IT技术存在翻新速度极快、传播快、集约程度极高等特点,使得过去需要不同地区人合作的工作现在可以外包出去,或者集中在硅谷提供给个别相关专业毕业的人才。自动化如今实现了过去所不能的许多功能,一些基本的识别、认知任务完全不需要人力,更不要说计算了。因此,虽然经济复苏,但一些大量白领职业如:银行出纳、销售,反而失业率上升。

有趣的是,本书是Digital Frontier出版社出版的,一个致力于电子化传统图书的公司。作者也不忘美言电子化几句,并且给人们提供了一点希望:虽然自动化取代了人力,但是通过很多方式,我们可以重新把这些人带回劳动市场中,具体方式略……

2011年刚出版,信息都比较新,并且较严谨,引用的大多是学术资料而非道听途说。顺便我看到一个案例是富士康:富士康在2010年决定投资千万引入机器人,代替传统的手工流水线。可想而知,关于富士康污染、血汗工厂、压榨劳动力的负面新闻太多,苹果是不用承受责备的,反正全可以赖到富士康头上。现在人家引入自动化了,百万民工再也不用受压榨了,回家种田吃红薯吧。左派一片自豪,赞曰:“红薯纯天然、低胆固醇,就是比熊掌好!”

嘿嘿,靠那么点工资追电子设备、追Geek资讯的大学生、发廊非主流、文艺青年们,Geek可以拯救世界,但救不了即将失业的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