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Psychology Book经典读后感有感

The Psychology Book经典读后感有感

《The Psychology Book》是一本由Nigel Benson / Joannah Ginsburg 著作,DK Publishing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5.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Psychology Book》读后感(一):碎碎念~

flag成功保住♪⸜(๑ ॑꒳ ॑๑)⸝♪✰

这本与其说是百科,不如说是一部心理学发展史。

读完之后,发现它远比VSI心理学系列更亲和想了解心理学又不得其门而入的初学者。(VSI和在读的《心理学与生活》的框架是差不多的,而我在生物学及数学方面碰到了一些难度,自己真是个渣渣(:з」∠)

这本按照大致时间顺序,梳理心理学重大发展历程(哲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治疗–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差异心理学)。

每小节由理论或实验方法引入,介绍不同流派。你会看到理论不停地推翻又形成,比如行为主义和心理治疗的相爱相杀,同时了解到现在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是怎样诞生,又经历了哪些曲折,真的很有意思。“就像Donald Broadbent所说:All scientific theories are temporary, derived from the evidence available at the time, and so susceptible to change in the light of new evidence. This is how science progress.” (p185)”心理学发展到现在,一些理论都还有争议,读者也需要理性认识。

每节都有相关心理学家的介绍,读过他们的实验过程,人物形象也丰满起来,不仅仅是头衔堆砌。

思维导图节省了好多笔记时间,逻辑清晰又明了。

一本书看下来,像是跟着这一门学科在成长, 参与感很强。

中途碰到很多从前有疑惑有共鸣的地方,兴趣来了自己再去拓展相关,算是摸着点头脑了。

DK这套书真的很棒!

《The Psychology Book》读后感(二):Salvation lies within

The study of psychology is the best attempt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Why should I read this book? A collection of hypothesis, theories and therapists.

Because you strive to be a conscientious being, to rid of ignorance, to come to better awareness of yourself.

To be awoken.

Psychology is "The Dark Art Defence" that guards us from encroaching medias, advertisements and popular misconceptions. All the outside voices attempt to dum our thoughts and subdue our own concienseness, numb our feelings and in an essence take our lives and reduce us to machines and animals.

To be a free and independent human being takes great sacrifice, resolution and efforts

And reading this book is one price you need to pay.

To me, This book is a calling ,a dawning and a returning of adolescence wishes...

和我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关,曾经在不同阶段被送去看心理医生3次,每次都是百忧解之类的药物治疗,然并卵,因为我父亲相信心理疾病就像感冒,吃药就能好了(他现在每天要吃3颗安眠药都未必能睡着)。

This is our bible,

We find in here the comfort, understanding and solutions to our hard life .

A must have in our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Psychology Book》读后感(三):研究人的科学

从哲学而来,盖伦的四种性格论在此。

行为主义心理学,环境对人的影响,被新生小鸭子当妈妈也是可以做到的。

心理治疗,弗洛伊德在这里,还有荣格。

认知心理学,七为啥是个神秘的数字,这里会解释。

社会心理学,大家怎么看特别有能力的女性,这里有调查结果。

发展心理学,收养来的孩子不是特别好养但是依然有办法。

差异心理学,为啥我们有不同的性格和智商,这里有解释。

非常不错,非常费神,继续下一部。

《The Psychology Book》读后感(四):看完一定要写读后感大计划之:百科我也能捏一篇出来

参加了一个100读书计划才读完这书。正文内容330多页,加后面的索引是352页。就是那种100~200元每天发文字讲义,微信朋友圈分享一定天数还有送书的读书计划。朋友听过吗?嗯,我觉得我没参加的话,从头读到尾,估计难。

当年出中文版的时候就买过中文版,大概从头到尾挑着喜欢的翻了翻,可是收获感觉不多(是看快了,可明明看了的!)。我报计划是因为 1.朋友圈有特别爱学习的人,时不时冒个泡说:“你看我要看这么多了!你还看中文版!”真是特别爱学习的人哈哈哈哈。 2.时隔多年我挺想把心理学百科英文版读完觉得我自己可能坚持不了很多天。

中文版

我英语其实一直就是一个平台期,曾经突飞猛进的时期还是有的,可最近并没有很多的提高,退步可能还是有吧,但是自己也没有办法。于是我做了测试,大概词汇量11,000还是12,000。以前有2万的,可是后来每天都啃日语,英语就渐渐退步了。词汇量什么的……唉一般都是这个数上下。于是参加这个心理学计划。

就说的内容来说,因为百科嘛本身就是打着,简洁明了,轻松的能够理解,看似很复杂的思想,所以本身的语法啊用词并不会很难。偶尔遇到一些问题,还可以在群里面问老师,我暂时没有遇到很多语言本身方面的问题(当然,极有可能是我原来挑读中文版的原因)。

要说是问题苦恼就是,可能我看了好几遍,但是并不能完整的复述这个人的想法。以前小时候看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大百科,小百科)类似的,都是看完一遍就可以马上学以致用啊…

理论上也是能够自我说服的

一、我不是小时候了。看大部分的第一想法就是啊,这个我知道(其实并不是);

二、理由:本身就是浓缩性质的一般的人,两页,大师可能4页到6页。但里面讲的内容是这位心理学家一生的心血。小时候可以稍微的付出一点点,总结一点点就满足,现在却不能这么简单了。

三、和以前地理背个地名,历史事件,背几条死的知识之类的完全不能比。当然以前,在高中的时候,是整个班级一起,背东西肯定会快一些,我们这个本质是远程教育,群里面偶尔有人会冒泡。但是和高中的每一个同学抬头不见低头见,老师抽着鞭子,赶着,还是差别很大。

我也并没有像原来那样,要高考所以拼死命的想学,可是我还是很想能背下来。

读书计划每一个章节教研会写一些讲义,拓展一下知识啊,看了一下我们现在中国人,我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一般就会把这一些,写在书上面去。因为我能做的只是把,在自己的脑中翻译成中文,尽量记下来,但是,调研他们的讲义,就可以把一些知识整合,并且举很多例子,这些都是能够帮助学习记忆的。

当然不得不说,这个每天的讲义的字数比本身的文字,相比起来也翻了好几倍,有人说,简直像小论文。我表示双手双脚非常赞成。

鲸鱼飞起来了~附近的一个美大生联展

心理学要研究人,通过读书计划我也稍微的研究了一下自己,也看了几个他人的小故事,有一点故事会的感觉。

以前加了一个,咱们心理学百科计划的网友,他说了一句话我这里引用。可能我们,想学心理学的人都是有故事的…[流泪]总结的非常好。

群里面有很多,本来大学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或者是自己考了心理学咨询师的,想这个机会,复习一下。有考研想跨专业考心理学的,更是有已经跨专业考了的。嗯,好像还有女朋友(或者老婆)强制要求来看,并且完成每日作业的(武汉的老段子不按要求要跪洗衣板)。还有刚刚生孩子,或者是已经有孩子,想要学点心理学指导一下未来生活的。

最好玩的是有一个。他说自己是博士(后?),似乎是才交了一个女朋友经常来虐我们单身狗。什么做活动的之前看到预告会说怎么都是我和女朋友约会的时候啦?有时候没有看群消息,会说哎呀,早上才看到,昨天晚上跟女朋友约会去了…其实我们都是匿名的网友群,并不认识对方,一般这种样子的情况,大家也都明白,他也不能跟周围的人说(至少不能说太多遍),所以只能跟群友来抒发自己有女朋友的这种喜悦之情。基本上好像,每次发言都要闪瞎我。作为单身狗,学术啊感情之路也失败,我觉得,有时候真的不是滋并不是很好的滋味。

反正我也基本看开了,实在是没条件生,实在不行以后我就去领养啊…

说到领养

领养也非常不容易其实。

当时讲到,领养家庭,儿童和领养爸妈,不得不去跨过的这一层,伤害接纳,互相理解的这一道鸿沟这节的时候,求因为本身就是心理咨询师群友分享,她自己有孩子也收养了好几位孤儿。对他来说经常会遇到书上写的,孩子们,互相不理解,用语言行动来伤害彼此。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只能用爱去包容去化解心中的冰。这个是比较有感触的。

依然是附近的画展,刚刚毕业的美大生联合展,后生可畏啊

不过自己生希望并不是完全没有啊。我其实是和父母说过,不希望自己被生下来,也不希望自己组建家庭,有后代,因为我觉得不可能幸福。以前我真的是这样想的。我为什么变化可以以后有机会再说。

嗯…其实也不复杂。我就直接说吧,我养了狗。

我养狗其实也是比较不成功的。随便翻开一本教人如何养狗狗的书,我可能大部分都不达标。而我是,在养狗期间最起码看了20本以上(似乎两本是英文,一本是日文,其他是中文)如何养狗的书的人。俺的两只狗都是从一个月两个月开始养。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教,可是,我眼前的现状是基本上很多问题狗有的毛病我的狗都有。我自认为很细心照料他们还是很多病,行为上的病,身体上的病。真的跟个小孩一样。

被两只狗这样各种磨过以后,我突然有一瞬间就和父母,和过去,说不希望被生下来的自己和解了。我的确不好养。

我们中国,我是属于独生子女一代,父母那个年代,一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孩子的管教也是属于,凭着自己的,本能有时候会有体罚,有时候会有言语上的攻击,父母是年轻就当了父母,所以很多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基本上都说过。

以前豆瓣有一个父母皆祸害的群组,当时是很红了一阵。也证明,我们很多至少独生子女一代,可能有一部分是有心里的阴影的。无论是原生家庭的一些自信心上的打击,或者是男权女权的处理,咱们心理学百科提到的父亲和儿子的关系,还有女权思想慢慢的发展。到哪怕是很健康心灵,健全人格的人也会遇到的,关于未来的不安,人是如何成长的人是如何,一步步的变成现在的自己的。

似乎有一点点偏……

我个人比较喜欢,跟自己关系比较远的社会心理学,因为有时候看到,比如说行为主义心理疗法,认知心理学,总有一些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或者是误区,那些伤在那里。早一点学心理学是不是会少一点后悔是不是能够更好的跟周围的人沟通。而且有时候,人的一些无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会因为这样的理性分析了,有可能会失效。总之总之,看心理学百科这本书 因为它本身就是包罗万象,因为我们人类就是从这个包罗万象中的社会中,一点点形成的,我觉得我看的话各种结论也好,哪怕是病总是有一些自己的影子。 这个的确是会带来思考。

当然里面有一些特别好玩的一些结论。为了自己形成健全的人格,吃点苦,也是应该的(好像有一小节就是讲这个)书里面讲的很多结论是有一些我们作为社会人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常识。通过看这个,也能够知道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看这本书,还有很多不是那么沉重的,甚至可以到奇闻异事来说了。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催眠,以前人催眠是可以有一个法语咒语的。咒语!好像还有一位心理学家,觉得人疯了还有一定的道理(我这里就记不清楚了)。

虽然说有时候对别人所谓“人性失望”对自己“人性的枷锁”无奈不想改变。还有著名的“他人即地狱”,但是没有看这书作者专门的章节之前我可能会觉得这句话万能非常有道理,可以概括很多很多事情,但是看看这本书后,我知道,这句引言的来历,并且他能够覆盖的范围,跟它相反的观点,它的局限,以及更多相似的观点。

可能我们一说要自学心理学觉得自己一定要把销量前几名《梦的解析》《乌合之众》《自卑和超越》从第1页到最后一页要啃一遍,复习一遍,还要写大篇的感想。结果拿到书发现,哎呀,好无聊。(我应该也都跟风看过中文)

就算克服了这些无聊,能看完一本两本三本,我们了解的也不过是这个百科中的一位心理学家的思想。所谓井中之蛙,一叶蔽目,了解的太有限了。虽然百科是一个比较浅的,入门级的读物,但是它能够向我们展示很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然后这件事已经被过滤好了的。不像是很多微信的一些文章,这里一句那一句张冠李戴就算不是鸡汤。最后看了什么自己也不能总结出来[撇嘴]。

所以我对本期的心理学百科计划还是比较满意的。听到了一些故事,学到了一些知识,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再一次的确定了“我却信的东西,不一定是事实”。微信阅读也掀起了一股学习浪潮,很希望能够把这个DK的百科能够拓展到其他领域,或者不是DK,大部头的又不是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相反,还会毁掉一些童年回忆,青春回忆。我觉得如果有这种读书计划的话,我还是很想参与。有一种归属感 嗯,一个流行的广告语是他花钱买的就是在同一时间,看同一页的这种感觉。像是身处军营的训练中小兵,就是要整齐划一,不快不慢。

其中有一个小插曲,我在计划开始几星期前就把心理学的这个书给买了,在查找的过程中还把日文版的也买了。当时开课的时候立了一个小目标,日文的作为预习,英文的作为复习,希望能够多复习几遍,这样把知识能够更加牢固的记下来。

日文版,说不定是我的第一本正经的日文书?(不算字典以外基本都是小说杂志的我)

以前看日文一般都是看小说,新闻,一般都是看自己比较有兴趣的书,并没有系统的看过心理学上的东西,所以一开始预习是用日语的嘛,所以很多,比如说片假名的一些名字,我要对着我的英文版,对英文版我也不知道对应是谁,依然还要去网上找一个中文版……不过为了,不影响学语言,我把中文封印起来了。

计划是很美好的,但是后来我才发现,由于我是个拖延症晚期的人。坚持一两天,一个星期还好,到了比如说第10天的时候就突然的,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这个第一次发懒的时候时候正好,不好的课就开了嘛,就混过去了。当然懒得人总是会发病的,比较纠结啊。到了每天定的阅读的时间就会想“哎呀,文章枯燥好没意思呀。”还好我还买了日文版的,读日文的是最激动的,因为当年追动画也好日剧也好,大脑记住了这个兴.奋.点了吧. 其实看上去一大本,可是分着100一点点计划去读,也挺轻松的。有这个计划去读比自己就拿一本书,预习就好玩多了 。

首先日文版的是没有朗读的,增加了很多难度。很多汉字词如果自己读的话就很容易读成中文发音。虽然汉字词还是很少的,一般好像只有三四千。我的日语词汇量其实也应该不低,2万多吧应该吧。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还是很难啃。我一般接受的是一些20世纪的主流的心理学家的观点。那些比较古老的,觉得,唉呀,这已经被淘汰了的就不想看下去。

一直到开课以后,有了随时查字典功能,就超级超级方便。我的原来的计划不是先日文再英文,后来就变成了先文或日文了[撇嘴],日文反而成了泛读。因为英文操作各方面都容易些……

130大洋买的英文版,我学心理学第一步

不过虽然说这个读书计划想法很好,可是还要遇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我遇到的老师应该不适合我。不是说她不好,只是不适合我。她估计高估我了,从来没家访(微信私敲)过我。后来我了解到他和其他的很多人相处的还不错。我的负责的老师很肯定有她的优点,可是我还是有点不满意的。或者因为我几乎每天都按时完成任务,她说会去催不完成任务的人,所以我就没被催哈哈哈哈。

当然这个书也只有300多页,心理学虽然是个新学科,但是我们人类总数这么多,这么多年都在研究发展不止这300多页。一个入门的书。能够学到入门级的知识就应该满意啦。

另外,不得不谈这个价格。其实读书计划是100~200的定价,最后付款可能还要减个20优惠券。我买书是花了130多块钱。除掉书本身的成本。各种维护的费用名副其实中国特色啊。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中国,人口数…嗯,世界第一。真的是互联网时代才可能有的形式。什么时候我语言好到可以参加日本的啊,或者是英语圈类似的形式?我暂时并没有发现。

于是这里发一个我的推荐立减20的优惠券

微信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这个书本来我感觉应该是像是字典一样来用的,硬壳子的嘛,老式大字典的标配。感觉……像是那种上个世纪工薪阶层,家里可能会有一套大百科全书,想要教孩子心理学的知识,遇到了人的话是可以去百科全书查。

但是,可能取得出来的名字的也就那几位。要自己去一本本的啃,学术的专注,又啃不下来,这样的话,能在书架上有一些学科类的字典类的东西,有一定可信度能够查自己理所当然以外的知识,还可以向我们这样一页一页的从头看到尾 也的确有市场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