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动机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动机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动机心理学》是一本由[美]爱德华·伯克利(Edward Burkley)[美]梅利莎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元,页数:3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机心理学》读后感(一):我怎么感觉我和你你们看的不是一本书呢

书名叫动机心理学,但内容怎么东拼西凑的什么都有,太乱太杂,什么社会心理学的,行为心理学的,生物、认知等等的怎么都有,看了一些。实在是搞不懂这动机心理学到底是哪个维度的心理学,好像除了心理学治疗那一块,啥都能往上靠一靠,和之前看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人家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只讲自己范围内的,他这是大杂烩,但每个点又讲的都不透测,无法理解这书为啥评分这么高。完全无法理解。

《动机心理学》读后感(二):这本书叫《目标心理学》更合适

实际这本书叫《目标心理学》更合适一点,涉及到目标制定、规划和自我管理等一些列流程的研究。

动机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本体论导向的,如本能、人性力比多这些动力源猜想,另外一种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反馈模式。

我觉得人不是机器系统,而是环境反应系统,本源论在研究时是有意义的,在诠释中是没有意义的,本源论的研究基本猜想都是没有啥答案。情绪研究现在基本就是这种状态,各种假说一大堆,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一个人如何观测自己的动机、情绪,那就去冥想。

最后,这本配合王嘉陵的《决策思维》收获会更多一点。

《动机心理学》读后感(三):被翻译气晕

原版内容值得五星,条理很清晰,2018年出版,在国内出版的动机心理学书籍中是很棒的前沿作品。

翻译只值两星。

翻译的部分问题在于:

1.删减了原文大量的定义解释。

例如核心动机的3个评判标准,其中的有益性和适应性的定义解释居然直接删掉了??例如核心动机的定义解释,即3个齿轮的那张图片,原文都附上了进一步的说明,翻译版全部省略。事实上,全书很多图片都有文字说明和定义的补充,但翻译版全部省略了。

个人猜测:翻看原文的时候发现原文的equb格式需要在线访问,部分内容显示很慢或显示不出来,转成PDF后损失了很多内容,而这些损失的内容恰好与翻译的删减对应,非常怀疑译者是基于残缺版PDF翻译的。

2.删了章前目标和章后总结。

这样内容丰富的著作,原作者为读者阅读效率考虑,在每一章都设置了章前阅读目标和章后总结,译者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全部删除。

3.删了文献引用和文献附录。

一开始读就觉得不对,很多段落很显然是引用了论文,居然没有标明,这是极其低级的错误。翻看原文后发现原文标注的很清晰,最后也是按APA格式列明了参考文献,译者居然全部删除了??

有空再更新--

《动机心理学》读后感(四):假如你感到焦虑,不如读读心理学。

朋友最近和我分享她的苦恼,养育两个孩子,被家务压的喘不过气,孩子体质较差,频繁生病,不放心交给长辈,先生分担不了责任。在她与我交谈的一个小时内,频繁接到在家带孩子的长辈电话。很久没有单独出门,没有和朋友聊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为什么说家庭主妇是全世界最辛苦又最危险的职业,不仅仅是因为它让女性暂时失去经济独立的能力,而是失去人类自主、归属和能力这三种核心需求动机。会让女性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极其缺乏安全感,发生情绪问题。

一、失去自主。

女性成为母亲后要全身心围绕婴儿与家庭运转,将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忽略自身感受。长期以往,人不再是人,而是一个工具,自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指标。失去自主,即意味着失控。当人们逐渐明白自己对结果几乎无法控制,就会导致抑郁与习得性无助。

二、能力有限。

能力水平=能力+自我效能。女性并不是天生就能获得母亲这一职位的所有能力。而脱离职场生活更使她们社会能力下降或暂停。若在育儿上自我效能不高(缺乏育儿经验,身心劳累),其他能力(社会能力、人际关系、自我技能等)逐渐缺失,会产生否定自我、自我设阻、找借口等自卑情绪。

三、缺乏归属感

归属需求是形成并维持持久的,积极人际关系的普遍驱力。不管如何,人都需要被别人接受,需要找到“共同体”。家庭主妇看似回归家庭,拥有家庭归属,但假如丈夫或家人没有及时给予关爱与援助,或理所当然的认为女性的唯一价值就是做家务带孩子,加上女性本人缺乏处理亲密关系问题的能力。就会出现个体不被理解与遭到排斥的感觉:悲伤、愤怒、恐惧和孤独。

如何自救?

眼光放远:将时间线拉长,不要死盯着眼前的琐事。告诉自己这只是人生一段短暂的困难时期,不会持续下去。孩子会长大,而你也一定会重新拥有自己的生活。

关注自己:在有限的条件里,始终将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给自己一点独立时间和独立空间,无论是放松还是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从疲惫的生活里抽离出来,哪怕从每天半小时开始。

正确归因:将生活中处理不当或令人烦恼的事情进行正确的归因。如在妈妈已经尽全力照顾到孩子的情况下,还是会经常生病,不要马上责备自己或家人,接受也许孩子从免疫力方面就是比其他小孩差一点的事实。降低对生病的恐惧与紧张。

放弃控制:大事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小事只要不死就不要太操心。

成长型思维:人格的特征和能力是可塑的,随时间推移可以改变,虽然妈妈暂时无法出门工作,但并不代表不需要自我学习与提升。

自尊支点:找到爱好与擅长的地方小心打磨,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对自己非常重要的领域感觉有能力。

加入社群:妈妈群、网络,良好的亲密关系,与朋友聊天,都可以加入或维系起来,增加团体的归属感。

在已经是既成实事的现实面前,表面一切的问题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态,当自我发生改变,情绪开始积极稳定,周围的气场和身边的人也会有所察觉,受到影响,你会发现利好的资源慢慢向你靠拢,形成增强的闭环。

所有的原因与对策我都是从这本《动机心理学》里读到和总结出来的。从人类核心动机出发,找到自我,提高自我效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一点把自己失控的生活找回来。

最后,写几句给丈夫,请给深陷于家务和孩子的爱人再多一点理解和关心,每天抽多一点时间分担家务与育儿,工作繁忙也可以发信息打电话给妻子增加情感连接,只要多做一步,都可以大大减轻她的压力和焦虑,也会使她更体谅和感谢你,家庭更稳固温馨。

《动机心理学》读后感(五):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三个重要关系

人们为什么做他们所做的事?这一问题构成了动机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动机研究的著作面市,但《动机心理学》(以下简称《动心》)这本书最值得读。因为本书通过介绍经典和现代动机研究的方法,以有趣、生动、与生活相关的方式,向我们传递动机是怎样在发挥作用。

近七年来,我一年读50本书,读《动心》这本书,我却读了两个月,且沉浸其中,读这一本书的收获,能顶上我一年的读书量,毫不夸张。下面,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深刻认识到的很重要的三个关系。

01动机和习惯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习惯,比如你习惯怎样说话办事、习惯怎样思考并处理问题、习惯用什么来排遣压力等等。这只是表象,决定一个人有意无意作决策的,不是习惯,而是动机。并且驱动人类行为的,是核心动机。怎样找到核心动机?

通过研究,《动心》这本书指出,人们作决策时或培养习惯时,最看重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归属需求三个核心动机。我认为,好的习惯养成,三者缺一不可。

比如我们加入一个读书会或写作群,养成读书习惯,首先自我需求能得到满足、其次读书能提升能力、再次在一个群体中大家一起读书写作,更有归属感。这就是人们加入社团、社群能让习惯坚持长久的原因。但为什么有人坚持的好,有人坚持的不好,内在动机发挥着作用。

好的习惯养成,要激发动机,让习惯成为可能;要明确动机,让习惯自动自发;要挖掘价值,让习惯变得持久。

0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到底在怎样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内在动机,就是平时说的内驱力。内驱力多是自己经过思考、或遇到某些要解决的问题产生的自发行为,是自己真正想要得到什么。你是真正想锻炼身体,还是看到别人锻炼身体很羡慕?你是真正想读书,还是仅仅觉得别人通过读书成长很快?你是真正早起有事情做,还是仅仅希望像别人一样早起?你看,不同的动机,对你的行为影响会很不一样,给你带来的收获也不一样。

真正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的推力再大,但很难唤醒装睡的人。

那凡事都由内在动机决定吗?也不是,虽然内在动机是关键,但我们也非常不容易摆脱外在动机的影响,有时甚至不太容易分清楚,发生作用的是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

比如,对于喜欢读书、写书评的人,本身内在动机很足,但写出书评后的反馈,会影响其是否进一步写书评、包括带货。收到积极反馈,可能更能推动去读书、写书评,收到不好的反馈,可能会影响读书写作的动力;而没有收到反馈,也是一种反馈。但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在动机上,读书、写书评的目标是为了什么?

工作中得到领导肯定、学习上得到老师同学认可、在社群中得到积极反馈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做出下一步行动的外在动机。

03应该进行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

人们喜欢放纵,而不是被约束;向往自由,而不是被控制;喜欢自主选择,而不是被动安排;希望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工作。同时,人在顺境或取得成功时喜欢内部归因,在逆境或困难不爽时却喜欢外部归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是由人的核心动机决定的,放纵、自由、自主选择、主动创造、功名成就等等,更能激发人的心理需求,让自己觉得有价值。

但怎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呢?成功时尽量多一些外部归因,失败时多一些内部归因,这样会让我们更理性、更能找出问题所在,明确努力方向。在归因时,两方面都要兼顾。比如,失败时只关注内部归因,会让自己成为受害者;成功时只关注外部归因,自己的成就感就会低。反之,失败时只做外部归因一个人会很难成长,成功时只内部归因则会让人骄傲自满。

《动心》这本书,含金量太多,如果你喜欢哲学、心理学,书中的的内容你会很喜欢;如果你想了解并调整情绪,这本书能帮你;如果想制定并实施一个好的目标,这本书能助力你实现愿望。

读《动机心理学》,能让人了解动机,处理好各种关系,并指导行为。

作者:三石 | 个人发展共读会 | 知识IPO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