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叔本华经典名句

叔本华经典名句

编者按:叔本华经典名句,精心整理而来,如有错误或者句子推荐,欢迎留言评论。

1、Money is human happiness in the abstract: he, then, who is no longer capable of enjoying human happiness in the concrete, devotes his heart entirely to money.
金钱是人类幸福的抽象体现;人由于已经丧失了享受实实在在的幸福的能力,因此全部投身于金钱。 ----叔本华

2、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好比虽然有一连串的 变奏,但主旋律却维持不变。无人能够脱离自身个性。 ----叔本华

3、正如人们对生命的爱其实只是对死亡的恐惧一样,人们对社会交往的渴望归根到底也不是一种直接的渴望。它并不是基于对社会人群的喜爱,而是出自对孤独的恐惧。因为,与其说人们主动寻求他人的愉快陪伴,毋宁说他们在躲避孤独带来的凄凉和压抑,躲避自己单调乏味的思想意识。为此原因,我们不得不接纳糟糕的人群,容忍与他们打交道所必然带来的压抑、窘迫。 ----叔本华

4、遗忘比绝望更强有力。 ----叔本华

5、所有的满足——通常所谓的幸福,实际上往往是消极性的东西,而非积极性的。 ----叔本华

6、“不爱也不恨”包含了全部世俗智慧的一半;“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则包含了另一半的人生智慧。 ----叔本华

7、骤看,人似乎被往前面拉,实际上,却是被从后面推的。 ----亚瑟·叔本华

8、与善比较起来,恶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恶的存在可以使人永不满足,使人看到幸福的虚幻,这样,在他那里,痛苦成了人生的积极因素。 ----叔本华

9、与其说是对生命的热爱,倒不如说是对死亡的恐惧。 ----叔本华

10、人们通常关注的是世俗常规给予一个人的角色和位置。所以一个人就像商品一样地被贴上标签并受到商品式的对待。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地、并且只是意外地提及。 ----叔本华

11、我们不应该只是计划和考虑将来,或者一味沉湎于对往事的回想。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总的来说,不管将来还是过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重要。 ----叔本华

12、能够遗传后世的声名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得也就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期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却似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 ----叔本华

13、在年轻或在旅途的时候,时间都似乎过得比较漫长,就是新奇感在实际上也无法免去,我们不禁感到时间漫长得无从打发。

醒悟是老年的主要特征。幻想给予生命以妩媚,并激励它有所作为,到这时已经离去了。世间的辉煌已证明为无用而空洞,它的排场、光辉和雄伟,已经褪色。人到这时会发现,人们所需要的大多数东西以及所渴望的大部分欢乐的背后,其实质毕竟是非常少量的。于是,他逐渐领悟到,人类的存在是空虚无奈的。 ----叔本华

14、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叔本华

15、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 ----叔本华

16、即便是最渺小的存在,也胜过那最伟大的虚空。 ----叔本华

17、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叔本华

18、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叔本华

19、Man can do what he wants but he cannot want what he wants.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亚瑟·叔本华

20、能否独立地思考,并不是由我们的意愿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但却不可以随时坐下来思考。也就是说,思想就像客人一样:我们并不可以随心所欲传唤他们,而只能静候他们的光临。当外在的机会、内在的情绪和精神的集中程度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后,对某一事物的思考才能自动展开。 ----叔本华

21、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过着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浅薄、空虚和充满烦恼的生存才会被视为生活的目标,精神卓越的人首要关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随着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和认识持续地加深和增长,他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整体的统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稳步提升而变得完整、美满,就像一件逐步变得完美的艺术品。 ----叔本华

22、对自己适时的小小约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避免了许多外在的桎梏。自我约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与此相比,来自外在的约束却是严峻和残忍的,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 ----叔本华

23、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叔本华

24、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叔本华

25、我的思想虽没为我赚进一分钱,却替我节省了不少开支。 ----叔本华

26、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叔本华

27、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叔本华

28、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叔本华

29、无忧的闲暇和极高的智慧,能重合在某人身上,那是极大的幸运。这样的人终其一生,只求每时每刻都能成为他自己。他除了不受打扰的闲暇以外,不再需要向外界索求任何东西,他只需要闲暇时光,发展和成熟自己的智性机能,并享受生命内在的宝藏。 ----叔本华

30、礼貌的言行吝啬、小气就是不智的表现,而慷慨施予则是聪明的做法。 ----叔本华

31、一个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就是一个做事从来不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动的人。 ----叔本华

32、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骄傲是发自内在的、直接的自我敬重;而虚荣则是从外在、因而是间接地努力试图获得这一自我敬重。直接地说,虚荣就是博取他人的赞许,以便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因此,虚荣使人健谈,但骄傲却让人沉默。 ----叔本华

33、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叔本华

34、也就是说,独立、自为思考的人只是在随后才了解到权威赞同自己的看法,而那些权威说法也只是确认了他的这些见解和增强了他的信心。相比之下,那些书本哲学家却从权威的看法出发,把阅读得来的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凑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东拼西凑而成的思想整体就像一个由陌生、怪异的零部件组长而成的机器人,而独立、自为的思想整体却恰似一个活人。这是因为独立、自为的思想就像以活人的相似方式生成:外在世界让思考的头脑受孕,思想果实也就随后生成。 ----叔本华

35、一个人在其人生旅途中随时准备做并且也能够做到以下两件事:防患于未然与豁达大度。前者使他避免损失和伤害,后者使他避开冲突和争吵。 ----叔本华

36、人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叔本华

37、唯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坚定、不可动摇之确信的人才被称为骄傲。 ----叔本华

38、智慧之士比一般人更需要阅读、观察、学习、沉思以及训练自己,总之,他需要不受打扰的闲暇。 ----叔本华

39、真正的轻视与真正的高傲正好相反,真正的轻视藏在心中,不让别人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如果你让自己所轻视的人注意到这个事实,就对他显出某种敬意了。如果你希望他知道自己如何把他看低的话——便不是轻视,而是憎恨了。 ----叔本华

40、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越是优秀、越是高等,它们达致成熟的时间就来得越迟。 ----叔本华

41、如果你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 ----叔本华

42、庸俗的人是指那些没有心灵渴求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曾有对知识和见解本身发生的欲求,也无体会与它们相近的美感快乐。若逢美感乐趣正值时尚,他就为了追求时髦,也会试着去品尝此种乐趣,但他并不真正喜欢这些东西,甚至对它们很反感。庸俗的人真正喜欢的是感官的享受,还有就是虚荣心的满足,他们相信这些完全可以补偿其他方面的损失。在他们眼里,香槟和美女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了。 ----叔本华

43、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一个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 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叔本华

44、虽然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阅读和学习,但随意安排自己思考却的确非自己力所能为。也就是说,正如火的燃烧需要通风才能开始和延续,同样,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须由我们对思考对象的兴趣所激发和维持。而这种兴趣可以是纯粹客观的,也可以只是因主体的利益而起。只有在涉及个人事务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因主体而起的兴趣;要对事物提起客观兴趣,那只有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这样的头脑,思考对他们来说也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但这类人却是相当稀有的。所以,大多数的学究很少对事物感受到客观的兴趣。 ----叔本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