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读后感锦集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读后感锦集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是一本由哈里·沙利文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读后感(一):人类的脆弱

读起来比较吃力,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如此。不过,沙利文追本溯源,回到生命初始出于维护基本生理需要和生存安全,而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我觉得接受起来比性本能之类的要容易得多了。

沙利文以科学的笔调,客观地描写小婴儿在生命初期的脆弱和无助状态,对照顾的依赖,对无法满足需要或者照顾者的焦虑所引发的极度恐惧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一时把自己带入那个脆弱的婴儿,一时又把自己带入焦虑的照顾者,不觉百感交集。

人类是如此脆弱的物种,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不可避免。而也许只是在这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才得以从对生物方面的基本生存安全的关注中脱出身来,关注心灵的健康。

我想,能够有机会去理解这些,能够有机会处理自己的创伤,重新整合过往经验,实在是一件了不得的幸运机缘。还是不要太耿耿于怀过去的伤痛,以及已经及其所能地照顾我却还是给我带来伤痛的父母了吧?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读后感(二):关于译者

北大出版社这套书中的《思维与语言》、《人类的学习》、《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及本书的译者都挂着李维的名字。以前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那套心理学书中有几本的译者也是他,但翻译质量有人诟病。

查得网上的介绍:李维,研究员,1953年出生,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和联邦德国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的理论与历史,社会心理学历史与流派,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青少年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主要论著和译作有:《心理学百科全书》(主编)、《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主编)、《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心理学》、《世纪之交心理科学的现状及其基本走向》、《世纪之交品德心理研究的基本走向》等。

郑谊在“评李维主编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一文中称:由李维主编的《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是我国第一部心理学百科全书,400多万字的三大卷本,自1995年8月问世后一版再版,还曾获得过某项“全国”性的大奖。然而,如果不是经过同行专家的鉴定,人们无法想象有着如此漂亮桂冠和外衣的巨著,竟是一部质量低劣……《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 )是以美国出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为蓝本 ,翻译、照录、改写而成 ,但却没有提及原著 ,反而说是一部有“研究新成果”和“诸多新见解”的探索与创新的著作。该书不但是一部不无抄袭剽窃之嫌的辞书 ,且翻译错误百出 ,框架体例混乱 ,编辑质量低下 ,出版界应引以为训。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读后感(三):焦虑、发展与社会性

不知是因为本书的翻译问题,还是我个人能力的缺乏,沙利文这本《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读起来并不顺畅,中途甚至出现过几次放弃治疗的想法——这本书的概念术语实在多得可怕。 沙利文是新精神分析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同埃里克森或者卡伦·霍妮一样,沙利文的研究领域也集中在精神疾病的社会性方面。 在沙利文看来,精神病学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本质,认为人格、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都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 这种精神分析的社会性观点最初的源头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只不过心理学的早期理论,就算有相同的基础,也未必会结出相同的果实。 就像阿德勒和沙利文的理论:阿德勒的中心是“自卑感”,而沙利文的中心则有三个关键概念——人类本质的社会性、焦虑、发展序列。 在沙利文看来,理解他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前提便是掌握这三个概念,所以这三个关键概念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篇书评的核心。 人类本质的社会性指的便是人际关系。毫无疑问,人类是一种群居的社会性动物,而且在出生伊始便处于关系之中。阿德勒也曾经在《自卑与超越》一书种提到过,人类自身价值的体现便是基于人际交往——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沙利文在阿德勒的基础上更近一步,她提出人格就是人际交往的产物——虽然这个观点在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正确。但是它的后续内容,在今天依旧具备极大的警示意义:沙利文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源头是患者在儿童时期被破坏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怪癖或象征化行为。这些因素最终导致患者思维、情感、活动的歪曲和经验组织的分裂,从而形成精神分裂。 发展序列则是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性的体现。在心理学发展的前中期,大体上有所建树的心理学家都会按照某种标准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生理成熟、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纬度。 这种划分的理论依据是一生的各个阶段之间,生理和心理某个方面的质的飞跃。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否则你如何解释我从一个几乎不具备生活能力的婴儿成长为能够完成复杂工作的成年人? 因此在发展的阶段和阶段之间必然有质的飞跃。就像上小学之前,儿童的主要任务是游戏,因为这有助于他们情感、认知以及生理的发育,也有助于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主要任务——学习奠定基础。 这种质的飞跃同样体现在人际关系中。上小学之前,我们的友谊概念还没有出现,与我们游戏的同龄人只不过是——“只要不欺负我谁来都一样”的一种角色。而友谊的观念出现之后我们的亲近对象就逐渐开始固定化——尤其是进入高中“挚友”的观念出现后。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对我们的意义随着自身的发展而逐渐变化。 焦虑则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状态,是我们对事件的发展抱有某种悲观倾向或者自身出现某些心神不宁状况时出现的一种状态。在沙利文看来,焦虑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瓦解力量。在本书中,沙利文从个体的婴儿期开始,逐步向我们展示了焦虑的出现以及它对于我们的影响。 在沙利文看来,婴儿的焦虑主要由哺育者的焦虑所引发,当母亲在焦虑状态下哺乳,婴儿会本能地排斥乳头,因为他们会将乳头视为由焦虑招来而不是满足自己需求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乳头是区别于满足需求的“好乳头”的“坏乳头”。 沙利文借此提出,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人格化存在三种方向:“好我”、“坏我”与“非我”。“坏我”同“坏乳头”一样,是焦虑的产物;而“非我”可解释为承受高度焦虑的人的生活模式或生活经验,非我的出现是精神病的早期象征。 结合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在人的一生中,人际交往会发生改变,在友谊观念形成以后,我们会进入两种状态:要么被孤立,要么加入某个团体。孤立会遭到排斥,加入团体则要以隐藏需求的方式维持关系。而进入青春期之后,因为第二性征的出现,我们也会被“性”这个字眼束缚,这无一不是焦虑的来源。 因此,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更大的价值在于“防患于未然”,读者可以跟随沙利文的人际交往理论为自己的孩子规划明天。毕竟新精神分析强调的社会性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周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