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焦虑心理学读后感摘抄

焦虑心理学读后感摘抄

《焦虑心理学》是一本由陈东城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焦虑心理学》读后感(一):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记得当年看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有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是的,每个人都关心的是跟自己有关的事情,而焦虑是因为我们太关注外在了,而忘了往内寻找。

曾经我是个焦虑患者。非常焦虑。总害怕赶不上,却也说不清赶不上什么。害怕自己成为人群中落后的那一个。我感觉迷茫却也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改变现状,我总是不安却找不到方式安慰自己的不安。持续性的情绪低落。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转变的呢?大概是因为我发生我身边有一个人,从来不骄不躁,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事情,脾气温和,慢条斯理。你跟他交流,跟着他的节奏,一个心就会慢慢安定下来。接着是跟着他健身,心态的变化。然后我捡起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看书看电影写东西,内心安稳,慢慢的我的焦虑就不消失无踪了。

坚持看书是我这个内向患者保持交流的最好方式,也是让我内心保持充盈不觉空虚的最好方式。而看电影是让我富有想象力的有力途径。感谢书籍、电影还有他陪伴我度过焦虑、脾气暴躁的日子。

我看这本《焦虑心理学》的时候,里面的故事总是让我想到曾几何时的自己。通俗易懂。后面给的缓解焦虑的tips也很实用。作为一本基础的心理学读物是合格的。但是没有在其中看到太多的饱满的理论基础,而这部分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总体来说给三颗星。

《焦虑心理学》读后感(二):驱除焦虑5板斧——《焦虑心理学》读书笔记

朋友小王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技术总监,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薪水高、福利好,有车有房,娇妻爱子。但他近来却越来越焦虑,总是感叹活着好累。“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了,我感觉自己快被时代抛弃了。无论我怎么努力,总有更多的人比我更优秀,我感觉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我好想停下来歇一歇,但又不得不马不停蹄的追赶。”

有没有发现,现在身边象小王这样焦虑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经常唉声叹气,坐立不安,做事缺乏耐心、很难集中精力、很容易疲劳、易怒烦躁、失眠噩梦。究其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为工作、为婚姻、为家庭、为孩子、为老人、为人际关系,甚至为了一只猫、一只狗,而更有的根本就说不清原因,但就是焦虑。在这些焦虑的人群中不乏大家眼中的佼佼者,他们聪明勤奋、事业有成,按说不应该有什么焦虑,但反而他们比其他人更为不安,更有压力。

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让如此的多人开始焦虑,一部分人甚至陷入了集体性焦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焦虑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改如何对待它。

焦虑不是坏事

最近看了一本书《焦虑心理学》,其中指出:焦虑是我们人体心理防御机制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它就像我们心中的卫士,提醒我们危险的到来,并对我们从头到脚进行检视,帮我们揪出所有的不安全因素。它不断的逐一排查你的身体、家庭、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使我们快速意识到威胁的来临,并逼着我们采取措施。因此虽然焦虑常常让我们感到不快,但从某方面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它就像一个警报灯一样,可以让我们提高警惕,保持清醒、降低风险,完善自身。

焦虑过度才会有伤害

但一旦焦虑过度,对一些原本不需要考虑或太过担心的事情无法放松,就会给我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它会使人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让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引发抑郁、高血压、胃病、癌症等疾病。

对于许多人来说,只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才会焦虑,并且程度不会很强烈,这种情况被称为“合理性焦虑”。而另外一些人,他们即使事情进展顺利也会出现焦虑,头脑中总会不停地出现一些不好的想法,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就像一个失控的警笛一样,随时都在发出警报,这种焦虑被称为“广泛性焦虑。”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出现焦虑。一定程度的焦虑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走向成功。如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苛刻的老板、财政危机等都会成为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以调动我们所有的能力和资源避免陷入危险的境地。但遗憾的是,不少人并不能把握焦虑情绪的度,不但没有将这种情绪变成强大的催化剂,反而让它消耗了精神和心情,让自己感到不安和无力,影响到心理健康。如你把老板一次简单的皱眉理解为自己即将被解雇的信号,或总觉得自己是失败者,什么事都处理不好,你就要开始当心你是否有些焦虑过度了。

产生焦虑的几个主要诱因

《焦虑心理学》中提到了产生焦虑的多个诱因,我从中梳理出自认为比较重要的。

1、社会压力

随着社会变革和转型速度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衣食无忧的铁饭碗不再有,每个人都仿佛被时代推着向前走,以至于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节奏。这种生存状态,让我们对未来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确定感,看不到清晰的前景,生活得不踏实,内心自然会焦虑不安。文章开头小王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2、认同危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认同感来自于三个途径:A自我认同;B他人认同;C社会比较。其中B和C会直接影响A。尤其低自我认同者,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差,总是依赖别人的评价,如果别人不认可,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在他们看来,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他们总是感到前途莫测,失败总是多于成功,因此引发焦虑情绪。

3、完美主义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希望所有的事情能达到他所期望的结果,或者按照他所想象的路径发展。如果不符合或达不到,就会焦虑。开始的时候,他会辗转不安、担心失败,这让他无法全力以赴做事;遭到失败后,就会异常焦虑、沮丧和压抑。为了避免尴尬,避免形象受损,他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但却很少会冷静下来总结失败教训。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不仅很难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还会引起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矛盾。如邻居王磊家1年里已经换了8个保姆了,不是嫌弃这个做饭不好吃,就是受不了那个做事不麻利,聪明伶俐的他觉得靠不住,老实可靠的又嫌人家没眼力价。搞得家政公司的老板看到他打来电话就头疼,保姆们也不愿意到他家来做工。在他眼里,很少有令他满意的事情,两口子也为此经常吵架,与双方老人的关系也很紧张。

4、自我贬低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自我贬低的心理,一旦这种心理发作,在困难面前就会表现出自卑无助、犹疑彷徨、甚至退却的举动,并会冒出以下想法,如“大家肯定都在笑话我”、“没有人愿意和我相处”、“他们刚刚是在说我的坏话吧”、“我总是没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意思。”

如何摆脱焦虑

之前说过了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可以促进我们行动、尽快解决问题。只有过度焦虑才会对人有害,那么该如何摆脱呢?书中提供了几个方法:

1、提高效率

社会频繁的变化和竞争让我们不得不努力工作,但当无穷无尽的工作压过来时,你很难不焦虑。这时你不妨问问自己:“我做的每一步都是必要的吗?”经过思考甄别,你肯定会发现其中有不少无用功,而正是这些将你的时间塞满,让你感觉被压得喘过气来。那么该如何舍弃无用功,提高效率呢?答案:就是要养成在固定时间把能够完成的工作全部完成的习惯。

具体包括四方面:

A.保持桌面(包括办公桌和电脑桌面)整洁干净,除了手上正在处理的事情,其他文件一律不放。因为桌面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会让人产生“还有这么多事要做,可又没时间”的感觉,不但烦人,还会焦虑;

B.制定计划,分清主次,先处理最重要的事。上班后先把最重要的事先做完,再做其他的事时,你会顿觉心情轻松不少;

C.遇到麻烦,尽快解决,切勿犹豫不决;

D.学会组织、委托和督导。免得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累死拉倒。当然委托并非易事,授权给错误的人,可能更麻烦。但即使如此,为了早日免除日夜操劳和焦虑,还是要学会授权。

2、释放情绪

内心的情感积压到一定阶段,需要释放出来,否则很容易产生更严重的问题。

如何释放呢?

A.可以找信得过的人倾诉一下。心理医生发现倾诉可以有效减轻或解除焦虑,原因可能在于聊天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从而更了解自己;

B.把你经受的所有焦虑罗列出来,一旦写出来,你常常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焦虑其实好像没那么难对付,只要逐条解决即可;

C.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或者大哭一场。

3、改变心态

当焦虑时,可以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实用心理学宗师威廉.詹姆斯经过观察曾这样评述:“如果你愁眉不展,那么能立刻变开心的唯一方法就是,感觉开心的坐直身体,并假装很开心的样子去说话办事。”这样做真的有效吗?试试看就知道了。先在脸上绽放一朵笑容,身体放松,深吸一口气,然后唱首歌,或者哼个小调。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明白威廉.詹姆斯的意思——如果你的行动表现出的是快乐,就不可能总是在心理上保持焦虑。

4、增强自信

自我认同感低的人一般缺乏自信,他们很容易受旁人的影响,可能别人不经意的几句话,就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事实上,无论旁人如何评价,那仅仅是他们对我们言行的主观理解。只是从其自身感受出发,不会探究事情的本质,更不会站在我们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自信的告诉自己: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更多的是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状态,而不能定义我们的好坏。人无完人,我们自己有很多优势,而他们也有不少缺点,因为不必因为一些不足而看低自己。

5、承认不完美

对于完美倾向的人,要勇于承认个人、他人和世界的不完美。承认这种不完美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与自我作对的。这个不完美就静静的待在那里,不会因你的抱怨和痛苦而改变。这个观点来自于认知心理学大师埃利斯,他认为这种方式虽然不会令你的烦恼消失,但它会使你生活的更加坦然,不会钻进情绪的死角。

总结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要点:

首先,不必谈焦虑而色变,它人的一种自然应激反应。

其次,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可以让我们更好觉察危险,督促我们采取行动应对。

再次,只有但过度的焦虑会对心理造成伤害,影响生活和工作。

第四,通过提高效率、释放情绪、改变心态、增强自信、承认不完美的方法,可以缓解和消除过度焦虑。

https://www.jianshu.com/p/1a0004687e5a

《焦虑心理学》读后感(三):0288.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读陈东城《焦虑心理学》

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读陈东城《焦虑心理学》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空与满进行博弈,大至人生的重要决策,小至每一天的进食。而在这些博弈中,半饱,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

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蓝天。对现实保持一种满足,对未来保有一分好奇,相信生活里头总有更好玩的事情,会在下一个阶段出现。

因为半饱,才会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期待和参与的热情。我想,魅力的标准,可以是看他能不能发自内心地微笑。对于物质的半饱,反而会增加心灵的丰盈,这种自由的心灵、灵动的眼神,以及不受外界影响的心态,会让人充满自信,变得优雅。这种魅力不是美丽,而是有一股吸引人的磁场。

在二十四节气中,很多节气都是相对的。比如小暑对大暑、小雪对大雪、小寒对大寒,但是小满之后却是芒种。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事情太满就会走向反面,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书摘】

许多时候,我们都误解了焦虑,认为焦虑一定是心理的敌人。事实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焦虑是我们大脑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可以提醒人周边潜在的危险,是我们对周围环境作出的恰当的反应。适当的焦虑能帮助你更客观地认识处境,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但是如果焦虑过度,那么作用就适得其反了。

近代德国诗人歌德在其长诗《浮士德》中,有一段诗很形象地描述了焦虑感:每天早上醒来,我都觉得惶恐,想到这一天当中,一个愿望也不会实现,一个也不行。活跃的满腔创新的思想,都受到无数俗虑的干扰。等到黑夜降临,上床就寝,在床上也是惶惶不安,许多噩梦使我胆寒。活跃在我的心中的神,能深深激动我的内心,但这支配我的全部力量的神,却没有对付外力的本领。我觉得生存真是麻烦,我宁愿死,不愿活在世间。

所有不愉快的情绪都源于生理和心理的失衡,人们以各种方式去修复它。有的是克服障碍,改善自身能力和条件;有的选择降低欲望,或采取合理化解释,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就无法恢复心理的平衡和宁静,消极情绪包括焦虑等积累和强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心理失常、精神病等严重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杀等自毁行为。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状态,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一般说,在心理学中通常把有明确对象的不安、担心和忧虑称为恐惧,而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就是焦虑。也就是说,焦虑是根本找不到目标的恐惧,它表面上比恐惧的程度要浅,但正因为它没有清晰的对象,没有明确的方向,才让人无从下手,从而使人更加惶恐、无措。事实上,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困扰丝毫不亚于恐惧感。

当守护者变为破坏者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放任焦虑情绪,任其自由发展呢?其实,许多情况下,焦虑是不必要的,如果我们对这些焦虑感到见怪不怪,一味地放任它,它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失去控制。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许多焦虑情绪,都是源于自己太过敏感的心理,所以,即使不幸的事情离我们很远,我们也会感到烦躁不安。

因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担忧,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也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定,当心理压力过大,觉得完成不了的时候,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或者找其他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说拖延和焦虑是一对“孪生兄弟”,而拖延是为了逃避现实、缓解焦虑。心理学已经证实,严重的焦虑会导致人产生很多心理疾病。当你采取强制手段来减轻焦虑,就可能会形成强迫症;当你想用其他事情来转移焦虑,或者采取延迟再做的想法来缓解焦虑,就会导致拖延症。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会经历失败,但这些在我们的人生中都只不过是一个瞬间的记录,就像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展示的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瞬间,过去和未来都不被包括在内。但如果你因此就把自己看成一个毫无用处的人,或者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毫无疑问,你会觉得沮丧。而当你头脑中全是这样的消极想法时,就会有更多负面情绪随之而来,将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所谓完美主义者,就是指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达到你预期的结果,你必须保证你的聚会完美无缺(如果不是,你就会睡不着觉);你的工作必须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你的伴侣必须是最好的那一个,等等。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坏处就是,你会经常痛苦,因为这个世界上多数事情都不会轻易对你俯首听命,它们不会事事顺着你。你可能因为很多事情生气,你可能因为开车时太拥堵而生气,可能因为家里的摆设没能符合你的审美而生气。你请的保姆可能让你非常不舒服,仅仅是因为她擦桌子的方式与你不同,你觉得她姿势看起来老土又笨拙。当然,你完全可以不断更换保姆,但这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因为下一个保姆未必能够完全达到你的要求。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把毫无准备的你激怒。你非常脆弱,很容易被激怒,因为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顺着你。你的痛苦,来自于你的过分执着于创造完美的世界。心理学研究证明,完美主义者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开始的时候,他们担心失败、辗转不安,这让他们无法全力以赴去做事情;遭到失败之后,他们就异常焦虑、沮丧和压抑,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却没有冷静下来,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他们考虑的只是如何避免尴尬,避免形象受损。完美主义者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仅很难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还会引起家庭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矛盾。事实上,你之所以觉得世界不完美,是因为你有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能够不再过于坚持自己的执念,你会变得非常强大、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和让你失望、无助。试着去做那些在你看来“不重要”和“不必须”的事情吧,这些事情往往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比如跟朋友见面或者外出游玩,而过去你可能会选择更加“重要”和“必须”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还包括满足家庭、朋友、同事和老板的所有需求。你曾经的所有行为都带有严肃而苛刻的目的,你当然会深陷其中,深感压力,失去掌控自我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与迪克一样,有这种“灾难”的感受,总是将一些事件的后果无限夸大。心理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思维灾难化”,也就是说,我们将某些不如意的、讨厌的事情看成可怕的、糟糕的、灾难性的事件,从而导致我们在经历这些事情时,感觉到真正的灾难。灾难化常常包括对坏事件的反复消极思考,而越思考,就觉得它的破坏性越大。拿迪克来说,其实一开始他就对那个电话有着消极的暗示,从而产生了担忧,他不停地想象那个电话可能会产生的后果,这也使得他的情绪越来越坏。事实上,许多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甚至是无关紧要的。比如忘记了某个约定,工作上出现了失误等,这些都可以挽救。如果我们总是将这些问题看成一场无法抵御的灾难,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从而更加痛苦——而这些,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毫无帮助。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出现“灾难化”的思想时,不妨采用合适的方法,加以消除。比如转移注意力,深呼吸,想象美好的事物,参加娱乐活动等。迪克就是通过搬家具,和将注意力转移到美丽的花上,来消除这种灾难化的焦虑情绪的。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消除自己的灾难化情绪。

我们不能强求别人正视生活,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评价任何事情,但是,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这样告诉自己:任何评价其实都和所做事情的实际价值无关,别人的批评不会让你的自我价值降低,真正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了表达、延展或者绽放。马克•鲍尔莱因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所以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和赞美,更多的是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状态,而不能定义我们的好坏。

森田疗法:不抵抗,不逃避在日本慈惠医科大学的森田正马教授看来,无论是社交恐惧、疾病恐惧、高处恐惧,还是其他各种恐惧症,都属于强迫性焦虑症,都是由于患者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从而引起精神抗拒作用的加强。他结合自身的患病体验,以及多年治疗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称为森田心理疗法。顺其自然 ≠放任自流森田疗法强调“顺其自然”,就是说要顺应情感的自然规律,对自己出现的各种行为异常症状,以及焦虑、烦躁、恐惧等各种消极情绪,不再做出刻意的抵抗举动。比如,一个学生马上要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比赛,这时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这个学生不去理会这种紧张情绪,任其自然发展,这种情绪很快就会自动消退;或者会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向上的动力,督促他努力复习。一旦这个学生认为,这种紧张情绪是不该出现的,从而产生对抗心理,那么他就违背了情绪的“自然规律”,他的对抗非但不会消除这种紧张,反而会延缓情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加重他的紧张体验。不过,顺其自然并不是放任自流。比如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认为,与人交流是很痛苦的事,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他干脆选择离群索居,孤独地生活,这种态度就属于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则不同,它要求患者正视这种与人交流的恐惧心理,鼓励患者从满足自身生活质量出发,带着这种恐惧心理与人交流。

意象对话的心理学观点看,不同的恐惧象征着不同的消极心理活动,我们害怕的是这些消极心理活动。其他任何令人恐惧和不快的意象也都是消极的心理活动的象征。我们真正恐惧的不是这个意象本身,而是它所象征的那些事物。森田疗法要改变的,就是人们面对心理层面的困难时所采取的消极应对机制。无论是身处密室,还是位于空旷的广场上,抑或面对着自己害怕的某种特定事物,患者要能改变自己的恐惧情结——不逃避、不攻击、不对意象进行任何应对,等待这个意象自然地转变。

不完美焦虑症:别对自己太“狠”了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我们会变得内心脆弱急躁,在经济不景气、岗位淘汰率高的环境下,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人们更容易产生焦虑感,从而引发强迫症。这种强迫症在心理学范畴叫做完美主义强迫症,笼统来说就是病态性的完美主义。所谓的病态性的完美主义,往往是追求完美达到某种极致的程度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现象。很多病态性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害怕被他人忽略或看不起,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肯定与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特别想要把某件事情做好,以赢得别人真心实意的认可,却因为过分追求完美而导致吹毛求疵。结果通常是,付出了很大努力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也有的人明明已经把事情做好了,却因为自己过度追求完美,反而画蛇添足。一旦结果未能符合初衷,他们自然就会出现极度的焦虑情绪。心理学专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实验发现,病态性完美主义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总是希望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事物都尽善尽美;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于任何细微的过错和失误都难以容忍,处事谨慎,讲究整洁和秩序,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偏差;在众人面前注重自身形象,行为举止十分注意,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对他人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要求苛刻,喜欢用“你应该”、“你不可以”句式,等等。病态性完美主义不只是普通人的“专利”,一些名人也常常会有强迫行为。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曾自曝患有强迫症,他对一切都要求完美或是井井有条。只要闲下来,就会一遍遍地摆放家中的饮料、衣服和杂志等,直至达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才会停止。据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 3000万人跟这种过度追求完美的生活结缘。比如,从事会计、审计或银行工作的人,对一些和数字、符号等会比较容易产生异常心理,就算当时因为数额较大反复确认过的单据,等到盘点的时候仍然大脑一片空白,需要重新确认;也有一些人对验钞机的声音产生异常心理,即使机器已经清楚地显示出了具体数额,在不忙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一张一张地数算清楚,即使他们相信验钞机并不会“撒谎”。这些现象都是过度追求完美而导致的病态现象。你可以回想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学生时代,明明之前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点,每次临考前再去看时,却仿佛第一次看到;在生活当中,只要闲下来,你就会不停地整理房间,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归置原本就已经放好的物件;在工作上,每次尽心尽力完成好的工作,交给上司之后却仍不放心,甚至会在心里不停地想着该怎样去面对上司的质疑。这些都是病态性完美主义者的表现。常见的异常心理现象有以下四种形式: 1.低效循环。即使已经完成了一些任务,还会纠缠着去寻找新东西去改善它。这个纠缠的过程开始只是 10分钟,然后延长到 30分钟,甚至 1小时或更多,久而久之就会在一项任务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2.不切实际。遇到一些事情,总是抛开这些具体问题,而设想更好的结果,没有仔细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处理事情的最初目的。有时候,这些做法不仅不会增加价值,甚至会毁了整件事情。 3.完美不美。对所有东西的“完美”欲望导致问题复杂化,一个简单的任务可能变得无法分配,甚至在潜意识里达到自己吓自己的程度。这样的后果是一直在拖延,等待“完美”的时刻再次开始,而“完美”的时刻到来之时已为时太晚。 4.小题大做。在问题出现前就开始猜测问题并想出各种解决方案,从而变得更加痴迷于提前应付问题。可结果的焦点,往往并不在所纠结的问题上,甚至大部分问题从来不会出现或是根本不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特征可能会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场合成就他们做事认真可靠、遵时守信的优点,为他们的成功成才铺就道路,但长此以往,他们的缺点也会暴露无遗。而这些缺点,也会使他们对自己更不满意。病态性完美主义者容易陷入工作狂、暴食症等状态,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抑郁症、焦虑症、边缘性人格障碍、酒精依赖症等精神问题。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指出,异常心理的根源是病态性完美主义。当一个人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变成了强迫症,即完美主义者为了获得“完美”而变得神经质且拒绝接受任何不完美的东西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容易迷失重点,更容易产生异常心理。你是哪一种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的倾向往往在幼年时就显露出来,有些“用功”的孩子会经常给自己拟订学习计划,结果又很难全部完成,甚至有时候从来没有完成过。渐渐地,他们会习惯性地对自己撒谎:“好吧!我原本可以达成计划,但是我不喜欢那么忙累。如果有更多时间,我一定会做得很好。”这些习惯于自欺欺人的完美主义孩子们长大以后,还会表现出其他特质,比如无法对别人说“不”,好高骛远,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等。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完美主义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我要求型:这一类完美主义者,他们竭尽全力达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当这些标准无法被达到时,他们往往会过度自责、变得抑郁,失去原有的信心。他们因为对于一件事情过度紧张甚至神经质,最终只能陷在自己设定的牢笼里,画地为牢。要求他人型:要求他人型的完美主义者则总希望别人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如果别人没有按照他的标准完成某项任务,他就会絮絮叨叨,过分苛责,经常把人际关系搞得很糟。被动要求型:这一类完美主义者,他们之所以不顾一切追求完美,是因为深信其他人对他们寄予厚望,如果达不到这种期望,就会感到人生无意义,产生焦虑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完美主义已经失去了“完美”本身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甚至变成了自我成长的黑暗枷锁。“事必躬亲”型:这类人往往表现得像超人一样,他们不愿卸下责任。尽管不断埋怨着工作量太大,却又不愿意把责任分配出去,因为他们不放心将事情交给别人。而且,他们还要不断检视对方是否尽责。喜欢制订过多计划的人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但他们往往会因为进展困难而“停摆”。另外,他们通常还是讨好者——需要周遭的每个人都喜欢她,希望在每个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完全缺乏说“不”的能力,所以,他们才总是习惯性地付出精力去做每一件事情。不幸的是,这种完美主义的讨好者经常沉醉于远大的憧憬中,他们不明白所有事情都是一点一滴逐步累积的结果——无论是家居装潢,还是孩子的学习,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类完美主义者在前一天晚上就拟订了第二天的行程表,最后疲惫不堪地喊“停”,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做完行程表上的所有事情。“工作狂”型:他们的生活模式属于严苛的控制型。每当我们听到“工作狂”,总以为那是男人的专利,但是越来越多的女人也适用这个名词。工作狂酷爱争强好胜——尤其是与自己竞争。他们常因为罪恶感的驱使,而想要控制、获胜,对人颐指气使。这类人擅长同时做许多事情,他们可以一边看报纸,一边结算收支,一边大口吃午餐。“想当然”型:这是另外一种情况的控制型完美主义者,他们三句话都不离“应该”这个词。当他们没有达成目标或犯错时,从不自问“我从这件事学到什么”或“如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却反而说:“我原本应该能够解决问题的”,“事情应该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哪一类的完美主义者,都会活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他们承受莫大的压力,却责怪行程表、子女、配偶、工作,等等。事实上,他们应该责怪的,恰恰是自己。

接纳自我,别对自己太苛刻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我们的确应该检视自己各方面的不足,这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但如果经常性地反省自身和频繁地自我对话、自我指导,就说明心理已经逐渐趋于强迫性了。强迫症病人经常自言自语,他们好像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检查,反省和评价自己的思维总是十分活跃。相反,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解决外界事物的思考上,经常想的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把事情处理好。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足,这本身就是事实,无需过多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更重要的是,优势与弱势在某些情境下,甚至可以是互相转化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豪克指出:“我们有可能评价一个人的自我的不同方面,但不可能对他给出一个单一的评价,因为一个人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无法做到前后一致地评价自我,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每个方面,只能局部或者就某个特点来评价自己。如果我们不试图在总体上评价自我,而是就事论事地评价自己的某一个缺点,或者某一行为失误,在一些情况下,是有利于改进这些缺点和不足的,但过度的自我评价则容易令人产生自责,反而忽略了具体的缺点了。正视缺陷,承认不完美,别与自己过不去认知心理学大师埃利斯八十多岁高龄时写了一本畅销书,中文版的书名为《别与自己过不去》。在最后一章中,他将自己最为欣赏的心理健康格言进行了整理。一个从事认知治疗理论研究和实践五十余年的老人写出的对认知治疗应用的总结,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理。在成功学泛滥的当今社会,每个人恨不得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导致现代人的情绪焦虑、抑郁、强迫和紧张,导致工作狂和心脏病,导致焦虑的生活方式和不安的生存状态,甚至造成人的工作效率下降,反而离成功越来越远。如何解决这些情绪困扰,让人们更加坦然地生活?如何解决成功和平和的矛盾,让过于紧张的心灵之弦松弛下来?埃利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哲学,即接纳、满足和平和的思维态度。这个思维态度的核心是承认个人、他人和世界的不完满,承认这种不完满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与自我作对的。这个遗憾就静静地待在那里,不理睬你的抱怨和痛苦,不理解你的过度的情绪反应。这个人生哲学的结果不是改变你的生活内容,也不是彻底令你的烦恼消失,更不是让你天天保持愉悦感,而是令你生活得更加坦然,不会钻进情绪的死角,能够客观面对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人生哲学不是抽象的,而是作为心理治疗的形式存在于语言结构和表达中,它是使心理医生能够恰当地表达思想的语法结构和认知图式,它由一些不证自明的假设和推理构成,与求助者的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刚好相反。下面摘录几段埃利斯的心灵格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不管在我的身上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情,使我的利益受损,使我的理想破灭,它们都只是很糟糕,而不会糟糕到绝对不会发生,除非我这样愚蠢地认为。既然它们真的发生了,就不是可怕的。可怕意味着百分之百的糟糕或者是比应该的那样还要糟糕。”“就算是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也总是能承受住它的打击,继续活下去,并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快乐的事情,只要我坚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下决心要让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安并且遇事更加坦然,如果我不断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我就很可能会成功。但我并非超人,所以我也就不可能对生活中发生新的逆境完全做到镇定自若、纹丝不动。只要我仍是一个易犯错误的人我就做不到这一点。”“否定自己有情绪上的困扰也就彻底否定了解决它们的可能。为使它们合理化的任何行为本身都是不合理的。”

心态决定自由度人为什么会不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空虚?每个人都会想要知道答案。下面有一个意识层次表,大家来对照看一下,或许你能够有所启发。心态一:这个问题是 × ×造成的,我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心态二:因为别人的失误才有这个问题产生,虽然给我造成了不便,但我必须为它善后。心态三:这个问题的产生,我也有责任,可我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心态四:生命中这种事情很常见,我就是需要忍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混过去。心态五:这个问题让人真难受,老天啊,帮助我面对它吧。心态六:不管这个问题是谁造成的,我都能够以我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它。心态七:这是由我的潜意识带来的问题,我其实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扶正消极的意识,从而以更好的态度面对它。现在,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内心无法获得真正自由的原因了吗?我们受自己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操控太严重了,以至于在生活当中,我们总是希望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被对待。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越,也没有谁注定一定被他人重视。所以,大家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来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内心处于哪一个层次。你的心态层次越高,你拥有的内在力量就越多,你的生活也就会拥有更高的自由度。你不需要进行多大的改变,还是要照旧做生活中该做的事,但是要对当下发生的事保持觉察。你只需要做这件事就够了。留意你的生活,试着去理解它。在过去,人们往往会选择进入修道院,放弃一切世俗的事物,只关注内心,填补空虚。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我们修炼自我的重点并不在于拒绝所有的事物,而是要体验内心的空洞。这样做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你感受到内心空洞的存在,但不是一味想着怎么去填满它们,你可以允许自己有缺失,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状态。梅尔•巴巴画过一幅画,他想要借着这幅画来说明“神”就是一切。在画中,他极力表现了“一切都是从空中出现”的主题,因为圆满和完整也是由“空”而来的。一个不具备“空性”的人,反而是不完整的,因为“缺失”和“空洞”本身就是人的一部分。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半饱”状态的心灵,才具有最大的力量。

结果在富兰克林的意料之中,经过这次的借书行为后,他们在议会里相遇时,对方居然开始主动跟富兰克林打起了招呼,并且表现得极为有礼。不仅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对富兰克林的任何事都十分乐意帮忙,他们真的变成了很好的朋友。富兰克林所运用的“请求别人帮忙”的心理办法非常有效。“善待过某人一次之后,人便会想要更多地对他好。”富兰克林这样说。如果别人什么事都不来拜托你,你便会觉得莫名的寂寞,甚至觉得自己没有获得他人的认可。被别人依赖,有时候会收获一种成就感。拆穿刁难者的心思没有人真正关心别人的事美国海军陆战队有个足智多谋、充满传奇色彩的少将——巴特勒少将。巴特勒年轻时急切渴望成名,希望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那时,稍微有一点批评都会令他心里很难过。不过 30年的海军陆战队生活使他坚强多了。他说:“我曾被人骂得像条狗、蛇或臭鼬,还曾被诅咒专家诅咒过。所有英文词汇中最难听的词,我都被人骂过。现在听到有人骂我,我都懒得理睬。”巴特勒对批评可能太过冷漠了,不过我们多数人却又过分重视了。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批评都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那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卡耐基在他的一部著作里说:“一位纽约《太阳报》记者来参观我的成人辅导课,然后写了一篇报道,大肆攻击我的工作和我个人。我火冒三丈,觉得这是对我的侮辱。我打电话给《太阳报》执行委员会主席吉尔,要求他刊登一篇文章澄清事实,以取代嘲讽抨击的评论。我发誓一定要让他受到惩罚。对于当时的我,我现在觉得惭愧。因为我后来意识到读到那篇文章的读者也许连一半都没有,即使看到的一半读者也未必把这篇报道当回事。而且读过的读者中又有大约一半会在几周内把这事抛到脑后。我也明白了没有人真正关心别人的事,因为人们一心只关心自己——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他们关注自己轻微的身体不适,都会重于关注你我的死讯。”既然不公的批评避之不及,至少我们可以做些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让自己尽量免受批评造成的干扰。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要忽视所有的批评,而仅仅是不理会恶意的刁难。我们看看罗斯福总统夫人是如何看待恶意刁难的——很显然,她受尽了这类责难。她可算得上是拥有朋友最多,敌手也最多的白宫女主人了。少女时代的罗斯福夫人曾经非常害羞,担心人们的恶言恶语,害怕别人的批评。有一天她向罗斯福总统的姐姐请教,她问:“我想做这样那样的事,可是又怕受人指责。”罗斯福总统的姐姐凝视着罗斯福夫人,对她说:“只要你相信自己问心无愧,就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罗斯福夫人说,在白宫中,那句话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她说:“做你问心无愧的事——因为反正会受到批评的。做某些事被骂,什么都不做也可能被骂。结果都一样。”这就是她的建议。面对恶意批评,一笑了之华尔街的美国国际公司总裁布鲁士被人问及他对别人的批评是否敏感时,他说:“对啊,年轻时我确实对别人的批评极其敏感,当时我渴求全公司人的认可,承认我是完美的。如果他们不承认这点,我就会很烦恼。为了取悦那个持反对意见的人,我往往会得罪另一个人。于是我又得安抚那个人,结果搞得一团糟,最后大家都有意见。最后我无奈地发现,越是为了避免别人对我个人的批评,我需要安抚的人就越多,同时得罪的人也越多。我只有安慰自己:‘既然你处于领导地位,就注定遭到批评,顺其自然吧!’这对我很有用,从此之后,我树立了一个原则,只管尽力而为,然后撑起一把伞,让如雨的批评顺伞滑落,而不再让批评留在心里,使自己难过。”美国作曲家迪姆•泰勒做得更超脱,他不但没有受到闲言碎语的伤害,还能在公众面前一笑了之。在周日下午的电台节目中,他做音乐评论。有个女人写信给他,侮辱他为“骗子、叛徒、毒蛇、白痴”,泰勒在他的自传《人与音乐》中提到这段往事:“我以为她只是随意说说的,于是在下周的广播中,我向所有的听众念出这封信。可几天后,我仍然收到同一个女人的来信,坚持她的恶意态度,还骂我是骗子、叛徒、毒蛇与白痴。”泰勒处理别人抨击的态度真令人钦佩,我们佩服的是他的诚挚、从容不迫以及幽默感。在普林斯顿大学为学生团体演说时,美国企业家史瓦伯坦率讲出他受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钢铁厂中的一位经验老到的德国老工人教他的。这个德国老工人跟另一位钢铁工人进行激烈争辩,结果别人把他扔到河里去了。“当我在办公室看到他时,他浑身都是泥。我问他到底是争论什么,别人会把他扔到河里。他说:‘我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笑了之。’”施瓦伯把这个德国老工人的话——一笑了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句铭言对一个被恶言恶语攻击的人,尤其受用。你应付别人,会引起唇齿之争,如果你“一笑了之”,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想想要是有人骂你愚蠢透顶,你一定会怒火冲天。我们来看看林肯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林肯的军事部长斯丹顿就曾经这样毫不客气地指责林肯。斯丹顿是因为林肯干涉他的工作而生气。为了博取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的认同,林肯签署了一份兵团调动的命令。斯丹顿不仅拒绝执行命令,而且还指责林肯的行为愚蠢透顶。有人向林肯报告,林肯平静地回答:“如果斯丹顿骂我愚蠢,那肯定我是真笨,因为他几乎总是正确的。我会亲自跟他谈。”于是林肯真的去找斯丹顿。斯丹顿指出了他的这项命令的错误所在,最终林肯收回了成命。大多数人遭人批评时,很少能心平气和地提醒自己,大多都会毫不犹豫地采取防卫姿态。人总是讨厌被批评,喜欢被赞美。当我们受到批评时,不要急于设法为自己辩护,因为只有头脑发热的人才会这样。让我们聪明点、谦虚些,正面看待批评,对的接受,错的不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