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村经济经典读后感有感

江村经济经典读后感有感

《江村经济》是一本由费孝通(著)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村经济》读后感(一):兼济天下之风骨

Our sacrifices and the hardship we are undergoing shall stand vindicated only if we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with oneness of purpose and clarity of vision.

我们只有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

《江村经济》读后感(二):三农问题势必要在文化范围内解决

读毕解决了很久以来的很多疑问。关于乡村的生活、经济、哲学,制度,以及它们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变化。

在书中,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民们处在保守与改革的潮流中间,但求一份利润,其余一概不过问,以至于对“农民自己的工厂”完全不放在心上,依旧把多余的人口放在低效的生产模式以求稳定。

前两天在知乎上,有人问我何为糟粕,我想了想,说,糟粕就是阻碍生产力适当地发展的事物。现在想想有些偏颇,毕竟是稳定的哲学理念造就了中国文化,但同时也让她与世隔绝偏安于一隅。这与乡村的经济、生活方式不能说没有极大的关系。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没有降温,依我之见,要彻底解决一些问题,必须从文化问题着手。从形式和心理上适应经济的现代化潮流,在稳定的基础上改造和修正富有经验的道路,等等,都需要乡村和城市以及全社会的努力。届时,我相信三农问题将和其他社会问题一并得到较好的解决。

《江村经济》读后感(三):这才是真正地做学问

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又是一本相见恨晚的佳作。中英文都读起来很顺,我喜欢这样文字,朴实而真正有内容。彭剑锋老师上课时说他这个中国第一位人力资源硕士、华夏基石董事长、中国最出名的人力资源教授是最低层次的教授,因为升级需要各种论文限制,他觉得很多论文都没用,不想写没用的论文,不想制造垃圾,我觉得他说这话内心是骄傲的,同学们也是认同的。但是像《江村经济》这样的论文我觉得应该不在此列,因为这是值得写的,值得读的,真正地观察、分析、思考着现实,这才是真正地做学问。

这本书还意外地勾起了我对中国农村发展未来的好奇心,从偶尔回老家扫墓所见到朋友圈偶尔只言片语,都让我疑惑中国农村将走向何方。儿时记忆中的江南田园风光变成了今天的空心村,渐渐失去家族作用的祠堂为了防止小偷的继续破坏用铁杆焊住,象征着大家族向分散的小家庭的变化,没有人想种地,年轻人匆匆去了城里不想回来。同样的村子,根据老爸的回忆,生产队的年代,爷爷兄弟们相互帮衬,作为乡里第一个自费架线进电的村,开办村企业砖厂,集体灭蚊灭蝇干净卫生,也没人挨饿,临村人会偷偷到他们的田里捡漏,简直是他们村的高光时刻。有时候,我也会想穿越到过去,看看发展到底靠什么呢?偶然、必然?

去年拼多多上市引起争议的时候,创始人提出五环内不懂五环外,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知识分子们的讽刺。而快手的高官在宣讲中,也提到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本科生只占到全国人口的4%多点,这个比例低得配不上我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许有文化的专家们还是少写点八股论文,少上电视说点不痛不痒的意见,多去看看真实世界,认真做点教育,做点实在学问吧。

《江村经济》读后感(四):唯有超越时间,才能称为中国人类学田野调查鼻祖

首先说下书的版本问题,《江村经济》作为一部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并且都再版了很多次,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如费孝通先生自己在序言中所说,《江村经济》本是自己在伦敦大学读博时的一篇博士论文,后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推荐下出版成书。这篇论文或者说这部书最早是用英文写的,因此这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双语版无疑成为了最佳版本。

费孝通的博导马林诺夫斯基在序言中称《江村经济》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通常西方人类学家的实地考察都会选择非洲部落或太平洋小岛的一些原始族群展开,因此人类学研究也常常成为一种异国的崇古的猎奇写作。而费孝通偏偏选择了自己国家的人民进行观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民中间进行工作,并且还真研究出来一些成果。使我们能够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来扩展对整个中国社会的了解,它成为了显微镜下的中国缩影。

《江村经济》虽说原是一篇博士论文,但其丰富程度却让如今的大学生汗颜。全书主要从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乡村经济系统和社会关系着手,分析了中国人特有的“家”的概念、家族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的关系、生活内容、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和土地问题。

虽然《江村经济》研究的是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乡村,但即使是现在读来也一点都不显过时,这大概也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一方面,江村经济分析的是中国人“家”的内涵,尽管经过了独生子女时代以及一系列的城市化,中国人的家观念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变化,因此不管在一线城市还是在三四线城市,都可以看到家长们对年轻人的催婚。

在蚕丝业章节中,作者把这个小小的乡村放到全球的格局中,早在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变化就足够影响到中国的一个普通乡村,当然其中也有前提,即乡村的蚕丝业处在国际贸易的链条之中。而如果把时间放到现在,大概没有几个乡村能够正真脱离全球化的影响,一场中美贸易战能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另外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也预示了部分乡村的衰落命运,乡村经济的崛起释放了妇女的劳动力,当妇女走进工厂,男人从田地走出来时,乡镇或城市出现的新职业和新岗位就成为一个抽水泵,源源不断的从乡村吸收劳动力,接着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市变成超大城市,而乡村则只留下留守老人和儿童,并且逐渐走向破败,直至消失。

如果想对中国社会关系进行溯源,那么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江村经济》读后感(五):“中国最佳社会学著作”不知道有没有之一

相对于费孝通的《中国绅士》与《乡土中国》。大名鼎鼎的《江村经济》是作者以本地人的身份进行的实地调查写成的。也就是,如何从一个村庄,看整个中国。

作为应用科学的门类,就是希望组织有效果的行动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然而往往制度的孱弱很早就暴露出来,制度的功能以及意欲的满足之间的契合太复杂了,还总要僭越理论分析与实际行动之间的鸿沟更是让人泄气。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中说:“《江村经济》是中国最好的社会科学著作。“

我也早已深仰费孝通之名,对社会学的好奇无以复加。我们都在生活,我们也都在社会学的研究之中。

面对一个社会事件,你会有几个层面的思考?

从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

从中观层面的地方执行与效果?

还是会微观到单个个体的态度、情绪,以及日常消费的一笔笔账单?

《江村经济》展开了一副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农村全景。有直接的表象可以看见,有背后的习惯需要发掘。

你会不会切实关注到以前的女性生活的境遇、地位?

以及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存在的充分合理性?

你会不会感觉到农民贫穷的发生不是偶然,温饱中痛苦的折磨而对人物生发悲悯?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何以称一代人“垮掉“,”脑残“?

五、六十年代的老人,都是一代,那又该如何称呼?

越说越离题了,而且看这本书主要是为了提高英语阅读,词汇只需5500+差不多可以比较舒服的看完了。

诚意推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