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乡村》读后感锦集

《中国乡村》读后感锦集

《中国乡村》是一本由萧公权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页数:7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乡村》读后感(一):控制农民

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都可以说是士绅和农民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士绅和农民都是广义概念,士绅包括了地主、宗族领导、退休官员、落榜文人等,在起义中,其中知识分子最重要。 其实光凭农民要发生起义是很难成气候的,需要有文化的人领导和组织才能形成改变历史的潮流。 可以说士绅文人在农民起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农民只是提供人力资源而已。所以专制政府最怕的是知识分子,萧公权在书里说是最怕“教授、学生、知识分子”,你懂了吧。

《中国乡村》读后感(二):书评赞同

中西交流史有时和域外文献研究一样,多流于表面介绍,至于有多少实质的内容往往忽视,如本书对于林则徐、容闳新出文献的研究,没发现多少眼前一亮的内容。作者批判了所谓三阶段,即器物—制度—文化,但此指中国学习西方及对西学认识的进程而言,并非指西学传入中国的过程,用十九世纪前叶传教士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来否定没有说服力。另外本书对于早期西学传播影响的讨论过于泛泛而论,近代国人最缺乏的无疑就是早已传入的西方科学精神,这是根本,没必要夸大其影响力。此期传教士对于中国的印象以负面为主,是为与此前的巨大区别,不过原因也是众所周知了。中国近代一缺识二缺人,如徐继畲这种有眼光的开明士大夫,再对比下同类的郭嵩韬,国运如此,无可奈何。广州英语那篇倒是

《中国乡村》读后感(三):乡村

《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萧公权著,九州出版社。本书写于1957年,早期为英文版。经四十多年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张皓和张升翻译成中文,并由联经推繁体版。本书是萧先生大作之一,他说中华帝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居民占压倒性多数,而19世纪是一个王朝奔溃和政治转向的时期,特别引人注目;研究这个时期的中国农村,不但会弄清一些造成中华帝国政治体系衰败的力量和因素,或许【还能提供一些解释后续历史发展的有用线索。】。

本书从农村的行政划分、乡村如何被控制、税收、社仓和粮仓、思想控制,以及分析乡村控制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

最后一注脚颇有意义:*这段手稿写于……之前,我对中国农民命运的推测,看来得到了一些证实。

《中国乡村》读后感(四):《中国乡村》读后感

萧公权先生以“帝国的乡村控制”为线索串联起一本书,无疑是十分精彩的,这充分体现在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经济(里甲制度)、政治(保甲制度、饥荒控制)、思想(书院、社学、乡规等)三个分析角度理清了清王朝乡村控制的基本情形。

(1)保甲制度:以牌保甲为主要形式的治安控制网络。地方行政效率的低下、zz腐败、基层控制的真空、底层民众对于制度的不怀好感,使得它的积极影响大打折扣,逐渐变成一种在和平时期震慑作用居多的制度

(2)里甲制度:清王朝在基层的税收体系,在作者看来,这种制度在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后,基本功能已经与保甲制度融为一体;社仓制度:在村社中建立起来的难以摆脱政府控制的粮食储备制度,由于腐败和贫民对于借贷的粮食无力偿还,事实上这个制度无法长久维持,经常入不敷出

(3)思想控制:清王朝虽然表面上鼓励着社学、义学、书院的建立,但基本上教育资金的投入少之又少,对于清王朝而言鼓励百姓读书从而使其接受新的思想来反抗统治还不如使他们保持一种愚昧无知的状态,因此教育的成本完全由民间承担,只有在经济较发达、士绅力量较强大的地方才能维持教育的发展。乡约、乡饮酒制度,也不过是愚民的表现罢了

从中可以知道,封建乡村统治的本质,是维持一个基本稳定的、百姓勉强维持生计的局面,而不是耗费大量的物质成本去真正改造人民的生活状况。在这种情形之下,帝国势必要维护地主阶层的利益,放任贫富差距的拉大和土地的集中,从而致广大的农民于愚昧无知、贫困、苟活的生活状态之中。 二、对于士绅、宗族在乡土社会中的控制进行分析也颇为精彩。士绅、宗族出于本阶级和宗族的利益进行的有益活动,对于乡村社会的教育、经济、地方治安贡献颇多。但实际上士绅也是封建王朝在乡村的代言人,处于维护私人利益,注定与底层人民的利益需求不会永远一致。从中引入械斗、宗族活动、士绅活动的描述使章节更加具体。

三、《乡村对控制的回应》则对乡村环境(包含人口、佃租、土地问题的探讨)、良民、莠民两个群体进行分析,同时作者也分享了他对于暴动和造反的看法。《总结与余论》则是对本书涵盖内容的升华和对20世纪的农运进行梳理和展望,但将指导纲领同儒家、领导集体同士绅阶层进行比对仍是有失偏颇的,这种比对显然影响了作者的判断

综合来看,一本好书不可能完美无瑕,《中国乡村》为研究封建社会乡村提供了一些“普遍性”的观点,而“特殊性”每个地方因为禀赋和社会关系都导致发展情形不尽相同。对于乡土发展,很多人无限夸大了士绅的作用,而忽视了最广大的农民群体。本书则大力地还原了一个传统社会的情形。一些看法至今仍值得细细回味,

对于乡村的未来,读者愿与诸君共同期待

《中国乡村》读后感(五):一幅活的清帝国阶层互动图

开宗明义:“在像帝制中国这样的专制国家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界限相当清楚,相互之间的利益背道而驰。因此,专制统治者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对其臣民的牢固控制,以确保自己及其子孙的皇位坐得安稳”。就这一句,我觉得真是够实在,似乎要开始一场穿越的角色扮演游戏,你是皇帝,如何掌控这疆土,你真的了解吗?当然你更多被唤醒的是自己的现实感,知道自己在哪一层。我建议从第十章开始读,第一个概念“良民”相信会引起你的兴趣的。 读完此书,大家就是大家,掩面感叹赞叹喟叹之余,不知从何说起。这标题大概最能代表读此书的感受,就仿佛在迪士尼里面加勒比海盗那一项目,如同身临其境看到当年的人物光影。 甫一开篇就吸引了我,关于村、乡、县城的描述。我从南方乡村长大,看着既觉得亲切,又因为他的一些引申感到直观而新鲜,村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形态,都多大如何分布?身在其中的人未必知道。加上看书之前刚从重庆回来,感受过重庆作为“城”时的大小。于是“国”、“城”、“村”的直观印象都被刷新。概念既然不同,那么我们曾经看到的“国”、“君子”、“小人”等语义,道德与政策论辩,历史中事件的内涵,就呈现出不一样的逻辑。 话说像秦朝总共才约2000万人口,清朝的人口大幅增加也才几亿人口,到现在中国15亿人,说一国非一国。配上秦晖的《传统十论》,乃见昔人所言,全非我等村民读书时所想语义。 作者行文的态度可以说是非常务实,而且很少偏见,科学取证的思路来选择材料,很谨慎的做结论和猜测。这个一读就会有感受。 通过保甲、里甲的设置与运行状况,重点讲述了乡村的“治安”、“税收”。这中间的故事很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中饱”的普遍常态存在,其间花样繁多,以及提到最大的一个组合“衙门及其走卒”。如果有一个正态分布,那么贪腐是落在最顶端区间两侧的。 对描述的众多事实,作者没有带太多情绪在里面,没有带什么节奏,这样也有利于去认真看事实,考虑真正有效的方式。不过如作者历史看多,“道德观”的范围早已不局限于读书人看到的书本道义,对贪腐大概已经没有了我等“正义”读书人的愤慨。我们愤慨还不是因为当初被种下的观念本就与社会现实不符。作者的悲悯动容,藏在对乡村“乐岁终身苦,灾年不免于死亡”的各种事例援引中。 有两个印象很深的现象。税务的缴纳:乡绅将本因自己缴纳的税各种办法最后转嫁给了村民——正好碰上近期崔永元怼范冰冰事件,国地税改革,颇觉有玩味处。农村到城市的读书人:那会儿村民中读书出来的士子,在有些地方宗族祭祀活动中,凭功名高低,那是可以比不识字的村民多领几两肉的,思至今天各乡村读书到大城市的学子,大约有且仅有那多几两肉吧。 作者描述的有意思之处在于,讲自己的观点是有宏观的利益格局分析,有尽量充足的样本数据,同时引用事实记录也常常关注其中个体的立场、路径甚至性格。包括村民、士子、乡绅、县官及其走卒。并在众多故事中,慢慢展现出他们通常的关系网是怎样,如何互动。 然后作者从统治阶层的出发点、政策的历年变化等等开始,到行政官僚,到地方官及其走卒,到乡绅+村民(保甲里甲体系运作)。一一梳理各阶层上下发生的故事。 思想领域的探讨。如果仅仅是上面这些,萧公当然不足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中国乡村》里后面探讨了统治者对于乡村的宗教与思想互动情况,也是颇为新鲜,萧公也给出自己很多观点。 官方“失控”下的种种现实因素。把眼光放到整个国家,动乱如何像“风起于青萍之末”,如何席卷扩大。村民怎样生活,因为开篇有了尺寸感,中间有了互动日常常态,后面再升级到非常态的事件时,渐渐就能理解。 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太平天国造反的前后演变,以及中间呈现的种种手段,介绍了官方有名的团练,一直到近代革命,这段真是压轴好戏。因这书,我反过来对《王阳明全集》里征赣除盗贼患等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国民性,村民的性格。然后萧公继续分析了新近革命中村民的角色与作用,估计国内能写的也少,不知此处是否有删减。有一条段关于性格的描述,我认为今天仍然不过时: “专制政府总是想要减少被统治者所具有的的活力……目的在于把权威的观念深深地注入臣民的脑海中,培养臣民安于现状的意愿,防止臣民养成自力救济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成为驯服、胆怯、无法自立的人” 。如果我们看今日对抑郁的比较共同的观念,我们当然知道,抑郁的反面不是“开心”,而是“活力”。乡村的学子进城,配合上漫天的观念与信息,抑郁如同卡伦霍妮所担心的,“在某一代人中大量的产生”。 我读过的那些书里,像这样写的,有一本挺类似——《资本论》,可惜那会儿只喜欢看理论与逻辑,如今才发现最有趣的也是《资本论》第三卷,颇多事实,具体事实有趣,宏观架构清晰。 应该说,这样的学术书籍,读100本也不累。娓娓道来,引用那些故纸堆里的记载,边说故事边讲分析讲自己的道理。关键是讲述水平和分析水平都高,事是真事儿,理入木三分。 待重读几遍,再写书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