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尊重孩子的作文(通用10篇)

关于尊重孩子的作文(通用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尊重孩子的作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万巴写的《捣蛋鬼日记》是一本十分有趣、搞笑的书,此书记录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加尼诺·斯托帕尼充满“传奇”且误打正着的捣蛋经历:他在客厅“钓鱼”,却钓下一个老人仅剩的一颗牙齿;他在家里表演魔术,却差点射瞎一个客人的眼睛;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拴在了姐夫的扣眼上点炸了;他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是领居家的小孩;他坐火车时出于好奇,居然敢悄悄的拉下了车上的紧急制动闸……每次读这本书,我都忍俊不禁想笑出来!

加尼诺·斯托帕尼是个小机灵鬼,书中的他既会让人觉得可怜,又会让人觉得淘气透顶。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想做些好事,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惹得大人们暴跳如雷。《捣蛋鬼日记》记录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委屈、反抗与忏悔,一系列的调皮捣蛋行为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这本书的作者万巴先生贡献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部恶作剧大全,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少儿读物,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反面引导读者的思考,启发人们对孩子进行真正的爱的教育。

这本《捣蛋鬼日记》里蕴含着无数与加尼诺·斯托帕尼同龄孩子的心声:难道孩子有义务去尊重大人,而大人却没有必要尊重孩子吗?我认为孩子有了错应当改正,但不能靠“棍棒的洗礼”;大人们不要总是把自己所犯的过错推到孩子身上,并强迫我们承认这些所谓的“过错”;孩子有时比大人判断的更正确,而大人们却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

第二篇

有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百忙中观看孩子参加的戏剧表演,发现自己的儿子演了一块石头,父亲对此感到难以理解,便去质问老师,为什么让我的孩子演一个石头。老师告诉他,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为什么要演一块默默无闻的石头呢?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他喜欢这个角色。而不知情的父亲为何对此感到愤懑呢?很显然,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演更好的角色的机会。

这个材料让我不禁联系起如今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如今,大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这种望子成龙的思想可以理解,但过分地为孩子铺设未来的道路,甚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步不差地完成他们所期待的人生,这种思想却是难以值得提倡的。而在这样意愿下成长的孩子,无疑是可怜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选择,这样所走出的人生,无疑是不真实的人生。

相比起为孩子规划一个完美的人生,我认为,倒不如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意愿。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书法,一天过后,母亲去接孩子,并询问书法老师,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老师十分高兴地对这位母亲说,您的孩子十分有天分。母亲很高兴地翻看了孩子的书法本,却发现上面绘满了各样的插画,这才知道,老师说的是孩子绘画方面的天分。之后,母亲十分生气,将孩子狠狠教训了一顿,并不允许孩子再画画。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孩子十分伤心,与母亲大吵了一顿,学习书法也不了了之。

读完这个故事,我在想,如果故事中的母亲换一种处理的方式,在得知了孩子的绘画天分之后,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并与孩子进行沟通商量,如果孩子真的对画画感兴趣,也未尝不可送他去学习绘画,那么这样,故事的结局是否会有所改变呢?我想,毫无疑问,一定会的。

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一味纵容,盲目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在理智可行的范围内,给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孩子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更能让他们在该做与不该做之间有一个明确理智的判断,避免走上歧路。

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利,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孩子的人生路上,父母要做的,不是教会他们如何走出正确的道路,而是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篇

美国源源不断的新事物的出现,是基于美国人具有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则是从儿童开始,要做到这一点,不需要高深的技巧,只需把握一条:尊重儿童。

比尔·盖茨和他的同学们中学时玩的“吃纸”的电脑,是由社区家长捐赠。比尔·盖茨的第一个公司也只是由两个毛头小伙建立的公司。别人愿意和他打交道,固然有自己商业的需要,但更在于他们有尊重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文化传统,而不会太注意对方的年龄大小。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个性的尊重。他们尊重儿童的权利,平等地对待儿童,其中就包含对儿童兴趣的尊重。了解了美国的文化,就不会对乔布斯在车库创业,又获得风险资金的支持感到惊讶,也不会对家长们“放任”盖茨们玩自编的电脑游戏感到不解。

【内涵解读】尊重孩子的个性就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平等的对待儿童的兴趣爱好,孩子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适用话题】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兴趣平等

第四篇

以尊重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尊重长辈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这几句《三字经》中的话是教我们尊重他人,孝敬长辈的。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到姥姥家,在路上,公交车上来了一位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因为车上的人太多,没有座位了,老人只好站着。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人给老人让座,我立即站了起来,对老人说:“老爷爷,您坐在这里吧!”老人说:“不用,谢谢你,小朋友,我没事的。”我又说:“这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老人微笑着对我点了点头,车上的人都投给了我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尊重他人。

还有一次就是今年去老家过年,晚上要睡觉时,看见我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拿着盆子去打水洗脚,她可是已经90岁高龄的人了。我赶紧去帮她端水,然后坐在小凳子上给她洗脚,我先把老奶奶的脚丫洗干净,然后又给她搓脚心,还一边洗,一边给她讲我们学校发生的趣事,乐得我的老奶奶合不拢嘴,直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呢。

虽然这些只不过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我希望孝敬长辈这个传统美德能继续发扬光大,并且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五篇

待人友善,这是做人本分,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友善的前提是尊重,友善也来源于尊重。首先做到对人起码的尊重,才谈得上友善。

记得那次去国外旅游,地铁站的精力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寻常夏日,我与家人到地铁站乘坐地铁,并加入了候车队伍。候车队伍只有六七个人,有的低头读报,有的专注等车,十分安静。这时,一位男子在一只配有专业拉杆的狗的带领下,慢慢朝我们走来。他是一位盲人!

男子在我们队伍的旁边另排了一列,此刻,我们这列队伍为首的年轻小伙儿收起手中报纸,主动站到了盲人身后,其余人也顺势跟了过去。一列队伍又排开了。

依然寂静,直到地铁的到来。盲男子坚持要在导盲犬的带领下自行上车,可这时车上已是很拥挤,连移动都有些困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群仍尽量向后集中,大家很有默契地为盲男子让出一小块难得的空间。盲男子在导盲犬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手攥紧了拉杆,生怕一不小心拉杆脱离了手掌,自己不但会失去方向,狗还会妨碍到车内的人们。而导盲犬则温顺地低下头,专注于为它的主人服务,只顾注意地上的路,引导好方向,并用较慢的步伐前进,以便主人跟上。

紧挨着前门旁边座位上的一位小女孩及其母亲,母亲一把拉过小女孩,让出了座位。对于母亲这突然的举动,小女孩似乎也有些明白地微微点头默认。导盲犬看了空位,便把主人引到位置上,安静地趴在一旁。这上车到坐下的过程,盲男子却丝毫不知晓。

司机询问盲男子目的地后,也诙谐地回答:“好的,陛下!”引得车内传来阵阵笑声。一会儿,车内又恢复宁静,大家都认真地打量这导盲犬,它的目光始终望向前方,有种随时准备着保护主人的神情。原先让座的小女孩想要把手中面包喂给导盲犬,却被轻声制止:“它有它的工作,不要打扰它!”

车缓缓驶着,车内依旧安静。我却陷入了沉思:这是何等的尊重,何等的友善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无声却代表了最高的尊重。尊重其实只是举手之劳,却给人带来了莫大的便利,学会尊重,才能迈出待人友善的第一步!

第六篇

亲爱的孩子:

你好!

时光过得真快啊!转眼间,你已经长这么大了,妈妈也老了。还记得你小的时候,常常跟在我的身边追问我:“妈妈,我是你亲生的吗?”我肯定:“你一定不是我生的。”开个玩笑。你就是我亲生的。

你常常抱怨:“妈妈,你为什么给我报这么多补习班,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放假时,都可以愉快地玩耍,而我只能去上补习班,这不公平啊!”实际上这很公平,当他人在疯狂玩耍的时候,你已经默默超越了他们,俗话说:“笨鸟先飞。”即使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但是,早学总比晚学好吧!比如,当你上了初一时,其他人对于新的知识一无所知,遇到难题时只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而你呢?早就对这些知识倒背如流,对于难题,轻轻松松就解决了,根本就不在话下的事。

人生的天平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你现在学得比他人多,那你未来就会更轻松,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更容易。而有的人在小的时候就不好好学习,整天出去玩,等到了该认真的时候,坐如针毡,它的心就收不回来了,时刻都想放飞自我;长大了,他就会没耐心做任何事,一看到文字多的地方,就头晕目眩,看也没看就说“我不会”。可是这种话在小时候管用,到了残酷的社会上,各种人士都在竞争学历高的,肯上进的。在工作时,老板给了你一份很繁杂的任务,你这时候说:“我不会。”老板就会让你收拾收拾,打包走人。

虽然会读书,不讲品德的人并不会有一个好工作,但是不会读书的人在这个肉弱强食的社会上就已经被淘汰了,所以妈妈这也是为你付出了一番苦心啊。尽管你补习班多,但也是有放松的时间的,我该让你玩的时候,你可以疯狂地玩,但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你就要好好的,认认真真地学,好吗?不要怪我对你太严厉,这是对你一生的负责。

当你成年后,妈妈就老了,不能再赚钱养你了。到时候,你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不怕吃不饱穿不暖了,这时你就会了解妈妈了吧?不要抱怨,憎恨妈妈的狠心,我不奢求这一生可以大富大贵,腰缠万贯;只要你过得好好的,我这一生也就知足了,别无遗憾了。

希望当你看到这封信时,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体谅一下妈妈。

祝你:

平平安安

你的妈妈

8月23日

第七篇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这刚与柔的结合,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孩子,才成就了孩子的健全。

虽然爱的方式不同,但皆出自真心。

父亲更趋向于理性。理性的父亲总是那样的严肃,对孩子的教育决不放水,引导孩子的价值观。

而母亲趋于感性。感性的母亲总是那样的温柔,呵护着孩子的一点一滴。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的严父慈母已演变为“虎妈猫爸”。母亲更加强势,而父亲却开始溺爱孩子,这并不畸形,只是女性意识逐渐增强,而男性则愿意去享受一份独特的父爱。现在孩子与父母不再是处于绝对的被管教育

与管教的角色上,而是趋于一种平等,他们可以坐下来,面对面的、心平气和的交流,即使意见上有一些不统一也可以协调,不再是绝对的服从。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更像是朋友,一对父子可以一同在电脑前比赛打游戏,一对母女可以在厨房里切磋厨艺,他们是平等的。现在的父母更喜爱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因为即使只是一个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与尊严。所以,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你。

从前大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子挣钱养家,女子相夫教子。而现在都是夫妻齐上阵,于是,孩子不论是对于父爱还是对于母爱,获得的都更少,于是出现了许多想以各种不良方式吸引父母注意的问题少年。

他们只是缺少爱。但请要相信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的忙碌只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他们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不说出口的爱会令成长中的孩子没有归属感,所以,即使忙,也要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

父母的爱如蓝色的海洋,幽远而可贵。虽有时方式不对,可作为孩子的我们更要学会体谅,尝试着沟通,亲情会变得更加美好。

爱不是一种束缚,它只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最坚实的后盾。所以千万不要以爱为名,束缚孩子的发展。

亲情如歌,一路悠扬;亲情如诗,深远宁静。

第八篇

以前,

我总不听大人的劝导,

把水花洒得满地都是。

在雪白的墙上乱涂乱画;

在院子里追蝴蝶;

用小脚尖在床上踩踏……

以前的我,常出糗

总让大人们哈哈大笑!

现在,

我总在自己的房间里,

低头奋笔疾书着。

我不再调皮。

可我好希望,

能让大人们再次哈哈大笑!

第九篇

大人和孩子的区别,不是年龄,不是样貌,而是他的心。

大人,喜欢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孩子,才会把复杂的事简单化。

一个人,不管他是5岁,15岁,25岁,35岁或更大、更小,当他变得喜欢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他就是大人;相反,一个人不管多大,只要他能总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化,那他永远是孩子,哪怕他已经很老了,他也是孩子。

“大人”不是指成年人、长大了的人,而是失去了童心的人;“孩子”也不仅是指小孩、年龄小的人,而是能保持那颗童心的人。一个人,失去童心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大人。或许,有人会说:“你长大了。”,但我认为,那和“成为大人”是不一样的,你可以长大,你必须长大,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我们不一定要成为“大人”,只要我们还有那颗童心,我想。

或许,保持童心并不容易:许多孩子,从小就无法拥有他们应有的快乐,也就没了童心;有的孩子,是有童心的,可它也在生活的河里,一点一点的,磨小了、磨没了;只剩下极少的孩子,在长大后,依然保留童心,但能一直保持到去世的,只怕是极少极少的了。

我只想做个长不大的孩子,可我又能坚持多久?只怕连我也不知道了罢。

第十篇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名话的意思是:会学习的人,老师省力但学习效果却很好,学生对老师也很尊敬;不会学习的人,老师不但要花更多精力,而且学生还会埋怨老师。从这句话的意思来看,学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自己。但无论自己学得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感谢老师、尊敬老师。因为正是有了他们的谆谆教导,我们才能成长为苍天大树。

在众多老师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她从我们七岁开始教我们,一直教到到了十三岁,把一个个无知的我们培养成为一个个能说会道的六年级学生。在这过去的六年中,王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呕心沥血,为我们操劳着。

“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这是孟夏纪写在《吕氏春秋》中的一句话。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我认为王老师就是由于有着渊博知识和高尚的品质,才得以当上我们年级组组长,并让我们班同学这么尊敬她。

“心术既形,英华乃赡。”这八个字拿来形容王老师最恰当不过了。王老师把她的身心全部融入到了她的工作中,把自己所懂的知道一点一点地灌输给我们,直到我们茁壮成长成一株株小树。王老师的气度也不凡——腹有读书气自华。她奖罚分明,不会颠倒是非。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她决不会不分清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她总是在弄清真相以后,再该奖的奖,该罚的罚。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师友着,学问之资也。”拜老师是为了解答难题,交朋友是为了辨析难题。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人。王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也给我们传授经验。不管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事,她都会给我们讲。她让我们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多方接纳。她的这种教育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大开拓了视野。所以,我要感谢王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熟成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老师,真是我们学业有成的好帮手,所以我们更要感谢您——王老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