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诗和远方高中作文

关于诗和远方高中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诗和远方高中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生活的时间的长岸无涯无际,一路光怪陆离、欢歌笑语,有时你只顾着应付魑魅魍魉,专注于“苟且”,但有时你累了抬头,前方,周遭,尽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对于史铁生,什么是他的“苟且”,什么又是他的“诗和远方的田野”?我暂且来回想一下,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活到最肆意的年纪上突然瘫痪,这算不算是“苟且”?终日只能囿于一方轮椅中,却要怀着血淋淋的心去看别的同龄人踌躇满志,这算不算是“苟且”?一面心情焦躁暴躁冲母亲发火,一面又心酸于母亲的隐忍与关爱,这样的无法自控与无法原谅的深度矛盾漩涡,算不算是“苟且”?

算是了。

不过想象中的普通人如若遇见如此的事,会怎样?自生自灭,自暴自弃,整日活于痛苦与咒骂中,仿若一生的路上找不到亮光,找不到希望。

但是史铁生并不是普通人,也胆敢不会去做出那样的事。他拉住了自己悬崖边的马,他选择了接受。

他于地坛里终日的遐思与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独属于他的“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像极了初春时越冬而来的梅,内心冷傲却也柔软,像极了千涛万浪后海面的波痕,一番平寂却也历经过风浪洗礼,像极了广漠的荒野上砥砺站直的胡杨,它此时清脆生机,彼时或许受了风雨。史铁生意志之坚韧、心志之成熟令我赞叹,而这样的一个人能将目光从“苟且”中转移出来而转向“诗和远方的田野”,其伟大处,也自不必说。

生活一定有苟且之处,一定有逆意迤逦之处,一定有无涯的绝望和黑暗之处,一定有你所深恶痛疾的、恨之入骨的苟且之处。

而重点是,你不得不经历,你必须去经历。

一个经历了“苟且”、经历了困顾、经历了绝望与黑暗的人,才会有机会会冲破“苟且”、冲破困顾、冲破黑暗,才能带着一颗坚强而柔软的、伤痕累累却已结巴的、自尊自省的心,去迎接生命里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如若没有了“苟且”,我们只会单纯而幼稚、沉溺于甜蜜的美妙中,直至溺死。

如若没有了“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们只会阴暗而狠毒,堕落于苦痛的折磨中,直至累死。

“苟且”和“诗”、“田野”是相对的,是相生相依、相灭相亡的,人之一生不能只有其一,而应二者皆有所品尝和领会,我们哭过、笑过、失意过、欢欣过、痛苦过、狂喜过,我说这才是人生,这才是生活。

第二篇

记事作文500字 孩子们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二(6)中队的孩子们,出发,我们的亲子游走起喽!大巴车上的欢声笑语、嘹亮歌声是开始我们诗和远方的田野的前奏,我们期待着那一片花海。

春天外出赏花,油菜花一定要看个过瘾才行。江西婺源的油菜花虽然在全国享有盛名,但是浦江民生、罗源一带的油菜花同样美到可以与婺源分庭抗礼。对,我们今天就来到这里,一起“醉”入花海。乍眼而去,整个民生梯田花海景观井然有序,层次分明,500多亩怒放的油菜花正是这个季节最为出彩的一抹乐章。

“哇,好美啊!,金灿灿的一大片!”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感叹。“看,好多蜜蜂在采蜜!”“我要下去拍照,我带自拍杆了。”另外几个女生开始拍起照来。“走,我们小分队,进入花海!”孩子们叽叽喳喳,纷纷开始活动起来。一片欢乐。这无疑是孩子们最快乐,最无拘无束的时刻。 民生村的油菜花梯田里,锄地、插秧、钓鱼的稻草人星罗棋布,惟妙惟肖,给孩子们增添了无数乐趣。

沿着乡村小道,我们结伴快乐前行,山村风光旖旎。突然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艺术画跳上了农房墙壁和稻场,色彩斑斓,让人顿感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顽皮的黑猩猩正抓着那位农民伯伯的草帽,憨态的小象流连于荷塘月色,慵懒的加菲猫正趴在墙头,考拉正躺在树上,还有那田野中的大象悠然自得,路边的长颈鹿向我们走来,海底世界的鱼儿,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墙角边可爱的小兔子,还有那断了的路……孩子们乐此不彼,欢乐地摆POSE,凹造型,一幅幅3D动画中留下了孩子们的身影和美好的回忆……

第三篇

美育,从普通意义上来讲,旨在通过增强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来使人获得精神上人格上的提升。美育的目的不止于局限在娱乐和审美之中,更有对身心的润洗和熏陶。

大文豪苏轼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肉”代表的是人的物质需求,“竹”代表的便是精神需求。仅仅是对物质需求的追求,往往会使人落入功利主义的泥沼,在浑浑噩噩中了却一生。人生亦需要对诗和远方的无尽的畅想,白如纸的精神世界则需要美育的画笔来勾勒。

钱学森前辈在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时说过,正是因为蒋英长期与他进行音乐艺术的交流,使他获得了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开拓了他的思维,才让他能够避免掉入机械唯物论的怪圈,解决问题能够有更多的方式。科学和艺术从来不是对立的两面,正如理性和感性一样,前者从逻辑事实看待问题,后者从人的自身认知出发,感受事物。一味的趋于理性,只会让人更加的程式化,活得循规蹈矩。但一味的感性化,同样会让人意气用事,毫无章法,最好的莫过于居中状态,如今所提倡的美育,正是为了平衡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来的,让美育弥补纯知识教育中对感性的欠缺,促使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先生如是写道。身为教育工作者,蔡元培亦不忘抓美育,自身也常在闲暇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享受徜徉在知识海洋中的美学享受,感受自我精神在不断被充实的愉悦。若美育仅仅是为了娱乐和审美,那他便不值得被拿上台面大为宣传,因为娱乐和审美大家都做得到,美育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艺术熏陶和精神的上的自我提升。

美育,并不是如花瓶那般仅有摆设之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身处在美育之中,从中也感受到了艺术,如音乐和美术对我身心状态的莫大的改变,于繁忙的学业中,不妨常抬起头,望望窗外沙沙作响的绿叶,听听婉转的鸟鸣,畅想诗与远方的美好。

第四篇

淅淅沥沥的雨声成为了我的起床铃,睁开眼,走到窗前,伸出手去感受那缕清晨中湿润而又温柔的阳光,这丝丝细雨让我想到了春,想到了春天和“谷雨”。

谷雨,春之末,蕴含着“雨生百谷”之意。伴随着雨声,我来到书桌前,翻开了那本藏着大自然秘密的《谷雨》。

《谷雨》,一本观察大自然的四季笔记本;一首来自大地深处散发青草气息的吟咏之歌;落叶、羞花,一本带你从细微处欣赏生活的书。

名为《谷雨》,实则其中不仅仅只有“谷雨”之时,还有着四季——翠绿的珠帘,掀开大地的衣被,如酥油富雨,灌溉沐浴,驱尽冬寒,将带领世界闯进明媚热情节律的谷雨中的春;被丰富多层的绿渲染,在绿中,在林间荡漾出生机与闲趣的夏;穿行于明朗璀璨之中,那个属于叶子的秋天;满天飞雪,冬日中快乐的恩赐,天空诗人即兴而成的最自由、最纯粹的诗行,酣畅淋漓,无所顾忌,赠予自然雪国风光,赠予人们满心期待与欣喜的冬。

翻开《谷雨》的扉页,沉浸于墨香之间,感受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四时之景,漫步在这个与林叶为伴,与鸟兽相随的自然世界。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书写着闲适和优美,我追随着作者,共同回归自然,共同去欣赏这春日花景、夏中闲趣、秋里叶落、冬中白雪,共同感叹这四时盛景。

这个世界,这片天地,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那些高楼大厦、灯红酒绿,避开了世间的种种繁华。在这片天地中,就像书中所说的“我会忘了自己,忘了自己是一个人,忘了人的知识经验,忘了今世何世,我停留在一个遥远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连绵不断的山风,荡着卷卷波浪的海洋,被飘洋飞舞的落叶渲染过的黄色的树林,微风轻浮过时荡起的阵阵金黄色麦浪,随着满天飞雪共同飘荡的欢乐……这些来自大自然中生命的阵阵心跳让人沉浸与此;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动人心弦;这个大自然让人惊奇,让人感叹,让人回味。

《谷雨》带着我冲出了被高楼围绕的城市,来到了这个大自然,让我观察到了这个自然中最平凡却最美丽,最常见却总被我忽略的点点生命。这让我找到了自己平常总是说的“诗和远方”。

那缕阳光慢慢倾斜,慢慢的,一点一点的透过了房间的窗,照在了书上,照到了字里行间,照进了文字背后的美好自然。我缓缓地合上了《谷雨》,将这缕阳光和书中的世界藏在了这个清晨。

第五篇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很高兴同您以这样的方式沟通。我想同您谈谈我对课外阅读的看法。我认为课外阅读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必要的。

您总是认为课外阅读浪费了时间,不如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三毛曾说:“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在书里体会人生境遇,感悟人生品德,那是我们的诗与远方。

古人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的世界绚丽多彩,书中的知识自然不可能匮乏,课外阅读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读古诗古文,领略的千百年前人的思想,风俗,制度。读国外经典,领略的是国外各阶层人士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不同风采;读红色小说,领略的是革命年代里革命党人身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等等作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我们从中学习的精华。我们在收获阅读快乐的同时,积累了写作需要的素材,筑实了文化底蕴,陶养了文学情操。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了?但课外阅读的好处不止在学习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升华。

阅读古今风尚,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是对思想、道德的培养。是一种无关物质,只关精神的教化。妈妈,你看,说出“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不亦是博古通今的读书大家吗?生活中难以表达的精神,在书的世界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书中的世界里体会成长,其精神的涵养是难以在现实生活中相匹敌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课外阅读也不是浪费时间的行为,而是我们对长远未来的期盼,是对长远未来的打算,书里有我们不曾见过的世界,或许与我们的将来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书中获得经验,不免是一种对未来的应对手段。

妈妈,所以我希望您不要再反对我进行课外阅读的行为了。希望您能知道,除了“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外,还有诗和远方。

此致

敬礼

第六篇

我已经不太记得我之前的样子了。我只记得,我曾是一个不爱学习,不听话,特别爱玩的小屁孩。我甚至无法想象,我在以前的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学考过倒一,现在想来仍令我不是滋味。

那是一个闷热而令人烦躁的夏天,他决绝的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带我离开那片贫瘠的土地。

也就在那个夏天,我去了让我抓狂的补习班。我对抗学习,我不停的对他发火,我抑制不住我的怒火,当烈火在我的胸膛燃烧,近乎吞噬我的心智和理性,我就用野兽般的声音向他咆哮。而他,就静静地看着我,脸上的神情像凝固的冰块,没有一句话。等我渐渐平复了,他就走到我的身边,细声细气的与我交谈,脸上夹杂着无奈和忧虑。我看着他的这幅窘样,也便沉了心。他轻轻地说着,那种涓涓流水般的关切徐徐流入我的心间,慢慢熄灭了我心中的烈焰,平静了那些个燥热的日子,在我稚嫩的心中,掀起了一层层波澜。

后来,他会陪我阅读。我和他一同徜徉在书海里:我看到了大海的宽阔,看到了天空的无垠,还探寻了海底的神秘⋯⋯他一点一点为我解开文化密码,我们一起享受清风拂面的清新,一起感受阳光抚慰的温暖,唱一曲海鸥的欢歌,听一回大海的私语,他带着我,找到了诗和远方。

父亲也曾是一名学霸,有理想有抱负,文化底蕴也深厚,抚先秦之礼乐,吟唐宋之雅颂,晓文化之根源,知外来之哲学。他也曾玉树临风,当他翻出他珍藏多年的毕业照时,着实震惊到了我——原来我的父亲曾经这么帅!是岁月的风雨褪去了他的靓丽,侵蚀了他的英武挺拔。我想,当初的我,也是他生活里一阵又一阵甜蜜的风雨吧!

父亲爱思考,爱激扬文字,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我发自内心里敬佩他,最“man”的是——没有酒,他依然有诗和远方!

因为,我,就是他的诗和远方!

第七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题记

何为诗和远方

它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向往的地方,是陶渊明心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明净闲适;是高晓松口中的“我的诗和远方在象牙塔里会生长成哪班般模,我竟揣测不及,但我毅然地种下了种子”的浪漫长远。

古诗词中有用最美的诗来抒写更美的远方。李贺的《野歌》一诗中,虽有感叹不遇,不甘沉沦的内心表白,有寒风变春柳,枯柳笼轻烟的艺术遐思,他虽受尽压抑之苦情,但依然有自勉之际力的情怀洋溢在诗的字里行间。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正如生活的描绘,它虽荆棘遍地,虽寒风刺骨,虽处处不如意,可它终将过去,终将被大雨冲刷的不留痕迹,而当这一切恢复平静以后,从此迎来的便是和煦的春光,更是浪漫的远方。

是诗

诚然,这个年纪的我们跟不上分开的节奏,也更珍惜难得的自由。我们都暂且活在举步维艰,惶惶不安的生活中,生怕,哪一天一睁眼,看见的再也不是那柔软而又刺眼的光芒。时光安然,岁月静好,一切的一切像清澈的透明的泉水一样美好,简单而单纯,在这个烂漫的季节,我们选择了安逸,可在后来的后来,安逸却离开了我们。

这个年纪的我们,活的是如此的狼狈,没有古诗词中的清新脱俗,没有数学课本里“有且仅有”的温柔,没有地理图册上经纬线的界限分明,却独独有了英语单词表里繁杂的落寞。没有一首歌没有曲终人散的时刻,没有一场电影没有落幕散场的时分,许多年之后,我们的诗可能会变得冷漠,但至少它温情过。

是远方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远方的田野。可能有人会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但如果心在远方,只需勇敢前行,梦想自会引路,有多远,就走多远,把足迹连成一条生命线,则无畏孤独。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花开半夏,趁雨落街头,趁现在还有向远方奔赴的力气,别驻足,别观望,把最好美的都留给最好的自己。

所谓的诗和远方

一般人口中的“苟且”,无非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而“诗和远方,才是理想的生活。”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争议,所以,在沉重的生活下,给自己一次飞翔的机会,在枯燥的岁月中,涂抹一层层诗意,正因为生活有眼前的苟且,所以,我们才要胸怀诗和远方。

所谓的诗和远方,只因是,把眼前的苟且,熬过了就会有的长远。

当你熬过所有的春夏秋冬后,就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不止眼前的苟且,而路的那头的诗和远方更值得你奔赴!

第八篇

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曾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其实,人生中看似伟大的东西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平凡积淀起来的,伟大来源于平凡!

伟大来源于平凡一——刘邦,刘邦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没有强魄的身躯,甚至也没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他凭借不骄不卑的平凡气儿和谦卑平和的待人​态度赢得了霸世。他的成功不像楚霸王力过千均的伟大,不像楚军以一敌十多英勇无敌的伟大,不像楚霸王”吾必取而代之”的伟大,但他拥有的是脚踏实地的平凡是稳中求胜,知人善任的平凡,是“大丈夫当如此”的平凡。刘邦因为平凡创造了伟大!

伟大来源于平凡一一文天祥。当南宋王朝​揺摇欲坠,元军大举袭来时,他毅然选择了抗元救宋的辛酸艰难的救国路。他不是不知道南宋衰微的国运,他不是不抱怨自己几经沉浮的仕途,他不是不渴望一帆风顺荣华富贵。只是,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平平凡凡的信念,我生是宋朝人,死亦为南宋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没有过于伟大的信念,他没有过于伟大的目标,他没有过于伟大的理想抱负。仅仅是平平凡凡的信念,仅仅因为自己是南宋人,却创造出了,令中华民族自豪的伟大!

伟大来源于平凡一一居里夫人。当她登上科学界的讲台时,当她获得各种奖项吋;当她被科学的光环笼罩时,人们仅仅惊羡于她现时的伟大,却忘记了她背后的平凡。居里夫人没有过人的头脑和惊人的天赋,仅仅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科学研究,仅仅是将无数煤进行不断的加工提炼,仅仅是一直未曾放弃她的目标和理想,她成功将放射性元素镭展现于世人面前。居里夫人因为平凡铸就了伟大。​

伟大来源于平凡,但伟大同吋又不过于平凡,若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不再追求伟大,不再追求卓越,甘心成为人海一粒沙,那么也便不会成闻名于世的《史记》了。

古语有云”​行成于精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生活不是宇宙洪荒般的雄伟,也不是惊天动地的伟大,是平凡。让我们相信伟大来源于平凡,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第九篇

听,一座千年古都在吟唱,没错!她就是洛阳城!

清晨,听到了许多的声音传来,有广场上明星清脆的歌声、警察在指挥的哨声、以及人们欢天喜地的叫声……这些声音仿佛让整个洛阳都充满了生机,以前人数很少的长乐街和应天门附近的河道,从人烟稀少变成了人山人海,你肯定觉得人这么多,一定都是来看明星了,不!这些人啊,一大部分的人都是来看洛阳城的名胜古迹!

公元68年,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这里亭台楼阁,香火不断,历代高僧不远千里求法,因为这是佛教的发源地!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每个石佛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渊远流长,还有数不清的公园、隋唐植物园、国宝花园……

中午,当你逛累了古迹,一定要去历史文化古城:丽景门、洛邑古城去品尝本地特色美食,洛阳不翻汤、洛阳燕菜、小街锅贴、洛阳老八件、潘金和烧鸡……这些都是洛阳的名吃,不仅吃到嘴里味道纯正,食后满口余香,而且光听名字就让人无限向往。

晚上回到应天门附近,放眼望去,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灯火辉煌的应天门遗址会有美轮美奂的灯光秀,各种高科技光线打在城墙上,随着光线的变化显现出应天门历史的悠久。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穿着汉服,穿梭在广场,如果没有广场舞的身影,你肯定以为你在古代呢!转过身,你就会看到武则天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明堂、天堂。再往左边看,就是古代帝王的居住地——九州池,这座唐宋园林白天是静谧的,到了夜晚华灯闪耀,尽显古代宫殿的辉煌,七彩的光倒映在池水中,波光中的皇宫如梦如幻,让人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如果你来到洛阳,这样的美食美景一定不要错过呀,仅仅一天,一定会让你喜欢上洛阳!

第十篇

最近很流行一个词---“丧”。朋友圈里灰白的头像与背景墙,签名里好象失去一切的表句,席卷的生活。姑娘们的一桌开始黑白灰,脸上也带着丝颓废。愁容满面,好像每个人的世界都曾崩塌,都在深夜中不眠。

学习的繁重,生活的琐事,家长的指责……重重压迫下的我们不得已屈从于生活。在没有动力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被带入“丧”的潮流。

高晓松的《184天监狱实录》中有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在对待生活的时候,我们要用积极阳光的态度,与此同时,也要向前看。去探索生活的诗意,去探索远方的田野。去远望人间的肆意洒脱。

我们要学会踏着地上的泥泞,去向着云端舞蹈,要脚踏实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苦苦跋涉,却不沉沦。,心念梦想,最终到梦想的云端舞蹈。

李荣浩有首歌,唱的是:“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人们仰慕李白,是欣赏他的洒脱,他不顾一切的活出的神仙状态。可是,当人生在世不称意时,陶渊明、苏轼的应对心态更值得学习。他们用“自嘲”化解“无存”,用“豁达”面对“人生”,用高雅的娱乐方式去发泄内心的痛苦,而不是用Q式精神胜利法,去逃避问题,那是不成熟的。

如上:“丧”也是不成熟的,这种行为并不帅,真正的帅气是对困难毫不害怕,对挫折毫不退缩,那样勇敢的光芒才是帅气的。

不局限于生活的苟且,年轻有活力的我们有这美好的追求,诗意的生活牵引这我们走向远方,逐渐成熟的我们不仅脚踏大地,还眺望着璀璨的星空,希望我们都能够不止步于眼前,因为永远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见不到光明,而永远止步于方寸之地的人解读不了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