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婴幼儿心理百科(0—2岁)(新修版)》读后感100字

《婴幼儿心理百科(0—2岁)(新修版)》是一本由[韩] 申宜真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婴幼儿心理百科(0—2岁)(新修版)》读后感(一):《婴幼儿心理百科》0-2岁:做个得心应手的新宝妈

《婴幼儿心理百科》0-2:做个得心应手的新宝妈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有多少父母期待这个礼物,而当孩子降临在身边的时候又束手无策,手忙脚乱。 孩子的哭,孩子的笑,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绊着父母的心。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孩子开始了解到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孩子自己的成长,更多的是父母的学习和引导。 因为在现在心理学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了解,我们都了解到做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 曾经在有一则故事当中听到一个孩子说,我们出生需要学习语言,我们需要上学学习文字学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但是这个世界上当父母是不通过学习的。 真的是这样吗?在许多父母未做好准备,未通过学习就已经成为父母的这些家庭,真的都没有发现很多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是不健康的?我们对孩子也是需要去细心地了解他的需求,尊重他的需要。 不得不说,我们接触了《婴幼儿的心理百科》这本书呢,实用性非常强。他是父母对婴幼儿的常见养育问题,更加科学的工具书。 这本书曾获第7届首尔杰出女性奖。作者申宜真:曾服务过60多万父母对孩子的儿童心理的研究。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也曾力荐这本畅销量累计超过30万册的书籍。

孩子所渴望的是能尊重他们身体发展规律,全心全意爱自己的父母。 《婴幼儿心理百科》针对0-2岁期间父母最关心的成长20个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做出了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的这些问题。 例如1:孩子行动迟缓,走路不稳,是否与情绪的发育有关? 运动发育与情绪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有些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孩子,其实在身体方面并不存在问题,但出现了学步晚的现象。因为尽管这些孩子的运动能力正常,但是胆子小容易感到害怕,就使他们不敢迈开步子学走路,从而导致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出现得迟缓。 例如2:孩子总是半夜醒来哭闹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大小,在新生儿它是不分昼夜总是醒醒睡睡的。 在三个月以后就会在晚上睡觉了,一般过了周岁的孩子睡眠规律是午觉睡两次,夜里14个小时左右。 18个月大的时候,孩子的午觉次数会减少为一次,差不多21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夜晚的睡眠时间会缩短至12~13个小时。 还有就是,睡得太晚影响孩子的激素,10点到凌晨2点时间是内分泌。如果孩子不能养成在吃之前很好入睡的习惯,生长激素并无法正常分泌,从而导致身高体格各方面出现问题。

还有父母关于孩子睡眠问题的错误认知 孩子过了周岁后,父母要及时地改善干扰孩子睡眠的周围环境,努力纠正孩子不良的睡眠习惯。 最后要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 父母可以一直重复相同的话语或动作,让孩子意识到,这表示我该睡觉了。

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睡觉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不要用强迫的语气训斥孩子,强迫他们入睡。

可以在睡觉前给他们洗澡,或是按摩,涂面霜,唱催眠曲,让孩子觉得睡眠前有特别有仪式感。

孩子在睡前一小时保持平静父母,避免让孩子在睡觉前过于激动或是游戏,最好不让孩子边进食边睡眠。

以上是在此书截取的常见孩子的养育问题给出的一些方法。如果你对婴幼儿养育有很多问号,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拿来就用而且有效果,早点摆脱育儿困境吧

《婴幼儿心理百科(0—2岁)(新修版)》读后感(二):如果你梦想或即将成为父母,请读读这本科学养育指南

有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唯一不用上岗培训的职业”。可是如何成为孩子眼里最好的父母,却是一辈子的功课。

为人父母,即便从心底深爱孩子,在某个时刻也未必懂孩子的内心,特别是面对刚出生的孩子,0-2岁开始,因为初为人父为人母,除了欢喜和兴奋,突然发现并没有现成的经验或者科学指南,就会手足无措。

那么,你肯定会有未知的困惑,或者紧张或者焦虑,当你不知道该如何科学育儿的时候,不妨读读这本书。

这本书由被誉为韩国最好的儿童教育专家之一申宜真书写,在韩国被公认为父母必读书籍并售出30万册。申宜真本人曾为60多万父母和孩子提供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教育专家,更是一位成功的母亲。

初为人父母,想要更高效科学育儿,多翻阅这本书,说不定,会带给你一点启发。

01 0-2岁孩子父母最关心的20个问题

列举了平时我们常见的困惑,又很经典的问题,比如,孩子总是半夜醒来哭闹该怎么办;比如,比起妈妈,孩子更喜欢奶奶,正不正常;比如:让孩子单独睡觉会更好吗,这些都是日常我们面临的问题,却从未有专业正确的回答。

0-1岁,注意孩子的诸多问题,比如睡觉和哭闹问题

哭闹问题和睡觉问题,是父母关心的重点问题。如果孩子哭闹,父母一定要及时回应孩子的哭声,要及时分析孩子哭闹原因,是因饥饿,身体,疾病还是性格原因,父母自身也要做好调节,最好在孩子哭闹前,先采取措施。

1-2岁,关于父母的态度 成长教育,习惯,自我意识,性格,玩耍学习等问题。

有很经典的问题,比如,孩子只要去公共场合就耍赖,该怎么解决,书中给出了正确方法,如何改变孩子耍赖习惯的5种方式,比如,如果孩子要求不过分,可以适当满足;比如,冷静劝导,不要为了制止孩子耍赖就做出承诺,不要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等。

0-2岁,孩子父母决不能忽视的5个危险信号

例如孩子见到陌生人,不会抵触或者哭泣。孩子到了大概6-8个月大时就会开始认生。如果不太认生,甚至被第一次见到的人抱也不会哭泣,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那么这个时候,主要照护者应该经常抱抱孩子并多与孩子对视,如有必要,需要找专业医师咨询。

最后,如申宜真本人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最真爱的人不应该是孩子,而应该是我们自己。因为只有幸福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孩子。

人们常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那么一个幸福的幼年,一个被科学养育的幼年,将会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底气和财富。

《婴幼儿心理百科(0—2岁)(新修版)》读后感(三):这本书帮你解决0~2岁婴幼儿常见的养育问题!

新手父母在育儿路上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如何给孩子换尿布、做辅食这些具体的事情,更重要也是容易被忽略的是了解婴幼儿的心理成长发育规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都在发展,家长除了要保证孩子身体茁壮成长,也要注重对孩子心灵的关注。

荣获“第七届首尔杰出女性奖”的韩国儿童心理专家申宜真将婴幼儿心理理论与25年心理治疗的从业经验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婴幼儿心理百科系列》。这套书在韩国售出30万册,被认为是父母的必读书籍。

《婴幼儿心理百科系列》这套书共分三册,分别对应0~2岁、3~4岁、5~6岁孩子的父母常见的养育问题。

这套书在内容上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有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父母最关心的20个问题”

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发育、社会性发育等问题,

以及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父母“绝不能忽视孩子发出的5个危险信号”。

每一本书中都讲了非常多的实用育儿问题,比如作者在《0~2岁婴幼儿心理百科》书中告诉我们:

1、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时间里,父母最应该重视的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因为,这时孩子处于“身心合一”阶段,身体发育就等同于心理发育。这个时期最好的育儿方式就是,有规律地喂孩子吃东西,按时给孩子换尿布,在固定的时间哄孩子睡觉,让他们维持最佳的身体状态。

2、刚出生的婴儿无法将自己与妈妈区分开来,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当妈妈难过时孩子会跟着难过,妈妈开心时孩子也会感到愉快。

3、每个孩子的气质都是不同的。

气质,指的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带有遗传性质的秉性和脾气。有的孩子乖巧安静、有的孩子淘气闹腾、有的孩子敏感易怒……比如,天生气质敏感的小孩很爱哭,并且一哭就很难停下来,谁都哄不好。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一直哭而打小孩,可怜的小孩她还那么小,连翻身都不会,她只能用哭泣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那么小的孩子她还不懂自我调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4、不要故意带孩子与陌生人接触

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小孩认生、胆小,故意带孩子去“社交”。但作者告诉我们最好不要这样做,如果孩子与陌生人身处同一个空间,妈妈最好要一直陪着孩子,以免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5、关于依恋关系。

很多育儿书或者原生家庭类的书籍都会提到依恋关系这个概念。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今后与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原型。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时间里所建立起的依恋关系,对孩子将来的人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0~2岁婴幼儿心理百科》作者对0~2岁的小孩在哭闹、睡觉、认生、习惯、性格和气质、养育态度和环境、成长和发育、自我意识、玩耍和学习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读,还提供了科学的养育建议,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手册,特别适合新手爸妈阅读学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